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附134例病例报告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232706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附134例病例报告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附134例病例报告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附134例病例报告教学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附134例病例报告教学文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附134例病例报告-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临床分析(附134例病例报告)来源:青年人(Qnr.Cn)更新时间:2010/3/1918:44:05【字体:小大】【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的易感因素,加深对念珠菌病的认识,为临床正确合理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对134例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例均进行口腔粘膜病变区及义齿承托区唾液细菌培养。结果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人常与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人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戴义齿修复者占多数,其次为年老体弱、婴幼儿,长期应用广

2、谱抗生素以及头颈部放疗、肿瘤化疗者。【关键词】念珠菌;口腔;易感因素【中图分类号】R781.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34(2000)04023402口腔念珠菌感染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正常健康人口腔念珠菌的带菌率各文献报告不一(348)1,认识这些因素将对预防口腔念珠菌病,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1992年以来确诊为念珠菌感染的病例134例,分析其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与疗效。临床资料1.年龄分布:134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年龄范围在10岁78岁,平均67岁,其中10岁40岁者9例(7),4060岁78例(58),60岁以上者47例(35)。2

3、.性别分布:在134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38例,男女之比例为2.51。3.易感因素的分析:134例患者中,以口腔局部义齿修复,全身应用抗生素,年老体弱,婴幼儿,大手术后,放化疗后,干燥综合征为多。其次的是口腔卫生不良、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口腔局部应用抗生素、激素等。4.发病诱因(表1)诱因例数百分比全身应用抗菌素1813.4年老体弱婴幼儿2518.6全口局部义齿修复3828.6口腔卫生不良128.9头颈部放疗1611.9肿瘤化疗1511.2大手术后虚弱85.9严重血液病21.45.临床分型(表2)分型例数百分比急性伪膜型急性萎缩型慢性萎缩型慢性增殖型324654223.834.340.

4、21.56.临床表现(表3)类型好发年龄好发部位自觉症状临床表现急性伪膜型新生儿、婴幼儿唇、颊、舌腭粘膜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哭闹不安唇、颊、舌、腭粘膜处伪膜不易擦去,若强行擦除,则暴露充血糜烂面急性萎缩型5060舌部、其次两颊上腭部疼痛明显、伴口干舌粘膜萎缩、弥散性红斑慢性萎缩型60岁以上舌、腭、颊口干明显、剌激性疼痛、烧灼感常见为义齿的承托区粘膜,广泛的充血发红,形成鲜红色弥散性的红斑慢性增殖型5060颊粘膜、尤其口角内侧粘膜口干、烧灼感、轻微疼痛颊、口角内侧粘膜上白色斑块,严重时白斑表面有颗粒增生。粘膜失去弹性7.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134例细菌培养阳性中9例非念珠菌

5、,其余为白色念珠菌。8.治疗方法及疗效:大多数病例常规应用制霉菌素50万单位,每天四次含化用,2碳酸氢钠溶液含漱每日四次。或浸泡义齿每天1小时,口服维生素B2片每日三次。对32例急性伪膜型白色念珠菌感染,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内粘膜病变区,及哺乳前清洗乳房或哺乳工具,然后用2片制霉菌素碾碎加入少量甘油调拌成糊状,局部涂口腔病变区每日四次,一般连续用药710天即可治愈。2例增殖型范围局限给以手术切除。疗程:4个月6个月,其中32例为710天,对于急性萎缩型白色念珠菌感染一般经过12个月可治愈;慢性萎缩型,经过36个月左右才能治愈。疗效:134例治愈126例,标准为临床症状消失,白色念珠菌培养

6、阴性;减轻8例,5例为义齿性口炎有颗粒状增生,3例为急性萎缩型,治疗后口干充血好转,患者未继续坚持服药,导致复发8例。讨论口腔念珠菌的发生有多种易感染因素,本文134例病例报道了全身因素是导致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另外局部应用抗生素易患该病,从表1中可以看出:义齿性口炎为多数3,其次为年老体弱、婴幼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头颈部放疗、肿瘤化疗4。本病的治疗原则应强调去除致病诱因,不要滥用抗生素、激素,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局部治疗,定时清洗口腔,造成口腔内弱碱性环境使霉菌无法生存,必要时口服抗霉菌药物。本文134例病例,全部采用局部用药,清洁口腔和义齿,口服维生素B2。作者单位:陈建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21002徐州)陈新甫(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21002徐州)参考文献1徐岩英,胡碧琼.口腔念珠菌及其致病性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32(3):180181.2徐岩英,胡碧琼.成人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因素的多元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1):4041.3张晔缨,曹家倍.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9;5:7172.4徐岩英,胡碧琼,刘宏伟.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探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5;9:911.(收稿日期:200004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