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院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修改)护管.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19806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医院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修改)护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字化医院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修改)护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化医院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修改)护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医院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修改)护管.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院数字化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李素红近年来我院以数字化信息建设为先导,实行全面改革,使医院发生巨大变化,被评为全军医院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基地。医院信息化建设渗透到了医疗护理、政工后勤、药品物资等各个管理层面,形成了资源共享网络化、办公系统自动化、医学图像数字化、信息采集无线化、数据传输信息化、安全监控可视化的格局,初步展示了数字化医院的整体效能。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势必对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笔者就我院数字化信息建设及其对护理工作带来的积极 报告如下。1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情况1.1医院数字化现状及软硬件情况我院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医院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了与全军指挥自动化网、全

2、军远程医学卫星信息网、社会医疗保险网和Inter宽带网的联接等,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无线数据传输、无胶片诊断的网上会诊1。目前我院在网上运行的应用软件有120多个,其内容覆盖医院管理、医疗护理业务、药品物资流通、政工后勤保障等各个层次。1.2与护理护理相关模块应用及介绍 1.2.1HIS系统的使用该系统以护士的日常工作为目标,包含病人基本信息及护理诊断、医嘱处理等主要功能。在医嘱的处理上充分显示了计算机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调整、高效、安全等优越性,减轻护士的手工抄录工作,解决了护士手工转抄和核对医嘱工作量大和容易出现差错的问题,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处理医嘱时自动进行药物、处置

3、和用品的计价,可随时查询病人的经费使用情况,提醒临床督促病人交费,避免漏收费、病人恶意拖欠费用的情况发生。通过护士站实用查询系统,可打印病人一日清单,增加了病人费用的透明度,提高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1.2.2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PDA) PDA是以医院现有的HIS系统为支撑平台的掌上电脑。PDA的应用实现了我院电子信息的充分共享,将现有护士工作站扩展和延伸到了病人床边,护士可以随时查询病人的护理诊断、病情、诊断、治疗等信息;在床旁录入病人的生命体征、体重、出入量、意识等护理记录并自动生成体温单及生命体征观察单,简化了重复转抄、录入的环节,并提高了护理文书的合格率;医生下达医嘱后,会在第一时间

4、内自动转移至PDA上,出现有新信息提示,护士可在病人床头进行医嘱的读取、查询、查对与执行,管理者能随时查询医嘱的执行情况、实际执行者、实际执行时间,为医疗纠纷的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护理部可统计单个护士和全院各病区的每日每周每月工作量,使护理工作达到了科学的量化,促进了绩效管理。1.2.3护理综合信息系统护理综合信息系统主要分科室信息管理、人力管理、科室业务管理、综合护理质量管理、整体护理病历信息。其中整体护理病历系统有标准、规范的PIO模板,超大容量的字典库,使各项记录方便、快捷,并解决了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书写护理记录规范的问题。通过各种“率”的查阅,可使护士和护理管理者及时

5、了解整体护理工作中不足,并加以改正,有利于整体护理病历及整体护理质量控制。1.2.4护理交班系统护理交班系统由我院信息科与护理部共同设计开发,它摆脱了护士传统的交班记录手工书写模式。护士可利用共享的已有数据,根据病情,调用不同的模板书写交班,方便、快捷,使护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护理交班记录按设计格式自动生成,整洁、规范、美观,避免了护士表达能力以及字体的差异导致交班记录不规范、不整洁。同时本系统可协助管理者监控护士的工作,要求护士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班记录的书写,认真对待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增强护士人员的责任心。1.2.5全信息条码信息管理系统我院引进该系统后实现了无纸化检验流程管理。医生在

6、HIS系统下达医嘱后,护士根据系统中的显示信息,将容器粘贴条码并用条码扫描器扫入微机。采集标本后,检验科同样用条码阅读器阅读,确保了标本的准确性。护士可在检验系统中查询病人的检验结果。因采集和接收过程均有时间记录,使采集标本过程更加规范化,提高了护士对标本的责任心。另外全信息条码信息管理系统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控制、医疗纠纷的举证、检验结果的互认等,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保障了患者的切身利益。1.2.6科室物资管理系统该系统设权限,护士长可进入使用。护士长通过科室物资管理系统向供应中心进行物品的请领及无菌包的更换。供应中心接到信息后,派人将所需物品下送到科室,减少了护士长或护士去领取物资的时间与人力

7、。通过该系统可查询本病区任意时间段内病区请领与供应中心下送单据,也可查询本病区消耗的物资及请领物品所花费的金额,护士长对病区的支出一目了然,能有计划的进行统筹物资,以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1.2.7自动化办公系统(OA系统)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利于领导和被领导者相互交流,领导的意图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下达到各级的护理人员,被领导者的意见也经常由于无法与领导交流而中断。实行办公自动化后,可快速传递信息,领导者可通过OA系统下达各种通知、文件,而各个护理病区打开通知与公告宣传栏就可以了解医院最新动态及各项通知,也可通过OA系统向上反馈信息,如文章登记,休假批请,发布新闻,发送内部邮件互相交流等,上级部门

8、可直接通过OA系统及时回复,方便了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减少了护理人员因请示要来回跑机关的的时间。1.2.8病人-择医-评医系统数字化信息手段,把就医和监督的主动权交给病人,病人持IC卡插入该系统,可了解科室技术特色和选择医生护士,并对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包括医德医风、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等,将评价结果与人员绩效挂钩,强化了监控和管理,确保了高效、优质的服务8。护士在平时的护理行为中会注重护理质量,谐调护患关系,病人满意率提高。1.2.9数字图书馆2.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对护理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 医院数字化信息建设优化和重构了医院工作流程和管理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实现了对信息

9、采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的网络化管理,使护理工作准确化、规范化。数字化医院工作流程的优化是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为基础的,即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争取最佳的医疗效果、最低的医疗费用,最短的医疗时间、最少的中间环节、最满意的服务质量。2.1信息资源共享,增加了直接护理时数 护理工作在信息医院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出入院、转科、死亡的信息处理;病人生命体征的采集和记录、病情变化记录,辅助生成电子病历;药品、医嘱的检查确认及更改;计价管理;各种药品的使用,消耗产品的计价等,这些都占用护士相当多的时间。医院实现数字化改革后,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一次录入各系统可多次读取,实现了对

10、信息采集、传输、保存的网络化管理,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病人,整体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如:“军字一号”护士工作站的应用将护士从原先的反复转抄医嘱、治疗单、配药单的繁琐工作解脱出来;与药房微机的联网,使得医嘱录入后经护士校对通知中心药房,中心药房便将护理病区当日所用药物累计后下送到护士站,一改以往护士去药房排队领药而占用大量时间和人力的现状,同时药品数量精确,增加了护理人员使用药品的安全性,也堵塞了药品管理的漏洞;使用无线移动护士工作站(PDA)实现了既可在床旁全面记录病人临床信息,又达到观察病情、照顾病人的目的,同时避免了重复操作;通过整体护理系统软件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可轻松完成对病人一系列护

11、理记录,更好的开展整体护理;各护理病区护士通过OA系统接收及反馈信息,减少了因请示要来回跑机关的时间。真正落实“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病房为病人提供全身心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病人得到的直接护理时数增加,护理质量提高,大大的推动了我院的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2.2护理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效率增加,护理文件质量提高 原手工抄写的护理文件经常欠缺,且较多涂改影响护理文件质量,有时重复抄写浪费大量时间及资源3。计算机录入要求医嘱、剂量、用法统一准确,提高了医嘱的质量,因信息资源共享,可在任意时间、任意终端打印各种需要的规范文书格式,整洁、美观,避免了手工抄医嘱及因潦草而造成

12、的差错,护理文件质量显著提高,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缺陷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2.3促进护理改革,使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 医院的数字化信息建设与护理管理模式改革是相辅相成的,采用最新的管理理论对护理管理机制进行系统革新,使物流与信息流更加简捷、科学、合理,做到建章立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管理,建立科学管理体系。2.3.1护理人员管理 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护理人员考核评价。科室基本情况可以查询到各科室床位编制与护士编制,展开床位与实有护士情况。人力资源动态调配系统进行护士排班后,可查询和浏览全院当日在班人员及人数统计等,为管理人员提供了详细、准确的人员在班情况,为统筹安排护理人员提供

13、了第一手资料。为提高我院临床护士的业务素质,护理部每年组织年中、年终二次全院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机上答题考试,试题量多而广泛,由计算机自动评分,评分标准一致,克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方便了护理部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全面考核、评价4,为提高训练效果找到了一种新方法。2.3.2科室物资的管理 护士长通过网络系统管理科室的物资请领与使用,既减少了护士去领取物资的时间与人力,也可通过网络查询本病区时间段内所消耗的物资及请领物品所花费的金额。我院施行科室全成本核算的管理方法,护士长必须对本病区的消耗及支出要心中有数,做到有计划统筹物资,以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这些都要靠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平台作为后盾。2.3.3

14、护理质量的管理 通过对医院信息的研究与利用,建立了网络环境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护理部可以从后台提取各护理病区相关信息,如护士长月工作计划、教学查房及专题讲座,整体护理完成情况等信息,检查各护理病区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质量,并结合护理部查房与每日值班护士长查房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向病区反馈并提供整改措施。由于信息反馈快,管理者可及时得知各护理病区的护理质量,从而很快发现问题,变终末质量管理为环节质量控制,对护理工作的宏观控制起到了决策作用,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5。护理工作面宽而繁杂,应用信息系统发挥电子化服务的优势,将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数量化,更加客观地反映微观工作规律

15、,便于管理者实施工作流程的更加优化和管理,有利于在工作基础上提高作业和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数量化的过程本身也是实施严格管理的一个过程,其结果是有效地强化了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6。科室护理质量管理量化,减少了主观因素对病区及护士绩效评价的干扰,提高了病区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一日清单”及“患者-择医-评医”强化了患者的选择权与知情权,同时强化了对医护人员的监控和管理,由此促进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各环节不断的提升与完善。2.3.4工作负荷及工作量的统计为护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护理部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与护理有关的大量信息资源,智能生成护理指标中的4个有效率指标:特护(重症监护)床日数、一

16、级护理床日率、二级护理床日率、病人周转率,以生成护理工作负荷,指标客观真实。护理部将工作负荷与病区绩效挂钩,对工作负荷大的病区加大奖励力度。另外护理部可根据护理病区的工作负荷对护理人员进行动态、合理的调配,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使护理管理者更加优化实施管理工作流程,为护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护理部还发挥数字化优势,将病区及护士的工作行为进行数量化统计,更加客观地反映微观工作规律。护理病区可以统计本病区的总工作量和每个护士的工作量,根据统计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也作为年度内个人测评及评功评奖的一项重要指标。 2.3.5信息化建设为我院新型管理模式 (医护分开)提供了必要

17、的前提 “三级分科,医护分开”为我院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表现为:护理病区床位打破科室界限向全院开放,资源共享;护理病区经济独立核算。医护分开后极大的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当家理财”的主人翁意识7。医院信息化数字建设为医护分开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相关数据可自动统计归入医疗或护理,使护理单元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参与全成本核算。我院施行全成本核算,这些都要靠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平台作为有力的支持。2.4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有效节能增效 医院资源共享,各种通知、文件通过网络上传下达,办公进行无线终端录入信息,尤其是我院实行电子病历后不再打印病历及相关护理、检查等记录,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

18、公,节约了大量资源(纸张),起到了节能增效的作用。2.5建立了共同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提高 在我院数字体系的作业流程设计中,充分贯彻了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思想,以提供最佳医疗服务为基础,按照最佳效果、最低费用、最短时间 、最少环节、最满意服务的要求,强化环节监控和管理,确保高效、优质、安全服务。医院数字化体系建成后,病人交费、结帐、办理出院手续只需10分钟后便可去核算室结帐,方便快捷。住院期间,病人可通过一日费用清单、触摸查询等方式查询费用,如有疑问可随时要求医护人员作出解释,对住院期间的费用心中有数。病人持IC卡插入“知情-择医-评医系统”,可了解医院技术特色和选择医

19、生护士,并对提供服务的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包括医德医风、医疗技术和服务态度等,医院将评价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强化了监控和管理,确保了高效、优质的服务8。数字化信息手段,把就医和监督的主动权交给病人,拉进了和病人的距离,取得了病人的信任,建立了共同参与的新型的护患关系,病人满意率提高,也为医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2.6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护理科研与护理教学的发展 医院数字化建设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网络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和技术手段,护理科研和护理水平普遍提高。护理人员可通过数字图书馆进行网上学习、文献检索等,利用网络提供的数据搞护理科研。借助视频会议系统,我院护士不用出门便可参

20、加全国各地的远程护理学术会议,及时、迅速掌握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新动态,并相互传递信息,交流经验,护理科研成果也会快速被相互知晓。同时远程教学还降低了教育成本,优化了教育资源,促进了全体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9。护士们还从因特网上拓宽眼界,获取信息。信息量的加大和信息交流手段的改善,促进护士快速获得并掌握信息,从而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2.7数字化信息建设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实行信息管理后,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增加了护理工作的新内容,加深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化信息建设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为病人护理,还必须要懂计算机知识操作技能、能积极参与

21、护理信息技术应用,且各项操作记录必须规范,使得护理人员除掌握护理专业和计算机知识外,还必须有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的严谨工作作风,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我院数字化信息建设实现了护理工作流程最优化、护理管理模式现代化,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时数,强化了环节监控和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高效、优质、安全的服务。数字化信息建设集成了各方面工作,加强了相关事物联系,使医疗护理工作和部门间管理活动更加透明,满足了医院护理工作多层次、多角度的需求,使医院迈进了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化管理。参考文献1云浩,李冬梅,刘军玺,等.信息化建设对医院整体发展的影响作用的探讨J.设备信息,2006,21

22、(9):61-62,682. 黄津芳,刘玉莹.医院整体护理实施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13.钟华荪,黄惠根,孙全珍,等.护理文件信息系统临床应用的初步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23-5244. 李亚洁,张力立,文明刚,等.护理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19(1):10-115王艳红,李继平.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2005, 19(2):189-1206. 樊小玲.护理管理与医院信息化建设J.护理管理杂志,2002,2(1):33-357.王玲勉,孙娟,石惠玲,等.护理病区独立运行

23、的管理模式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5, 5(3):55-568. 陈黎明,李书章,刘国祥等.医院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过程及其成效J,中国医院,2003,7(10):57-589. 李伟.建立我国护理网络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06-20810.王建荣,韩忠福,龚建伟.现代信息网络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1998,18(7):4111. 刘燕玲,张秀英,门爱民,等.军队医院护理信息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44-46作者简介:李素红,女,山西省交城县人,1971-,主管护师,本科,护士长,从事普外科临床护理。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建国路13号解放军第251医院胃肠外科邮编:电话:0313-(办公) (手机)Email:lsh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