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经济最大特点、最大动力、最大抓手.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199784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中国经济最大特点、最大动力、最大抓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探讨中国经济最大特点、最大动力、最大抓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中国经济最大特点、最大动力、最大抓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中国经济最大特点、最大动力、最大抓手.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讨中国经济最大特点、最大动力、最大抓手(2014-08-14 经济日报)什么是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最大动力、最大抓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对于中国经济莫衷一是的各类评论,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透过数据看趋势,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一起梳理中国经济发展之新常态、新亮点、新动力。提质增效是最大亮点上半年,我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均取得积极进展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加大,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消费结构本身也在发生积极变化 第三产业增速继续高于第二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三次产业

2、结构更趋合理 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继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提质增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第二季的主旋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在分化中孕育,在分化中成长。这些情况说明,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积蓄新能量,预示着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正孕育着重大突破。扩大内需是最大的结构调整,是提质增效的首要目标。一个经济体的增长,需要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过度依赖外需和投资,内需相对不足是我国需求结构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去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

3、内需的政策措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加大,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上半年,内需对GDP的贡献为102.9%。其中,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是负2.9%,负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本身也在发生着积极变化,一方面体现在公款消费受到抑制,大众消费、网络消费等持续加快;另一方面体现在农村居民消费热情高涨,农村消费增速持续快于城镇。服务业比重偏低是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夯实一产、巩固二产、扩大三产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4、。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6%,比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继续高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高,产业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在第三产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滞后,更是制约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一大短板。随着国务院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部署的出台,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已然加快。8月3日发布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大幅回升。在第二产业领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有所缓解,而

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采矿业,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要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3个百分点左右,而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则持续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这些都使得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节能减排继续取得实效,经济发展方式悄然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着力点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上半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中部地区增长8.8%,西部地区增长10.8%,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正在迎头赶上。从投资来看,东部地区同比增长16

6、.3%,中部地区增长19.2%,西部地区增长18.6%,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持续高于东部地区,发展的后劲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发展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合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加,中央及地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继续提高;企业效益保持平稳,扩大投资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的能力得以保证;居民收入增速加快,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分别高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这将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

7、生动力。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加,将对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非常有利,这也将为扩大内需作出积极的贡献。平稳发展是最足底气 平稳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基调。一是经济运行“稳”,二是物价水平“稳”,三是就业“稳”,四是农业“稳”,五是政策“稳” 发展定位于“稳”,意味着对速度的追求,让渡于对质量的追求、对可持续的追求、对包容性的追求;意味着经济增长的质量比经济增长率更能够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稍加留

8、意就可以发现,对于今年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国际投行机构看好的明显增多,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澳新银行等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而在去年同期,一些机构的分歧还比较大。“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已经不可忽视。中国2013年经济增速可能会跌破6%,甚至在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最低跌至3%。”这是去年7月一家著名外国银行机构的战略分析报告。如今这段话被很多网民截图晒了出来,这些说法和这个机构都成了“笑谈”。积极因素正在集聚。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7月的中国股市,以带量的红色中阳月线报收,以突破2200点站上了年内最高点。尽管市场仍可谓低迷,但越来越多的积极因素,让“憋闷”很久的中国股民感

9、到了一股股“清风”。让唱衰落空、让市场看好的,正是中国经济的总体平稳。平稳,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主基调。一是经济运行“稳”。以近两年GDP的数据来看,2013年一、二、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7.7%、7.5%、7.8%和7.7%,2014年一、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7.4%、7.5%,可以说,经济增长符合7.5%左右的预期目标。二是物价水平“稳”。2013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6%,2014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3%。三是就业“稳”。2014年上半年新增就业人口700多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0%左右。能够稳就业的增长才是真正有质量的增长。四是农业“稳”。粮丰农稳,农稳国兴。夏

10、粮“十一”连增,鼓舞了人心,也对物价保持稳定、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五是政策“稳”。回顾这两年来的政策取向可以看到,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要“刺激”的呼声也很高,但中央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保持定力,没有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直接干预,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因此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是蹦蹦跳跳走得长,还是稳步前行走得长?答案不言而喻。经济发展也是如此,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不行。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中国经济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稳”字背后有着丰富内涵与现实指向。一方面,平稳,是实力。7.4%的增长率足以傲视任何一个经济体。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近30%,中国经济总体平稳

11、,毫无疑问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面对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面对国内产业转型的重压,以及“三期叠加”的现实影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经济周期本来就具有波动性,经济发展不可能永远都处于高涨阶段,这是不可违的经济规律。既然是经济规律就要以平常心来看待,下决心解决正常发展下已经暴露但难以下决心解决的结构问题,加速淘汰落后,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种“危”中寻“机”的倒逼,增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平稳,也是目标。中国经济总体平稳,不仅是各方努力的结果,也是既定的发展目标。当发展定位于“稳”,意味着对速度的追求,让渡于对质量的追求、对可持续

12、的追求、对包容性的追求,意味着经济增长的质量比经济增长率更能够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中国经济近两年来的发展证明,传统的“惟经济增长论”失灵了。比如说,经济增长率高并不一定带来高就业,而经济增长放缓也不一定带来就业恶化;再比如,不少地方对淘汰落后产能决心很大,关停了不少高消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项目。产业转型后生活环境改善了,服务业发展起来了,百姓也乐了。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稳中也有忧,稳中也有险。比如,产能过剩、债务风险等。办法总比问题多。经济问题就要用符合经济规律的方法来解决。而解决问题的底气,正是中国经济的平稳和健康。深化改革是最强“刺激” 通过出台“强刺激”措施人为拔高市场最终需求,可

13、以短暂维持经济增速,长期却难以为继。 关键是要深化改革,依靠“改革式刺激”,释放因体制机制障碍而被压抑的增长潜力和活力。上半年,在关于如何应对经济下行的讨论中,要求政府出台“强刺激”措施的声音不绝于耳。即便我国经济已呈现止跌回稳、整体向好态势,仍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动力不强、信心不足,只有通过政府加大投资、扩张信贷、财政补贴等“强刺激”措施,才能激活市场需求,将经济拉回正常轨道。这种貌似理由充分、实则危害较大的观点,并未影响到决策层的宏观调控。实际上,通过出台“强刺激”措施,人为拔高市场最终需求,即便可以短暂维持经济增速,长期却难以为继。特别是我国经济既面临产业周期性波动的挑战

14、,又面临更加复杂的结构性难题,盲目出台“扩投资”、“松银根”等“强刺激”举措,不仅无法从根本上激活经济发展动力、优化产业结构,还会进一步扭曲市场运行逻辑,为发展留下更多隐患。综观今年以来出台的各项措施可以发现:所谓的“强刺激”举措已经被排除在政策选项之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改革式刺激”措施:即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通过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实施一系列兼顾当前与长远的政策举措,寻求促改革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多重目标的达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简政放权”仍是政府自身改革的突破口。今年以来,国务院和各地政府保持简政放权力度不放松,继续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

15、批,并制定出“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制度。以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例,由于企业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年检制改为年报公示制,市场的经营和投资创业环境更加宽松便利,全社会新增企业数量逆市激增,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稳增长过程中,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仍是关键。但这里的投资必须是有效投资,而非盲目投资。政府从改革企业投资主权开始,从优化供给和改善需求两侧发力,主要运用市场化办法并辅之以差别化政策,实现有扶有控、有保有压、有进有退。一方面,通过项目招标、税收减免、金融扶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促进服务业、新兴产业发

16、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投融资方式、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等,重点加大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投资。这些在改革中实现的投资,既有利于提升经济景气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加快改善民生、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基础设施环境,有望继续成为下半年政策着力点。财税改革事关全局。多方期待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令各类市场主体对未来我国税制改革、税负水平、事权划分等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和预期。“营改增”扩围、进一步减免小微企业税费、加快部分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措施,有利于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提振市场信心。而改进政府预算管理、推进预算公开、启动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等

17、改革举措,则有利于从根本上规范约束政府行为,防范和化解一些地方存在的债务风险。可以期待,在财税体制改革方案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下半年政府将进一步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并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等相关工作。在金融领域,相关部门并未大开信贷闸门,而是客观指出,目前的“融资贵、融资难”更多是结构性问题。央行据此创新调控方式,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扶持力度,收到良好效果。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更多运用改革办法,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保持了总体平稳与和谐稳定。这也进一步证明,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而言,要防止经济下滑、实现稳中求进,关键是要深

18、化改革,依靠“改革式刺激”,释放因体制机制障碍而被压抑的增长潜力和活力。实体经济是最稳根基 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 发展实体经济,企业是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企业数量增多了,发展质量提高了,经济才能持续向前。刚刚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为51.7%,连续5个月回升,且创下今年以来最大升幅,这意味着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稳中向好趋势更加明显。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

19、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由于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虚拟经济的较大冲击。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在“高收益”的诱惑下,不少企业弃主业和实体,转而投向虚拟经济,从炒房到购买理财产品,花样百出。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增加了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这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发展实体经济,企业是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企业数量增多了,发展质量提高了,才能使经济持续向前。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93.95万户

20、,同比增长16.7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8.41个百分点;注册资本(金)9.3万亿元,同比增长74.51%。不断增加的企业及其资本实力,将为中国经济航船注入更大的前行动力。更重要的是,上半年市场主体发展还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文化等行业发展较快。二是微小规模企业比重逐步减少,中型规模企业比重逐渐加大。三是全国新登记注册外资企业平均规模提升明显,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坚持做强主业、发展实体经济的龙头企业,成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创纪录地达到1

21、00家,较去年的95家增加了5家,实现了连续第11年增加。实体经济要有活力,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已经超过4000万家,吸纳了2亿多人口就业。这些小微企业不仅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事实上,不管是微软和苹果等IT巨头,还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商业翘楚,都是从小微企业起家,一步步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国有企业必须加快改革和创新。7月15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启动了“四项改革”试点。与此同时,地方国资系统也在忙于制定国资改革方案或者执行方案。7月份,已经有上海、山东、湖南、江西、甘肃等地相继公布

22、了地方版国资改革方案。显然,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把国有经济在一些战略性产业的做大做强与民营经济的积极进入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充足的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抑制泡沫经济的形成。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近期出台的一些改革举措和政策都在为实体经济“松绑”,抓住了牛鼻子。如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央行两次出台定向降准政策等。当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大而不强”,主要表现为大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低端,尚未占据产业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低成本优势的“双向挤

23、压”,我国实体经济要有效提升,还需要积极实施“价值链攀升”战略,加快实体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发展。精准发力是最优选项 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度预调微调,在坚持区间调控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定向调控,即“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 找准并锁定激发活力、补短板、强基础的“靶心”,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才能推动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互促共进。6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不到两个月内的第二次定向降准。今年上半年,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社会上关于全面降准、降息的预期一度升温,取消银行存贷比限制的呼声也时有

24、所闻。但随着央行两度实施“定向降准”,以及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进行调整,结构性宽松的“局部降雨”平息了“大水漫灌”的担心。盘点今年上半年出台的诸多政策措施,“定向”、“精准”成为宏观调控的新取向,“调控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结构性减税、定向降准、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战略,“量身定制”的产业指导意见,不仅表明了中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也体现出政府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积极变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度预调微调,在坚持区间调控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定向调控,即“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是立足当下的选择。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宏

25、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的任务依然繁重。但在面临周期性困难的同时,各种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并相互交织,增加了政策抉择的难度。比如财政增收困难和投资边际收益率下降,对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形成制约;广义货币余额居高不下,与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并存,全面降息、降准等普惠式的货币宽松难以施展。这些结构性问题,只能以结构性思路来求解。精准发力,也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诸多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正在步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等传统的政策目标之外,必须协同考虑促改革、调结构等长期目标,力争做到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如果猛踩油门,实施大规

26、模刺激,固然会换来一时的经济提速,但今天的“垫脚石”,很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绊脚石”。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深刻的教训。“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这是共识,也是出发点。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主动作为,在统筹施策的前提下精准发力,是唯一的选择。精准发力的“靶心”,锁定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从稳定外贸出口,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从力挺“小微”、“三农”,到支持新能源产业崛起;从加强保障房建设力度,到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这些被称为“喷灌”甚至“滴灌”的政策“微刺激”,释放出巨大的乘数效应:在经济保持合理增速的同时,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就业形势较好,民生继续改善。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调

27、控创新”体现出高超的技巧。有人将新一轮宏观调控喻为“中医”:既通过总量调控应对周期性调整,解决经济发展中共性问题,又通过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应对结构性变化,找准关键领域的“命脉”综合施策,点中薄弱环节的“穴位”精准发力。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下保持定力、深处着力并非易事,既需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大智慧;精准发力则如庖丁解牛,需要“以无厚入有间”的应手政策工具,需要“批大郤,导大窾”的娴熟操控手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

28、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这意味着精准发力,也将成为政府“有形之手”发挥作用的“新常态”。找准并锁定激发活力、补短板、强基础的“靶心”,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才能推动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互促共进。创新驱动是最强劲“引擎”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 实现创新驱动,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要把束缚创新的绳索解开,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与经

29、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巨大潜能。今年上半年,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注目: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2.4%,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8.3%,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36个百分点;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数据的背后,是我国对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加,是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贡献的不断提升,创新驱动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引擎”。最近一个时期,我国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科技实力由总体跟跑转变为跟跑、并行、领跑兼有的趋势更为明显。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是核心研发能力

30、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去年技术改造专项中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占56,项目实施后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实现国内领先的达到68。观察上半年企业的发展情况,更可以清晰地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是具有创新能力而且勇于创新的企业,增长势头都不错。与此同时,网络经济等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也蓬勃发展,并广泛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以“余额宝”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这款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资金规模已达到5400多亿元,用户过亿。在它的撬动下,不仅“宝类”产品风生水起,带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勃兴,而且推动了传统银行业的改革步伐,乃至整个利率市场化进程。如今,从实体企业到金融机构

31、,都在积极与网络“联姻”,“触网”成为各行各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的不断突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活力。今年上半年,大庆油田提升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投资成本,节省各类投资44.2亿元,节约采购资金1.8亿元。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创新驱动乃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强国所需。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如果继续延续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办法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路子,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

32、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我们要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舞台上腰杆硬、底气足,必须抓住机遇,统筹加大“出新成果”和“用新成果”的力度,着力把关系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把创新成果转化为保障发展和安全的强大力量,实现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不断迈进。没有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难以带来经济效益。要把束缚创新的绳索解开,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巨大潜能。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不少有力的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进行了周密部署,各地要加快落实下去。最近,广东出台了全国首个加快创新驱动的“决定”,细化改革任务,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样本”。(撰文:经济日报记者薛志伟、陈学慧、张伟、杨忠阳、齐平、马志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