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6409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48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发表时间:2013-01-05T15:42:19.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1期供稿 作者:张红梅 杨华利导读 教育老年人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乐趣。张红梅 杨华利(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50004)【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1-0314-02 2012年2月29日,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1。一项调查表明,2010年

2、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 19.0,其中不能自理的失能老年人约1036万人,半失能老年人约2135万人2,10.2%的老年人感到不幸福,35.1%的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69%的空巢老年人感到孤独和寂寞3,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自杀人群的36%,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人群4。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笔者就老年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1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1.1退休综合征:是指在退休后出现的适应性障碍。这种应激因素对心理、心身方面的干扰,使一些老年人在一个时期内

3、难以适应现实生活,并且出现一些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由此而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或发作,严重地影响了健康。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烦躁、敏感、失眠、心悸。绝大多数人在一年内能基本恢复,对性情急躁而较固执的老年人则所需时间较长。1.2 衰弱综合征:由长期烦恼、焦虑;脑动脉硬化、脑损伤后遗症;退休后,生活及居住环境太静,与周围人群交往少,信息不灵;各种疾病引起的脑缺氧等因素导致。常表现为疲乏、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不易入睡、多梦易醒、醒后不解乏。有时晨起头痛、眩晕,情绪不稳。1.3空巢综合征:“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中老年人独守空屋的

4、特点,尤其是老年人单身家庭,西方国家称之为“空巢”。这样,老年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如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会加重,久之,会减低身体免疫功能,为疾病敞开了大门。1.4焦虑症:经常处于明显的焦虑状态,对心身健康有很大影响。常因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疑病症;退休后经济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儿孙上班上学时的交通安全;社会治安问题等引起。容易焦虑的老年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当急性焦虑发作时,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青光眼眼压骤升而头痛、失明;或发生跌伤等意外事故。1.5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境

5、为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躯体不适为主,多发50-60岁,80岁后少见。表现为情感障碍、思维活动障碍、精神活动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躯体症状。2老年人心理特点 2.1感觉减退:首先是视觉,四五十岁后开始出现老化,随后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2.2智力减退:一般在2040岁智力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智力衰退的速度因人而异,一般在60岁以后明显减退。老年人智力的改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和家庭环境等。2.3记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通常最早出现,对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对新事物学习较年轻人困难。由于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定向力常发生障

6、碍。2.4 老年人性格改变:一般认为进入老年后有些人对自体机能过于关注,自尊心强、固执、易激动,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淡漠表现,缺乏兴趣,生活单调,刻板,常不愿改变过去有害健康的老习惯,不易适应新的环境,情绪改变差异很大。2.5老年人行为改变: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的控制减弱,行为有些改变,如多疑、依赖、易激动等俗称老小孩行为改变。3.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表现形式 3.1否认 3.1.1否认疾病存在。一些老年人对医院做出的病情诊断难以接受,常以自己的主观感觉良好来否认疾病存在的事实;一些老年人虽然接受了疾病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半信半疑,不按医嘱行事;一些老

7、年人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3.1.2否认生活中出现的小失误,一些老年人对自己在生活中出现的小失误,生怕别人发现,不敢正视,消极地评价自己的一生,一旦被别人发现,就百般推脱,找各种借口和理由不愿承认。3.2抑郁、焦虑、恐惧、孤独 3.2.1 一些老年人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老人变得郁郁寡欢,苦闷压抑,情绪低落,或是显得淡漠无情,凡事无动于衷。3.2.2 一些老年人因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收入减少,看到物价上涨,而自己身体一天天衰弱,对周围事物总感到看不惯,不称心,动不动就发火,有的出现焦虑,情绪易烦躁激动,

8、活动范围缩小,生活意念下降。3.2.3 一些老年人当出现身体不适和病情较重时,心理压力较重,常意识到死亡的来临,表现为害怕、敏感、多疑和恐惧,老是担心自己年老多病,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经常胡思乱想,惴惴不安。3.2.4 老年人子女长大成人,分家另过,极易产生被遗弃的心理;老年人由于丧偶、退休、独居,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很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有些老人即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若子女不孝顺不关心,也会使老人感到孤独。33 幼稚和自尊心理 3.3.1 有的老年人表现天真,提出不现实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人发生冲突,自控能力差,缺乏信心,对家人过分依赖,生活意念下降,自己

9、能做的小事也要别人帮助。3.3.2 老年人一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固执,喜欢别人恭顺服从,不愿听人安排,有时候又争强好胜,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容易引起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4、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措施 4.1 帮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4.1.1帮助正确认识退休和劳动力下降问题。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由原来的职业功能上退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过程。只有充分理解新陈代谢、新老交替的规律,才能对离、退休的生活变动泰然处之。4.1.2 帮助正确评价自身健康问题。由于老年人对健康状况的消极评价,对疾病过分忧虑,更感衰老而无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实践指导和健

10、康教育中,应引导他们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自身健康状况,对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4.1.3 帮助认识老有所学的必要性。“勤用脑可以防止脑力衰退”。因此,引导老年人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兴趣,学习和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如阅读、写作、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园艺、棋类等,不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减少孤独、空虚和消沉之感,而且是一种健脑、健身的手段。4.2 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 4.2.1 尊重老年人。老年人渴望受到重视和尊敬,喜欢谈往事。因此,对老年人称呼要有尊敬之意,言行要有礼貌,平时谈话要肯定他们过去的成绩,特别是过去担任领导的老年人,要帮助他们适应角色转化。4.2.2 关心老年人

11、。对老年人的关心应做到精神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准确估计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设身处地的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在老年人就医、治疗中,针对老年人多疑、固执等现象,医护人员要细心照顾,在解释病情、病因时要善于引导和隐瞒相关“不良”信息,避免产生不良心理。4.2.3 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鼓励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身体状况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鼓励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与亲戚朋友书信、电话交往,激发生活情趣,增强身心健康。4.3 开展心理护理干预 4.3.1 一些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自我保健经验和应对疾病的独特方式,要善于发现总结这些经验,不

12、要轻易否定其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对不良的方式尽量采用协商提醒的方法指出,可通过赞扬肯定等方式强化积极的行为,忽视消极行为;对疑心较大的老年人要善于使用积极暗示调动积极性,帮助其用理智克服情绪上的不良反应,逐渐缩小主、客观之间的差距,保持良好的情绪。4.3.2 对待患病就医的老年人,要通过倾听等给他们一个倾诉发泄机会,倾泻老人积压在心头的负担和怨气,缓解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对患病初期或新入院的老年人,医护人员应主动接触病人,介绍医院环境,经常与他们交流,使其心理上有安全感。对病情已经基本稳定,各项指标均正常的老年人,应通过科普宣传和交谈,鼓励其恢复病前的生活习惯;对患危重病老年人,应给予简单的心

13、理安慰、适当的保证使之减轻痛苦,告诉患病的事实及其可治疗性,让其积极配合治疗。4.3.3 教育老年人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乐趣。善于安慰、控制自己,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安排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和谐与温馨,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照料,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消除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参 考 文 献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9日.2张恺梯,郭平主编.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1.3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别让农村老人“空巢”又“空心”人民网2011年05月08日.4刘华清,费立鹏.中国城乡老年人(1990-1994年)自杀死亡问题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年第01期.5肖健,沈德灿.老年心理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0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