苏教版选修《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7084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选修《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选修《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选修《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选修《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授课:江西景德镇昌江一中于洪林【学习目标】1.了解花间词2.学习这首词的描写技巧3.准确把握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学习重点】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一、知识链接1.关于词人温庭筠(约 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才思敏捷,然性喜讥刺权贵,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而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诗词兼工,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温李”),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名作如商山早行;其

2、词与韦庄齐名(“温韦”),多写闺情,词风以浓丽绵密为主,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被称为“花间鼻祖”,名作如菩萨蛮梦江南等。2.关于花间词“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得名于我国最早的词集花间集。陈洵海绡说词云:“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命,五代瓒绪,韦庄为首。”五代后蜀广政三年(年)赵崇祚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人之词作凡五百首辑成十卷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蝴蝶儿之词句“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因词风大体相近,故其作家与作品被称“花间词人”、“花间词”。花间词题材狭窄、情致单调,以表现闺情宫怨,离别相思为主,词风香软秾艳。花间

3、词多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女性之容貌、服饰,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花间集 是代表中国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十一世纪四十年代百余年间新兴起来的一种抒情诗歌的总集。北宋词人奉花间集为词之正宗,将其作品称为“本色词”。词以字数多少分长调、中调、小令(“长调”又称“慢词”,字数超九十;“中调”为五十九至九十字,“小令”则在五十九字之内)。因当时长调尚未发展出来,因而花间集所收之词均为小令和中调,其中收录作品最多的作家是温庭筠,共录六十六首。二、争鸣:山重叠金明灭王力教授认为,“小山,指屏山,即屏风。金明灭,指日光在屏

4、风的彩画上闪烁不定,忽明忽暗,表示已经天亮。”。也有人认为该句乃用借代手法,“小山”借指小山眉,“金”借指额黄。隔夜的小山眉深浅不匀,如重重叠叠之山峦,额黄也有明有暗。(明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曾记:“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其中小山眉(远山眉)源出西京杂记司马相如:“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三、赏析、探究1.“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分析“懒”、“迟”、“弄”三字之妙三字相互照应,刻画人物神态、动作,暗示人物心情,

5、巧妙的传达出闺中女子娇慵、惆怅、百无聊赖之情。2.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说说你从词人“约文微词”中所体会到的女主人公情怀?其中是否有所寄托?闺中女子内心的寂寞空虚。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我们有理由认为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女子形象,试分析其表现手法细节描写。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反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比喻、借代。“鬓云欲度香腮

6、雪”,鬓发密如云,香腮白如雪,表现闺中女子之的美。“小山重叠金明灭”,以“小山”借指眉妆,以“金”借指额黄,表现闺中女子之娇美。“双双金鹧鸪”借指绣罗襦上用金线绘制之图案,反衬闺中女子之孤独。4.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试由学生自由分析体会。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四、小结上片刻画女主人公醒后娇慵之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全词通过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籫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并成功运用反衬、比喻、借代等手法,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后记】1.温庭筠诗词

7、名作商山早行梦江南望江南晨起动征铎,千万恨,梳洗罢,客行悲故乡。恨极在天涯。独倚望江楼。鸡声茅店月,山月不知心里事,过尽千帆皆不是,人迹板桥霜。水风空落眼前花。斜晖脉脉水悠悠。槲叶落山路,摇曳碧云斜。肠断白苹洲。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花间派和婉约派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一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如 为袁绍与公孙瓒书:“得足下书,辞意婉约。”陆机文赋:“或清虚以婉约。”在词史上宛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词本来是为合乐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为娱宾遣兴,演唱的场合无非宫廷贵家、秦楼楚馆,因此歌词的内容不外离思别愁、闺情绮怨,这就形成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香软”的词风。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贵尚含蓄,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婉约词与豪放词相对,是两种不同风格的宋词流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