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共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35041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共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共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导入新课,明确目的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各具特色的民居。(板书课题)2、阅读文前的“连接语”,看看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说说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开说明这些特点的。)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简单说说。(客家

2、民居:圆形围屋或土楼,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呈正方形,防热、防潮,简单、别致,是绿色的世界。)四、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1给每个小组成员各发两张卡片,研读要求如下: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归纳到所发表格中。研究内容:位 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 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 料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 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位 置亚热带,浓绿的竹林中作 用防酷热和湿气材 料凤尾竹等;以前屋顶是用茅草编织的草

3、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用瓦顶结 构正方形,上下两层,20至24根柱子支撑。楼上进门是一间宽大的堂屋,两侧是用木板和竹蔑隔成的卧室。结构简单宽敞,通风很好文化特征一家盖房,全村帮忙;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五、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你认为客家民居有哪些特点?你从哪里看出这些特点的?哪些词或者句子体现了客家这种土楼的特点?请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试着读一读。总结;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广东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美国的间谍人员经过反复分析

4、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从而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视。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如梦方醒: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和睦相处、勤俭持家,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客家民居的体现。这么多人聚居,居然井然有序,毫不混乱。这也是客家先辈对文化的崇尚。怪不得被誉为是世界奇葩。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你认为客家民居有哪些特点?你从哪里看出这些特点的?请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试着读一读。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可以看出傣家竹楼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师:哦,文中有一个词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傣家人的文化特征。“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傣家竹楼的体现吗。全村愿意来帮忙,说明什

5、么啊?傣家竹楼的六个特点。第一点:傣家竹楼有“藏在竹林”的特点。第二点:傣家竹楼还有“傍水而居”的特点。第三点:傣家竹楼还有“树满寨,花满园”的特点。第四点:傣家竹楼“结构简单,新颖美观”的特点。第五点:“宽敞和通风很好”的特点。第六点:一家盖房,全村帮助。也算是傣族盖房的一大特点。六、体会说明方法1、再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引用资

6、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8、 拓展阅读 你有没有搜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民居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西藏民居藏

7、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东北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见邮票下方, 以及左图)。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

8、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上海民居上海“石库门”房子。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房子最具代表性。因为上海繁华,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排组成,相互毗连。户

9、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坡屋顶,并有小型晒台,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楼上楼下,小巧玲珑,青瓦覆盖,阁楼晒台,绿树掩映,十分幽雅。陕北民居窑洞。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台湾民居台湾民居的基本形态是三合院、四合院。屋顶前后坡落水。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晒农作

10、物。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秘密性较高。浙江民居浙江民居-黄岩天长街住宅。该住宅面街背河、附有店面,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的房作厨房。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第二层空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遍有低,轮廓线不单调。板书设计:各具特色的民居民居名称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建造环境 崇山峻岭中 竹林中 建筑成因 防范盗匪骚扰 防热、防湿 形状结构 圆形围屋或土楼 呈正方形 建筑材料 石灰 竹片 木条 竹篾 茅草 木板 文化内涵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吉祥 平安 家道兴旺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