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4096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pdf(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ou cant control the weather,but you can change your moo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2)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2难点(1)微小形变。(2)弹簧测力计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方

2、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个、几条橡皮筋、一块硬纸板、一个瓶盖、一个回形针、绵线。演示实验:大号墨水瓶、红玻璃管、红墨水、弹簧拉力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内容1弹力。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种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生甲: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

3、就是弹力。生乙: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生丙: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生丁: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生戊: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师: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举例: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生: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师:我们来看一个演

4、示实验。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演示玻璃瓶的形变。如图 53 一 l 所示,找只横截面为椭圆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 12mm,长约 30cm)。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演示时,先用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硬)。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变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如图 9)。当放开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如图 b)。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的。同理,桌面受力也

5、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师: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沦?生: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板书: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2弹簧测力计。师: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挂环。师:你观察很仔细、很全面、讲得很好,弹簧测力计主要构造是:刻度盘、弹簧、指针。板书:2弹簧测力计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师: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6、生: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生:不会,当拉力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弹簧会被拉断。师:对。弹簧要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这个特性来量度力的大小的。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测力计?生甲:握力计。生乙:拉力计。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 P84 的内容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请一位同学说说。生: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2)明确分

7、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3)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师: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正确使用?生:桌面上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N,不要测量超过 5N 重的物体。这只弹簧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 1N,每一小格表示 0.2N,即分度值是 0.2N。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校零。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师:你也说得

8、很好,下面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如果所测的力超过 5N,会出现什么情况?指针如何校零?生甲:如果所测的力超过 5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被拉断。师:正确。生乙:如果弹簧测力计不测力时,指针不在零刻线处,只要上下移动指针即可。师: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 1N、5N、10N,感受一下 1N、5N、10N 的力有多大。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

9、大小;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师: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时拉力大小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生甲:交流后得出:不同组头发被拉断时拉力不同。师:正确,因为不因人的头发硬度不同。生乙:交流后得出:两个弹簧秤对拉,稳定时拉力大小相同。师:正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乙: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是相等的。师:你对力的概念掌握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下面请大家将课前准备好的器材摆在桌面上,按照课本 P84 图 517,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比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发

10、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来。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生:老师,手边没有 1N、2N、3N的重物,怎么标刻度线?师:可以用硬币,这时的刻度不是 1N、2N:3N而是一个硬币重,两个硬币重当然,也可以用标准的弹簧测力计来与橡皮筋测力测互拉(平行于刻度板一条直线互拉),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作刻度为了增大橡皮筋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以把几根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生:为什么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师:因为橡皮筋越拉长,直径越小,伸长与弹力不成正比。请做好的同学拿到讲台上,请代表上台评比。学生代表上台评比,比出一等奖3 名,二等奖5 名,三等奖10 名。教师将获奖的橡皮筋测力计保存在实验室,并向每人

11、颁发奖品,以示鼓励,请全班同学掌声祝贺。二、归纳及学习过程评估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会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师:你归纳得很好,很全面,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师: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三、课后练习l、课本 P85,作业 1、2、3。2选用课时作业没计。四、板书设计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2弹簧测力计。(1)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2)正确使用方法 P84。a、了解量程。b明确分度值。c、校零。d测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12、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五、课后反思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2知道 g9。8N/kg 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2难点(1)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2)重力的方向。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弹簧测力计、若:个钩码。演示实验:演示实验:重垂线、汤匙、木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大小用什么测量?2如何画力的示意图。二、导入新课

13、让学生观察以下三种不同情况木球运动:1把一只木球举到一定高度放手让其自由下落。2把一只木球斜面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滚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师:以上三种木球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生:都是落向地面。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生:这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师:你讲得很好,说明你很善于观察、思考。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种来自地球的力。板书: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三、新课内容1重力的概念。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86 重力,图 520 的配文。生:阅读。师:通过以上阅读,你知道了什么?生甲: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生乙: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往低处流,抛出去的物体

14、都会落回地面。生丙: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成熟的苹果会竖直下落。师:大家阅读很认真,而且抓住了要点,讲得很好。据说正是下落的苹果打在牛顿的头上,激发了他的灵感,打开了揭示引力迷宫的大门。希望以后下落的桔子、梨子打在你们的头上,你们也能产生灵感,再打开一个个科学迷宫。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重力的认识也一样,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信息窗”。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生: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师:对,地球是否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根据是什么?生:根据物体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师:有疑问吗?生:地球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怎么不会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师:因

15、为墙球的质量很大,受到的力很小,所以感觉不到地球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板书: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2重力大小。师:重力是一种力,则重力也应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重力的方向如何确定?重力的作用点如何确定?下面,我们先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定。师:正确。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大小?生: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师:基本正确,请大家注意: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要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指针示数稳定,才能读出示数。否则,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指针示数不

16、稳定,无法读出示数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 P87“加油站”请同学们猜想:钩码的质量越大,那么钩码所受的重力是否也越大?生:钩码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也越大。师: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正确?生:实验。师:现在大家基本上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知道任何猜想是要用实验验证。你们准备如何设计实验?生:桌面上有 6 只质量为 50g 的钩码,第 1 次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只钩码,测出它的重力大小,然后逐个增加,分别出2 只钩码,3 只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并填在课本 P87 表格中,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师:你设计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下面大家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

17、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师:下面请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看看哪些数据是相似的,哪些数据表现出异常,为什么会这样?生:讨论、交流。师: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生: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 98Nkgo师:正确,你归纳得很好,在物理学中用符号 G 表示物重,m 表示质量,g 表示一个物体的物重跟这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则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为g 或 Gmg。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取 g10Nkg,而 lkg 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 10N。如果题目没有交代,一般g 取 9。8Nkg。板书:G/mg,或 G=mg。m 单位是 kg,G 单位是 N,g

18、单位是 N/kg。例题 1:课题 P87。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指出:一道题目中有两个质量,两个重力,应用角标以示区别,如 m1、m2,G1、G2。例题 2:一块钢锭质量是 4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已知:m=4t=4103kgg=9。8N/kg求:G=?解:G=mg=4103kg9。8N/kg=3。92104N答:钢锭所受的重力是 3。92104N师:这里请大家注意:人们常说“这一袋米的重量是10kg或“买10kg 的大米”都指的是质量,质量习惯称为重量。然而,人们在生活中也常把重量理解为所受重力的大小,特别是还有不少的物理书、科普书也把重力称为重量。为了回避这些模糊不清甚至彼此矛盾的提法

19、,我们教材中将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称为物重,质量就是质量,不提“重量”这个词。3重力方向。请同学们观察:(1)小木球自由下落的方向。(2)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引导学生分析:小球受重力作用自由下落,下落时运动方向即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悬挂的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拉悬线自由下垂,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师:你可得出什么结论?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板书: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出示重垂线,让学生观察。演示重垂线检查教室墙面否竖直。师:重垂线的原理是什么?生: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师:你还知道重垂线有哪些应用?生甲:用重垂线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生乙:用重垂

20、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演示实验如下图,让学生观察两条重垂线的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重垂线与水平桌面、倾斜桌面是否垂直?生:两条重垂线方向相同,都在竖直方向,重垂线方向与水平桌面垂直,与倾斜桌面不垂直。师:课后每位同学自制一重垂线,校准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窗台是否水平。师:地球是圆的,站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所受重力都是竖直向下的?(出示在和我们相对应的地球的另一面阿根廷人的幻灯片)生:讨论、交流。师:重力方向实质是指向地心的。(地球半径方向和地球表面一水平面垂直),对于人和阿根廷人上下判断与我们是一样的。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师:请问学们阅读课本 P88 下半部分内容。学生阅读

21、帅: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生甲: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是叫做重心。生乙: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球的重心在球心。师:有问题吗?生:质量分布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哪里?如何确定?师:这样的物体的重心也是可以计算出来,只是很复杂,还必须使用高等数学。但其中一些小物体的重心也可以通过实验把它的大致位置找出来,如课本 P88 图 524,汤匙的重心。下面请大家找一找自己的钢笔、铅笔、文具盒的重心。学生随堂实验探究。师:人体的重心会随姿态的改变而改变,原因是人的几何形状改变了。人下蹲时,重心如何改变;人站起来时,重心又如何改变。生:人下蹲时,重心

22、降低;人站起来时,重心升高。师:由于重力的作用线过重心,方形薄板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测定。演示实验:先后用绳系住方形薄板同一条边上的两个端点,并悬挂起来,板静止时,重心在过端点的竖直线上,将两次悬挂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竖直线画下来,可以确定重心就在这两条线的交点 O 处。实验结果表明:方形薄板的重心就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师:悬挂法可以确立各种物体的重心,一般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 P89“信息窗”提高物体稳度的决窍。学生阅读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生:提高稳度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大支面,二是降低重心。四、归纳及学习过程评估师:本节课你学

23、到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后得出: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对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重力与质量关系为Gmg,g=9。8Nk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师:你归纳得很好,说明你上课很认真,希望今后保持这种习惯,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五、课后练习1课本 P901、2、3。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六、板书设计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1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2重力的大小:g,Gmgm 单位是 kg,G 单位是 N,g 取 9。8Nkg(或 10Nkg)表示质量为 lkg 的物体,受到重力为 9。8N。3、

2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4、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七、课后反思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经历选择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积极探索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意识。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具有保护仪器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关系2.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3.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形变、

25、弹力2.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定量关系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臂力器,体重秤,弹簧秤,握力器,拉力器,气球分组实验:弹簧、铁架台、刻度尺(30cm)、钩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跳水的比赛录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二)进行新课一、弹力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种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生甲: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

26、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生乙: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生丙: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生丁: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生戊: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师: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举例: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生:

27、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师: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演示玻璃瓶的形变。如图 53 一 l 所示,找只横截面为椭圆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 12mm,长约 30cm)。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演示时,先用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硬)。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变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如图 9)。当放开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如图 b)

28、。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的。同理,桌面受力也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师: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沦?生: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板书: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二、弹簧测力计师: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挂环。师:你观察很仔细、很全面、讲得很好,弹簧测力计主要构造是:刻度盘、弹簧、指针。板书:2弹簧测力计构造:刻度

29、盘、弹簧、指针师: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生: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生:不会,当拉力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弹簧会被拉断。师:对。弹簧要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这个特性来量度力的大小的。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测力计?生甲:握力计。生乙:拉力计。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 P84 的内容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请一位同学说说。生: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30、(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2)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3)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师: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正确使用?生:桌面上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N,不要测量超过 5N 重的物体。这只弹簧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 1N,每一小格表示 0.2N,即分度值是 0.2N。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校零。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

31、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师:你也说得很好,下面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如果所测的力超过 5N,会出现什么情况?指针如何校零?生甲:如果所测的力超过 5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被拉断。师:正确。生乙:如果弹簧测力计不测力时,指针不在零刻线处,只要上下移动指针即可。师: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 1N、5N、10N,感受一下 1N、5N、10N 的力有多大。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

32、计的挂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师: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时拉力大小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生甲:交流后得出:不同组头发被拉断时拉力不同。师:正确,因为不因人的头发硬度不同。生乙:交流后得出:两个弹簧秤对拉,稳定时拉力大小相同。师:正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乙: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是相等的。师:你对力的概念掌握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下面请大家将课前准备好的器材摆在桌面上,按照课本 P84 图 517

33、,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比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发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来。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生:老师,手边没有 1N、2N、3N的重物,怎么标刻度线?师:可以用硬币,这时的刻度不是 1N、2N:3N而是一个硬币重,两个硬币重当然,也可以用标准的弹簧测力计来与橡皮筋测力测互拉(平行于刻度板一条直线互拉),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作刻度为了增大橡皮筋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以把几根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生:为什么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师:因为橡皮筋越拉长,直径越小,伸长与弹力不成正比。请做好的同学拿到讲台上,请代表上台评比。学生代表上台评比,比出一等奖3 名,二等奖5 名,三等奖10 名。教

34、师将获奖的橡皮筋测力计保存在实验室,并向每人颁发奖品,以示鼓励,请全班同学掌声祝贺。课堂课堂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会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师:你归纳得很好,很全面,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师: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三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一、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二、弹簧测力计1、构造2、使用方法布置作业布置作业l、课本 P87,作业 1、2、3。2、同步学习与探究本节的开放性作业部分。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力教案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经历从

35、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并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难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足球比赛的片断录像。实验器材:哑铃、弹簧、旱冰鞋、皮球(两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新课请一位学生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从肌肉的紧张引出力的概念。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一些力的现象。进行新课一、力的概念教师给学生要探究的下列几个问题:1、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力?2、其他物体对物体是否施加力?3、两物体之

36、间不相互接触是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4、这里所说的作用应怎样理解?教师要学生列举事例进行回答,找出这些问题的共性,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师生评估、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图 51 中的 6 幅图,找出其共同点。教师点评。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创设情景:用一个皮球去挤压另一个皮球。提问:根据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2、指导学生实验。实验可参照教材 p77 图 52 所示进行,也可用别的物体来做。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演示实验:请一位穿溜冰鞋的同学推墙。让学生解释所发生的现象,进一步加深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5、让学生列举生活及生产中人们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实例。6、让学生列举力的作用相互的危害性。三、力的作用效果提出问题: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效果?1、学生拉弹簧。让观察形状怎样变化。2、教师放一段足球比赛的录象片断。看足球的运动情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