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52367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ppt(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现当代文学,蔺春华,第三讲 30年代的重要文学思潮与长篇小说的繁荣,一、 30年代文学思潮(一)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1928年1月,创造社新办的文化批判杂志创刊。在发刊词中,他们引用了列宁的“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的语录,并宣告“它将从事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的批判”,其中包括文艺的批判。同月的创造月刊,发表了麦克昂(郭沫若)的英雄树,提出对白色恐怖,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在文艺上,就是要建立无产阶级文学。,1927年底,蒋光赤、钱杏邨、孟超等组成太阳社,在1928年1月出版了太阳月刊。这个社团同样以提倡无产阶级文学为使命,发表许多倡导文章。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这

2、是“五四”文学革命之后又一场文学大论争,也是标志着新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论争。,(二)人文主义文学思潮。,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在20、30年代坚持和鼓吹人文主义文学思想,与左翼文艺思想有抵牾而产生过影响。与之观点相近的还有京派的朱光潜和沈从文等。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不赞成文艺直接为政治服务,认为文艺是独立的,强调文艺对人心的改造熏陶,思考人生和社会,探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三)文学论争。,1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创造社、太阳社的一些作家,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以无产者的世界观,战斗的唯物论为背景,表现无产阶级现实生活、意识、心理和感情。但他们存在着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全

3、盘否定五四新文化的成就,对鲁迅、茅盾、叶圣陶等作家一律加以否定。,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 发生在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梁实秋在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等文章中,主张“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提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主张“天才”创造文学,认为文学与“大多数”不发生关系。目的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鲁迅、冯乃超等予以反批评。,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这次论争发生在自称为“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胡秋原和苏汶等人与左翼作家之间,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苏汶等反对政治“干涉”文学,态度偏激,文艺思想理论多有错误;但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

4、是正确和必要的。左翼作家于反批评中,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有所阐发,但提出“文艺永远是政治的留声机”,理论上片面、错误。歌特(张闻天)维护了文学真实性标准的独立价值,对真实性与党性、政治倾向性作了较为辩证的分析。,(一)茅盾的人生及创作道路: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幼年受到较开明的家教。191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预科毕业。他父亲去世较早,遗嘱中希望他以后能成为实业家,但他却走了截然不同的路,成了写实业家的文学家。,二、 茅盾及其子夜,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茅盾”是他的第

5、一部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这笔名暗示他的矛盾:社会活动家与艺术家的矛盾,政治热情与艺术气质的矛盾。,在小说领域内,他彻底改变了“五四”中长篇小说的幼稚状态,使之走向完善, 蚀三部曲(1927-1928)是茅盾的处女作,突破了现实主义传统手法的局限深刻、逼真地表现了小资产阶级时代病的根源。 1932年前后到1937年抗战爆发,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长篇小说子夜是30年代长篇艺术的高峰。,青年茅盾,晚年茅盾,茅盾全家福,1953年,茅盾与夫人的合影。,子夜之后,茅盾还创作了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第一阶段的故事,四十年代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腐

6、蚀等。散文代表作有卖豆腐的哨子、雾、雷雨前、白杨礼赞、风景谈等。,新中国成立之后,茅盾曾任文化部长,不再进行文学创作,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撰写文学评论,扶持文学新人。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三)长篇小说子夜,1933年1月,茅盾的子夜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它在当时读者和文艺界迅速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小说印出后3个多月出了4版,可见轰动的情况。 文学评论家纷纷撰文给予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瞿秋白:“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成功的长篇小说”,“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子夜的出版。” 朱自清在子夜一文中说:“这几年我们的长篇小说渐渐多起来了,但真能表现时代的只有茅盾的蚀和子

7、夜。”,1、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社会剖析小说,是运用革命现实主义方法熔炼生活,再现生活的出色成果。 子夜通过30年代初期上海各阶层生活的真实描绘,力图科学的剖析中国社会,艺术的给予再现。,在子夜创作过程中,茅盾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作家不但对于社会科学应有全部的透彻的知识,并且真能够懂得,并且运用那社会科学的生命素唯物辩证法;并且以这辩证法为工具,去从繁复的社会现象中分析出它的规律和动向;并且最后,要用形象的言语、艺术的手腕来表现社会现象的各方面,从这些现象中指示出未来的途径。”作者显然是对此身体力行的。,2、子夜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以相当宏大的规模描绘了上海这个

8、现代化大都市,第一次以相当可观的深度刻划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 小说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悲剧形象,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末路英雄,是“20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以前认为他是反动资本家,这当然不符合作家的创作意图)。,3、子夜是五四以来的第一部真正具有 宏大而复杂的现代结构的长篇小说。 在这部作品里,多条线索同时提出,多重矛盾同时展开,小说情节交错发展,形成蛛网式的密集结构。将主人公吴荪甫置于矛盾中心,立体化地展现其性格,同时也便于宽广的展现出时代风貌。,作为一部宏大的叙事性作品,子夜的情节结构堪称成功的典范。1、序幕和开端:第一至第三章,展开矛盾和冲突,

9、并把各方面的人物事件、冲突联结起来。(1)序幕吴老太爷之死点明时代特点;吴府大办丧事引出小说主要人物和主要矛盾冲突。,(2)开端 灵堂集中主要人物,提出重要线索:首先,通过赵伯韬组织公债多头公司,提出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线索;其次,通过工厂账房报告工人怠工情况,引出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女工矛盾斗争的线索;第三,通过家乡发来的电报,埋下了双桥镇农民暴动的线索。,2、主体部分:,第四章至第十六章,展开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1)四到八章,在结构上采用三条线索交叉发展的方法。,(2)第九到十二章,两条重点线索先后发展(作者舍弃了农村线索); 第十三到十六章,集中描写裕华丝厂女工的罢工斗争。3、结尾部分: 第十七到十九章 吴荪甫:倾尽家产进入公债市场与赵伯韬背水一战杜竹斋“背盟反叛” 宣告破产。,子夜的成功,开辟了用科学世界观剖析社会现实的新的创作道路,对一个新的小说流派以茅盾、吴组缃、沙汀和稍后的艾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茅盾本人在这一新的创作道路上,先后完成了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于二月花、腐蚀等一批社会剖析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