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193673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剩余劳动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摘要: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组织实施劳务输出,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

2、,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普遍问题。但是,在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是关系农民增收的“民生”,又是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 一、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欠发达地区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资源或资本过少,土地承载压力过大,劳动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太低。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只有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才能使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而且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

3、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扩大内需:一方面,投资需求增加。据专家估算,参照我国中等水平小城镇的投资规模,从现在起到2010年,如果新建增加12万个小城镇,需要投资48万亿元;改造现有的18万个小城镇,需要投资36万亿元。两者合计需要投资84万亿元。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扩张。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由农副产品的生产者成为农副产品的消费者,不仅可以扩大农副产品的需求总量,而且“脱了草鞋换皮鞋”后,其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会发生质的变化,对工业品与第三产业产品与服务

4、的需求也将增加。 3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加快转移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缩小城乡差别。更为重要的是,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现代化的熏陶,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跳出了落后文化的“堡垒”,能够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随着新型平等观、财富观的树立,必将对传统的小农意识产生巨大的冲击,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加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尽管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义重大,并且我国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加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5、转移,但是,目前仍然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目前,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比例大,而且供给仍在稳定增长。根据农民日报的最新数据,目前,除每年新增劳动力外,我国农村劳动力中还有近15亿的富余。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大多数在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40以上。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

6、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还会增加,而贫困地区劳动力增长速度又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2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由于欠发达地区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相对落后,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偏低。我国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文盲半文盲有8 0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我国农民中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比例约为91,欠发达的比例更低。另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还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所带来的后果,一是表现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二是由于低素质劳动力供给多,替代性也强,必然会导致工资水平低;三是不利于其

7、对信息的把握,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性,从而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有关制度、政策改革不到位。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制社会结构虽有所改善,但尚未彻底打破,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导致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二是土地流转制度问题。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政策,导致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业”经营方式,影响了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4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2

8、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乡镇企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技术含量逐渐提高,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而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积累能力低,以及经济发展环境差等原因,乡镇企业发展缓慢,致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进厂比例不足10。近十年来,许多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不但没有新的增长,相反由于停产和破产,吸纳的就业人数不增反降,这给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大了难度。 5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盲目性。由于规范劳动力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和披露不灵敏,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不够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转移多是自发的、带有团体倾

9、向,缺乏正规的中介机构,有组织转移的只占1030左右。这种状况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三、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实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需要。必须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利因素,寻找到一条彻底解决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得好:“人力资本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所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10、移问题的治本之策。一要继续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提高教师素质。二要加强培训,提高外出劳务人员的素质。要区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大力发展“订单”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基本技能、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就业层次,促进劳务经济的良性循环。 2实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分别从事着加工、销售、运输和信息服务等多种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

11、节有效地连接起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促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部门等多渠道就业的局面。这样,欠发达地区就可以突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局限,拓宽农村内部就业空间,从而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自我吸收能力。 3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城市是农民获得收入最快的地方,做好欠发达地区农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首先,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市场。其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分步实施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及稳定职

12、业为户口准入条件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第三,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产业扩张、城市的扩容和社区服务功能的拓展,真正让城市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主渠道。 4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扩大就业容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因为同等增长量,若由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去实现,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分别仅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2030和1015。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应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尽可能多地吸收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组织实施劳务输出。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关联度不高,经济内生性

13、增长机制不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不足。劳务输出是欠发达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其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1)要健全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2)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摘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后,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生较大的变化,使这种作用逐渐减弱,而对农村所产生各种负面作用逐渐显露出来。文章从 摘要始于20世纪

14、80年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后,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生较大的变化,使这种作用逐渐减弱,而对农村所产生各种负面作用逐渐显露出来。文章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双向转移的模式。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负面影响;双向转移模式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量的廉价的剩余劳动力由边际生产率低的农村向边际生产率高的城市转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优化

15、了资源的配置。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达2亿人。而在这一期间,我国经济始终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着重要作用。据估计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约在1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另辟一条途径,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6,有的地方超过50,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村人多地少,要提高农民收入,只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这样可以把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是释放出来,重新配置到工业部

16、门,促进了工业化,也促进了城市化。同时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最终消除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更多人主张采取积极的政策与措施去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少去关注。而实际上进入2l世纪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所带来的积极的作用在逐步减弱,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经济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逐渐失去。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确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但由于制度因素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初期2.7

17、5:1扩大到现在的3.23:1。三是近几年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了农民,提高了我国城市化水平,但出现大量占用农村耕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粮食生产安全受到威胁的现象,最终影响了我国工业化的实现。 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面临着困境与选择: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它事关我国工业化实现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负面的影响正逐步显露出来,尤其对农村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发展所带的作用减弱甚至消除。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人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双向转移模式。 二、农村剩余劳

18、动力转移特征及对农村所产生的影响 (一)加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且他们大都有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据统计,在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中,从年龄结构看,1630岁的占61,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从受文化教育程度看,初中文化程度占66,高中文化程度占11.5,且这部分中有1630的人接受过就业培训。同时他们与其父辈的“工农兼职”的“候鸟式”就业为主不同,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没有种过田,也不懂得种田,且也不想务农,土地情结淡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日趋城市化。因此他们大都愿意放弃土地并长期在城市生活。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

19、5.14的农民工设想未来在城市发展定居,只有28.55农民工想以赚钱或学到技术后回家乡生活。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劳动者来说,有利于其自身发展;从社会来看,有利于人力资源在整个社会优化配置。但是对农村来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本来素质就比较低。据统计,在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5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无疑加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一方面,对农村而言,青壮年劳动力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20、其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更为缺乏并加剧较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失,从而对农业生产投入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对城市而言,青壮年劳动力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其素质相对较低,必然又影响农村劳动力再转移。这部分青壮年的劳动力在城市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餐饮等传统行业,从事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据统计,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0.3,建筑业占22.9,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业占21.7,其他占25.1。近年来,在广东、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现象,恰好说明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已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量农村青壮年劳

21、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撂荒和农村耕地被占用。一方面,对不发达的边远农村来说,会造成土地撂荒。因为,一是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基本上不种田,也不懂得种田,已丧失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同时对城市有着深厚依恋感,因此他们不愿回家种地。二是家庭留守成员基本上是儿童、妇女和老人,他们想种地,就需要雇工。而近年来在农村雇工费用却在逐年上升。根据调查,在2004年时,农村一个普通工一天工钱是20元,到2008年达到50元。一个技术工2004年一天工钱为50元,到2008年已为100元。因此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成本在上升。同时,由于石油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如饲料、化学肥

22、料、农药、农用工具等价格上涨。由于以上诸种因素,导致农民种地不赚钱,从而出现大量土地抛荒的现象。 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城市,使边远农村大量土地抛荒的同时,沿海发达的靠近城市的农村却出现大量耕地被挤占的现象。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加快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外出的务工农民在城市赚钱后回乡盖房,土地大量被占用。据统计,20032006年,中国净减少耕地6009.15万亩,年均减少耕地1000万亩以上。 (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单身流动为主。但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数量也在上升。据统计,现约有43左右的流动是以家庭单位为主。这样,一方面,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妇女。据资料显

23、示,我国有4000万留守儿童,2700万留守妇女。而家庭两地分居,加大婚姻危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乃至诱发留守儿童犯罪,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与其父母分开居住,他们间经济联系渐弱,使我国农村比城市更早步入老年社会。据统计,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占8,而城市老年人口比重占6.7的水平。由此产生老年养老等社会问题。三、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向转移模式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经历农业化、农业工业化、工业化的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每一个国家必然要面临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同样也面临这一问题。但是,我

24、国与发达国家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现有人口3亿,日本人口也只有中国的1/10,韩国人口有4000多万人,首尔就占了一半。我国是人口大国,而且农业劳动力约有4.9亿。到目前为此,我国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左右,今后仍有约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转移。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为35,但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7080相比差距很大,即使与国际城市化平均水平50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即使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仍会有4亿到5亿人居住在农村。我国城市化的任务是艰巨的,城市化过程是长期的。 因此,对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所带来的问题,要有一个足够、清醒的认识。不要认为只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把农民变成

25、市民,就可以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事实上农民进城后,一方面,要考虑农民进城后,能否找到工作?收入如何?医疗、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各方面保障如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在短期内所能解决的。如果过于积极、人为、盲目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会造成农民进城后失去土地而必须依赖城市就业而生活,就会打破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社会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农民进城后给城市和农村所带来的上述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也影响我国工业化实现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应该根据经济发展要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地、有序向城市转移,同时还应是一个由农村向城市、再由城市向农村的双向流动模式,即建立一个农村剩余

26、劳动力既可进城、又可返乡的双向转移的模式。那么如何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向转移模式呢? (一)增加农民收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极低的,低到零甚至负数生产率的过剩的“劳动力”,其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而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其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部门。由于城市中的工业部门中其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生产部门,从而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也高于农业部门工资水平。两种工资水平的差异使“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并由此产生种种经济结果。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

27、存在,这一转移过程将持续下去,直到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尽为止。这时就会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二元经济结构就会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实现城乡同一。而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也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因素是: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以及在城市求职和获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 发展经济学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归结于城乡收入差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原因也在于此。我国农业发展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低,而且也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收入。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为2936元,而城镇居民收入为942

28、2元,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1/3。在中国3000万贫困人口,6000万处于温饱线上挣扎的人口中,大部分是在农村,是农民。所以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关键问题是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异。 (二)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要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具有新素质、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如上所述一方面,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本来较差,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最终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严重不足,又加剧了这一状况。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

29、农村和城市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经费差距整体为1:3,其中有些地方的最大差距则为1:111:12,农村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不足10元,而一些发达城市的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达700多元。目前城市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而农村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仅为28。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年多,只相当于美国100年、日本45年以前的水平。 据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0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所以发展教育对提高我国农民素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对

30、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素质高低。二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特别注意协调发展农村教育与农村就业间的关系。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不是十分完善,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偏低,还没有达到国际上的标准,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是缺失。占全国总人口近60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基本上没有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这种状况导致许多家庭出现因学致贫、因病致贫,影响农村

31、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建立起“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已在农村建立起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已覆盖1.8亿多人,但筹资力度小,保障作用还不是很大,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 (四)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多种经营发展,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带动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尽量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四、结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能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给城市与农村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

32、其是对农村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要全面和客观对待。既不能人为地去推动,又不要人为去阻止。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客观要求,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建立一个合理的、有序的、双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中国农村,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现代生产方式的日益应用,农村人口流动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压力越来越大。怎样解决问题并稳定社会?战略上讲:从时间、数量上稳定推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条件,积极快速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进行宏观调节和徽观管理,安全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市化,合理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从目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来看,

33、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农业产品价格的疲软、乡镇企业遇到供给过剩的竞争、农民的负担又难以有效减轻,农民收入增长将放缓,城乡收入差距有可能继续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又会导致人口和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也即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压力将越来越大。怎样缓解其压力并稳定社会呢? 一、人口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空间经济而言,农牧业经济是一种分散的用土地资源较多的经济,而工商业和现代经济是一种集中的用地较少的经济,为了节约用地和节约分工引起的交换的种种成本,经济发展实质上是人口、生产要素、企业、市场、基础设施等等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其必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 在经济的

34、发展过程中,人口集中后的城市,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由于细分的居民需求形成规模化的市场需要,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工商业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城市工商业中的劳动力收益也越来越高。相反,在农村中,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现代生产方式的日益应用,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如果人口不能及时地向城市转移,农业的比较收益就会越来越低。这时,城市中相对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高的收益,必然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流动。如果禁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由于没有低工资的劳动力抑制城市工资水平的过快增长,城市的收入会越来越高,而农村由于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收入水平相对会越来越低,城乡收入差距将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社

35、会的极不稳定;将农民永远或者千方百计限制在土地上,通过不让他们向城市流动来稳定社会,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上看,就其结果实际是一种较笨和适得其反的做法。因此,城乡就业机会和收入差距引起城乡人口流动,而城乡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和最终稳定社会,这是一个发展经济学上的定理。 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这几年农民的收入结构看,外出务工性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农产品出售获得的收入比例则日益下降。一个四川的农民,在家劳动力不得其用,一年中只干两个月农活,年收入1000元左右;到东南沿海打工,管吃管住,一个月给500元工资。一年可向家乡寄回3000到4000元的收入。而在农

36、村中,由于转移出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留下的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也增加。比如,过去3人种3亩地,现在2人外出务工,1人种3亩地,活劳动成本降低23,而过去由3人分摊的农业收入,现在可由1人获得。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向城市转移,农业本身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收益和效果也不会太高,结构调整的收益上升赶不上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向负的下滑速度,农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将得不到改变。 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实现农业土地的集中和规模经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还是要通过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来实现。1人1亩地,甚至不到1亩地的规模,无法与国外农业相抗衡和竞争。而农业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村过多的

37、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有的农户,常年在外务工,其耕地就会转包给其他农户代种,或者雇别人耕种;有的农户,由于在城市找到了较稳定的生意和工作,不再回农村了,就会将土地转让给其他农户。这样,由于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出去,其FS:PAGE承包的土地也要不断地被暂时或者长时间转让出来,一些种田能手或者大户,将土地集中起来耕种,逐步实现中国农业由1户三五亩地小生产方式向几十亩、几百亩地的农场规模经营方式转变,小家庭大规模经营耕地,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方向。 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人口经济学的定理是,人口生育、抚育和教育的成本与机会成

38、本越低,人口增长越快;反之,人口增长越慢,甚至零增长。人口生育、抚养和教育的成本和机会成本是家庭自觉控制人口生育的约束机制。而只有城市化才能提高转移进城人口的收入水平,也提高留在农村的人口的收入水平,同时也提高城乡人口的生活质量和教育层次。这样,收入提高使生育、抚养和教育的成本与机会成本大大上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才能内在地被控制住。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中,其素质得到提高。一是务工者在城市开阔视野、学习技术技能、体会城市文明、增强市场观念、掌握文化知识。舒尔茨认为,人口这种流动和迁移过程中的学习,实际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这种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人力素质的提高,会强劲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二是

39、人口流动、迁移、交往,提高人口的生育素质。一对夫妇,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生育的孩子,在后天得到环境的影响,素质明显比生育和教育在乡村的要高;而远距离的男女或者大范围人口中的男女结婚,所生育的后代的智力和体力素质,明显优于短距离和小范围人群男女结婚所生育的后代。一些边远落后的小山村中,选择结婚的人群范围很小,通婚几乎没有地理上的距离,所生育的后代,傻愚呆痴者不少,使人口的先天素质逐年劣化。改变其状况的办法是促进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从世界和中国历史与现代的经验看,人口流动性大、迁移程度高的国家、地区、城市,往往充满经济增长的活力;而人口流动性差、迁移程度低的土著人为主的国家、地区、城镇和乡村,经济

40、增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滞。比如美国是移民国家,深圳是移民城市,广东和温州等地是人口大出大进的地区,其经济增长有着强劲的动力。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计算过,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前中期阶段,14的经济增长来自于人口的流动和迁移。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及大力引入城市资源,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

41、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被屏蔽广告 18:06布什访华在即人民币再创新高 18:06汇率改革强势美元 外汇宝交易跌掉一半 17:50成本增加的丰田逻辑 战略重心从挣钱到花钱 17:45组织执行力评估的应用 17:45在哪里,企业执行力 17:42联合利华全球CEO夏思“游击战”:打起来比较难 17:37吸引高级人才 欧盟拟允许外国学生入籍 17:36找到薪资的准星 抓住员工那颗“驿动的心” 17:34中国10家最不适宜工作的知名公司 17:29五年IT经历 真诚执著最重要 17:29职场:提高办公效率的N个妙方 “三农”问题;就地转移;异地转移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

42、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FS:PAGE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

43、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

44、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 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 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 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

45、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

46、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 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

47、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FS:PAGE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

48、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