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微生物学习题.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3834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微生物学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动物微生物学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微生物学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微生物学习题.pdf(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绪绪 言言 部部 分分 复复 习习 思思 考考 题题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微生物2.病原微生物3.微生物学4.兽医微生物学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 微生物根据大小、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分为_、_、_三大类型。2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和共 6 类微生物。3病毒必须在内才能增殖,为型微生物。4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5微生物学的发展可概括为、3 个时期。6 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物是,他于年创制了能放大倍的显微镜。7推动微生物进入生理学及免疫学兴盛时期的科学家主要是,他发明的消毒至今还在应用。8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和细菌染色法。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体形

2、小于 1mm 的生物B.单细胞的小生物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D.体形小于 1m 的生物E.以上均是错误的2以下不是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分布广泛B.个体微小C.结核简单D.种类繁多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3不属于原核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B.病毒C.立克次氏体D.衣原体E.霉形体4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霉形体D.放线菌5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微生物是()A.原核细胞型微生物B.真核细胞型微生物C.非细胞型微生物D.真核细胞型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E.所有微生物四、多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1微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分布广泛B.形体微小C.结核简

3、单D.繁殖迅速E.需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才可见2原核细菌型微生物的特点是()A.有核质B.没有核膜C.没有核仁D.有完整的细胞器E.缺乏完整的细胞器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A.有细胞核B.有核膜C.有核仁D.有完整的细胞器E.缺乏完整的细胞器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微生物的分类。2兽医微生物研究的内容。第第 1 1 编编细细 菌菌 学学 总总 论论第第 1 1 章章细菌的形态结构复习思考题细菌的形态结构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细菌2.荚膜3.鞭毛4.菌毛(纤毛或伞毛)5.芽孢6.质粒7.细菌 L 型8.间体二、填空题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3细

4、菌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分别是、。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有、。5细菌的结构中与革兰氏染色性和致病性有关的是。6G-菌细胞壁上的具有内毒素作用,它依次由、和三部分组成。其中是毒性基团,位于最外侧,构成抗原。7G+菌细胞壁的黏肽是由、和组成。是 G+菌所特有的成分,是特异表面抗原。8是 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凡能破坏其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如、。9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和。10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位于胞浆内的,有些药物可与其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而杀死细菌。11 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和两种,其中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12 细菌荚膜主要的功能为,此外还有、等作用。细菌荚膜还

5、具有,可用于细菌鉴定。13鞭毛是细菌的。14菌毛可分为和两类,前者具有作用,后者具有作用。15是细菌一种休眠状态的结构,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对、和有较强的抵抗力。16细菌染色方法有和等。经革兰氏染色后,被染成蓝色或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菌。17与致病性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和。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与动物细胞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核蛋白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D.细胞膜E.细胞壁2G 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脂多糖B.粘肽C.磷壁酸D.脂蛋白E.分枝菌酸3G 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A.蜡脂B.粘肽C.磷壁酸D.脂多糖E.质粒4关于 G菌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6、A.粘肽含量多B.粘肽为三维立体结构C.缺乏五肽交联桥D.有磷壁酸E.含脂类少5G+与 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A.聚糖骨架B.四肽侧链C.五肽交联桥D.-1,4 糖苷键E.N-乙酰葡糖胺与 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6有关 G+菌细胞壁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成分是粘肽B.含有磷壁酸C.对青霉素敏感D.含有大量脂多糖E.易被溶菌酶裂解7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E.破坏细胞膜8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作用机理是(A )+A.裂解肽聚糖骨架的-1,4 糖苷键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

7、肽酶;C.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E.破坏细胞膜9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A.肽聚糖B.蛋白质C.鞭毛D.核酸E.脂多糖10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A.mRNA 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E.性菌毛11有关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B.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细菌E.可自行丢失12大多数荚膜的化学组成是()A.脂多糖B.蛋白质C.多糖D.磷壁酸E.脂蛋白13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A.鞭毛B.菌毛C.纤毛D.荚膜E.轴丝14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壁B.核膜

8、C.线粒体膜D.荚膜E.细胞膜15芽孢与细菌以下有关的特性是()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粘附于感染部位E.侵袭力16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A.菌毛B.荚膜C.中介体D.胞浆膜E.鞭毛17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壁B.荚膜C.芽孢D.鞭毛E.菌毛18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细胞壁B.荚膜C.芽孢D.鞭毛E.菌毛19细菌芽孢与高度耐热性有关的特有化学组成是()A.核酸B.肽聚糖C.磷脂D.多糖E.吡啶二羧酸20细菌的芽孢是()A.是细菌的繁殖B.是细菌的有性遗传物质C.通常在缺氧的条件下形成D.通常在营养好的条件下形成E.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

9、有抗性的休眠体21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在体外才能形成B.是所有细菌生命周期中的一种生命形式C.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D.一旦污染环境,其传染性可保持多年E.其形态、大小及位置有助于细菌的鉴定22关于菌毛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E.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23关于 G 菌性菌毛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C.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E.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主要结构24有关荚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C.具有抗吞噬作用E.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

10、肽等25有关芽孢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坚实C.在适宜条件可以萌发E.含水少,代谢低26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鞭毛C.细胞膜E.细胞壁27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A.细胞壁C.鞭毛E.芽孢28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A.细胞壁C.荚膜E.细胞质29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B.化学组成为蛋白质D.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B.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 D.是细菌的繁殖器官B.细胞质 D.核质B.芽孢D.菌毛B.细胞膜D.芽孢A.具有完整的核结构B.为双股 DNAC.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D.无核膜E.无核仁30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应

11、包括()A.物质交换作用B.呼吸作用C.维持细菌的外形D.合成和分泌作用E.物质转运31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C.具有抗吞噬作用D.具有免疫原性E.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32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仍可存活()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质E.以上均可33G 菌对溶菌酶不敏感的原因是()A.细胞壁缺乏磷壁酸B.细胞壁含多量脂多糖C.细胞壁含糖类少D.细胞壁含肽聚糖少,在肽聚糖层处还有外膜结构E.细胞壁含有类脂 A.34光学显微镜下能看清细菌形态的最佳放大倍数是(D)A.100 倍B.400 倍C.600 倍D.1

12、000 倍E.10 000 倍35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结构是()A.荚膜B.异染颗粒C.芽孢D.鞭毛E.菌毛36革兰氏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A.结晶紫乙醇碘液复红B.结晶紫碘液乙醇复红C.碘液乙醇复红结晶紫D.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E.复红结晶紫碘液乙醇四、多项选择题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A.细胞壁C.荚膜E.质粒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A.荚膜C.鞭毛E.质粒3G+菌肽聚糖的组成包括()A.聚糖骨架C.脂质双层E.磷壁酸4G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有()A.外膜C.脂多糖E.脂蛋白5G+菌与 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在于(A.G+菌粘肽含量高B.G粘肽不含五肽交联桥C.G+菌无外膜D.G菌无磷壁酸E.

13、G+菌无脂多糖6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包括()A.维护菌体的固有外形B.细胞质D.细胞膜B.芽孢 D.菌毛 B.四肽侧链D.交联桥B.磷壁酸D.肽聚糖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C.决定细菌菌体的抗原性D.参与细菌内外物质交换E.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7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包括()A.维持细菌的外形B.物质交换作用C.呼吸作用D.合成和分泌作用E.物质转运8芽孢抵抗力强的原因是()A.具有多层致密的芽孢膜,理化因素不易透入B.含水少,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C.含酸溶性芽孢小蛋白D.代谢极低E.含吡啶二羧酸,可提高芽孢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能力9关于菌毛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B.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

14、C.普通菌毛与细菌的黏附有关D.性菌毛与细菌的繁殖有关E.营养不良时形成菌毛10关于荚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增强细菌的毒力B.抵抗吞噬C.具有抗原性D.具有黏附作用E.是细菌的运动器官11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B.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C.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繁殖体强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萌发E.代谢低,是细菌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状态结构12关于鞭毛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细菌的运动器官B.由鞭毛蛋白构成C.具有抗原性D.具有黏附作用E.具有抗吞噬作用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细菌的形态排列。2细菌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3比较 G 菌与 G 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15、?4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功能。5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在细菌鉴定中的应用。六、技能题六、技能题1革兰氏染色原理、方法、结果及实际意义。第第 2 2 章章细菌的生理复习思考题细菌的生理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细菌的呼吸:凡是由细菌引起的,使代谢基质发生复杂的氧化还原作用以释放能量,供细菌生命活动利用的生物化学过程,都可称为细菌的呼吸。2.生长因子3.培养基4.生长曲线5.菌落6.菌苔7.纯培养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和。2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和 4 种。3 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气体主要有和,根据细菌对的需要不同而将细菌分为、3 种呼吸类型。4细菌生长繁殖

16、的条件包括充足的、适宜的、合适的酸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5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 PH 为,最适温度为,而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最适 PH 为 6.4-7.0。6细菌繁殖方式为,多数细菌的代时为,而结核分支杆菌一个代时为。7细菌生长曲线是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绘成的,整个曲线可分为、和 4 个时期,期细菌的各种性状均典型。+-13细菌培养基按其功能可分为、和 3 种;按物理性状可分为、和 3 种。14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出现、和 3 种状态。15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加热溶化经冷却凝固后即成;当加入时,即成半固体培养基。16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17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型

17、菌落和型菌落。三、单项选择题1用于细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营养物质是()A.水 B.碳源C.氮源D.气体E.无机盐2无机盐对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不包括()A.构成菌体成分B.调节菌体内外的渗透压C.细菌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D.促进酶的活性E.是细菌某些酶的组成成分3细菌生长时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是()A.水B.碳源C.氮源D.无机盐E.生长因子4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A.葡萄球菌B.肺炎球菌C.结核分枝杆菌D.大肠埃希菌E.沙门氏菌5属于专性厌氧菌的是()A.破伤风杆菌B.大肠埃希菌C.多杀性巴氏杆菌D.炭疽杆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6大肠菌素属于()A.色素B.抗生素C.内毒素D.外毒素E.细菌素

18、7关于抗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由真菌产生B.可由放线菌产生C.可由细菌产生D.只对与产生菌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E.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8大肠埃希菌的吲哚试验为阳性,是因为大肠埃希菌能分解()A.含硫氨基酸B.葡萄糖C.乳糖D.色氨酸E.枸橼酸盐9不是细菌生化试验的试验是()A.靛基质试验B.动力试验C.甲基红试验D.糖发酵试验E.硫化氢试验10检测靛基质的试验又称()A.甲基红试验B.尿素酶试验C.糖发酵试验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E.吲哚试验11硫化氢试验是检测细菌分解()A.色氨酸B.含硫氨基酸C.尿素D.葡萄糖E.硝酸盐12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A.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破伤风杆

19、菌D.葡萄球菌E.结核分支杆菌13细菌最易出现变异的群体生长期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以上均可14研究细菌性状选用的细菌群体生长繁殖期是()A.迟缓期B.稳定期B.对数期D.衰亡期E.以上各时期15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A.分离单个菌落B.增菌C.检测细菌毒素D.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E.鉴别菌种16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A.菌落B.菌苔C.菌丝D.菌团E.菌膜17菌落是指()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B.细菌在培养基上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C.一个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D.一个细菌细胞 E.从培养

20、基上脱落的细菌18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 S 和 R 型菌落B.肉眼可见C.由一个细菌形成 D.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E.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28斜面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A.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B.观察细菌的粘附能力及保存菌种C.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D.增菌E.抑制杂菌生长四、多项选择题1关于细菌生长代谢中所需无机盐的正确描述为()A.构成菌体成分B.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C.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D.促进酶的活性E.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及致病作用密切相关2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菌落是由许多细菌繁殖形成的B.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C.一个菌落包含成千上万个细菌D.肉眼可见

21、E.可分成 S、R 型菌落3培养细菌可用于()A.细菌的鉴定分型B.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C.生物制品的制备D.生产抗生素、维生素制剂E.制备基因工程载体及基因产物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细菌的营养类型及划分方法。2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作用。3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4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几个期?简述各期特点。5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常用培养基的类型。6细菌的呼吸类型。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状况的观察。七、技能题七、技能题1常用的细菌生化试验有哪些,在细菌分类和鉴别中的作用。第第 3 3 章章消毒与灭菌复习思考题消毒与灭菌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消毒 2.灭

22、菌 3.防腐4.无菌 5.无菌操作 6.细菌总数7.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8.杀菌作用 9.抑菌作用10.烈性噬菌体 11.消毒剂 12.防腐剂13.温和性噬菌体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湿热消毒灭菌法包括、和。2干热灭菌法包括和。3巴氏消毒法常用于和的消毒。4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为,温度达维持时间为时间,可杀死所有的微生物。5紫外线杀菌机制是干扰,其杀菌力最强的波长为,常用于无菌室、手术室等的消毒,或用于不能用高温或化学药品消毒的物品消毒。6不耐高热的营养培养基可用法灭菌。7使用滤过除菌时,常用的滤孔直径为 nm 及 nm 两种。8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理是、和。9常用于消毒地面的酚类化学消毒剂

23、是;常用于皮肤消毒的醇类消毒剂是质量分数为。10环境中的有机物对细菌有作用,其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使消毒剂的杀菌力。11普通琼脂培养基灭菌可采用法。12手术室空气消毒常采用法。13.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有效。对芽孢需要提高消毒剂的和方可奏效。14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等。15噬菌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_和_。16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_,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_。17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_和_。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杀灭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灭菌B.防腐C.无菌操作D.消毒E.无菌2玻璃器皿干烤 2灭

24、菌的最佳温度是()A.100150B.160170C.170250E.3004003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A.玻璃器皿C.滤菌器E.橡皮手套4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E.煮沸法5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A.4冰箱C.20冰箱E.半固体培养基6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是()A.200300nmC.300365 nmE.400450 nm7适用于普通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A.煮沸法C.流通蒸汽灭菌法E.间歇灭菌法8下列物品不能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是(A.普通培养基D.250300移液器头培养基流通蒸汽法巴氏消毒法 B.甘油盐水保存液D.冷冻真空干燥26526

25、6 nm D.350400 nm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B.玻璃器皿 B.D.B.D.B.B.D.C.生理盐水D.血清E.实验动物尸体9适用于血清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A.干热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紫外线照射法10以下方法适用于血清,抗毒素等除菌的是()A.加热 5630minB.紫外线照射C.滤菌器过滤D.高压蒸汽灭菌E.巴氏消毒法11紫外线杀菌原理是()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C.破坏 DNA 构型 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12酒精消毒的最适宜浓度是()A.100%B.95%C.70-75%D.50%E.30

26、%13关于煮沸消毒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煮沸 100 5 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B.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C.水中加入 1%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 105D.常用于食具消毒E.不足以杀死所有细菌14关于紫外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干扰 DNA 合成 B.消毒效果与作用时间有关C.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D.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E.穿透力强15关于紫外线杀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紫外线杀菌与波长有关 B.紫外线损伤细菌 DNA 构型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 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E.一般用紫外线灯做紫外线的杀菌处理16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叙

27、述,错误的是()A.灭菌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 B.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常压力为 2.05kg/cm2E.通常温度为 121.317杀灭细菌芽孢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间歇灭菌法D.流通蒸汽灭菌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18关于乙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浓度在 70-75%时消毒效果好 B.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C.经常用于皮肤消毒 D.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E.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19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芽孢被完全消灭C.鞭毛蛋白变性D.菌体 DNA 变性E.以上都不是四

28、、多项选择题1杀灭芽孢可以选择()A.煮沸 5minB.间歇灭菌法C.巴氏消毒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 1530min2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A.温度B.酸碱度C.有机物 D.消毒剂的浓度E.消毒剂作用的时间3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的原因是()A.导热快 B.穿透力强C.比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低 D.潜热E.使细菌蛋白迅速凝固变性4噬菌体能侵袭的微生物是()A.细菌B.病毒C.蓝细菌D.螺旋体E.放线菌5关于溶原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带有前噬菌体B.溶原状态可自发终止C.可发生溶原性转换D对同种噬菌体的再感染具有免疫作用E.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进行 DNA 转化6噬菌体的特性有

29、()A.能通过滤菌器B.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C.只含有一种核酸 D.专性活细胞寄生E.以复制方式生长繁殖7关于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侵袭细菌、蓝细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B.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C.由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D.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E.每个噬菌体都含有 RNA 和 DNA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常用热力灭菌方法及用途。2紫外线杀菌作用机理及注意事项。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七、技能题七、技能题1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第 4 4 章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复习思考题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复习思考题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病原菌 2.条件

30、性病原微生物3.感染4.致病性5.毒力6.侵袭力7.外毒素8.内毒素9.类毒素10.LD5011.ID50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病原菌对机体的致病作用与其具有的毒力,侵入机体的及有密切关系。2细菌的侵袭力由和构成。3内毒素是菌细胞壁中的成分。4内毒素是由类脂 A,和组成。5内毒素的毒性部分是,菌体抗原(O 抗原)是。6类毒素是由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7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可用甲醛处理制备。8抗毒素可由或刺激机体产生。9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10目前所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是。11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有、等。12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有、。13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结构有等。14病原菌侵入

31、机体能否致病与、等有密切关系。15细菌侵袭性酶主要有、等。16传染的发生的条件包括、和。17连续在体内传代可增强病原体毒力。18病原体毒力减弱的方法有连续通过;在下培养;在含有特殊的培养基中培养。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C.侵袭力和毒素D.侵入的数量E.侵入的途径2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A.毒素B.血浆凝固酶C.热原质D.细菌素E.透明质酸酶3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芽孢E.透明质酸酶4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鞭毛B.普通菌毛C.荚膜D.性菌毛E.芽孢5细菌在机体的组织内生长

32、繁殖产生的扩散因子是()A.菌毛B.脂多糖C.M 蛋白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6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A.H 抗原B.肽聚糖C.O 抗原D.荚膜多糖E.脂多糖7内毒素的中心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类脂 AE.脂蛋白8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A.神经中毒B.发热C.休克D.DICE.白细胞反应9关于内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10关于外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33、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11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E.耐热12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破伤风痉挛毒素B.霍乱肠毒素C.沙门氏菌内毒素D.大肠杆菌肠毒素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13类毒素是()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四、多项选择题1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是()A.机体免疫力下降B.滥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C.细菌毒力变异D.

34、细菌耐药性变异E.细菌定居部位改变2属于细菌侵袭力物质基础的是()A.菌毛B.荚膜C.芽孢D.血浆凝固酶E.透明酯酸酶3关于抗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由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C.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4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有()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具有亲组织性,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C.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素 D.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E.可引起发热反应5病原菌侵入机体是否引起疾病取决于()A.细菌的毒力B.侵入的途径C.侵入的数量D.耐药性E.机体的免疫力6内毒素的毒性作用有()A

35、.发热B.DICC.休克D.食物中毒E.白细胞反应7细菌外毒素的特点有()A.化学组成为蛋白质B.耐热C.对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发挥特定作用D.可引起发热反应E.抗原性强8细菌内毒素的特点是()A.为脂多糖B.可引起发热反应C.引起全身性反应,致发热、腹泻及呕吐D.耐热E.抗原性弱9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是()A.内毒素 B.外毒素C.荚膜 D.菌毛E.膜磷壁酸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构成细菌侵袭力的因素。2列表比较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实践工作中应如何控制传染的发生。第第 5 5 章章细菌的遗传变异复习思考题细菌的遗传变异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

36、微生物变异 2.突变3.转化 4.转导5.溶原性转换6.接合 7.耐药性变异 8.局限性转导9普通性转导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和。2细菌核质外的遗传物质是。3细菌的突变可分为和。4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主要形式有、和。5介导细菌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噬菌体是。6噬菌体参与的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和。7有 F 质粒的细菌有,用表示,相当于雄性菌;无 F 质粒的细菌没有,用表示,相当于雌性菌,雌性菌可通过方式变为雄性菌。8接合性 R 质粒的基因是由和组成。它的危害在于携带有耐药基因在同种和不同种属菌株之间转移,造成传染性耐药。9质粒可编码细菌某些重要生物学性状,如编码性菌毛称,编码

37、耐药因子称。10卡介苗是失去毒力制成的人工主动免疫制剂,可用于预防。11HO 变异属于变异。12SR 变异属于变异。三、单项选择题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细胞中,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A.淋巴细胞B.真菌细胞C.细菌细胞D.螺旋体细胞E.衣原体细胞2有关质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粒是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 B.质粒是细菌必需结构C.质粒不是细菌必需结构 D.质粒是双股环状 DNA3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A.接合 B.转导C.转化D.突变E.溶原性转换4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A.胞饮B.通过性菌毛C.通过噬菌体 D.细胞融合E.直接摄取5突变使细菌遗传物质发生下

38、列那种改变()A.质粒丢失B.溶原性转换C.基因重组 D.核苷酸序列改变E.以上均是6细菌的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A.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B.不需供体菌C.不需受体菌 D.需噬菌体E需质粒7H-O 变异属于()A.毒力变异B.菌落变异C.形态变异D.鞭毛变异E.耐药性变异8在细菌之间直接传递遗传物质是通过()A.鞭毛B.普通菌毛C.性菌毛D.中介体E.核糖体;9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 DNA 而获得新的生物学性状的过程称为(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10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称为()A.转化B.转导C.突变D.接合E.溶

39、原性转换四、多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1遗传性变异中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是()A.转化 B.转导C.接合 D.溶原性转换E.基因突变2质粒 DNA 的特征有()A.自我复制 B.赋予细菌产生新的生物学性状C.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D.能转移E.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伴随 HO 变异的发生,细菌将失去()A.毒力B.运动性C.H 抗原D.O 抗原E.荚膜抗原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有哪几种方式。2举例说明细菌变异的类型。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细菌常见变异现象及其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实用意义。第第 2 2 篇篇病毒总论病毒总论第第 1 1 章章病毒的结构复习思考题病毒的结构复习思考题一、

40、解释概念一、解释概念1病毒 2.传染性核酸3.壳粒4.核衣壳 5.囊膜6.纤突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病毒属于型微生物,必须在内生存,对抗生素。2病毒体积微小,其测量单位为,必须在下观察。3病毒的形态有、砖块状、子弹状和蝌蚪状。4病毒基本结构仅由和构成,又称为。5病毒壳粒的排列方式有、和 3 种。6.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包有,其上的突起结构称为。7病毒侵入细胞后以方式增殖,感染细胞产生的可抑制其增殖。8有囊膜病毒对剂敏感,用其处理后病毒失去活性称为。三、单项选择题1病毒与其他微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A.体积微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 B.结构简单,分布广泛C.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D.在活细胞内生长

41、E.对干扰素敏感2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A.核酸+包膜 B.核心+衣壳+包膜C.核衣壳+包膜D.核心+衣壳E.核酸+蛋白质3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A.磷酸B.蛋白质C.类脂D.肽聚糖E.核酸4控制病毒遗传变异的成分是()A.纤突B.衣壳C.壳粒 D.核酸E.包膜5病毒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因是()A.结构简单 B.只含单一的核酸C.化学组成缺少水D.缺乏自身代谢所需的酶系统和细胞器E.在细胞外的抵抗力弱6关于病毒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RNA 可携带遗传信息D.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E.决定病毒囊膜所有成分的形成7关于病毒衣壳的叙述,错误

42、的是()A.由多肽构成的壳粒组成B.表面凸起称刺突C.可增加病毒的感染性 D.呈对称形式排列E.可抵抗核酸酶和脂溶剂8关于病毒囊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C.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E.可保护病毒四、多项选择题四、多项选择题1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微小,测量单位是 mC.缺乏完整的酶系统E.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复制2病毒核酸的功能是()A.传递遗传信息C.病毒变异的物质基础E.决定抗原性3病毒衣壳的作用是()A.保护核酸C.构成病毒特异性抗原E.传递遗传信息4核衣壳包括()A.核酸C.囊膜E.核蛋白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什么是病毒?病毒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43、?2病毒的结构及其功能。B.表面凸起称为壳粒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B.对抗生素敏感D.只含一种核酸B.病毒增殖的物质基础D.决定感染性B.吸附易感细胞受体D.本身具有传染性B.衣壳D.纤突 D.3.什么是衣壳、壳粒、囊膜、膜粒(纤突)?4.病毒颗粒的结构如何?画出模式图。第第 2 2 章章病毒的增殖、培养及其他复习思考题病毒的增殖、培养及其他复习思考题一、名词概念一、名词概念1潜伏感染2合胞体3病毒的复制4包涵体5干扰素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活细胞可为病毒生物合成提供、和,是病毒增殖的唯一场所。2病毒增殖的方式是,其过程大致可分为、和 4 个主要阶段。3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有 3 种,其中无囊膜病

44、毒主要以和方式侵入,有囊膜病毒主要以方式侵入细胞。4病毒的生物合成是在病毒的指令下,利用作为生物合成的场所和原料合成病毒的和。5无囊膜病毒通过方式释放,有囊膜病毒通过方式释放。6细胞转化是指病毒的与宿主细胞的整合,从而改变宿主细胞的遗传信息的过程。7病毒感染细胞后,可经作用,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导致肿瘤。8病毒的遗传物质是。9病毒对细胞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和4 方面。10培养病毒主要有、和3 种方法。11鸡胚接种常用途径有、。12干扰素是机体受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低分子。13干扰素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 种类型。14干扰素的主要功能有、等。15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不耐。16脂溶剂可破坏病毒的而

45、使病毒灭活。17甘油是病毒的保护剂,实际工作中常用保存病毒性材料。三、单项选择题1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核衣壳B.核酸C.衣壳D.刺突E.囊膜2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A.溶解细胞病毒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 D.有包膜病毒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3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4感染病毒的细胞在胞核或

46、胞浆内存在可着色的斑块状结构称()A.包涵体 B.蚀斑C.空斑D.极体E.异染颗粒5关于包涵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涵体的形成一定是特异的 B.包涵体的形成对病毒感染的诊断有一定意义C.包涵体只在细胞浆中出现 D.有些细菌感染也可引起细胞浆出现包涵体E.许多理化因素也可引起细胞浆出现包涵体6潜伏感染是指()A.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 B.潜伏期长的感染C.病程缓慢进行的感染 D.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时常从体内排出病毒E.病毒基因在体内持续存在,激活后复制引起临床症状7下列不适于培养动物病毒的方法是()A.鸡胚培养B.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C.二倍体细胞培养D.器官培养E.动物培养8干扰素作用的种属

47、特异性是指()A.干扰素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B.某种病毒诱导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对相同的病毒有干扰作用C.一种动物产生的干扰素只能抑制同种动物体内的病毒D.某种病毒诱导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对相同科或属的其他病毒有干扰作用E.干扰素的作用是广谱的9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AA.作用于受感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 B.直接灭活病毒C.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 D.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E.增强体液免疫10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是()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B.有囊膜病毒比无囊膜病毒更耐受反复冻融C.紫外线不能灭活病毒D.脂溶剂能破坏病毒衣壳E.6030min 可杀死所有的病毒11常用于制备灭

48、活疫苗的理化因素是()BA.紫外线B.甲醛C.乙醚D.3%盐酸E.50%甘油生理盐水四、多项选择题1以出芽方式释放的病毒具有的特性是()A.对温度抵抗力较强B.对乙醚等脂溶剂敏感C.以融合方式穿入细胞D.病毒可带有宿主细胞成分E.对干扰素有抵抗力2病毒对细胞的损害主要表现为()A.杀细胞效应B.形成包涵体C.细胞融合D.细胞转化E.细胞代谢增强3培养病毒的方法有()A.接种营养培养基B.接种动物C.细胞培养D.组织培养E.鸡胚培养6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有A.细胞融合B.细胞病变C.培养液 PH 改变D.培养液混浊E.红细胞吸附7组织细胞培养病毒的优点是()A.离体活组织细胞不受机体免疫力影响

49、 B.易于大多数病毒生长C.便于人工选择多种敏感细胞供病毒生长D.易于观察病毒的生长特性E.便于收集病毒8禽胚培养病毒的缺点是()A.禽胚中可能带有垂直传播的病毒 B.接种方法操作复杂C.培养后感染组织病毒含量低D.有卵黄抗体的干扰E.不便收集病毒9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有()A.抗病毒作用B.免疫调节作用C.抗肿瘤作用D.抗细菌作用E.抗寄生虫作用10关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正确的是()A.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 B.大多数病毒可被紫外线灭活C.有囊膜的病毒对脂溶剂敏感D.甘油对病毒有保护作用E.大多数病毒可抵抗反复冻融而不受影响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病毒的培养方法。2病毒复制的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

50、?3.病毒常用的培养方法?4.什么是 CPE、嗜斑(空斑)?第第 3 3 编编细菌各论细菌各论第第 1 1 章章球菌复习思考题球菌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SPA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葡萄球菌呈形,多呈排列,革兰氏染色呈。3.试验阳性是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标志。4.病原性葡萄球菌中能够产生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5链球菌呈形或形,常呈状排列,革兰氏染色。6根据溶血能力将链球菌分为、3 类。7SPA 可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分子的段非特异性结合。三三、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抵抗力强B.在血平板上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C.为革兰氏阳性菌 D.不产生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