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病因PPT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180178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病因PPT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六章病因PPT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病因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病因PPT讲稿.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1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概概 说说 病病 因:指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因:指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谓之因)。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 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 理论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特 点:辨症求因。(宏观)点:辨症求因。(宏观)2第2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2、:1、注重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注重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 及其有关情况,推断其病因。及其有关情况,推断其病因。2、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疾、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疾 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 依据,这种方法叫做依据,这种方法叫做“辨症求因辨症求因”。其因与实际感。其因与实际感 受的病因有时并不统一。受的病因有时并不统一。3第3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病因分类病因分类:(一)阴阳两分法:一)阴阳两分法:内经内经:“夫邪之生也夫邪之生也”(二)将病因按

3、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二)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三)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三)将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1、外感病因;、外感病因;2、内伤病因;、内伤病因;3、病理产物;、病理产物;4、其他病因四种。、其他病因四种。病因学说源于先秦秦汉时期,后经历代医家归纳、病因学说源于先秦秦汉时期,后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整理而完善总结、整理而完善,如东汉的张仲景,宋代的陈言等。如东汉的张仲景,宋代的陈言等。4第4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第一节第一节 六淫六淫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淫的基本概念: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它

4、是伤人致病的的统称。它是伤人致病的“六气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了一定的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加之人体的正气不足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加之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发生疾病。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常的自然界气候。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5第5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二、六

5、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外感性:六淫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外感性:六淫致病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或两者同 时受邪。时受邪。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与时令变化密切与时令变化密切 相关,故又称之为相关,故又称之为“时令病时令病”。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又可两种以上同 时侵犯人体而为病时侵犯人体而为病。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可发

6、生转化。其证候可发生转化。6第6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长:A、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 邪致病的先导。邪致病的先导。B、是指风邪侵人致病最多。、是指风邪侵人致病最多。7第7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二)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7、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伤寒”;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中寒”。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 阴邪;阴邪;2、寒性凝滞主痛:寒性凝滞,指寒邪侵人,易使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凝滞,指寒邪侵人,易使气 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止之意;不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止之意;不 通则痛。通则痛。特点特点:受寒、得温则减受寒、得温则减 3、寒性收引: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寒性收引: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 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8第8

8、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阻遏气机: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湿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湿 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 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止不畅。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止不畅。2、湿性重浊:重,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湿性重浊:重,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 特征的临床表现。特征的临床表现。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 呈现分泌物

9、和排泄物秽浊不清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的现象。的现象。9第9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湿性粘滞:、湿性粘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湿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 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多易伤及人体下部。症状的黏滞性病症状的黏滞性病程的缠绵性程的缠绵性10第10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四)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四)燥邪的性质和

10、致病特点: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 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温燥 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 凉燥凉燥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肺主气司、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肺主气司 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 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 入故易伤肺(大肠)。入故易伤肺(大肠)。11第11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1、(五)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五)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 淫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故同讲。淫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故同讲。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热邪热邪 火邪火邪 来源来源 外来外来 内生内生 程度程度 热次热次 火甚火甚 性质性质 归属邪气归属邪气 生理生理少火少火病理病理状火状火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全身多表现为全身 多表现为某些局部多表现为某些局部 性弥漫性发热性弥漫性发热 症状,如肌肤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 红、肿、热、痛或红、肿、热、痛或 口舌

12、生疮,或目赤口舌生疮,或目赤 肿痛肿痛12第12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五)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五)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燔灼、躁动、亢奋、升腾上炎、故火热之性燔灼、躁动、亢奋、升腾上炎、故 为阳邪;火性趋上,指火热邪气易侵害人体上部为阳邪;火性趋上,指火热邪气易侵害人体上部 (尤以头面部)。(尤以头面部)。2、火热易扰心神: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易扰心神: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性躁动,火热性躁动,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入于 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营血尤易影响心神;3、火热易伤津耗气:

13、火为阳邪、火热易伤津耗气:火为阳邪,具有烧灼蒸迫之具有烧灼蒸迫之 性性,火热致病火热致病,机体阳热过盛机体阳热过盛,“阳胜则阴病阳胜则阴病”所所 以它以它1可以直接消灼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可以直接消灼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气 即所谓热盛伤阴即所谓热盛伤阴;2可蒸迫津液外泄可蒸迫津液外泄汗。汗。13第13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4、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易生风动血:生风: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生风: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燔灼肝经,耗劫津液,耗劫津液,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症;筋脉失养失润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症;动血:指火热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动血:指火热入于血脉,易迫血妄行,(1

14、)加速)加速 血行(血行(2)灼伤脉络。灼伤脉络。5、火邪易致疮痈:、火邪易致疮痈:指火热邪气入于血中指火热邪气入于血中,可结聚于可结聚于 局部,使气血壅聚不散,进而局部,使气血壅聚不散,进而 败血腐肉,形成痈肿疮疡。败血腐肉,形成痈肿疮疡。14第14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六)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六)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 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伤暑”;发病急、病;发

15、病急、病 情重者为情重者为“中暑中暑”。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暑阳火热暑阳,故暑邪为阳邪。由于夏季气候炎热故暑邪为阳邪。由于夏季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且雨水较多,故暑邪与其它季节的热邪相比故暑邪与其它季节的热邪相比,除除 具有一般热邪的发病特征外,还有其独特之处,具有一般热邪的发病特征外,还有其独特之处,即炎热的特性,比其它季节的火邪更盛。即炎热的特性,比其它季节的火邪更盛。15第15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暑为阳邪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其性升散,故易上扰心神

16、。散:指故易上扰心神。散:指 暑邪侵犯人体暑邪侵犯人体,蒸发外散蒸发外散,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汗出过多,(1)耗伤津液)耗伤津液 (2)在大量出汗的)在大量出汗的 同时,导致津气两虚,甚至气随津脱。同时,导致津气两虚,甚至气随津脱。3、暑多挟湿:、暑多挟湿:暑季不仅炎热暑季不仅炎热,而且多雨潮湿而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热蒸湿动,暑暑 热湿气弥漫空间热湿气弥漫空间,故暑邪致病故暑邪致病,常易兼挟湿邪为常易兼挟湿邪为 患。患。16第16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二节第二节 疠气疠气 疠气的基本概念疠气的基本概念:疠气是指一类外来的具有强烈致疠气是指一类

17、外来的具有强烈致 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的总称。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的总称。疠气的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一)气候因素;主要有(一)气候因素;(二)环境因素;(二)环境因素;(三)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三)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17第17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第三节第三节 七情内伤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一、七情的基本概念: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

18、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 的情志活动;七情内伤:指突然、强烈、持的情志活动;七情内伤:指突然、强烈、持 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久的情志刺激,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 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 激的适应能力低下,引起疾病发生时七情则激的适应能力低下,引起疾病发生时七情则 称为称为“七情内伤七情内伤”。18第18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双向性的)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双向性的)首先:首

19、先: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 用所产生,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 生理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其次其次: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志过激或持续: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志过激或持续 不解不解,又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的功能失调又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的功能失调,气气 血运行失常。血运行失常。19第19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一)直接伤及内脏;(一)直接伤及内脏;七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反应,以七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心理

20、反应,以 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因此,七情过激致病七情过激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可直接伤及内脏。1、损伤相应之内脏、损伤相应之内脏: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内脏。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内脏。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七情首先影响心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 魂魄,并该志意。魂魄,并该志意。”它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它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 能和心理活动能和心理活动。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都是在心神的统都是在心神的统 帅下,各脏腑精气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各种情志因素帅下,各脏腑精气阴阳协调作用的结果,各种情志

21、因素 作用于人体,能影响脏腑精气及其功能,也可影响心神作用于人体,能影响脏腑精气及其功能,也可影响心神 而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而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20第20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七情内伤,即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七情内伤,即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 上情志交织伤人,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上情志交织伤人,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 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 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4、易损伤潜病之脏:、易损伤潜病之脏:潜病:是指病证已

22、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 的病证。的病证。潜病之脏腑:是指潜病所在的脏腑。潜病之脏腑:是指潜病所在的脏腑。21第21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二)影响脏腑气机:(二)影响脏腑气机: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 心神的调控。故情志致病首先伤心神,随之影心神的调控。故情志致病首先伤心神,随之影 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 应的临床表现。应的临床表现。(三)多发为(三)多发为情志病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 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它包

23、括: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它包括:1、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 2、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 3、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1、利于康复、利于康复2、加重病情、加重病情22第22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第四节第四节 饮食失宜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一、饮食不节:(一)过饥(一)过饥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引起: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引起:1、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脏腑组织失养,功能活动衰退,全身虚弱;2、正气不足、正气不足,易招致外

24、邪入侵易招致外邪入侵,继发其他疾病。继发其他疾病。(二)过饱(二)过饱损伤脾胃,食复。损伤脾胃,食复。二、二、饮食不洁:饮食不洁:多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多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进食陈腐变质或被疫毒、寄生 虫等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虫等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疾病的 发生。发生。23第23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三、饮食偏嗜:三、饮食偏嗜:1、寒热偏嗜:导致人体阴阳失调;、寒热偏嗜:导致人体阴阳失调;A、过寒、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过寒、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B、过热、肠胃积热,或酿生痔疮。、过热、肠胃积热,或酿生痔疮。2、五味偏嗜:导致相应脏气

25、偏盛,功能活动、五味偏嗜:导致相应脏气偏盛,功能活动 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3、食类偏嗜:缺乏某些成分,导致疾病的发、食类偏嗜:缺乏某些成分,导致疾病的发 生。生。24第24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五节第五节 劳逸失度劳逸失度过劳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 (一)劳力过度,伤气伤形;(一)劳力过度,伤气伤形;(形劳)(形劳)(二)劳心过度,伤心脾;(二)劳心过度,伤心脾;(心劳)(心劳)(三)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肾劳)(三)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肾劳)过逸: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即过度安逸

26、。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一)安逸少动,气机不畅,脾胃呆滞(一)安逸少动,气机不畅,脾胃呆滞血血 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瘀血,水液运行和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瘀血,水 湿痰饮等继发性病证。湿痰饮等继发性病证。(二)阳气不振,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二)阳气不振,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三)用脑过少,神气衰弱。(三)用脑过少,神气衰弱。25第25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六节第六节 病理产物病理产物26第26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一、痰饮一、痰饮(一)痰饮的基本概念(一)痰饮的基本概念: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由水液异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有由

27、水液异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有 形之痰和无形之痰。)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二)痰饮的形成(二)痰饮的形成:1、原因:(、原因:(1)外感六淫)外感六淫 (2)内伤七情)内伤七情 (3)饮食不节)饮食不节 2、机理: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机理: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 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与肺肝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与肺肝 脾肾及三焦关系密切。脾肾及三焦关系密切。27第27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三)致病特点(三)致病特点:1、阻止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阻止气血运行: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或停滞于经脉,

28、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防碍血行。阻滞气机,防碍血行。2、影响水液代谢:有形而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影响水液代谢:有形而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 能活动,从而影响水液代谢。能活动,从而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神: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易于蒙蔽心神:痰饮为浊物,而心神性清净。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蒙闭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蒙闭 清窍,扰乱心神。清窍,扰乱心神。4、致病广泛,变化多端、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 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而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而 致多种疾病。致多种疾病。28第28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

29、,星期三 二、瘀血二、瘀血(一)(一)瘀血概念瘀血概念:瘀血是指留积于体内,即不能正常循行,也不能及时瘀血是指留积于体内,即不能正常循行,也不能及时消散,失却了生理作用的血液(病理产物)。消散,失却了生理作用的血液(病理产物)。1、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它是逸出脉管,、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它是逸出脉管,却又积于体内而未排出之血。)却又积于体内而未排出之血。)2、因血液运行不畅,凝聚于经脉和脏腑组织、因血液运行不畅,凝聚于经脉和脏腑组织 内的不行之血液。内的不行之血液。“瘀血瘀血”与与“血瘀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 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

30、概念。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 念念。29第29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二)瘀血的形成:(二)瘀血的形成:脉管破损而出血脉管破损而出血 1、出血致瘀出血致瘀 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肝不藏血 妇女月经不畅流产等妇女月经不畅流产等 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情志郁结,气机不畅 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 气虚血运无力气虚血运无力 阳虚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阳虚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 阴虚脉道失于柔润而僵化阴虚脉道失于柔润而僵化 津液亏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津液亏

31、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 2、气滞致瘀、气滞致瘀3、因虚致瘀、因虚致瘀30第30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外感寒邪,入于血脉外感寒邪,入于血脉 阴寒内盛、血脉挛缩阴寒内盛、血脉挛缩 外感火热之邪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外感火热之邪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浊血中津液使血液粘稠而血热互结,煎浊血中津液使血液粘稠而5、血热致瘀、血热致瘀 运行不畅;运行不畅;热浊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以致热浊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以致 血液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而不散。血液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而不散。(三)致病特点(三)致病特点:1、易于阻止气机;、易于阻止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影响心肝脾

32、);、影响血脉运行(影响心肝脾);3、影响血液生成;、影响血液生成;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病位固定,病证繁多;(四)病症特点:(四)病症特点:1、刺痛、刺痛 2、肿块、肿块 3、出血、出血 4、青紫、青紫 5、舌脉改变、舌脉改变4、血寒致瘀、血寒致瘀31第31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三、结石:三、结石:(一)概念:(一)概念:凡体内某些部位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凡体内某些部位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 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或结块样的病理产物停滞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或结块样的病理产物停滞 为病,称为结石。为病,称为结石。(二)形成原因:(二)形成原因:1、饮食不当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3、情志内伤 3、服药不当、服药不当 4、体质差异、体质差异(三)致病特点:(三)致病特点:1、多发于肝、肾、胆、胃等脏腑、多发于肝、肾、胆、胃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阻滞气机,损伤脉络32第32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现代研究现代研究1、有关痰饮、瘀血的研究、有关痰饮、瘀血的研究2、痰饮的研究、痰饮的研究 3、痰瘀相关的研究、痰瘀相关的研究4、瘀血的研究、瘀血的研究 5、血瘀病机的研究、血瘀病机的研究 6、有关六淫的研究、有关六淫的研究7、疠气与生物病原的研究、疠气与生物病原的研究8、有关情志致病的研究、有关情志致病的研究

34、33第33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七节第七节 其它病因其它病因 一、概念:一、概念:除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除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劳逸失度、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统称为其他病因。(一)外伤(一)外伤:1、外力损伤、外力损伤:有明显的外伤史,伴有瘀血。:有明显的外伤史,伴有瘀血。轻则:皮肤肌肉肿痛、青紫,血脉破损而出血,轻则:皮肤肌肉肿痛、青紫,血脉破损而出血,筋肉撕裂。筋肉撕裂。重则:关节脱臼、骨折、皮开肉绽,损伤内脏,重则:关节脱臼、骨折、皮开肉绽,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导致昏迷、抽搐、亡阳等或出血过

35、多,导致昏迷、抽搐、亡阳等 严重病变。严重病变。34第34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烧烫伤:火毒为患。、烧烫伤:火毒为患。轻则:灼伤皮肤、受伤部位红肿、灼热、疼痛,或轻则:灼伤皮肤、受伤部位红肿、灼热、疼痛,或 起水泡;起水泡;重则:伤及肌肉筋骨重则:伤及肌肉筋骨,出现疮面呈皮革样或呈蜡白,出现疮面呈皮革样或呈蜡白,或焦黄、或炭化样改变,痛觉反而消失。若或焦黄、或炭化样改变,痛觉反而消失。若 大面积严重烧烫伤,火毒炽盛,内侵脏腑,大面积严重烧烫伤,火毒炽盛,内侵脏腑,可见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尿少尿闭等症;可见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尿少尿闭等症;甚则大量津液外渗,以致津气脱失甚则

36、大量津液外渗,以致津气脱失,导致亡导致亡 阳亡阴而危机生命或死亡。阳亡阴而危机生命或死亡。35第35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3、冻伤、冻伤:指人体在低温环境下,受寒冷邪气侵袭:指人体在低温环境下,受寒冷邪气侵袭 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性损伤。所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性损伤。A、全身性冻伤:阴寒太盛,阳气严重受损,温煦、全身性冻伤:阴寒太盛,阳气严重受损,温煦 和推动作用降低,气血凝结所致。和推动作用降低,气血凝结所致。B、局部性冻伤:多发生在手、耳、足、鼻尖、面、局部性冻伤:多发生在手、耳、足、鼻尖、面 部等裸露部位和末端部位。(血部等裸露部位和末端部位。(血 液循环不佳所致)液循环不佳

37、所致)36第36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4、虫兽所伤:主要是指猛兽、毒蛇、疯狗(猘狗)、虫兽所伤:主要是指猛兽、毒蛇、疯狗(猘狗)、或蝎、蜂、蜈蚣等虫兽咬伤或螫伤。或蝎、蜂、蜈蚣等虫兽咬伤或螫伤。虫螫伤:轻者:局部破损,伴见红、肿、热、痛虫螫伤:轻者:局部破损,伴见红、肿、热、痛 或出血。或出血。重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恶重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恶 心、呕吐、高热、寒战,甚至昏心、呕吐、高热、寒战,甚至昏 迷迷死亡。死亡。兽咬伤:与外伤同。兽咬伤:与外伤同。“狂犬病狂犬病”,狂犬病毒侵人所,狂犬病毒侵人所 致,潜伏期致,潜伏期38周,短则周,短则10日左右(日左

38、右(头、颈、病毒量大),出现烦躁不安,头、颈、病毒量大),出现烦躁不安,惊慌、头痛、恐水、恐风、恐声、牙关惊慌、头痛、恐水、恐风、恐声、牙关 仅闭仅闭死亡。死亡。37第37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毒蛇咬伤:分为三类毒蛇咬伤:分为三类 风毒:神经毒(损伤神经)伤口以麻木为主;风毒:神经毒(损伤神经)伤口以麻木为主;轻则: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轻则: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重则:昏迷、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语言重则:昏迷、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语言 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呼吸减弱或停止。呼吸减弱或停止。火毒:血循毒(破坏人体的

39、凝血机制)火毒:血循毒(破坏人体的凝血机制)局部:红肿、灼热、疼痛、起水泡、甚则局部:红肿、灼热、疼痛、起水泡、甚则 发黑,日久溃破形成溃疡。发黑,日久溃破形成溃疡。全身:寒战、发热、肌肉痛、皮下或内脏全身:寒战、发热、肌肉痛、皮下或内脏 出血,可见尿血、便血、吐血、衄出血,可见尿血、便血、吐血、衄 血、继则出现黄疸和贫血血、继则出现黄疸和贫血死亡死亡。风火毒(混合毒)风火毒(混合毒)38第38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二)诸虫: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总称。(二)诸虫:寄生虫是动物性寄生物的总称。1、蛔虫:、蛔虫:2、蛲虫、蛲虫 3、绦虫、绦虫 4、钩虫钩虫 5、血吸虫等、血吸虫

40、等 39第39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三)药邪(三)药邪:1、概念:所谓、概念:所谓“药邪药邪”,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 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2、药邪的形成:、药邪的形成:A、用药过量、用药过量 B、炮制不当、炮制不当 C、配伍不当、配伍不当 D、用法不当、用法不当 3、致病特点:、致病特点:A、中毒、中毒 B、加重病情,变生他疾、加重病情,变生他疾40第40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四)医过(四)医过:1、概念:医过,也称、概念:医过,也称“医源性致病因素医源性致病因素”,是指由,是指由 于医

41、生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他于医生的过失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变生他 疾的一类致病因素。疾的一类致病因素。2、医过的形成:、医过的形成:A、言行不当、言行不当 B、处方草率、处方草率 C、诊治失误、诊治失误 3、致病特点:、致病特点:A、易致情志异常波动、易致情志异常波动 B、加重病情,变生他疾、加重病情,变生他疾41第41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五)先天因素(五)先天因素:包括胎弱,胎毒。包括胎弱,胎毒。1、胎弱: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胎弱: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或异常,以致 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日后发育障碍,畸形或不良。各类遗传性疾病各类遗传性疾病 包括

42、两类包括两类 先天禀赋虚弱先天禀赋虚弱精血不充,胎元失养精血不充,胎元失养。42第42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胎毒:广义胎毒: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胎毒:广义胎毒:指妊娠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 误用药物、误食不利于胎儿之误用药物、误食不利于胎儿之 物,导致遗毒于胎儿,出生后物,导致遗毒于胎儿,出生后 渐见某些疾病。渐见某些疾病。狭义胎毒: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狭义胎毒:是指某些传染病,在胎儿期由 亲代传给子代。亲代传给子代。此外,近亲结婚,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以此外,近亲结婚,怀孕时遭受重大精神刺激,以及分娩时的种种意外等,亦可成为先天性因素,使初及分娩时的种种意外等,亦可成为先天性因素,使初生儿或出生后表现出多种异常。生儿或出生后表现出多种异常。43第43页,共4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