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21523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跨越代沟课标要求1.1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1.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1.4 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情感。 2.1 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人际关系是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本单元将学会与家

2、长、老师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关系作为本学期思想品德课内容的起始部分。家庭交往是人际交往的开始,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重要的支持,教师是青春期的孩子的 “逆反”对象。本单元设计了两课内容:走近父母和理解老师。 第一课走近父母,教材首先让学生回忆父母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尊重和孝敬父母是我国重要的道德规范,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孝敬父母,为后面内容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交往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正确面对“代沟”。了解什么是代沟、为什么会有代沟产生以及怎样正确处理代沟是第二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在前面这两部分内容的认识和情感铺垫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沟通

3、。 第三部分内容主要解决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是操作性极强的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认识,而且掌握了一些理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走近父母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理解老师,主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引导学生理解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中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解决问题,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尽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义务;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并掌握与父母和谐沟通的

4、方法。 (2)理解教师职业与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情感,并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断提高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正确面对代沟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主动积极地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等良好的交往意识和情感。 3.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独立意识飞速发展。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又希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建立各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成为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青春期又是一个不成熟充

5、满矛盾的时期。学生要面临太多的矛盾和冲突,其中包括要求独立与自身尚不成熟的矛盾,依赖性和要求独立的愿望的矛盾,对权威的反叛心理与自身的幼稚之间的矛盾,渴望理解与自我封闭的矛盾,等等。这些都可能使青少年产生很多心理冲突。在这个时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代沟、正确对待逆反心理是及时而且必要的。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青少年存在如下矛盾和问题。 (1)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希望平等、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事情,而父母往往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 (2)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3)当代儿童的年龄特点与父母固有观念所造成的冲突。 (4)相当数量的中学生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并缺乏反哺意识。据调查,有 65%

6、的中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我国中学生最尊敬的 10 位人中,竟然没有自己的爸爸、妈妈! (5)责任意识淡薄,承担责任的能力弱。 4.教学建议 (1)本单元所涉及的交往问题也是学生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仅仅从青少年方面去分析、判断孰是孰非,避免引起矛盾,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应将着眼点放在解决矛盾、处理问题上。 (2)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应是本单元授课的重点和落脚点。应该多注意这方面的操作练习。 (3)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相互尊重、民主的研讨气氛。通过典型案例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要以相互理解为主线,主动搭建相互沟通的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理解和沟通的能力是本课的最终目标

7、。 (4)本单元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要求教师在经过一定的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搭建彼此进一步沟通的平台,创设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调控行为。 (5)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要注意学生在教学中产生的“瞬间灵感”,并积极进行引导,通过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真正实现问题来源于学生、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学生的重要教学理念。 第一课 走进父母第一节 关爱与回报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猜猜这些图片是什么 选择几张父母照顾孩子的图片,遮盖其大部分,露出一小部分,让学生猜猜这些图片的内容。 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 我身边的父母让学生展示几张

8、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重新回味长大的历程,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引出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关系。 从自己的成长导入与父母的关系。 小组活动:说说我的成长故事 成长的辛苦:回味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如生病、在外面受委屈等,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来自父母的帮助。 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里程,感受父母抚养的辛苦。 说说我所知道的父母 不同年龄阶段,父母爱护的内容不同,从生活小事到精神安慰等,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学生查找有关父母的故事,如英雄的父母、小说中的父母、自己的父母等,体会父母在儿女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痛苦,从而体会世界上只有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是不求回报的。 父母的爱护是我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9、假如没有父母的关爱 教师举反例 :对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与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的对比调查发现,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其智商、情商均低于有父母关爱的正常孩子。 体会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 讨论:如何报恩、何时报恩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通过查找和交流古代孝子的故事,了解他们是如何孝敬父母的,体会他们为何如此孝顺父母。从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等我长大了再孝敬父母”说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要从现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拓展:父母的艰辛 找一件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印象最深、感到最难的事情,写下来,拿到班

10、里交流。 小结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孝敬父母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父母爱的回报应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二节沟通与交流 做知心朋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关注矛盾小品导入: 一个电话引起的风波 故事梗概:最近,总有电话找小雨,每当有人打电话找小雨,妈妈都想知道打电话的是谁、说了什么。而小雨不愿意让妈妈了解自己的隐私,由此产生的“神秘”,引发了母女之间的争吵。(学生可以发挥) 承认现实中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着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第二环节:分析矛盾学生小组讨论:我的感受和看法 联系身边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与父母

11、的矛盾和冲突、矛盾的存在对他及家庭的负面影响。从学生身边的矛盾说起,使讨论的话题更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材料展示:父母的心声 选一些父母对这种矛盾的看法,让学生听听家长的心声。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进行总结。以下几个方面供教师参考。(提醒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1)学生处于青春期,独立性增强;(2)父母不舍得放手,处处关注;(3)年龄和阅历差异,造成双方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差异;(4)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加剧了与父母的疏远。 平静、理智而客观地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 第三环节:解决矛盾

12、针对上述案例,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师归纳,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态度,寻找几种方法”。 一个态度:主动、愉快地与父母沟通。几个办法:(1)通过聊天、写信等方式,打开心扉,主动与父母沟通;(2)换个角度看问题,用放大镜看父母的优点,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关爱;(3)产生矛盾后,抑制急躁情绪,妥善处理;(4)经常反思、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讨论中产生,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利于他们接受。 拓展:朋友般的世界爸爸妈妈写给我的信:选择几个与父母存在比较尖锐矛盾的学生,请他们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课堂上,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反省自己的过失。 在感动中学会沟通与理解。

13、总结由于学生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父母仍然是他们解决难题的主要支持力量,只有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从父母的双翼下走出来,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与父母的相处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第二课 理解老师第一节 走近心灵,做知心朋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教师楷模的故事 播放一段劳模教师的动人故事。 了解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认可。 大家谈:说说我的老师 学生说说自己的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说说“我”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通过讨论,学生回味成长过程中与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从而体会老师在“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体会老师伴随“我”成长的过程,不仅是以

14、知识培育我们,更是在做人上给“我”以帮助和指导,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 教师总结 结论: 教师伴随着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教师是家长之外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的人”。 老师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老师 呈现心理学家的调查:近100%的老师都认为自己爱学生,而感受到老师爱自己的学生只有70%左右。教材中的调查结果为: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不好相处”。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认识到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和谐的音符,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以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不易,也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想法。“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 认识师生关系的状况,感受教师和学生对师

15、生关系认识上存在的差异。 老师想说的话 选择几篇教师写给学生的学期评语,在全班交流,让学生体会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 让学生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 拓展活动:老师,我想对您说 学生分小组,写出平时没有机会对老师说的肯定和感激的话,也可以写对老师的意见或建议,帮助老师认识和改正自己。 营造师生平等沟通的机会和环境。 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的影响是终生的,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保证。维护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责任。主动营造和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更是迈入社会所必需的历练。 教师的总结对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中“我”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导向作用。 第二节 阳光下最灿烂的职

16、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了解与教师交往、沟通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教师的感情;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解释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教师交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如奉献、敬业、爱等;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教

17、师的工作特点。 教学难点:“我爱我师”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访谈老师 访谈的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他怎样看待学生; (2)他对本班级的评价和期望; (3)他怎样看待所教的学科; (4)他的兴趣爱好有哪些; (5)他最爱读的书; (6)近期他遇到的烦恼; (7)近期他遇到的最高兴的事; (8)他每天在学校里需要处理的工作; (9)他每天的工作时间; (10)他设计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 (11)他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12)他对自己的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访谈,整理访谈结果并在课堂上开展交流活动,达到理

18、解教师、了解教师的目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教师职业的新感受。 最后教师总结: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不仅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 二、我与老师的故事 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与老师之间的、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 (1) 你的老师对你有哪些影响(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 (2) 你能否原谅老师的过失?如果不能原谅,那么怎样尽量降低老师对你的消极影响; (3) 比较师爱与父母之爱的区别,体会教师的爱神圣高尚在哪里

19、? (4) 自己有没有最爱的老师,为什么最喜欢他(她)? 三、给最爱的老师画个像 学生介绍自己最爱的老师,可以采用画像、语言、诗歌、动作、口头禅等方式介绍。 小结:通过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了教师职业的特点,更加理解和尊敬老师了。 教学札记:第三节 良师与益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难忘的老师 学生朗读配乐散文难忘的肖老师(见“多媒体资源”),认真体会作者的心理感受。教师提问:(1)作者描述的是怎样的情感?(2)作者和肖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3)问题是怎样得到解决的?(4)你如何看待他们这种师生关系? 以一位即将离校学生对往昔师生相处时光的回顾,引出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0、,为本课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情感铺垫。 活动:“良好师生关系”调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回味中学师生关系时的情感,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对理想师生关系的看法。 学生宣读“教师心目中良好师生关系”的调查结果(课前开展调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调查结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学生经过比较后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的期盼。 小结: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互助的师生关系,不仅是广大同学的期望,也是教师的期望,更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师生共同畅谈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探索进一步努力的目标。把良好师生关系的情景展现在

21、同学们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愿望,为接下来的沟通和理解奠定基础。 体验:换位思考学生思考并交流:散文中主人公和肖老师平时关系那么好,为什么也会发生矛盾;假如你是这位肖老师,你当时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课堂交流可能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肖老师要管理课堂、要组织教学等,所以会当众批评学生。这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友情和学生之间或同伴之间的朋友关系不同,这种不同来源于彼此的角色及责任,良师益友是以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为前提的。这就使师生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冲突。学会面对和接受这些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小结:同学们刚刚体会

22、了老师在处理问题时所面临的顾虑或难处,更进一步地理解了老师的责任。相信这些一定会对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体会散文中的肖老师当众批评自己最疼爱的学生时的想法和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学会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师生间的冲突,明确相互理解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活动:师生关系调查 呈现学生课前进行的关于本校初一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的结果。运用全班交流和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就调查的结果,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讨论:为什么目前师生关系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进一步运用换位思考,对现实的师生关系问题进行分析。为接下来针对本班情况的讨论奠定基础。 链接与拓展 学生调

23、查生活中易使教师产生烦恼的事件,交流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请参与采访的同学谈谈采访体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活动:寻找破坏师生关系的因素 根据前面的讨论,基本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师生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师生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筑师生间的情感桥梁。 引导学生分析,本班是否存在容易破坏师生关系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一旦谈到本班的情况,就容易出现对号入座的现象,弄不好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影响接下来的讨论。教师要注意,不要过多地纠缠具体的事件或表现,对事件要概括为一般现象,以积极的引导为主,能引发学生

24、的思考就足够了。 学会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本课的落脚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有利于从不同角度探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也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 通过前面的讨论,同学们为我们班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今天将成为我们师生关系的新起点。 链接与拓展 学生调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阻碍,交流调查结果。(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缺乏沟通和理解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最大障碍)通过调查,感受建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活动:师生情感沟通 (1)呈现本班班主任老师给同学的心理话,请同学在悠扬的

25、音乐声中朗读,体会班主任老师在写这段话时的心情。(2)请学生给老师留言,可以是一句真诚的感谢、一句赞美、一个祝福、一个心愿、一点歉意或者是一个能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议,写在学生最喜爱的纸上,并折叠成学生最喜欢的形状,放到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幸运盒”里。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学生无法写或不好意思写,教师要做引导,必要时可以借用其他同学写好的进行启发。交流要以自愿为前提。(3)动员学生将“幸运盒”精心装饰,选派信使把这些留言作为礼物送给班主任老师,将沟通落到实处。 班主任老师要为学生沟通做出榜样,为接下来的活动作铺垫。教师的话将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纸,折叠成喜欢的形状,写下要对老师说的话,此活动创设了和谐、宽松的沟通氛围,可能也是本课的高潮之一。 小结 身为教师,今天听到了许多同学的心声,感受到你们的热情和宽容,我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热情真诚、宽容大度、客观公正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老师们感受到与你们相处的幸福,也可以使你们更多地体验到学生生活的快乐。最后,我想说的是:尊重、爱惜他人,本身就是自尊、自信的体现。 总结观点,提出希望。教学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