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地震的防范与救助》说课材料.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233066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教材《地震的防范与救助》说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校本教材《地震的防范与救助》说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教材《地震的防范与救助》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教材《地震的防范与救助》说课材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校本教材地震的防范与救助-地震的防范与救助前言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及分布广等特点。因此,我国成为世界上地震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对此,社会公众普遍怀有恐震心理,甚至谈震色变。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但由于地震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局限性。因此,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其中搞好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地震科学和防震抗震知

2、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小学是全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小学切实地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校为了更好地开展防震减灾教育工作,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特编订此教材。欢迎广大师生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铜钱关乡中心学校2010年10月6日目录第一部分:地震基本常识一、为什么会发生地震4二、地震的分类5三、震级与烈度6四、地震前兆7五、地震预报9六、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10七、地震观测11第二部分:紧急避震一、积极避震,化险为夷12二、在不同情况下怎样避震13三、地震时要牢记的事项16第三部分:抗震救灾一、我校紧

3、急避震方案17二、检查家居,扫除隐患18三、如何做好家庭防震准备19四、防震减灾在社区研究性实践活动22五、震后互救23一、 六、地震之后我们怎么办24第一部分地震基本常识为什么会发生地震20世纪伊始,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地震波,从而为地震科学及至整个地球科学掀开了新的一页。相继提出比较有影响的假说有三个:一是“弹性回跳说”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内部不断积累的应变能超过岩石强度时产生断层,断层形成后,岩石弹性回跳,恢复原来状态,于是把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震。二是“岩浆冲击说”1955年日本的松泽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导热不均,部分溶融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围岩破例产生地震。三是“相变说”

4、美国学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质在一定临界温度和压力下,从一种结晶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结晶状态,体积突然变化而发生地震的。虽然,地震之谜迄今没有完全解开,但随着物理学、化学、古生物学、地质学、数学和天文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深入发展,使地震学科取得长足的进步。思考题:你赞同哪种说法?为什么?二、地震的分类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四川省所有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在5至30公里之间。这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最大。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

5、的称为深源地震。这类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灾害。根据震中距的不同,分为远震、近震、地方震。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近震震中距在100至1000公里内的地震称为近震。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千米内的地震称为地方震。按照震级的大小,也可对地震进行分类,我国通常分为以下几类:微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弱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也有人把震级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震。思考题:1998年11月9日发生在云南省宁蒗县的6.2级地震,对于对于与宁蒗县相邻的四川省盐源县来说,是,对于成都、西昌等地来

6、说,是,而对于北京来说就是。三、震级与烈度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应就越大。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的8.9级地震。我国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表,最低为一度,最高为十二度。震级与烈度对应关系(参考)震级23456788震中烈度1234567789101112一度时人完全感觉不到;三度时少数静止中的人有感;四度至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悬挂物摇晃;六度时,房屋损坏,墙体微细裂缝;七至八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九至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十至

7、十二度为毁灭性的破坏。思考题:小红半夜被地震惊醒,看见吊着的电灯摇摇晃晃,当时大概是什么震级?四、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以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震前地下发声、天气反常等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古书隆德县志上也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1、地下水异常。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昧、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

8、2、动物的习性异常。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蜒等。这些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应该说明的是,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宏观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要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真相。思考题:你知道哪些地震前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