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231973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教学设计-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英国工业革命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

2、、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艺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对历史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便于合作探究问题。所以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学习,合作交流

3、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瓦尔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大工业生产的巨大影响。难点:英国工业革命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理清各部门科技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播放大国崛起视频片段教师:这段视频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生: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商业贸易圈。师:这是为什么呢?一起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吧!【讲授】解释课题概念学习过渡:要了解工业革命,就必须了解“工场”和“工厂”的区别PPT:工业革命前的工场图片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图片学生:工业革命前

4、后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师:总结工业革命的含义: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叶由资本主义手工生产到机器大生产的技术变革。【讲授】故事引入突破重点(一)工业革命的背景师: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英国。这是为什么?我们通过“威廉企业家族史”来学习工业革命的进程。老威廉要考虑在曼彻斯特创办一家企业,他需要什么?大量资金;充足的资源;大量的劳动力;技术知识;广阔的市场;政策保护英国具备这些条件吗?出示材料: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材料二:15世纪末以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材料

5、三:马克思说:“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四:英国手工工场里已实现了精细的分工,如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同时,精细的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特长,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材料五: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不再满足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生:阅读材料得出: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大量资金

6、原料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技术:发达手工工场经济驱动力:不断扩大的市场。师: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工业革命就轰轰烈烈展开了。(二)工业革命的历程师:工业革命最早在哪一领域展开?生:棉纺织业。师:老威廉也颇有眼光,他首先投资于棉纺织业,可能会用到哪些设备?生:阅读棉纺织业领域的技术变革表归纳18世纪英国棉纺织领域的发明时间成果发明者及职业特点联系1733飞梭凯伊,机械师织布1764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织工兼木匠人力、纱易断1769水力纺纱机海斯,木匠水力、纱较粗1779骡机克隆普顿,机械师水力、纱结实精细1785水力织布机卡特莱特,牧师水力织布师:从发明者的身份的身份来看,有什么共性?生:一

7、线工匠和机械师师:各技术发明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生:织布纺纱织布。师:为什么把珍妮机的发明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从珍妮机到水力织布机动力有何变化?人力到水力。最后总结: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和水力织布机相互作用提高了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带动其他行业进行一系列变革。工厂大都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老威廉又遇到难题,每逢枯水期,损失惨重,怎么办?生:需要一种更持久,更有效的动力。1782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生:学生查资料介绍瓦特。师:书上瓦特出生年份写错,不要迷信权威,敢于质疑。联动式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生: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师:联动式蒸汽机有何优越性

8、?生:体积小,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为均匀圆周运动,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师:联动式蒸汽机在各行业的广泛使用会产生什么影响?生: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工业各部门、各行业广泛使用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师:“也许有的同学心想:我要是生活在200多年前多好啊,说不准我也像瓦特先生一样有伟大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那大家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呢?”问题处理:学生可能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可,一种是不一定。教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强调:也不是所有生活在200多年前与瓦特同龄的人都像瓦特那样有伟大的发明,瓦特之所以有伟大发明虽然是时代产物,但跟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的动力问题

9、,今天这个时代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雾霾问题、能源问题等,同学们当今也是一个呼唤发明创造的时代,你做好准备了吗?希望大家努力、刻苦、创新、实践,像詹姆斯瓦特一样去发明创造吧!师:动力问题解决后,老威廉的工厂生产的货物太多,需要解决交通运输问题,这就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陆上和海上交通工具的变革,火车和轮船应运而生。某博物馆要对世界上第一辆火车制作一张卡片,请你帮他完成。生:名称:“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发明者:史蒂芬孙时间:1814年作用:扩大了活动范围,改变生活方式等,随后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1807美国人富尔顿。这也是工业革命中唯一的一项英国本图以外的发明。由学生完成技术革新表。师:到

10、1840年前后英国的工厂基本实现大机器生产,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后美国、法国等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师:工业革命不像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充满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悄无声息却威力并不亚于暴力革命,下面我们通过小威廉的所见所闻,共同探究本节课又一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出示材料及问题:材料一:1855年的一个早晨,刚从伦敦坐火车回来的小威廉决定步行上班,一路上,他看见繁华的街道两边车水马龙,附近的工厂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成群结队的纺织工人匆匆赶往厂房,经过询问,他发现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每天工作14小时,收入低,对资本家颇有怨言材料二:1856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

11、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60%,初步实现城市化。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的12以上。问题:从小威廉的所见所闻,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什么变化?学生先思考后合作讨论得出: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变成工业国。2、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3、产生了工人和资本家对立的社会矛盾。4、自然环境开始遭受破坏等。感悟历史主

12、题升华师:科技在优化生活、改变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所以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科技发展能够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学生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科技梦而努力。课堂小结最后我用歌谣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工业革命起英伦,各种发明接连兴;手工工场效率低,棉纺织业用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近代工厂纷纷起;汽船铁路同时建,英国富强世界惊。课堂反馈1.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851年英国能够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是()A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B英国拥有许多发明创造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2.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煤的储存丰富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C.采掘技术提高D.煤的出口量激增课堂延伸1、结合中国近代史,思考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工业强国,为扩大世界市场,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后小实验:蒸汽的力量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活塞、水过程:盛水、塞活塞、固定、加热现象: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汽会将活塞冲开结束语:睿智的英国人在17世纪开创了君主立宪制,率先站

14、在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18世纪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一流的工业强国而傲视全球。另一方面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人与资本家的贫富差距加大,工人不满资本家的压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际工人运动,它又将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当哲学博士马克思遇到“富二代中学生”恩格斯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下节课我们一同分享评课我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就是有趣、有法、有魂。朱贺老师的这节课就很好的贯彻了这一标准。1.课要有趣。这不仅仅要有一个新颖的导入,更要的课的整体设计有新意。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也就是创设情境就是让课堂教学“有趣”的有效途径。如朱贺老师设计的威廉家族的创业史生动的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的背景、技术的革新

15、、复杂的历史影响,学生们从中清晰地感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脉络。当然情境的额创设也要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此外,恰当运用史料也可以还原历史生成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贴近历史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自己归纳重要历史结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课要有法。首先,教师要思路清晰,这就要注重问题的引领。如朱贺老师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和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中对本课历史进程有了清晰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其次,教师要善于整合教学资源,这不仅要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更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剪裁。如朱贺老师考虑到“工厂之父”这一知识点与本课的主干知识联系不密切,就

16、放到课后习题中处理,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过程的顺畅,又维持了本课知识体系的完整。最后,教师要注意厘清知识中的易混点,这既是考试的重点,也是一名教师深厚底蕴的体现。3.课要有魂。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是最能体现初中历史学科特点的地方,但也是教师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地方且难于操作。朱贺老师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问题:“有同学说:我要是生活的200多年前,说不准我也像瓦特先生一样有伟大的发明,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认识到瓦特的发明既是时代的产物,也和自己的努力密不可分。这不仅使学生懂得要像瓦特那样顺利历史潮流,勇于创新,也使学生感受的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这一设计使本节课不仅有了宽度和深度,更有了高度和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