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在体验中谱写生命的华章》教学内容.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23248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在体验中谱写生命的华章》教学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在体验中谱写生命的华章》教学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在体验中谱写生命的华章》教学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在体验中谱写生命的华章》教学内容.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在体验中谱写生命的华章-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在体验中谱写生命的华章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兼具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它的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儿童获得直接经验、直接体验,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儿童的自主性活动是课程的主要方式,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是课程主要的呈现形式。如何在活动中感悟生活,提升体验,升华感悟,谱写生命的华美乐章,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创设情境,激活体验奏响生命序曲心理学家

2、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好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再现。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诚,也是最难忘的,体验教育正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美好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见证者、引导者,要懂得保全生命本体、体验生命意义。当学生的体验显露肤浅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纵深,突破学生幼稚的思维局限,感悟生命的价值。课堂上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奏响生命的序曲。如教学同在蓝天下时,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盲人、聋哑人、失去腿或胳膊的残疾人,模拟他们的生活场景,体验

3、他们的生活。一开始,许多孩子的脸上挂满了兴奋的笑容,因为他们觉得很好玩。我不动声色地延长了体验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在逐渐消失,因为他们有些吃不住劲了,但仍有个别学生没有进入角色。一个扮演聋哑人的男孩虽极力平静地说着自己的感受,可仍然无法掩饰开心的笑容。我摸着他的头和蔼地说:“孩子,你只是暂时体验了他的生活,那只是冰山一角呀!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永远听不到大自然的虫鸣声、美妙的乐曲声、人们的谈话声、甚至别人的误解声现在你还能笑得出来吗?”此时教室里静悄悄地,那个男孩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央求我说“老师,别说了,我错了!我再也不笑了!”当另一个扮演盲人的女孩在诉说感受时,我仍让其

4、闭着眼睛,最后我总结说:“孩子,你面临的不仅仅是这些困难。从此光明的世界将在你面前消失,你再也看不到蓝天碧水、绽放的花朵、可爱的鸟儿、甚至连自己最亲爱的妈妈长得什么样都不知道!”她忍不住失声痛苦:“老师,我不要做盲人!”孩子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一时间很多孩子都无声地哭了接下来交流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及自强不息的事例时,他们的脸上是那么严肃庄重,对残疾人的同情、敬佩以及社会的责任感早已了然于心。二、辨析行为,自主体验回旋生命华章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面对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割裂他们的联

5、系或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不会实现完整生命的表现,学生的心理结构也很难得以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仅仅是知识接受、技能训练的过程,丧失了生命的意义,从而给学习造成缺憾。诚如康德所言:“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是令人敬畏的,也是迷人的。只有实现道德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才能真正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道德意义上的学习过程只有变为经受认知的挑战、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和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的过程,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在教学为了友谊,我们

6、共同努力这个主题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及丰富的友情内涵的老照片、图片、小故事、旧玩具以及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关于友谊的名言等材料,让学生从中初步感受友谊的珍贵。课上通过活动一“友谊门诊室”“友谊成果展示台”“留下我们的回忆”等活动使学生对同学相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在处理“友谊门诊室”时不仅停留在书上的“朱立文的症状”上,而是重点讨论自己班发生过让人不愉快的事及和朋友相处时遇到的难题。自己进行诊断,并予以处方。同时根据他人的处方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改进改进处方。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反思意识,营建学生生命矛盾场,经受道德的考验和洗礼,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让生命的乐章

7、在活动中回旋。三、注重生成,升华体验掀起高潮跌宕马克思指出:“品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生活是生命充实与展现的过程,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品德教学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是学生知识、思想与情感的真实交流,让教学回归生活,张扬学生个性,把“原汁原味”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景再现品德课堂,是新的品德课程实践的必然追求。在“自主、探索、合作”的新型课堂中,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自主性逐渐增强。教师应在学生活动中形成的个性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及时地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探讨或合作交流,使他们的思想与感受得到碰撞、借鉴、反思与深化,丰富先前感知形成正确的情

8、感态度价值观。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在教师的引领下提升自己的感悟,掀起高潮跌宕。如教学买东西看什么(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时,课前我让学生参与一次家庭购物,收集商品的标签、包装袋以及发票等。课上通过“家庭购物交流会”、“新闻会客厅”、“我是小小质枪员”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了解了购物的基本常识,知道什么是“三无”产品,了解发票的作用。具有辨认“三无”产品的基本能力,初步树立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课堂环节进行到一半时,一个男孩小声嘀咕:“三有产品也不一定合格。”我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让他说理由,他讲到了最近查出的“三鹿毒奶粉”和其他一些“三有”不合格

9、奶粉及牛奶。“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一下炸了锅。我没有制止他们,而是让大家立即讨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于是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是厂家丧心病狂,没有良心;有的说他们违反了法律;有的说我们国家的食品监管部门管理不严密;有的说这类事情只是个别现象,更多“三有”产品是合格的;也有的说于是不觉中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就开始。在辩论的过程中孩子们增长的何止是知识?打破传统教学的预设与封闭,构建开放有活力的动态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与乐趣,让智慧面对挑战,让探究充满刺激,还学生完整的真实生活世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四、整合教材,深化体验沉浸余音绕

10、梁品德的养成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影响,又体现在生活中,这也是品德教学的立足点。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现成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进行体验活动,既要考虑让学生进行的活动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还要达成教育的目的。生活是感性的生命活动,教科书仅仅提示了一个活动的大致流程和活动的呈现方式的某些范例,无法涵盖和提供全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在兼顾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评价课程,对既定课程可依据学校、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做出相宜安排和适当剪裁,珍视童心,激发爱好,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地去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深化自

11、己的体验,让余音绕梁。如一次卖报的体验(科教版三上)教材只提示了一个卖报活动的大致流程和活动的呈现方式,教学资源并不丰富。我校地处城郊,远离市区和报社,卖报员也不太常见。如果让学生全部进行“卖报的体验”,则困难较大。而我校附近却有一牛奶厂,我校还有一位固定的该厂送奶员。另外学校附近还有个水果批发市场,同时离集市也不远,有些家长就是菜农、小摊贩等。因此在教学时,我大胆整合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活动去体验。本此活动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卖牛奶、文具、水果、蔬菜等,并亲自实践,写出了详实的记录和真实的感受。课堂上我还请送奶员刘阿姨和同学们直面交流。她讲的一次雨中磕破腿又坚持送奶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同学,进一步明白了他们的劳动的艰辛,了解了他们朴实无华的心灵,激起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与热爱。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让儿童在探究中长大,在思辨中成长;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提升感悟;让自己的身心体验在活动中回旋、跌宕起伏,掀起高潮无限,让余音绕梁,从而弹奏起生命的华美乐章。主要参考文献: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张茂聪主编)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研究。(张茂聪编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