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40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5237452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4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4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40篇.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40篇这是中班上学期音乐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供老师 家长们。第1篇、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雨滴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 快乐体验。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3、引导幼儿用优 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 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过程:一、导入: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 关动作。2、发声练习:(1)师生问好。引起兴趣: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 睁开,教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

2、 ”“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 的? ”(沙沙沙,轻轻飘下来。)二、展开(一)看图片学第一段;1、看图片 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 看大屏幕”。2、理解分析歌词:(1 )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 沙?” “小雪花会怎样回答”?(2) “小雪花怎样来的”?(3) “小雪花要 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3、语言节奏朗诵:(1)师问第一句,幼 儿朗诵后三句。(2)集体完整朗诵。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 飘来的呢,你听!(1)看图片欣赏范唱。“你听到什么”? “第一句是我们 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

3、么音, 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2 )完整演唱两遍。(二)填编第二段:1、填 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 ? “小 雨滴会说些什么”? “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 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2、朗诵歌词:(1)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 不一样的后半句。(2)语言节奏朗诵。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 行不行?(1 )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2 )唱第二段。(三)完整演唱两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么”? 2、“这首 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 ”(雪花和雨滴)3、加动作表演唱,教师 稍加

4、工,时动作更有美的感染力。头打击乐器以及制作方法。b、请幼儿演奏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其它幼儿倾听 乐器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强和弱。四、石头打击乐演奏。(音乐自选,以节 奏鲜明为宜)a、幼儿合奏进行表演。b、互相交换石头打击乐器进行表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 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 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第10篇、中班音乐活动两只老虎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演唱分析歌曲的词结构,帮助幼儿初步熟悉创编的方法 和形式。2、引导幼儿由浅入深逐句的进行歌词的创编

5、,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和 激情。3、培养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达所要创编的内容,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5、对音乐活动感 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活动准备:课前丰富幼儿的语言和生活经验。图片三幅、(两只老虎)歌词 四句、幼儿人手一份作画工具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奇怪的画,一起来看 看。(出示图一)2、画上有什么?它们真奇怪,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3、集体演唱歌曲(两只老虎)提醒幼儿演唱时可幽默一些。4、(出示歌词),这 首歌共有几句歌词?分析歌词结构。二、激发兴趣,创编活动。(一)创编第一 句歌词1、除了老虎

6、,还有什么动物是跑的快的?(幼儿自由说说)2、我们来把 这首歌的第一句改成别的跑的快的动物来唱唱吗?(幼儿唱一句,老师唱后面的 歌词)肯定幼儿的创编,鼓励幼儿唱和编。(二)创编歌词第二句1、想一想,跑 得慢的动物有哪些?(提醒幼儿自己说一说,改掉歌词唱一唱。)2、请幼儿上来 唱给大家听。(老师把幼儿创编的歌词用图画下来)(三)创编第三、四句这首歌 很有意思,小朋友想想小动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会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把 三、四两句歌词该掉唱一唱。(四)进一步深入创编活动1、老师总结:小朋友象 个作词家一样,真能干。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许多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编歌 词的。2、老师师范自己的创编作品

7、“两朵菊花”“两个小朋友”(出示图片, 边唱一遍)3、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创编的歌词画下来的。三、深入创编,绘画 表达幼儿想好歌词,可边画边唱。活动反思: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小朋友能到达四肢的锻炼,对两只老虎 这首儿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第11篇、中班音乐活动好朋友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歌词,在歌曲间奏处能跟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4、乐 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活动准备: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

8、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 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2、图片:好朋友活动过程:一、开始局部1、复习歌曲找朋友要求:声音自然,发音清 晰2、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间奏教师:下面,我们 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小嘴巴的地方我们以用嘴来打节奏,画小手的地方用 手来打节奏。二、基本局部1、理解掌握歌词提问:刚才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 友了么?那请你讲一讲谁是你的好朋友?为什么你们是好朋友?重点引导幼儿 讲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间要互相帮助。3、结合图片“好朋友”学习歌词师: 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对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她们为什么是好朋友。(1)幼儿通过 观察图片学习掌握歌词(2)结合节奏图谱来念歌

9、词,感知歌曲间奏要求:画小 嘴巴的地方念歌词,画小手的地方拍手。小结: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 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4、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1)感知歌曲旋 律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倾听并跟着旋律说歌词(2)学唱歌曲A、教师范 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便时幼儿可跟唱)B、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 间奏。5、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1)出示演唱提示卡:教师讲解:画一个娃 娃头是一名小朋友唱歌,那画许多娃娃头是一一(许多小朋友唱)是全班一起唱。 我们来试试。请幼儿试唱几次并讲解领唱与合唱。(2)创编新歌词演唱教师提示: 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帮助梳梳头,扣纽扣,还可以干什么呀?

10、我们把它也加到歌 曲里演唱。A、幼儿创编歌词。对于幼儿的创编及时给予肯定B、根据创编的歌词 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可以在间奏时做一些动作。三、结束局部请幼儿讲讲有谁帮 助过自己,那自己以后能帮助同伴做什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同伴间要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活动反思: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 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 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 社会性。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 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或者在平时吃饭、游戏时

11、打 开录音,让幼儿多听听。第12篇、中班音乐活动小红帽回家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绕腕组合动作。2、复习勾绷脚,要求用较规范 的动作完成。3、喜欢律动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4、感受旋 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 悦。教学准备:录音机;森林狂想曲、钢琴曲、鸟飞、健康歌音乐磁 带;垫子。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健康歌幼儿手拿垫子跟随老师听音乐合节奏做 热身运动进场(幼儿自由散开,尽量舒展动作)二、导语(手机:铃)喂, 您好!哦,是小红帽的妈妈呀,您很忙请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是吗?好的, 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见。”“小朋友,小红

12、帽的妈妈让我们去她外婆家把 她接回来,我们小朋友愿意吗? (愿意)好的,让我们采些水果和鲜花去好吗? 要采水果和鲜花要转动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师做一遍。(音乐)三、新授手腕组 合A、教师完整示范动作。B、幼儿非步骤学习绕腕组合1、幼儿学习采苹果的动 作(动作要领:立直、拍腿、提腕、转腕、压腕)2、听口令做一遍才苹果的动 作。3、学习采鲜花的动作(动作要领:跪坐、摊手、转腕、推手)4、听口令做 一遍采鲜花的动作。C、听口令完整跟老师连起来做动作。D、听音乐合节奏跟学 动作。小朋友真棒,都学会了采苹果和采鲜花的本领了,好的,现在我们就去喽! 四、复习勾绷脚带上我们的礼物,还要穿过一片森林才能到小红帽

13、外婆的 家,小脚丫准备了复习勾绷脚音乐:森林狂想曲“外婆家到了,送给您外 婆,外婆夸我们呢!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刚才我们的小脚丫走了这么久,一定 累坏了吧?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 ”音乐:摇篮曲。五、退场“天黑了,我们还 要送小红帽回家呢,仙女让我们变成了小天使飞回去。我们回家喽!音乐:律动鸟飞碎步退场。教学反思: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 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 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 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使活动气氛到达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 了歌曲,也

14、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到达了教学目的。第13篇、中班音乐活动下蛋教案反思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 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 和创造美的情趣。”前段时间我们班曾饲养过母鸡,也玩过母鸡和小鸡的游戏, 孩子们对母鸡“咕咕哒”的叫声叫声特别感兴趣,并充满了好奇和疑问。针对这 一情景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下蛋,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情绪;重点学习 带有休止符的节奏型XXX| X| o 2、通过聆听、讲述、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 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3、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并大胆地

15、表现 自己。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 一面展现出来。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跳圈假设干。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导入课题,激发兴趣。师:今天小鸡的一家 要来这里做客,你们知道鸡爸爸是怎样叫的吗?谁来学学看,那小鸡怎么叫?鸡 妈妈又怎样叫呢?用动作分别表演。刚才小朋友学得都很棒,现在我们看着图谱, 用上面的节奏型再来试一试、叫一叫,(集体练习)讲解在图谱中,两个音符住 在一个房子里就要唱得短一点,一个音符住在一个房子里就唱得长一些。小鸡的 一家真快乐,我们学它们一起来个大合唱吧(体验音的长短)。(评析:这一环节 中,我让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并以此

16、导入课题,同时进行了练声与节奏型的训 练。在这里,我打破了常规的练声方式,利用游戏化的情节和可爱的动物形象、 简单易懂的拼音图谱,很自然的引起了幼儿的兴趣。)2、重点学习休止符的节奏 型。师:小鸡唱着歌出去玩,它一边走一边跳,咦?它怎么不动了,你们猜猜看?(幼儿讨论)原来它遇到了一个大陷阱。那么,在这里我们就要停一下,也就是 停一拍。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做动作,JiJiJil Ji停I,那停的时候我们用一个 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3、引入歌曲中的难点句。“我们一起用刚才学过的本领, 来学打这一句的节奏。”(评析:休止符的掌握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利用情境 启发的教学方法由休止符联想到陷阱或障碍,需要

17、停一拍,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 理解记忆节奏型,同时也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二、学习新歌。师:学得真 不错!今天鸡妈妈还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昕一听吧!请你仔细听 好了罗(师播放课件)1、出示课件下蛋一边听一边欣赏。师:你刚才看到些 什么?母鸡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母鸡是在什么地方下蛋的。是如何下蛋 的,并请个别幼儿来表演母鸡下蛋的动作。)师:小朋友,在刚才的歌曲中,你 们觉得最好听最有趣的是哪一句呀?学习“咯咯咯咯哒” 一句的节奏,并模仿 XXXXX | XXXXX | XXXX | XXX11随上句音乐用肢体动作拍节奏(如拍脸、跺脚、拍手等), 唱得好奖励金鸡蛋。你们来当母鸡,

18、学学它的叫声。问:母鸡生下蛋后为什么要 这么叫呢?(因为母鸡下了蛋很自豪很高兴)师:对,所以要怎么唱?(要唱的得 意神气)母鸡呀特别想告诉大家它下蛋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唱这一句时,要注意 唱得既和谐又动听。(评析:这里播放了趣味十足的动画片,充分调动了幼儿学 习的积极性,在看的同时倾听音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歌词的主要内容, 并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了母鸡下蛋的动作,更形象地加深了幼儿的记忆。后面的学 母鸡叫,也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掌握了鸡叫的节 奏型。)2、完整地学歌词。根据刚才看到的情景小结歌词,并根据图谱练习。提 醒幼儿遇到陷阱要停一拍,找找儿歌里有几个陷阱。幼儿

19、练习念儿歌边念边用喜 欢的动作拍打节奏,并可随着伴奏音乐按节奏来念。(评析:有了前面的节奏型 铺垫以及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记忆,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对看着图谱,以朗读儿歌 的方式学念歌词也非常感兴趣,在我念了一遍后他们就自主地跟念起来,自然过 渡到学唱歌曲。)3、完整地学唱歌曲。先听老师完整地唱,第二遍幼儿轻声跟唱, 第三遍幼儿跟着卡拉0K的提示学唱歌曲,老师讲解遇到的问题。(评析:卡拉0K 式的播放形式更有效地提示幼儿什么地方是前奏,什么地方开始演唱。教师还利 用身体动作加以辅助,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歌曲。)三、以游戏方式表演歌曲。 师幼一起做母鸡占窝的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并注意遵守游戏规那么:

20、在 前奏局部幼儿两两结伴围着“窝”边走边拍手打节奏,开始唱歌曲的第一个字时, 一个幼儿迅速跳进圈里蹲下占窝扮演母鸡,另一幼儿扮演公鸡,合作表演游戏。 (评析:幼儿以前有玩占圈游戏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有效地迁移幼儿的经验, 把体育游戏与音乐游戏有利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并利用表 演的形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现自我的舞台,使幼儿充满激情地进入了角 色。)四、多种形式复习巩固。1、分角色对唱。先由老师唱词,幼儿唱衬词(母 鸡叫声);再互换角色。2、师幼互动:请台下的客人老师唱衬词,合作表演。(评 析:这一环节中,利用了对唱及合作表演的方式复习巩固了所学的歌曲,有效的 师幼互动,使

21、幼儿学会提供合作的喜悦。)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层次清楚,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为 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宽松的活动气氛,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欢快的音乐也很感 兴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非常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提供给了 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使其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 得到了开展和提高。在活动中,我也获得了不少的收获。首先是在活动中,我拉 近了与幼儿的距离。以他们为主体,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他们获得成功体 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其次,在活动结束后,我在组织的每个 环节后都附上自评,为今后开展活动记录了自己真实的思考;最后,我认为整个 活

22、动在环节的过渡上较为自然、紧凑,设计地较为科学、合理。无论在师幼互动 还是活动气氛上来说,都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活动效果较好。总之,我认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保持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 的学习欲,是一门教育的艺术,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积 累。我们相信一一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第14篇、中班音乐小海军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性质,熟悉旋律,学习大胆用动作来表 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2.能根据歌词创编“小海军”的不同动作。3.积极参与 表演,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 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

23、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海军的资料。2.准备有关还在海上活动 的图片和海军帽子假设干。3.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1.导入语师:是谁一直在保卫着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生活得快 乐,幸福? 2.出示海军图片,让幼儿知道是海军在海上保卫着我们的国家。师: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警察叔叔在保护我们的安全,可是在还还是海军在保卫着 我们的国家。3.播发歌曲音乐磁带,让幼儿熟悉旋律。师:小朋友刚才听到了 什么,请个别小朋友告诉老师。4.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师:刚刚我们 一起听到的歌曲就是表现海军保卫我们国家的事情,有哪个小朋友听出了歌曲里 面唱的是什么的?你们听

24、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觉呢。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这首歌曲吗? 5.启发幼儿通过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师:我们请想好 动作的小朋友来表演小海军,其他的小朋友再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看的动作可以 表现。我们表演小海军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呢。6.表演音乐(1)幼儿随音乐自由 表演,教师用心留意幼儿自编的动作。(2)逐句编动作,请局部幼儿逐个表现, 由全体幼儿挑选最合适的动作。如:请几个幼儿编“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的 动作,然后由大家挑选合适动作。(3)教师将幼儿挑选的动作组合起来,帮助幼 儿明确动作顺序,并和幼儿共同表演。活动反思:本节课教师能够抓住幼儿喜欢海军这一特点,激发幼儿情感,通 过学歌曲

25、将海军的形象植入了幼儿的心中。幼儿能够较主动的说出唱出自己喜欢 的一句歌词,尤其是三个“轰”字把歌曲的情趣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能够 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多一些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做好引 导,让幼儿在尽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优美。第15篇、中班音乐活动大家来看灯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欣赏乐曲,理解歌曲内容。2.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 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能随着乐曲表演。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 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5.体 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活动准备:花灯图片活动过程:1、欣赏音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2、提问

26、:大家来看灯,看到了 哪些灯?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花灯图片。3、学习歌曲大家来看灯。 跟着音乐的节奏,念歌词。随着教师的琴声,一句句地学唱歌曲。分组演 唱。4、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鼓励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大胆想象,通过各种动 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把这首歌唱给家长听。活动反思:这是一节音乐欣赏,幼儿需要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快乐, 并能够快乐的学会歌唱。平时孩子们见到花灯的几率不高,所以在学习这课之前 我就对孩子们布置要求,去街上看花灯,可以的话自己也可以买个花灯回家玩一 玩。第16篇、中班音乐活动小猫咪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7、2、在掌握了 “脑袋,圆圆 的,眼睛,亮亮的”基础上,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3、 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一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 战胜困难。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5、对音乐活动感兴 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活动准备图片一张画有圆形的脑袋;一张画有两只眼睛;一张画有两只三角 形的耳朵;一张画有胡子;兔子、大象、鳄鱼、熊猫以及它们的明显特征活动过程1、幼儿进行练习发声:IAM (小鸟、马、猫)教师带着幼儿 说“lambird”然后做出鸟的手势,随着音名151唱出节奏2、幼儿初步学唱歌 曲教师清唱歌曲,幼儿自由想出答案(教师只说出“

28、脑袋圆圆的,眼睛大大的。 鼓励肯定幼儿的想象)3、幼儿尝试直接猜谜与教师对唱(1)教师用与“脑袋, 圆圆的“同样的句式再出两个有关个别动物特征的谜面。如:脑袋,圆圆的;眼 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胡子,翘翘的,并完整地歌唱问句局部,幼儿得出 一致答案后完整唱出答案。(2)教师唱出两三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4、 幼儿尝试直接接唱出答案教师直接唱出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句子,幼儿直接接 唱答案(教师告诉幼儿听的指挥手势)5、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创编活动个别幼儿 尝试按节奏创编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同伴直接唱出歌曲的后半局部6、 幼儿猜谜“兔子”,大家跳之后,休息结束。活动反思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

29、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 乐的积极性和情感,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孩子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 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 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使活动气氛到达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 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到达了教学目的。第17篇、中班音乐活动熊跳舞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 间奏。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3、找好朋 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4、培养幼儿 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5

30、、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活动重难点:重点: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 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难 点: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基础:材料准备:1、教学挂图“熊跳舞” 1张。2、四 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3、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一、图形识别1、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2、指出图2中相同动 作的小熊。3、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二、倾听音乐,观 看布熊表演。1、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布熊表演。2、再次欣赏,知道音乐一样时, 熊也跳得一样。三、跟随音乐做

31、动作。1、创编小熊笨拙的动作,随A段音乐表 演。2、随B段音乐自由动作,表现小熊欢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 站好后,再听音乐跳舞。)3、随音乐完整表演。(大胆表现,尽量做出与别人不 同的跳舞动作)四、结伴表演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两人 交换任务。一、这是谁啊?它在干什么? 2、它们跳舞的动作一样吗?哪两只 小熊的动作是一样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动作是相同的,中间的小熊动作是不 同的。二/I、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跟着音乐是怎样跳舞的好吗? 2、小熊跳的好 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是不是能 合起来。三/I、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

32、一样?小熊跳舞真开心,我们小朋 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你用动作把它表现出 来。(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动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来学学。小熊们你们 跳舞时不要挤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 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小熊越跳越开心了,你们可以自己做表示高兴的动作。3、 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来跳一遍,你们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四、现 在我们找到一个好朋友,一个人跳舞、另一个人学他的动作。你们两个人自己商 量一下,谁先跳,谁先学。2、两个好朋友交换一下,刚才学的人现在来跳舞。活动反思: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

33、学习、 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 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第18篇、中班音乐活动会跳舞的糖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 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o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 那么的良好习惯。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4、体验歌唱活 动带来的愉悦。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活动准备: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2、实物跳跳糖假设干, 玩具 一部。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4、已学过歌曲跳

34、 跳糖。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 (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甜地、酸酸地、还会跳)o 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二、学跳三个 舞步。1、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听,那你们愿意来学一学跳跳糖吗?我们边唱歌 边来学学跳跳糖是怎样跳的。(随音乐任意跳)2、师:都跳得不错,刚才老师发 现XX小朋友是这么跳的,(双脚蹦跳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学跳)它有 个好听的名字叫双脚蹦跳步,跳的时候要轻轻的,两只脚一起往上跳,脚尖先着 地。(幼儿学跳),你们学的真快,咱们把这个舞步放进歌曲里来跳跳,(边哼边 跳两遍)。3、师:还有哪个

35、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幼儿上台跳)噢,他是把一 只脚提起来跳的,也来帮它取个名字(幼儿自己起名)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边 学便提要求:一只脚提起,另一只脚轻轻跳起,也是脚尖先着地)咱们也把它放 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可把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和跳一遍)。 4、师:老师这里也有个好看的步子,(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 跳得好看吗?那我刚才是怎样跳的呢?(幼儿回答)(讲解:前一步后一步再跳 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5、师: 如果把刚才我们跳的三个步子都放在歌曲里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让老师来试 一试,你们帮我拍手唱歌,请你们看看我是怎

36、么跳得?(提醒幼儿注意欣赏舞蹈, 哪句跳什么动作)我表演得好不好?(开头局部可拍手,从双脚蹦跳步到单脚蹦活动反思: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乐曲,歌曲中包含 了两个季节的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冬天的雪花、一个是春天的雨滴,而这两种现 象也都是幼儿最喜欢的。因为冬天的雪花飞舞,幼儿能够想象出推雪人、打雪仗 的场景、春天的雨滴幼儿又能够描绘出下雨天踩雨嬉闹的欢快心情,因此这首歌 曲幼儿学起来就不是很难。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对音乐经验的积累,又特别喜 欢音乐游戏,他们活泼好动,乐于体验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能够用自己的 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第2篇、中班音乐活动小鸟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

37、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快乐、悲伤的情绪变化, 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2、喜欢参与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3、在感 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 音乐活动的乐趣。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活动准备: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快乐的小鸟活动过程: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展开 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 三、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内容:(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 它是怎样跳的? (2)第二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四、进一步引 导幼儿尝试

38、听辨快乐、悲伤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1)第一段音 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 (2)第二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五、 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1)鼓励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 快乐的音乐(2)鼓励幼儿创编小鸟伤心的表情、动作,表现悲伤的音乐六、引 导幼儿讨论,教育幼儿要保护鸟类,不要伤害小鸟:为什么快乐的小鸟会变得那 么悲伤?活动反思:通过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 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感受音乐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 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第3篇、中班音乐活动吹泡泡

39、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2.开展 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4.培 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们想来试试吗?(与幼儿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儿边唱边 跳,步子要轻)6、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儿随意加上手的动作)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 做融化的动作,真象。现在,我们把这些动作都加上来表演,相信大家都会表演 得很漂亮。(提醒幼儿找个空的地方表演,边唱边跳,注意自己的表情)。三、游 戏。1、(给幼儿一个惊喜)师:听,什么声音?( 响起,师接 )你们知 道吗,刚才“巨人”

40、先生打来 ,他说用望远镜看到我们小朋友跳得很好看, 想邀请我们到它的嘴巴里去跳,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来打扮一下,我呢,就打 扮成跳跳糖姐姐,你们就打扮成跳跳糖弟弟和妹妹。(挂好胸饰出发)。2、师: 哇,“巨人”的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表 演一遍)(对幼儿的舞步进行指导,表扬有节奏的幼儿)(根据时间长短,可分男 女表演)四、听音乐,结束活动。师:“巨人”说,你们表演的都很棒,大家都 累了,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回家休息休息吧。(听着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活 动)活动反思: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能有效提高 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

41、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音 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 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第19篇、中班音乐活动可爱的脚印教案反思设计思路:我班是音乐特色班,开展到中班后期,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有了一 定的提高,对看似枯燥的音符有了兴趣,原意主动地去摆弄。这个教材是我在多 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改编的,很受孩子的喜爱。特别是结合活动,让孩子在农 村田野里跺脚印更让他们的兴奋点到达了高潮。在此基础上,我考虑到了尝试运 用我园的“幼儿创造力培养课堂电化教学模式”来设计这个活动流程,力图把编 音符节奏的活动设计得活泼些,让孩子们在轻

42、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不仅开展厂 能力,更能获得审美(节奏美等)与创造的快乐。活动目标:1、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学习用节奏谱创编二拍子的节奏型。 2、继续培养幼儿用身体乐器(小脚)踩节奏的能力,开展灵活性。3、体验去农村 郊游的快乐。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5、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活动重难点:重点:在节奏谱上摆放、创编二拍子节奏型。难点:把创编的 节奏放进歌表演中,并用脚踩出节奏。活动准备:1、小鼓20只,大鼓1只。2、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 磁带、录像带。3、红、紫、兰、绿、黑节奏步法.有小节线纸条假设干。4、底色 画面一张,节奏谱两

43、张。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1、复习节奏鼓:欢乐的鼓进教室,找只小鼓 做朋友吧。你们身体上的小鼓在哪儿呢?让我们敲起欢乐的鼓,热情地欢迎客人 老师!“比比哪只小鼓节奏最好听”。能听音乐伴奏的速度,完整表演。 请两名幼儿做小老师编节奏。“你们的小鼓真听话”。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有表 情地。(3)送小鼓休息去。“小鼓在找动作最快的朋友。” 2、复习歌曲、歌表演: 脚印“上星期我们去农村郊游了。还记得是怎么玩的?”“我们请客人老师 一起来看看。(1)看录相片,最后特写:脚印。(2)瞧我们玩的多多带颈,我们 的小脚Y在田野留下了一串串小脚印,就像一朵朵小花。让我们来用歌声唱唱自 己的脚印。a、要求从歌

44、声中听出你的笑,你的快乐。集体复习歌曲脚印。b、 第二遍唱:最后留下的脚印,在泥土里踩,好象是有弹型的(bajiba)。(二)观察 尝试:复习歌表演:现在,我们就要出发了,看看我们今天踩什么节奏去?从实 物投影仪上出示节奏谱,底色加好。先踩出,再完整表演。结束照型,可讲讲各 种留下的脚印。(三)联想:自编节奏型:“你们的小脚真可爱,行,先休息一会 儿。”除了这两种节奏,你的小脚还会在田野踩什么节奏?(幼儿随意踩,老师 学)(四)应用推广:1、你们都很聪明。今天,音符娃娃都来了,有红、紫、兰、 绿、黑色的,看看,是几分音符,几拍?(看有四分、二分、八分音符,分别是二 拍,一拍)我们就用这些音符娃

45、娃来变二拍子的节奏型,编二个小节一个节奏型。 出示纸条,有二条小节线隔开,一小节二拍。好,先4人找朋友,再找你们喜欢 的颜色,共同创作。2、幼儿分组摆节奏谱,自编节奏型,老师巡回指导。鼓励 先编好的,打出自己的节奏,用脚踩出来。(五)展现交流:1、出示节奏谱,大 家用脚来踩出此5条节奏。重点看,是几分音符,是不是一小节二拍,如错的, 来纠正。2、你们编的都不错,为你们的创作成功,可以拥抱庆祝一下。现在, 就让我们踩着这些节奏,去田野里玩玩。(用2、3个)“哎呀,玩了好久,脚上 全是泥,来,跳到岸上来”。3、复习歌表演郊游在田野里玩厂这么久,还 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没玩呢,准备好,我们继续出发。

46、看看谁最精神。边舞边 出教室,和客人老师再见!结束活动反思:本着“初步萌发幼儿创造意识”的中班年龄班的目标出发,我设 计了这个音乐节奏活动。并以“幼儿创造力培养电化教学模式”的程序来开展。 整个活动,由于采用了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大屏幕投影、录像、录音等,故 深深地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儿的求知、探索欲望。如大屏幕录像出现了 师生共同在田野里赤脚玩耍的情景,一下子就把幼儿的记忆带回来,激发了幼儿 的学习兴趣,虽只三分钟时间但效果奇好。而幼儿的一张张自编节奏型卡片通过 投影仪后清晰地放大在大屏幕上,真正地表达并到达了现代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 的宗旨。而活动设计遵照了 “幼儿创造力培养课堂电化

47、教学模式”的程序,幼儿 在有序的过程中,联系已有经验,进行联想创造,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激活 了幼儿的思维。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受,获得了审美和创造的快 乐。既使整个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了美,表现了音乐的节奏美,提高了幼儿 的音乐素养与创造意识,也很好地表达了本模式的最大效益与功能,使此模式很 好地为幼儿教学服务。第20篇、中班音乐活动小蜘蛛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中浓郁的民歌风格特点。2.让幼儿了 解小蜘蛛能吃苦爱劳动除害虫等优良品质。3.掌握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能用欢 快活泼的歌声表达对小蜘蛛的赞美。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5. 乐意参加音

48、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活动前为幼儿讲小蜘蛛的故事,让幼儿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丰 富幼儿经验。2.画一张蜘蛛织网图活动过程:1.出示蜘蛛织网图唤起幼儿的经验,说一说小蜘蛛的生活习 性,引起兴趣。2.请幼儿欣赏歌曲小蜘蛛,听听与以往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感受民歌风格。3.教师分句教唱,幼儿逐句跟唱,以便于幼儿掌握节奏及旋律。 4.教师领唱,幼儿合唱,增加兴趣。5.待幼儿熟练后,可以请幼儿领唱,合唱时 呦呦可以处理为下滑音,用以加强趣味性和民歌风格。6.饱含对小蜘蛛的赞美, 有感情地演唱,增强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反思:我觉得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都能非常积极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 只有快

49、乐的表现,其实,当一节活动的设计符合孩子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相信 孩子会很快乐。第21篇、中班音乐活动小鼓手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2、会听随鼓 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 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大鼓一面活动过程:(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 奏做动作。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 变弱)的声音。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 (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二)主体 局部:欣赏歌曲1、用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