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水系统和风烟系统.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5233802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汽水系统和风烟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锅炉汽水系统和风烟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汽水系统和风烟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汽水系统和风烟系统.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锅炉汽水系统和风烟系统第一章锅炉汽水系统锅炉汽水系统流程:锅炉汽水系统流程:一、过热器系统一、过热器系统襄樊二期 2X600MW 超临界锅炉是在引进 ALSTOM 美国公司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上海锅炉燃用烟煤的经验,并根据用户的一些特殊要求进行设计的锅炉。上海锅 炉厂生产的 SG1913/25.4M957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过热器系统如图 1-3-1所示。R-9序号名称数量规格 mm 材料牌号-R-4/工 g 市-t|QQ+|浒付.1 JG508央0.6SA 106 cQA1 nAclv Jp 3/Rm市丰丸QQ;Hr_l住的乙11ZV.OSQ&YOQ 64O/k-1 V7V7Q A1

2、Q6 rJTv JR AltXzml-4热 6 日世 LJ 果相日用坟联”迎F八1108063 Sv/iOQOZ 1 UUQAoin rD 6忏 g rf=)村 QO-.ly rp EA1 1 vo1 IQs/Q(T)A7 Sx4 SO1 SCrMnGR-7低 mP3热 63 水十段底温田热翌垂育用1 1 UK。110860 3乂4 0PCrlMoVGlA/ZULLl 1 JJS rSA-213T23R-8R 9低温再热器出口集箱)心日币痴欢1 11|1注隹答消10711,乂。3 SSA-335 P12SA 335 ppp in16QQ AvQA 51QAqas pioR-1 1ra mnP2

3、热益世 1_1 枭相高 5 日再才丸震133乂18WUUIU,、JUJ 1J J J J JL 1SA-213 TP347H SA-213laj/UUiJ/noCTTP304H SA-213TP347H SA-213TP304H SA-213 T91SA-213 T23R-12R 13高温再热器出口集箱f且田才丸典中 口;主城答落200711。乂今5SA-335 P91SA 335 PQ1gj温 内以3 sLiJI_IktJJ?m IS/任冲由抽界、井 口:车带外管;首071 1:乂?0A67R70CT 4。ll/illll J/nxaoALLI_1 人_!_乂 JI bi)Ay.乙TT7/J

4、L JL工2LKJ1面管汨M有关泡期1 YVz/j JU 1JL/J工uoZx?LHJ SiLlOJ f K纸牝序号件名箭、再热器单位高温再热器,C UAt r低温再热器省煤器1管子外径X壁厚十十+毡Ln十十 0 匚mmOJQ 诔.0063.5 及 7663.5 架 260.3*260.34260.3*21 4.Q63.5*3.2211。2IJ距1 天 IT IJ 上已mnimmDOU73looP711Z10。劲 MUI IJ1LHSA-213 T23SA-210 C3管子所用材质SA-213 T91S-213 TP304H sA-213Tp347HSA-213T12SA-213T22SA-2

5、13T23SA-210C45相应材质的重重平内烟气济冲58158895t30168m/s21.76.5 io nn6212inRR71.09.896晨高追1+阡+1Mnn aS 17S 177flx rm博u 1 J-tk zJMi?ajz4 4。4 S9,父父 7gJ J-EL/J中口|丁盾温茸rS6Q481短最总计第_L质温9度中口金属岸温c,618647520S4133337111t1T11 ALL/P)LL/flH曷宫金属辟温V66。54137112u乂?口.LU.八与2JLL/mi根1 10%1670材凭法甲温度界S:A-?inC-zLSzlVT?SROVSQ13限uT91:650,

6、TP37(M0iO4Hyy:704,TP347H:14防磨措施顺列布置阻流板防磨罩低烟速大口径官、顺列布置 阻流板、防磨罩、低烟速三、低温再热器三、低温再热器 1支承再热器的吊耳焊接在悬吊管上,垫块垫在再热器管间,以保持节距和传递负重 9 管夹是 用来固定再热器管子,使各排管间距保持一定。低温再热器采用逆流、顺列布置,以增强传热及减 小磨蚀。据有关资料介绍,顺列布置第 4、5 管排磨损最严重。此外在管子弯头处、烟气气流转 弯处磨损大。后部受热面的磨损主要发生在撞击角 20。的范围内。四、高温再热器四、高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布置于炉膛鼻子上方,与烟气成顺流布置,共 33 片,沿炉膛宽度均布,S1

7、为 560mm,S2为 73mm。每 片 受 热 面 有 18 根 管 子 组 成,总 计 有 594 根 管 子。管 子 规 格 和 材 质分 另 I 为63.5x4.66,63.5x3.76,(M 1.3x4.66,SA-213-T23,SA-213-T91,SA-213-TP304H。管屏管间的定位和横向定位与后屏相同。高温再热器布置于高温过热器前的水平烟道内管 组呈 U 型布置,悬吊在炉膛出口处折焰角上方,沿着烟气流向平行布置管屏。高温再热器水 平方向装有定位杆,以保持管子之间距离,同时利用相临管子自身的弯折,加装定位块保持管间 的距离。在保证再热器平安的基 5出上,根据受热面管内工质

8、温度和热负荷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的金 属材料和管壁厚。第三节省煤器一、概述省煤器在锅炉对流烟道内的最后,烟气温度 500左右,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吸收烟气的热 量,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煤量。这些受热面一般称为尾部受热面,通常包括省煤 器与空气预热器等部件。1尾部竖井中省煤器的上部,进口联箱的进口管上装有事故喷水减温器,顺低温再热列排列,与烟气流布置,共 110片,沿炉膛宽度均布,S1 为 168mm,S2 为 127mm。每省煤器布置在锅炉后部烟道侧,省煤器出口上周壁为包覆过热器管炉墙,为了使这两局部之间在烟道结构连接上保证有适当的膨胀和减少漏风损失,上海锅炉厂生产 600MW 超临界

9、压力锅炉在省煤器的中间使用了非金属挠性膨胀缩节,据国外使用经验证明较 可靠耐用。省煤器就是让给水在进入锅炉前,利用烟气的最后热量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锅炉效率而省 煤,故名省煤器。省煤器的工质是水,由于温度比饱和温度低得多,加上逆流布置,工质在省煤器 中强制流动,因而传热温差大传热系数高使得在对流蒸发受热面内的一般烟温范围中,降低同样 数值的烟气温度在省煤器受热面所需工质差不多仅为蒸发受热面的一半。由于给水温度低,管 子工作条件好,因此省煤器均为逆流布置,其传热温差大,省煤器可以采用管径较小、管壁较 薄、结构简单的省煤器代替局部造价较高的蒸发受热面,节省投资。省煤器能省煤是因为锅炉给水温度比汽包压

10、力下的饱和水温度低很多,所以使用省煤器 与使用蒸发受热面相比,可以使烟气温度降得更低。在省煤器中工质是强制流动,这样不但使 受热面布置自由和紧凑,而且还可提高换热系数。由于换热系数和温差的提高,所以能降低同样 数值的烟气温度,目小管径的省煤器钢管价格比水冷壁管低。应用省煤器的目的:为了减少蒸 发受热面,以价格低廉的省煤器受热面代替价格昂贵的蒸发受热面。省煤器的布置有如下特点:1)蛇形管水平布置,便于疏水,减少停炉期间的腐蚀。但当给水除氧不完善时,进入省煤器的水在受热后放出的氧气易于附着在管内上外表,造成局部的金属腐蚀。经验说明,在水平省煤器管内,水的流速大于。.3m/s 时就可以防止金属的局部

11、氧腐蚀。对于沸腾式省 煤器,水平布置时,在沸腾段易发生汽水分层。与蒸汽接触的上部管壁由于蒸汽传热系数小,冷 却条件差而造成局部超温损坏。其次,在汽水分界面处的金属管壁,由于水面的上下波动,壁温 经常上下交替变化,容易引起金属疲劳破裂。为防止沸腾段汽水分层,要求沸腾式省煤器管内水的 流速不小于 LOm/s。2)蛇形管错列布置,结构紧凑,且可提高对流换热能力和减少积灰。但管壁磨损稍严 重些。大型电站锅炉,为便于吹灰,许多省煤器采用顺列布置。3)管内给水由下向上流动,管外烟气由上向下流动,呈逆流传热方式,具有最大的传 热温差。同时水由下向上流动时,水中可能放出的少量气体和蒸汽形成的气泡易于排除,不易

12、产 生停滞和阻塞,有利于省煤器平安可靠运行。烟气从上向下流动,有助于吹灰。4)大型锅炉的省煤器一般为蛇形管垂直于前后墙布置。蛇形管垂直或平行于前后墙布置。由于尾部竖井烟道的宽度大于深度,所以当蛇形管横向节距一定时,垂直前后墙布置时管排数多,管内流速低。容量较小的锅炉,为到达所需水速,需采用平行于前后墙布置的方式。大型锅炉的烟道宽度相对较小,又采用非沸腾方式,允许水速低,垂直前后墙布置已能达 到所需水速。其次,由于烟道深度小,垂直前后墙布置时,蛇形管直段长度短,钢管的钢性好,支吊比拟简单。但从飞灰对管子磨损的角度来看,垂直前后墙布置较为不利。因在 n 型布置 锅炉中,烟气从水平烟道进入尾部竖井烟

13、道时有一个 90。的转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灰大 局部集中于烟道后墙一侧,所以每根管靠后墙一端都将受到较严重的磨损。而平 行前后墙布置时,就只有靠近后墙的几排管磨损较严重,损坏后只需更换几排蛇形管即可。现代锅炉省煤器都采用 了防磨盖板等措施,能有效防止管排被磨损。1-4-1 省煤器蛇形管的布置为便于检修和清灰,对省煤器管组的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当蛇形管布置紧密、纵向相对 节距/d为 L5时,管组高度不超过 1m;布置较稀疏时,不超过 L5m。各管组之间需留有 不小于 60。800mm 的检修空间。省煤器与相邻空气预热器之间的空间高度应不小于 80。一 1000mmo省煤器管间烟气流速通常为 5

14、.59m/s。烟温在省煤器进口已降至 600700C 左右,飞灰 颗粒已具有相当硬度,对管壁具有较强的磨损作用。而磨损速度与飞灰流动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烟气流速不能太高。但是,假设烟速太低,飞灰容易在管壁上沉积。二、省煤器结构与系统本厂省煤器管材选用无缝钢管,管子垂直于后烟井前墙顺列逆流布置。省煤器设计压力为 32.54MPao省煤器管组布置在后烟井低温再热器下方。省煤器的作用是在给水进入水冷壁以前,将水进行预热,并借以回收锅炉排烟中的部 分热量,提高经济性。本锅炉省煤器采用 H型双肋片管,肋片间节距均为 25mm,基管直径 为(p44.5x5.5,材质为 SA-210C;肋片尺寸为 3x

15、90 x195,材质为酸洗碳钢板。肋片省煤器布置于锅炉的后烟井低温再热器下面,省煤器采用三套管顺列布置的结构 形式,纵向节距为 100mm,纵向排数为 27 排,管组总高度为 4600mm;横向节距为 104.5mm,横向排数为 178 排。省煤器由吊杆和管夹支吊分别承载于三只省煤器中间集箱下,分三列悬 吊,每列再通过省煤器中间集箱上的 55 根悬吊管悬吊承载,悬吊管规格为63.5x 13.22mm,共 165 根,材料 SA-210C,悬吊管内的介质来自省煤器。省煤器入口管道上设置一只 20的止回 阀和一只 20的电动闸阀。为了确保后烟井的烟气分布均匀,在后烟井入口的后墙包覆管及省 煤器进口

16、处前后墙包覆管上均焊有烟气阻流板,以防止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局部磨损。-)省煤器结构与布置省煤器结构与布置给水由锅炉右侧单路经过止回阀和电动闸阀后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流经鳍片省煤器 管组、中间集箱和悬吊管,然后汇合在省煤器出口集箱,再由 2 根的连接 管道汇合为 1 根508x65mm 的连接管道,再由2 根355.6 给煤机一-磨煤机-气粉混合物一一次风煤粉空气一一次风机-空气预热器、燃烧烟气前屏过热器限封式冲立怅式局部磨损产局部磨损产.yf-(一次风侧)(二次风侧)空气 送风机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二次风一后屏过热器一高温再热器-高温过热器一低温再热器一省煤器一空气预热器一空气预热器是利用烟气

17、的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热交换设备。它工作在烟气温度最 低的区域,回收了烟气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从而提高锅炉效率。同时,由于空气被预热,强化了 燃料的着火和燃烧过程,减少了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进一步提高锅炉效率。空气预热器还能 提高炉膛内烟气温度,强化炉内辐射换热,因而也成为锅炉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紧凑、体积小、金属耗量较少,传热面密度高、结构紧凑、安装 检修方便、耐腐蚀、寿命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故在大容量锅炉上广泛采用。它能使锅炉节 省燃料 8%-10%(排烟温度每降低 20,锅炉效率可提高约 1%),在电厂锅炉中为必备的辅助设备。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较复杂,

18、制造工艺要求高,设计维护较好时,漏风系数可控制在 8%10%左右。另外由于流通截面较窄,稍有积灰将使其阻力大为增加。一次风用作输送和干燥 煤粉用,由一次风机从大气中抽吸而来,送入三分仓预热器的一次风分隔仓,加热后通过热一次 风道进入磨煤机,在进预热器前有一局部冷风旁通经冷一次风道,在磨煤机进口前与热一次风相混 合作磨煤机调温风用。二次风的作用是强化燃烧和控制 NOx 生成量。从大气吸入的空气通过送风 机进入预热器的二次风分隔仓,加热后经二次风道进入大风箱。从二次风大风箱上抽出二路 SOFA(SeparatedOFA,别离燃尽风),再分四路分别引向四角的 SOFA喷嘴,可有效降低 NOX 排放。

19、炉膛中产生的烟气流过后烟井后,通过烟道进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仓,在预热器中利用 烟气余热使一、二次风得到预热。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烟气通过静电除尘器和引风机排至烟囱。容克式空气预热器从烟气中吸收热量,经过特殊加工的金属薄板传热元件,通过连续转动,将热量传递给进来的冷空气。成千上万张高效率的传热元件既有间隙又紧密地排列在圆筒形 壳体内呈径向分隔的扇形仓格里。此扇筒形壳体称为转子。转子周围的外壳通过两端的连接板 相连,并采用径向和周向密封片将转子充分密封,使空气流经预热器的一半通道,烟气流经另一半 通道。由于转子缓慢地旋转,传热元件交替地经过烟气和空气通道。当烟气流过受热面时,热量由 烟气传给受热面金属

20、并被蓄积起来。当空气连续不断的流过时,受热面释放贮存的热量,加热进来 的冷空气,这是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二、空气预热器部件及构造一、空气预热器一、空气预热器锅炉配备两台三分仓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主轴垂直布置,烟气和空气以逆流 方式换热。转子采用模数仓格结构,蓄热组件宜制成较小的组件,以便检修和更换。并满足在各 工况下烟气露点对壁温的要求,不结露,不积灰。空气预热器的冷端蓄热组件(高度不小于 300mm)采用低合金耐腐蚀的 CORTEN钢(厚度为 1.0m)制作,在调换时不影响别的传热面。空气 预热器采用可靠的支撑和导向轴承,结构要求便于更换,并配置润滑油和冷却水系统。每台

21、空气预热器除配备主、轴驱动装置外,还配有盘车气动马达,该马达带有电磁阀的自动 离合器,能进行遥控或自动操作。空气预热器采用径向、轴向和环向密封系统。空气预热器在机 组额定出力时的漏风率第一年内应小于 6%,运行一年后应小于 8%o漏风率按以下公式计算:L(%)=(E-E)/Exl00%式中:(烟气侧)(烟气侧)卜脱硫-电气除尘器引风机烟道E 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气量 kg/s;E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量 kg/s。空气预热器的一次风漏风率不大于 35%O按照锅炉启动烟气系统辅机的特殊要求或一台空气预热器故障停运时,空气预热器及锅炉 烟气系统能单侧运行,停运的空气预热器采取防止变形和漏烟的措施后,锅炉

22、可带不彳舒 BMCR60%的负荷。空气预热器设有间隙自动控制装置,空气预热器设置带有照明的窥视孔,有效可靠的火 灾报警装置,消防系统和清洗系统,配置有吹灰、停转报警装置。二、空气预热器的主要技术数据二、空气预热器的主要技术数据 in序 号工程单位数据1空气预热器型式22-32VI(T)-2083SMRC2人口烟温度(B-MCR)C3心出口烟温度(未修止,B-MCR)C133.0出口烟 F 温度(修正,B-MCK)C128.0一次风入口仝 F)温度C27次风人生温度(B-MCR)C23一次风出口温度(B-MCR)C329一次风出口温度(B-MCR)C3393投运时的漏风系数%615仃一半后的漏风

23、系数%8晨温段传热兀件的材质SPCCc Ue曷温段传热兀件的厚度111mO.JO高温段传热元件的面积m261460高温段传热元件的高度m10000rh 1 日 6n中九=协 力寸 壬mO甲血段隹热兀忏附但 JwmJILL o 5甲/nn段片兀件的厚度m中温段传热元件的面积m241490中温段传热兀件的高度m6759 低温段传热元件的材质 Corten 低温段传热元件的厚度 m1.0低温段传热元件的面积m214740低温段传热元件的高度mm3055有无电子自动摔制密封系统有该电子自动控制密封系统的电动机型号YDFC231该电子自动控制密封系统的电动机台数台3/每组该电子自动控制密封系统的电动机转

24、速r/min1470该电子自动控制密封系统的电动机功率kW1.06空气预热器轴承润滑及冷却方式油站润滑空气预热器转子直径mm13494空气预热器转子高度m2480空气预热器转子总重量t450空气预热器转子转谏r/min0.997空气预热器驱动电动机型式三相交流空气预热器驱动电动机台数台1/每组空气预热器驱动电动机转谏r/min1460空气预热器驱动电动机铭牌功率kW37(2.5倍余量)空气预热器驱动减速机型式3级正齿轮空气预热器辅助气动电动机型式三相交流空气预热器辅助气动中云力机台数台1/每组空气预热器辅助气动电动机功率kW158空气预热器总重量/台t545空气预热器压降pa1045.8空气预

25、热器中口处烟气位压Kpa2.4479空气预热器吹灰器型式2伸缩式,蒸汽吹灰二、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二、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 1.空气预热器分解图2.空气预热器机壳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壳体由三块主壳体板、二块副壳体板和四块侧壳体板组成,如下 图所示。P-j g 代P-j g 代图 1-5-2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壳体主壳体板与下梁及上梁连接,通过主壳体板上的四个立柱,将预热器的绝大局部重量传给 锅炉构架。主壳体板内侧设有弧形的轴向密封装置,外侧有假设干个调节点,可对轴向密封装置 的位置进行调整。副壳体板沿宽度方向分成三段,中间段可以拆去,是安装时吊入模数仓格的大门,为保证 副壳体板

26、在吊装模数仓格时的稳定性,副壳体板中的“副壳体安装架”不得撤除,作为安装时的拉 撑梁,安装完毕后可以撤除。副壳体板上也有四个立柱,可传递小局部预热器重量至锅炉构架上。侧壳体板布置在 45、25 方位,每台预热器有 4 块,其中一块设在安装驱动装置的机座 框架,靠炉后外侧设有一块更换冷段蓄热元件的检修门,每块侧壳板上都设有人孔门,以便进 入预热器对轴向密封装置进行调整和维修。主壳体板和副壳体板的立柱下面设有膨胀支座,以适应预热器壳体径向膨胀,膨胀支座采 用三层复合自润滑材料的平面摩擦副作为膨胀滑动面。此外,在每对膨胀支座的内侧,还装有挡 板(或称导向防震挡板),限制预热器的水平位移,并作为壳体径

27、向膨胀的导向块,它可以固定预热 器的下端旋转中心。主、副支座板支承脚(立柱下部)外侧均有一个“牛腿二 以供安装时放置千斤顶,调整膨胀支座的垫片之用。上梁、下梁与主壳体板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的框架,成为支承预热器转动件的主要结构。上梁 和下梁分隔了烟气 W 空气,上部小梁和下部小梁又将空气分隔成一次师口二次风,分别形成烟,口 一、二 WI 进、出口通道。上、下梁和上、下小梁装有扇形板,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形成 了预热器的主要密封一径向密封,扇形板可以作少量调整,扇形板与梁之间设有固定的密封装 置,分别设在烟气与一、二次风之间以及一、二次风之间。下梁断面似双腹板梁,下梁中心放置推力轴承,支承全

28、部转子重量,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在 由主壳体板I、H 立柱延伸的厚钢板上。下梁中心局部设有加强的支承平面,供检修时放置千斤顶用,顶起转子,对推力轴承进行检修(如总体结构图)。板位置略加调整,以适应密封的要求。下梁及下部小梁上,装有导向杆,每个扇形板有 2只,可防 止扇形板在烟风压差下的水平移动。下轴周围由超细玻璃棉构成填料式密封,具体结构参阅下部小聿断段扇形板有 3个受总翔空筑梁,一端与下梁相连,另一端与主壳体板 III底部相连,每块冷 loot 斤,卜图所示。上梁断面呈船形,中心部位放置导向轴承,梁的两端座落在主壳体板的顶端,上部小梁断面 呈矩形为空气梁,一端与上梁相连,另一端与主壳体板 HI

29、顶部相连。每块热段扇形板也有三个支点,内侧一点,外侧二点,内侧支点是一个滚柱,支承在中心密封筒上。而中心密封筒那么吊挂在导向轴 承的外圈上,可随主轴热膨胀而上、下移动,从而保证了热段扇形板内侧。可跟踪”转子变形,避 免径向密封片内侧的过度磨损。外侧两个支点通过吊杆与径向密封间隙调整装置的执行机构相连,运行时由该装置对热段扇形板进行控制,自动适应转子“蘑菇状”变形。上梁及上部小梁也装有防止 扇形板水平移动的导向杆,每块扇形板 2只,上轴周围的“中心密封筒”,由矿渣棉填料式密封结 构的密封图及上部导向轴承外部结构如以下图所示。3,转子轴承转子是装载传热元件(波纹板)并可旋转的圆筒形部件,其外形似转

30、鼓。为减轻重量,便图 1-5-4推力轴承结构空气密封装置构成密封系统。二次风机出口,维持密封装置中的空气压力高于预热器出口。上、下部烟道及风道壁上分别设有人孔门,下烟风道还设有供检修水平烟道两侧及底部包覆管、尾部烟道包覆管等,其中尾部烟道包覆管布置范围从标高 40650mm到67950mm。过热器的吸热量占整个锅炉总吸热量的 23%。二、过热器流程二、过热器流程图 222 过热蒸汽系统从汽水别离器引出的蒸汽进入炉顶进口集箱,经前炉顶管至炉顶出口集箱,为减少蒸汽 阻力损失,在BMCR 工况下约 35.6%BMCR 的蒸汽经旁路管直接进入炉顶出口集箱。从炉顶 出口集箱引出的蒸汽经过后炉顶管、后烟井

31、包覆、后烟井延伸侧墙,再汇总至后烟井侧墙上 集箱,分四路引入分隔屏进口集箱,流经分隔屏后进入分隔屏出口集箱,再分二路经 I 级喷 水减温后进入后屏过热器进口集箱,流经后屏并进入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从后屏过热器出 集箱分二路经 H 级喷水减温后进入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通过高温过热器到未过出口集箱,再由两根未过出口集箱引出至两根主蒸汽管道并送往汽机高压缸。三、过热器系统各部件选用规格、材质汇总三、过热器系统各部件选用规格、材质汇总于运输及有利于提高制造、安装的工艺质量,转子采用组合式结构,它主要由空心转轴、形模 块框架(或称模数仓格)及传热元件(大量波纹板构成)等所组成。序号名称数量规格 mm材料

32、牌号S-I包覆连接管道4SA-335 P12转轴采用短轴结构,它是由上端轴(导向端轴)、空心的转子、中心筒及下端轴(支承端轴)局部所组成。中心筒上、下端分别用 M42 合金钢螺栓与锻造的上、下端轴连接。短轴及空心结 构不仅有利于节省金属、减轻重量和加工制造,同时对平安经济运行也有好处。转子的圆筒体 采用模数分仓结构(或称积木式结构),这是 CE 预热器公同 1975 年后才开始应用的技术。其结 构特点是转子以圆心角 15 等分,将圆筒局。UNIT*$36部分成 24 个独立的扇形部;称为扇形模块式模数仓 格。在每个扇形模块靠轴中心一端,各用一只定位销及一只固定销与中心筒相连,相邻的扇形模块 之

33、间用螺栓相互对接固定。由于采用这种结构,不仅使工地的焊接工作量大为减少,同时亦避 免因焊接转子而产生的焊接应力、热应力以及由此引的热变形。在每个扇形模形框架中,均装接有 3 块辐向隔板,它们将每个扇形块沿径向分割成 4 个,即整个转子圆周体在断面上共有 96个仓格,在每个仓格的空间里放置预热器传热元件的组合件(波纹板组合件)。在转子外围下部装有一圈传动围带,围带也分成 24 段,分装于 24 个扇形模块上,围带有传 动柱销。转子经上、下轴端由处于上梁中心的导向轴承及置于下梁中心的推力向心轴承支承。转子筒体上下端外周设置有弧形角钢和 T 型钢等附件,其中转子上下端最大直径处所的 弧形 T 型钢,

34、系作旁路密封的元件(周向密封元件)。传热元件主要由波纹板和定位板组成,为便于安装和检修时调换,传热元件的组合被做成 框盒式。即按框盒内尺寸聘一定量的波纹板和定位板间隔叠置扎牢放入盒内(框盒尺寸系据扇形 模块各分仓的断面尺寸及所需高度制作)。对新设备,制造厂那么在厂内就将波纹板装到框盒内,并 组成独立的扇形模块组件,然后包装出厂。到工地安装时,只需按制造厂定的安装顺序,顺次地 将各个独立的扇形模块组件与中心筒之间用固定销连成一体。预热器的波纹板沿转子高度方向共分为三层,即热端层、中间层(亦称热段中间层)及冷端层。分三层的目的便于波形板更换,因热端及中间层不易被腐蚀,可用普通碳钢,其厚度小(0.6

35、mm)层局可大些,而冷端易受低温腐蚀,采用耐腐波形板厚度较大 1.2mm。热端层及中间层的传热兀 件是由波纹板和定位板相间置而成。由于传热元件布置紧密,易飞灰堵塞,使气流阻力加大,影响其正 常工作,故必须定期清洗。清洗方法有吹灰与水冲洗两种。为了能增强气流的扰动,提高热交换的效能,并使气流阻力不要过大,波纹板和位板的波纹 槽道与转子轴线呈 30 交角,两板的波纹顺向相同。冷端层的传热元件那么是采用槽口定位板和 平板的间隔叠置,且板与板之间的平均间距定得较大,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堵的可能。由于冷端 传热元件较易遭致低温腐蚀,为保证能较长时间平安工作,槽口板与平板采用 L2mm 厚度的耐腐 蚀性能较好

36、的考登钢制作。此外,冷端层里的传热元件组合件框均可上下翻转调换,以延长其使 用寿命。4,轴承及润滑油系统空气预热器的转子采用冷端支承方式,在转子的上、下两端轴各设置导向轴承和支承推力 轴承。导向轴承除用作固定转子上端轴的旋转中心外,还承受由风烟压差所引起的侧向推力以及 转子转动时因偏摆晃动而产生不均衡的径向推力。由于 600MW 机组锅炉的预热器转子直径较大,重量大、水平推力也大,为保证预热器工作时转子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导向轴承采用双列向心 球面滚柱轴承。导向轴承与上(热)端轴之间的结构是:轴承的内钢圈固定在连接套管上,连接套管那么套装在 上端轴上,并且锁紧盖及螺栓固定于轴上。轴承的外钢圈固定

37、在导向轴承座套上,位于轴承座套外面的导向轴承座支承在上连接板中间梁的中心局部上面。导向轴承座套与导向轴承 座之间并不固定,以便运行中随着预热器主轴的受热膨胀(或冷却收缩),导向轴承及其座套可与 轴一起沿导向轴承座作轴向移动。导向轴承如图 1-5-5所示。5润滑油循环系统支承轴承和导向轴承的润滑要求较高,为此每台空气预热器的支承轴承和导向轴承都配置 有独立的润滑油循环系统。润滑油循环系统为不带油箱的稀油润滑系统,它是由油泵、电动机、油过滤器、油冷却器、管道阀门以及压力表、双金属温度计等组成。为简化系统,缩短管路,减少 油的泄漏机会,制造厂已将它们组装成一个整体,称之为稀油站,并将它们分别装在导向

38、轴 承箱顶盖上和支承轴承的附近。油循环系统,是为冷却和净化支承轴承和导向轴承的润滑油而设置的系统。整个系统是由稀 油站、管道以及阀门等组成,而稀油站又由油泵、网片式油滤器(带压差发讯装置)、列管式冷却 器、平安阀、单向阀、双金属温度计和压力表等组成。该系统自身不带油箱,投运时由油泵将预热器轴承座内的润滑油吸出,经过过滤器和冷却 器,再将润滑油送回轴承座内而完成循环。(1)油循环系统原理图1油进油I十求I闺c 图图 1-5-6 油源坏系统原理图油源坏系统原理图油循环系统中的主要构件三螺杆泵,其输送油液的最大运动粘度为 378 mmVso 如所输送 的油液粘度超过最大值,就可能损坏油泵。为此,我们

39、规定了油泵启动时油液的最低温度。网片式过滤器为双筒式,投运时一筒工作,一筒备用,当工作筒需要清洗时,可用手动 转换阀使用备用筒工作,过滤器压差报警设定值为:0.35 MPa.列管式冷却器的冷却面积为 L3 m2,要求冷却介质为:温度低于 30C 的工业用水,推荐 的合适冷却水量为:34 t/ho系统运行时,最大平安工作压力为 0.49 MPa,该压力由平安阀来保证,当系统的工作压力超过 0.49 MPa 时,平安阀将自动翻开卸荷,来保护系统构件的平安。系统工作时导向轴承的油温约为 6070,支承轴承的油温约为 5060。当导向 轴承的油温高于60时,支承轴承的油温高于 50时,所对应的油泵投运

40、。泵出口装有压力表和温度计,便于现场运行巡视人员观察。本系统不带稀油站的启停控制系统,但是,配供 PtlOO电阻式测温器。由于空气预热器的导向轴承和支承轴承,均为油浴润滑,所以稀油站的启停不与空气预热 器或其它设备的运行相关联,稀油站的投运与否,完全为油的粘度所决定,当使用本公司推荐 用油时,便可转换成油温来控制,并由 DCS 系统来实现自动控制。该稀油站循环系统主要由三螺杆泵、网片式油过滤器、列管式冷却器、管道、阀门、温 度报警器及电器箱等设备组成。系统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安装方便、所有管道、接头都采用 lCU8Ni9Ti 不锈钢制作,外观漂亮,经久耐用。(2)轴承油循环稀油站(型号OCS-

41、8B型)泵振动过大。可能是泵轴与电机轴不同轴所至。泵启动后不出油。可以通过单向阀向泵内注入少量润滑油,再次启动,如还不行,那么 可能是吸油管路泄漏,有空气吸入;电机转向不对或油的粘度太大等。泵盖漏油。可能连接螺栓松了或端面密封件被损坏。泵流量急剧下降,表压低于正常工作压力。那么可能由于电机转速达不到要求、油粘度过 低或螺杆和衬套磨损等。发生上述情况时,应先关闭电源,然后对油循环系统进行仔细检查,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如需 换用新泵,那么必须注意电机的转向,电机转向必须符合油泵要求的转向。双筒式过滤器的滤芯网片,一般每三个月左右检查一次,去除其上的污垢或杂物外,还必须 仔细检查滤芯网片,一旦发现网片

42、丝断裂,必须立即更换损坏的网片,否那么,不允许装入投运。装配时要严格保持清洁,将清洗好的滤芯组装件重新装入滤芯腔,拧紧螺母,注意各个密封面 的密封。双筒网片式滤油器上面有放气孔,下部有放油孔,用后拧紧堵头不允许有泄漏。冷却器端盖处漏水,检查紧固端盖的螺栓是否松了,否那么,就是该处的密封损坏了。一 般每 5-10个月进行检查清洗一次。清洗拆卸前,应放尽冷却器中的油和水,冷却器采用的是固 定管板连接工艺,前后盖拆卸自如,同时取下 0型圈,清洗后再装配,这时尽可能使用新的密封 圈或垫圈,密封圈(垫)安装时不得有扭曲或损伤等。装配好后进行液压试验,试验压力为 0.70MPa,保压 3 0分钟不泄漏。稀

43、油站上压力表的表压为零,压力表损坏;泵吸不上油(可按(4)中 b.执行);平安阀弹簧失效,可更换弹簧。6.传动装置传动装置是提供转子转动动力的组件,预热器的传动装置主要是由主电动机(主驱动设 备),辅助空气电动机或辅助电动机,液力偶合器、减速器、传动齿轮、传动装置支架等所组 成。电动机经联轴器传动减速器,后依靠减速器输出轴端的齿轮和转子外周下部围带上的柱销啮 合面驱使转子转动。为确保预热器转子运转的可靠性,即保证在厂用电中断,锅炉停炉时,仍维持回转式空气 预热器转动(如果停转,烟气侧与空气侧温度不同而导致变形)。因此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必须设置 主、副两套传动装置,即利用具有两个不同供电电源的主电

44、动机和辅助电动机,有的不用副电机 而用辅助气动马达,它们分别与减速器的两个输入端轴相连接,构成主、辅两套传动装置,使转 子能分别接受主、副驱动装置的驱动。主电机主要在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时使用,辅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在主电机故障(或失去电 源)时维持空气预热器的转子继续缓慢运转,以免转子停转而因受热不均而产生严重变形以及 其它不良后果。此外,在安装、清洗、检修期间盘车,也可利用辅助电动机(或辅助气动马达)使转子作低速转动。启动时,一定要先启动辅助电动机(或辅助空气马达),然后再启动主电动 机并同时关闭辅助电动机。为确保预热器平安可靠工作,对于辅助 3 仅动装置设有自启动装置。在任何情况下,当主电 动

45、机失去驱动电源时,辅助电机或辅助气动马达能自动启动,通过超越离合器向转子继续提供 3 区动 力。另外,在辅助驱动装置上,还装有手摇盘车装置,以便在应急和需要时使用。此外,在转子的下端轴处,还装有转子停转的感应元件,转子一旦停转即能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应急处理。7.密封装置对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预热器产生漏风会直接影响锅 炉机组的平安经济运行,漏风不仅会使送、引风机的电耗增大,而且严重时还将使锅炉的出力 被迫降低和加剧预热器的低温腐蚀,以及由此引起的的其它不良后果。造成回转式预热器漏风的情况有二种,即间隙漏风(或称密封漏风)和携带漏风。回转式预 热器是转动机械,其转动

46、的转子与静止的机壳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隙,由于预热器内的空气区(一次风仓和二次风仓)呈正压,而烟气区为负压,空气区和烟气区之间存在压差,就导致一局部 空气通过空气区与烟气区的交界处的间隙而漏到烟气中去,这种经动静之间间隙的漏风称为间隙 漏风。国内 CE技术的 600MW 锅炉,其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装置采用了美国 CE 空气预热器公 司的最新技术,密封系统比拟完善,除采用了一般的径向、轴向和环向密封装置外,还采用了 转子热端可弯曲的扇形密封板结构,以减少热态时转子产生蘑菇状变形后的间隙。在每向密封的交换处,结构考虑得比拟仔细,对可能发生堵塞以及泄漏小孔的存在等因素都 给予重视。由于采取了上述

47、先进技术,减少了漏风。对于 600MW 锅炉的回转式预热器的计算 漏风率可到达 7%8%,实际漏风率约为 8%10%。密封装置的结构情况分别介绍如下:(1)径向密封装置径向密封装置是用以防止和减少预热器中空气沿转子的上、下端面通过径向间隙漏到烟气 区的漏风量,还可以减少一次风区沿转子的上下端面通过径向间隙漏到二次风区的漏风量。预热器的径向密封装置如以下图 1-5-8所示,它主要由密封扇形板、径向密封片以及间隙调 整装置等所组成。在转子的 24 块径向隔板的上、下端,各装有一列密封片,径向密封片由 l.5mm 厚的低合 金高强度钢(柯坦钢)制成,沿转子径向分成数段,用螺栓固定在转子模数仓格的径向

48、隔板上,密封 片的螺栓孔为长圆形,以便在安装检修时能对所装的密封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以及密封片受热膨胀 留有一定膨胀余量。径向密封片随转子一起旋转,径向密封装置的密封区域即为扇形板密封面与其 下面(或上面)23列密封片端面相接壤的区域。对于三分仓式空气预热器,在转子上下端面处各设有三个密封区(或称惰性区),相应在转子 的上下端面各装有三块扇形板,从而将整个转子的通流截面分割成六个区域,即三个密封区和三 个通流区,其中一个通烟气,另二个分别流通一次风利 I 二次风 各区域的角度分配按锅炉燃用煤种 特性以及一、二次风温要求来定,先加热一次风还是先加热二次风(先加热二次风称为逆转式),也 应由煤种对干燥

49、剂温度要求来定。如果要求干燥剂温度不高,那么选用逆转式,先加热二次风以 获得较高的二次风温,然后再加热一次风(一次风温低于二次风温)。跟踪自动控制热端扇形密封板与转子径向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可由可弯曲密封扇形板、连 杆装置、传动机构、机械传感器和控制线路等组成如以下图所示。河与西双u校*Mt MUM热端密封扇形板的外侧通过销子连接的连杆装置,在热态时可借助电动调节执行机构的外 力,进行弯曲变形调节,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扇形板近转轴侧 1/3 基本不变形,而近外侧的 2/3 产生变形,且变形情况能较好地与转子的“蘑菇状”变形相吻合,从而有效地减少径向密封间隙,一般平均内侧间隙可以控制在 l.5mm范围

50、之内,外侧间隙可控制在 3.2mm 之内。这种调节机构 通过销子连接的连杆装置作用在可弯曲扇形板的悬臂梁上的连接方式,其特点是能 WI 颊花板 与调视的之间由于温度不 TT生的映位移为了在运行中跟踪转子的“蘑菇状”变形,在扇形板的外侧端部装有一只机械传感器。它由 套筒和推杆组成,在推杆组件上装有触头和传感头装置,传感头装置内装有限位开关和使推杆返 回的弹簧机构。整套组件固定在扇形板上,并随转子变形一起下垂移动。在转子的 用型钢上装有 锂络合金制成的硬质凸形触块。当传感头与凸形触块接触(或相碰,或远离)时产生的信号,通过限 位开关传递给电动机的执行机构,来实现对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间的运行间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