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探讨.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6351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探讨.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探讨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把构造柱和框架柱、梁一起整体浇筑的现象,构造柱不能留置马牙槎,这样做不仅使结构受力概念模糊不清,与设计意图不符,而且会削弱后砌电梯井道墙体的整体性以及抗震性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构造柱的设计和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关键词: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电梯井道构造柱的作用是通过墙体拉结筋、圈梁和马牙槎的设置和填充墙形成一个整体,协同工作,提高墙体的延性和抗剪性能,控制墙体裂缝的延伸。构造柱的截面和配筋按构造要求设置,结构设计时是不考虑构造柱受力的。构造柱和框架柱的性

2、质和结构受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不允许构造柱和框架柱、梁同时现浇。1、工程实例框架梁增加了支座。同时浇筑的构造柱作为梁的新增支座,改变了框架梁的跨数,内力重新分布。构造柱所在跨框架梁的下面弯矩变小,相邻跨框架下面弯矩变大,同时构造柱附近上面出现负弯矩。在这种条件下,构造柱位置的地方梁上面和相邻跨框架梁下面配筋量很有可能无法承受楼面传来的荷载,从而出现裂缝,甚至破坏。构造柱参与框架的作用,承载力不足。参与了框架的作用,构造柱中会出现弯矩、剪力和轴力。而一般情况下构造柱的截面只是和墙一样厚,若框架层数稍多一点,构造柱所承担的轴力就会超过其截面承载力,从而被压坏。基础受力出现变化。框架基

3、础是按照框架柱的柱底内力在框架柱下布置对应面积的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当构造柱和框架一起浇筑的时候,在构造柱的地方就有集中力传到基础上,同时相邻柱的底部内力减小。荷载的重新分布会使以前的基础配筋和截面不能满足现有荷载分布状况,造成基础裂缝。并且,基础底部反力变化,与框架结构基底等应力设计的原则相背离,当地基土比较软弱的时候会出现不均匀变形。构造不满足要求。按照框架结构的构造要求,框架节点一定范围内的箍筋是要加密的,而且节点的地方纵筋的锚固也有要求,和框架同时浇筑的构造柱虽然参与了框架作用,但这些框架的构造要求明显无法满足。同时,墙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也不能满足。电梯井道整体性差。在以前的设计中。

4、填充墙、圈梁、墙体拉结筋和构造柱通过拉结、咬合形成了一个有着非常好的延性和强度的整体,一起承受电梯运行的荷载并抵抗地震荷载。如果构造柱和框架一起浇筑,构造柱和填充墙之间没有马牙槎的咬合,仅仅通过墙体拉结筋的作用,它的整体性是达不到以前的设计的。并且,墙体和构造柱之间也容易出现竖向通缝1。2、问题的原因 2.1 设计文件交代不清很多施工图设计中,通常只注明框架柱以及构造柱,而对构造柱的施工要求没有说明,在图纸会审中,又不重点交代构造柱必须后浇的重要性。怎样施工,关键取决于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对施工规范的了解程度,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构造柱和框架柱、梁同时浇筑的隐患没有恰当认识,设计意图

5、不能正确地得到贯彻。2.2 施工人员和监理师构造柱概念模糊框架柱是框架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件,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设计,而且满足比较复杂的构造要求。所以,构造柱和框架柱是有着实质性的不同的。如果构造柱和框架结构整体浇筑,无形中把构造柱变化为框架结构的支撑构件了,构造柱就会作为框架梁受力的一个支点,构造柱势必先于墙体受力。其次,非结构构件通常不属于主体结构的一部分,作为非承重结构,抗震设计要求避免非结构构件参与框架工作,避免结构构件对主体结构的变形限制。分析计算的时候,可以只考虑非结构构件的质量,不考虑它的受力,构造柱在框架结构中是属于非结构构件,而施工程序的变更改变了这个性质。2.3 施工过程过于简

6、单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在施工这个构造柱之前,可能过于追求工艺的简单化,过于追求构造柱和框架结构的整体性,也有可能是在劳务化风范方面追求经济效益,把构造柱当做框架柱去和主体结构同时浇筑。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设计过程中的安全储备因素这种特殊性,当做可以推而广之的普遍规律来加以应用,从而导致错误。3、解决方法 3.1 严格设计和施工技术交底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结构理论知识学习和提高,施工图会审的时候,设计单位应该把构造柱严禁和框架结构整体浇筑作为一个重点来要求,施工前应该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方案要经过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批准后的施工方案要认真向施工人员交底,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方案组织

7、施工。保证这个部位的构造柱施工方法正确2。3.2 构造柱受力钢筋不应采用后植筋后植筋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在结构施工中已经被普遍用于二次浇注结构和主体结构的连接,它施工方便、位置准确,技术含量不高,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但是,电梯井道墙的构造柱基本都设置在框架柱梁以及次梁的相交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梁底和梁面钢筋较为密集,无法保证构造柱受力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且有可能钻植筋孔时对框架受力钢筋造成伤害,甚至完全钻断。所以,在设计交底和方案编审中需要明确规定,此处构造柱受力钢筋,应该准确预埋插筋于梁底和梁面。3.3 坚持先砌墙、后浇筑的构造柱混凝土在框架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就可以进行填充墙砌筑,填充墙砌筑到顶

8、在梁底预留 10cm 高空隙,等墙身沉实、砂浆硬化以后,把墙顶预留的空隙用标准砖斜砌并用砂浆挤实后,才可以支模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因为这个时候该框架梁上大部分的主要荷载已经施加,其主要变形基本完成,从而构造柱和填充墙的变形将会大大降低。3.4 规范留置马牙槎,保证马牙槎内混凝土饱满密实抗震构造柱的马牙槎,是增强砌体和构造柱紧密咬合形成整体的有效方法,无论什么砌块的填充墙,在楼面和框架梁底面、中间有圈梁的圈梁上下面,马牙槎都必须是大头,即为退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大头”。马牙槎的质量通病还有,在马牙槎的上部阴角部位混凝土不能保证饱满密实,为了保证马牙槎内混凝土饱满密实,有新的做

9、法是把马牙槎上部的进槎切割成45 斜角,这种做法在创精品工程中被常用3。3.5 创新构造柱顶和框架梁底混凝土浇筑方法构造柱顶和框架梁底混凝土浇筑相当困难,构造柱头混凝土不密实,是常见的质量通病。针对这个情况,可行的施工方法是,在框架梁下 20cm 的地方设向外斜出 45 的簸箕型喇叭口模板,喇叭口的上沿高出框架梁底大于 10cm,等混凝土终凝后,把喇叭口多余的混凝土凿除。4、结语构造柱在框架结构中是非结构构件,设计上不要求直接参与结构受力,但绝不可错误地认为构造柱在框架结构中是可有可无的构件。设计中设置的构造柱,对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其作用毋庸置疑。正确的施工顺序是:框架结构施工的时候预

10、留构造柱插筋,框架结构完成后砌筑墙体,7 天后斜砌填充墙顶部,绑扎构造柱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凿除构造柱顶喇叭口多余混凝土,养护拆模。设计、施工和监理人员充分了解电梯井道砖墙构造柱的作用,充分认识到构造柱和框架结构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对框架结构受力产生的负面作用,才能够坚持正确的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从而才能满足该部位设计构造柱的意图。参考文献 1雷敏.框架结构电梯井道构造柱施工技术例析J.建筑,2012,(19):81-82.2林宏伟.钢结构电梯井道整体稳定分析()弧梁钢框架电梯井道的整体稳定问题研究J.福建建筑,2014,(12):47-49.3王江平,王仕文,房泽法.复杂环境下银海大厦定向爆破拆除J.工程爆破,2013,(04):38-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