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模组PACK装备龙头先惠技术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5224399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模组PACK装备龙头先惠技术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能源汽车模组PACK装备龙头先惠技术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模组PACK装备龙头先惠技术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模组PACK装备龙头先惠技术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模组PACK装备龙头先惠技术研究报告1. 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优质企业,专注模组/PACK 领域1.1. 新能源汽车模组/Pack 装备核心供应商,股权较为集中公司主营各类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9 年入选工信部公布的第 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1)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智能自动化设备,主要产品:动力 电池模组/Pack、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动力电池测试和检测系统智能制造设备、燃料电池 电堆/系统生产线等,主要客户为大众汽车、华晨宝马等。2020 年公司荣获宁德时代优 秀供应商质量优秀奖,2021 年公司获得宁德时代颁发的“年度优秀供应商”

2、荣誉称号。2)燃油汽车智能自动化设备,主要产品包括:变速箱、底盘系统智能制造装备供 应商,客户涵盖上汽集团、采埃孚等一线整车厂及汽车零部件企业。3)智能制造软件。可大幅提升智能自动化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公司以燃油车智能装备起家,目前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为第一主业。2017 年至 2020 年,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备的收入复合增速为 35%,收入占比从 52%大幅提升 至 74%。盈利能力方面,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的毛利率约为 33%左右,和燃油车 智能装备的盈利能力差别不大。工业制造数据系统近年毛利率近 60%,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现有四座工厂,工厂面积总计 7.2 万平,分别为上海两座工厂

3、、武汉工厂以及 长沙一期工厂。为更好拓展海外业务,公司分别在北美、德国设置两个海外子公司,以 及捷克一个海外办事处。公司股权较为集中,王颖琳、潘延庆为公司创始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 王颖琳、潘延庆,二人均在汽车行业具备二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王颖琳、潘延庆已建 立一致行动关系,二人合计持股比例接近 40%。上市以来公司已先后实施两次股权激励计划,覆盖 10%以上员工,充分彰显管理层信心。1)2020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共授予 73.20 万股,对公司高管及其他中高层管理 人员、业务骨干等合计 85 人进行激励;2)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共授予 100 万股 (其中首次授予 82

4、.06 万股),对业务骨干等合计 140 人进行激励。2022 年 1 月 18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股权激励计划。此次共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00 万股,其中首次授予 87.52 万股。此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 108 元,授予对象包 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业务骨干等合计 148 人。1.2. 近三年利润复合增速 23%,盈利能力总体保持稳定公司 2017-2020 年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为 30%、23%,2021 年业绩有望加速增长。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5 亿元,YoY+38%;归母净利润为 0.6 亿元, YOY-15%。2021 年前三季度,公

5、司营收达到 7.4 亿元,同增 144%;归母净利润为 0.7 亿 元,同增 124%,收入利润加速增长。公司盈利能力基本稳定,近 4 年 ROE(摊薄)约为 9%。2016 年以来,公司综合 毛利率小幅微降,维持在 30%以上,净利率较为稳定,近年来始终维持在 10%左右。2. 欧美市场孕育新机会,国产替代空间较广阔公司主营产品为智能自动化装备和工业制造数据系统,属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其 中动力电池模组、Pack 生产线为最核心产品,约占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备收入 的 80%-90%。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包(PACK)生产线,应用了机器人技术、激光技术、 视觉识别和智能补偿技术、

6、自动拧紧技术、密封测试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大幅提升了 电池模组/电池包(PACK)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公司是率先切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技术经验领先。根 据招股说明书相关数据,公司生产的模组生产线生产节拍最高可达 20.58 秒/个,电池包 (PACK)生产线生产节拍可达 51 秒/件。2019 年,宁德时代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推出全新的 CTP 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 平台。动力电池 CTP 就是电池内部的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通过这种技术可以省去电 池组装中一部分环节从而实现降本的目的。在 CTP 趋势下,公司 PACK 线的订单占比将逐渐增多,而 PACK 线的单价及

7、毛利率 均略高于模组线。2021 年公司模组线的订单占比略高于 PACK 线。2.1. 预计国内 2025 年模组/PACK 产线市场达 113 亿元,复合增速 55%锂电设备根据生产工艺通常分为前中后三段,电池后段工艺主要为包含化成、分容、 检测和组装,其中组装段包括模组组装与 PACK 组装。模组/PACK 自动化设备行业增长三大驱动力:1、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对应固定资产投资金额有望快速增长。2、自动化模组/PACK 产线对传统人工装配方式的替代,自动化率提升需求。模组/PACK 产线自动化率提升的原因:1)政策在智能制造装备的初期发展中起到 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在后续的产业发展中

8、也有着关键影响力;2)人口结构变化、人 力成本上升,为智能制造装备替代人工提供了重要契机;3)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 调整是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的另一重要机遇,企业生存压力促使其推行自动化作业, 同时工业 4.0 概念的兴起,生产精细度、品质感要求的提升也使得企业主动寻求自动化 改造。3、新领域的拓展,如储能、燃料电池装配等。预计 2025 年国内模组/PACK 自动化产线的市场规模有望达 113 亿元,未来 5 年行业的复合增速将达到 55%。重要假设:1)汽车电动化趋势持续演绎,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 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预计 2021-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 13

9、%逐步提升至 39%。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销量平稳增长,预计 2021-2025 年销量复合增速 3%。据此 我们预计 2021-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从 339 万辆提升至 1146 万辆;2)为缓解“里程焦虑”,新能源汽车单车带电量中长期有望不断提升,预计 2021-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单车带电量逐步提升,从 45kwh 提升至 56kwh;3)随着动力电池行业逐渐成熟,预计产能利用率有望逐渐提升,假设动力电池产 能利用率将从 2021 年的 50%逐步提升至 2025 年的 55%;4)单条锂电产线的年装机量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提升,假设锂电设备单条产线对应 的年产能将从

10、 2021 年的 1.9GWh 逐步提升至 2025 年的 3.0GWh;5)政策、人口、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推动下,假设单条模组/PACK 产线的自动化 率逐步提升,从 2021 年的 50%提升至 2025 年的 80%;6)单条产线模组/PACK 的投资金额随着自动化率不断提升,所使用的自动化设备 数量增加,假设将从 2021 年的 0.5 亿元/条线逐步增长至 2025 年的 0.7 亿元/条线。类比国内,我们预测 2025 年欧洲模组/PACK 自动化产线的市场规模有望达 83 亿元, 未来 5 年行业的复合增速将达到 20%。重要假设:1)欧洲汽车行业进入成熟期,预计 2021-20

11、25 年销量复合增速为 3%。 在“碳中和”背景下,欧洲诸国正大力推动电动汽车持续增长。预计 2021-2025 年电动 汽车渗透率将从 15%提升至 40%,对应电动车销量从 263 万辆提升至 774 万辆。2)类比国内市场,为缓解电动车“里程焦虑”,提升续航里程,预计单车带电量长 期持续提升,假设 2021-2025 年电动汽车单车带电量从 49KWh 提升至 58KWh。3)欧洲动力电池扩产速度不及我国,产能利用率较高,假设 2021-2025 年维持在 80%水平。4)由于欧洲市场的人力成本高于国内,自动化率较国内更高。自动化率的提升有 助于生产的锂电池产品一致性、效率更好。假设欧洲

12、市场单条模组/PACK 产线的自动化 率从 2021 的 50%提升至 2025 年的 90%。5)由于欧洲市场的单条产线自动化率高于我国,因此单条产线的年产能均较国内 更高。假设 2021-2025 年单条产线的年产能将从 2.9GWh 提升至 4.5GWh。6)单条产线模组/PACK 的投资金额随着自动化率不断提升,所使用的自动化设备 数量增加,假设将从 2021 年的 1.5 亿元/条线逐步增长至 2025 年的 1.8 亿元/条线。预测 2025 年美国模组/PACK 自动化产线的市场规模有望达 53 亿元,未来 5 年行业的复合增速将达到 67%。重要假设:1)美国汽车行业进入饱和期

13、,假设 2021-2025 年汽车销量维持在 1748 万辆。拜登政府加快推动“碳中和”,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迎拐点。预计 2021-2025 年 电动汽车渗透率将从 4%提升至 25%,对应电动车销量从 70 万辆提升至 437 万辆。2)类比欧洲市场,为缓解电动车“里程焦虑”,提升续航里程,预计单车带电量长 期持续提升,假设 2021-2025 年电动汽车单车带电量从 49KWh 提升至 58KWh。3)美国动力电池扩产速度不及我国,产能利用率较高,假设 2021-2025 年维持在 80%水平。4)由于美国市场的人力成本高于国内,自动化率较国内更高。自动化率的提升有 助于生产的锂电池产品

14、一致性、效率更好。假设欧洲市场单条模组/PACK 产线的自动化 率从 2021 的 50%提升至 2025 年的 90%。5)由于美国市场的单条产线自动化率高于我国,因此单条产线的年产能均较国内 更高。假设 2021-2025 年单条产线的年产能将从 2.9GWh 提升至 4.5GWh。6)单条产线模组/PACK 的投资金额随着自动化率不断提升,所使用的自动化设备 数量增加,假设将从 2021 年的 1.5 亿元/条线逐步增长至 2025 年的 1.8 亿元/条线。预计 2025 年全球模组/PACK 自动化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249 亿元,未来 5 年的复合增速达 38%。2.2. 中高端

15、市场仍以外资为主,公司为国产品牌领军企业目前行业高端市场仍然主要由外资企业占据。与国内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技术、品牌和资金实力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设计与技术优势,基本垄断了行业的高端市场。公 司的客户为汽车行业主要汽车生产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应用于大众、宝马、奔驰等 汽车市场中高端主流品牌,是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制造装备的中高端产品供 应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备领域,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以外资为主:1、蒂森克虏伯汽车系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为汽车制造商、供应商提供与车 身和总装设备相关的控制和测试系统。近年来,新的业务领域包括为可替代电池和驱动 系统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创新轻量化

16、解决方案。先惠技术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北 京奔驰、斯柯达(捷克)、华晨宝马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配线项目,长城汽车、上 汽集团华域麦格纳等电动汽车电机、电控系统项目竞标中与该公司存在竞争。2、库卡柔性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德国库卡系统有限公司(集团)在中国设 立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面向高端汽车制造厂和高端车型提供集规划、设计、制造、安 装、调试、售后支持和咨询为一体的高端解决方案和服务。先惠技术在上汽大众、一汽 大众、斯柯达(捷克)、华晨宝马、吉利威睿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配线项目竞标中 与该公司存在竞争。3、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是意大利柯马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设立的独资公 司。意大利

17、柯马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索菲特集团,为飞机和汽车等众多行业提供工业自 动化系统和全面维护服务,主要业务包含焊接加工件,汽车整车厂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机器人,车身及车身产品设计及工艺等。该公司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在国内汽车装 配设备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先惠技术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斯柯达(捷克)、华 晨宝马、吉利威睿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配线项目竞标中与该公司存在竞争。4、斯德拉马机械(太仓)有限公司。是德国 Strama-MPSMaschinenbau GmbH & Co.KG 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德国总部 1946 年成立于 Straubing,是世界领先的专用设 备制造商,主要生产制造汽

18、车夹具,装配检测系统,太阳能模拟器,试验台, FZG 齿轮 加压检测台,清洗设备等等,主要客户有大众,奔驰,宝马, 采埃孚,西门子,博世等。 先惠技术在华晨宝马、德国大众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配线项目竞标中与该公司存在 竞争。假设公司 2020 年模组/PACK 业务收入占新能源自动化设备收入(为 3.7 亿元)的 比例为 85%,根据此前关于市场规模的测算,国内 2020 年模组/PACK 设备的市场规模 为 13 亿元,我们测算公司 2020 年市占率约为 25%左右。3. 积极拓展新产品、新领域,打造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军企业3.1. 储能装机快速增长,预计未来 5 年全球对应模组/PACK

19、 线总投资规模达 50 亿元随全球碳中和理念成为共识,能源结构转型进入加速阶段。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必将 引发电力系统对储能长期、持续的需求。电化学储能作为当前主流储能手段,综合优势 明显,将充分受益于产业红利。电化学储能的灵活性调节特质是其在电力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以光储发 电系统为例,由于光伏发电受资源禀赋限制,出力曲线天然具有波动性、间歇性,无法 很好地与符合曲线匹配,因此并网后容易加大电网的消纳负担。加装电化学储能后,储 能可通过快速的充放电,在发电功率低时放电,在功率高时充电,调价电源与负荷端的 功率差,实现用电与发电的高度匹配。预计全球 2025 年新增储能装机将有望达到 17

20、2GWh,2021-2025 年复合增速达到 75%。其中,中国市场方面:1)发电侧,新能源发电并网需求是核心驱动力。预计 2020- 2021 年间国内各省陆续出台的政策性新能源配储要求是未来 5 年发电侧储能的重要推力。 2)电网侧,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需求有望超预期增长。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 力系统中,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及火电的退出,发电端的波动急剧变大,电网对灵活调节 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推动辅助服务需求。3)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盈利模式更优。考 虑到用户侧峰谷价差扩大、电力需求响应机制及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完善,工商业用户储 能经济性提升,市场化需求逐步释放。预计 2025 年中国新增

21、45GWh,对应市场规模 499 亿元。综上所述,预计 2021-2025 年中国新增电化学储能 5/11/21/31/45GWh,十四五新增装机 CAGR=70%。预计 2025 年国内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 45GWh,相比 2020 年增长约 42GWh。假设单 GWh 储能新增装机量对应的模组/PACK 线投资金额为 0.25 亿元,对应 2021-2025 年储能模组/PACK 线的总投资金额约为 10 亿元(平均每年 2 亿元)。类比国内,预计 2025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到 172GWh,相比 2020 年增长约 160GWh。假设单 GWh 储能新增装机量对应的模组/PACK

22、 线投资金额为 0.3 亿元,对应 2021-2025 年储能模组/PACK 线的总投资金额为 50 亿元(平均每年 10 亿元)。3.2. 较早布局燃料电池电堆/系统产线,成功交付多个重要项目公司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前沿,已成功开发并销售了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生产线。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生产线,应用了机器人技术、视觉识别和智能补偿技术、自 动拧紧技术、密封测试技术、AGV 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大幅提升了燃料电池电堆/系 统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国内目前在氢燃料电池生产线大部分是人工,还未形成智能自动化产线。电堆是燃 料电池的核心原件,精密度很高,且质量很重,人工装配的不合格率和损坏的概率极高

23、, 且劳动强度大。公司自动化生产线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隐患,便于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机器人配视觉识别系统进行精确定位技术,从而降低了操作安全 风险。整个电池产品的零件很多,人工上料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采用智能 AGV 实现 自动输送生产物料,减少了人工,实现了物料智能化配送。公司早在 2017 年就已经取得燃料电池发动机装配线的项目定点,为重塑科技提供 包含装配工位、试漏工位、配料工位、电性能测试、EOL 测试、返修区等一系列解决方 案。4. 客户、技术、服务优势明显,未来有望强者恒强4.1. 客户优势:大部分系整车/动力电池/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客户资源优质。1)主机厂

24、客户:公司是大众汽车(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 华晨宝马的动力电池包(PACK)生产线主要供应商;2)电池厂客户:是宁德时代新能 源、孚能科技的动力电池模组生产线供应商;3)海外客户:成功走出国门,成为少数 直接为欧洲当地主要汽车品牌(大众斯柯达(捷克)提供动力电池包(PACK)生产线 的中国企业;4)燃油车客户:公司在燃油汽车领域研发并生产制造的智能自动化生产 线主要用于众多客户的中高端变速器、底盘系统的生产,并最终提供给大众、奔驰、宝 马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主流车型所使用。4.2. 技术优势:自动化水平高、从进口替代到供应全球模组/PACK 自动化产线的研发门槛较高,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25、。智能自动化 装备及工业制造数据系统产品制造过程涉及计算机软件、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 械设计、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研发基础要求较高,是一个大型的定制型系 统。控股子公司上海递缇(上市公司持股 53.55%)专业从事工业数据业务,涵盖实时无 线传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MES 和智能诊断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且得到了 大众,戴姆勒,通用等著名企业的认可。MES 技术帮助提高柔性化、智能化水平。该技术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针 对生产制造环节的流程控制。公司开发了 Dat智能电子作业指导系统、D one MES 制 造执行系统、工厂 MES 中的计划管理模块软件等,可以与装配

26、吸纳的电器控制系统结 合更紧密,从而提升自动化装配线的柔性化、智能化水平。公司一直在为德系为代表的高端客户服务,能够满足较为苛刻的行业技术标准。公 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并建立了强大的技术团队,目前已取得 50 项专利权,38 项软 件著作权,能够满足上汽集团系、上汽大众系、德国大众系、一汽集团系、华晨宝马、 采埃孚系等全球知名企业的严苛技术标准。上海安亭的上汽大众 MEB 工厂是上汽大众最先进、智能的标杆工厂之一,为了进 一步提升自动化率与生产效率,整个工厂配备 1400 多台工业机器人,车身和电池车间 基本实现无人化全自动生产。其中车身车间自动化率高达 84%,采用大量智能制造新技 术,包

27、括 At-line 在线测量、EMS 空中输送、机器人全自动拧紧工艺、CMT+冷金属过渡 焊接工艺等均是上汽大众首次使用。据动力电池企业、主机厂等调研反馈,模组产线的自动化率行业平均水平为 40%- 70%,PACK 产线的自动化率行业平均水平约为 5%-20%,而公司的模组产线以及 PACK 产线的自动化率可以分别达到 95%和 9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作为国内优质模组/PACK 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不仅部分实现了对中高端市场进口产品的替代,同时已经成功走出国门,为国外主流汽车公司提供电池产线。大众斯柯达成立 122 年来,第一次采购来自于亚洲供应商(先惠技术)的产线,同 时这也是欧洲

28、第一条来自于中国的电池线。公司在 2018 年 2 月在德国设立子公司德国先 惠,后在捷克设立办事处负责斯柯达(捷克)项目的后期维护。2018 年为斯柯达(捷克) 提供动力电池包(PACK)生产线,斯柯达(捷克)项目产生收入近 0.5 亿元,这也是公 司第一个海外项目。据招股说明书,公司与华晨宝马签订合同,产品为 W19.89_G08_Pack assembly_step 2,这也是 BMW 集团第一次采购中国装备厂商的电池线。4.3. 服务优势:项目经验丰富,交付及时技术可靠、风险可控、交付及时。智能自动化装备为大型非标产品,产品的成功涉 及整体方案设计、机械与电控方案设计、信息化功能设计、

29、零部件采购、系统集成、安 装调试、系统技术升级等各环节,客户需求变化性和生产复杂性的提升导致项目管理难 度较高。项目经验丰富。下游中高端优质客户在招标时,一般要求投标方具有丰富的项目经 验,特别是具有与世界排名靠前或国内前列的汽车厂商成功合作的经验。公司自成立以 来,一直致力于与汽车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品牌汽车的生产, 产品线横跨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是公司业务开拓的重要 优势。公司提供覆盖项目全流程的高质量服务。项目开始前期,公司与客户密切交流,及 时跟踪客户信息,了解客户对于产品生产设计要求,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设计方案, 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向客户交付满意的产品。项目进行厂内整线验收之后,公司安排专人 进行配送、对产品进行安装调试、及时反馈项目实施效果,同时还向客户提供工作人员 培训等服务。此外,质保期过后,也为售后服务提供快速响应速度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