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微生物分类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179533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微生物分类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十章微生物分类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微生物分类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微生物分类精选文档.ppt(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微生物分类本讲稿第一页,共十五页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二、微生物的命名二、微生物的命名本讲稿第二页,共十五页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一、微生物的分类单位微生物分类的目的:把各种微生物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微生物分类的目的:把各种微生物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群归类,排成系统,以便于人们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交流。群归类,排成系统,以便于人们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交流。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本讲稿第三页,共十五页常用的几

2、种分类概念常用的几种分类概念种:种:是微生物分类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代表一群在形态和生理是微生物分类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代表一群在形态和生理方面彼此十分相似或性状间差异微小的个体。方面彼此十分相似或性状间差异微小的个体。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一个典型菌株来作具体标本,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一个典型菌株来作具体标本,故这一典型菌株就是该种的模式种。故这一典型菌株就是该种的模式种。亚种:亚种:亚种是种的进一步细分单位,一般指其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亚种是种的进一步细分单位,一般指其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与模式种不同的种。如枯草芽孢杆菌的黑色变种。与模式种不同的种。如枯草芽孢杆菌的黑色变

3、种。变种变种本讲稿第四页,共十五页型型:自然界存在的差异较小的同种微生物的不同类型,称为自然界存在的差异较小的同种微生物的不同类型,称为型。如结核分支杆菌依其寄主的不同可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如结核分支杆菌依其寄主的不同可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型。菌株(品系)菌株(品系):来源不同的同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均可称为菌:来源不同的同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均可称为菌株。株。群群:有些微生物的特征介于两种微生物之间,我们把这两种有些微生物的特征介于两种微生物之间,我们把这两种微生物及其中间类型统称为一个群。如大肠菌群。微生物及其中间类型统称为一个群。如大肠菌群。本讲稿第五页,共十五页二、微生物的命名二、微生

4、物的命名命名的方法:国际法规命名,即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双名法的规则:微生物的学名依属和种而命名,由两个拉丁字或希腊字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组成,属名在前,为名词,开头字母大写,是该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种名在后,为形容词。如:Stapylococcus aureus,Streptomyces albosporeus(Krainsky)Waksman et Henrici,Micrococcus sp.(spp.),Bacillus subtilis var.niger本讲稿第六页,共十五页 学名=属名+种的加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和现名定名年份规定与常识:属名应大写首字母、单数、可以组合而

5、成。种的加词代表一个种的次要特征,首字母小写。在出版物中学名应用斜体字。本讲稿第七页,共十五页在表示一个亚种时,学名就应按三名法构成。即在种名的加词后写上subsp.或var.,然后再写具体亚种的加词。如:酿酒酵母椭圆亚种为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本讲稿第八页,共十五页新被鉴定的种,鉴定工作尚未结束,发表时应在其学名后标上sp.或spp.(复数)的符号,新种发表前应将其模式菌株的培养物存放在一个永久性的保藏机构,并应允许人们从中取得。菌株的表示方法是在学名的后面,附上字母加编号或汉字的编号等自选符号。例如,Bacillus subtilis AS1.398本

6、讲稿第九页,共十五页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分类的依据微生物分类的依据形形 态态 特特 征:征:个体形态(形状、大小、染色反应等)个体形态(形状、大小、染色反应等)群体形态(菌落特征、液体培养特点等)群体形态(菌落特征、液体培养特点等)生理生化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利用营养物质的能力 代谢产物的特殊性代谢产物的特殊性 生活环境的适应特殊性生活环境的适应特殊性抗原构造的特异性抗原构造的特异性本讲稿第十页,共十五页寄生的特异性:寄生的特异性:DNA中中G+C的含量及的含量及DNA杂合率杂合率细胞壁成分细胞壁成分其它:其它: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微生物的脂类分析微生物的脂类分析

7、微生物的细胞色素微生物的细胞色素辅酶辅酶Q核磁共振谱核磁共振谱气象色谱化学分类气象色谱化学分类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十五页第三节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类方法及分类系统微生物的分类方法及分类系统一、分类方法一、分类方法(一)经典分类法(一)经典分类法:又称传统分类法,其特点是随机的和不系统的:又称传统分类法,其特点是随机的和不系统的根据少数特征进行分类。根据的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作为初根据少数特征进行分类。根据的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作为初步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步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十五页(二)现代分类方法(二)现代分类方法 遗传分类法遗传分类法:DNADNA杂交(液相复性速率法原理

8、与方法)、杂交(液相复性速率法原理与方法)、G+CG+C含量的测定(热变性法、浮力密度法等)含量的测定(热变性法、浮力密度法等)细胞化学分类法:细胞化学分类法:主要是通过对核酸以外的其它细胞化学成分主要是通过对核酸以外的其它细胞化学成分的测定,作为分类的依据来分析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测定,作为分类的依据来分析微生物间的亲缘关系。数值分类法:数值分类法:测定测定100100项以上的各种性状,利用计算机进行菌株项以上的各种性状,利用计算机进行菌株的相互比较,并得出总的相似值。一般认为同种微生物菌株之间的相互比较,并得出总的相似值。一般认为同种微生物菌株之间的相似值的相似值80%80%。本讲稿第十

9、三页,共十五页二、微生物的常用分类系统二、微生物的常用分类系统细菌细菌: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第九版)、细菌系统学手: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第九版)、细菌系统学手册(第一版)册(第一版)放线菌放线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的放线菌目分科、分属: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的放线菌目分科、分属检索表检索表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十五页真菌真菌:Ainsworth的分类系统,将的分类系统,将真菌界分为两个门,即粘菌门,真菌界分为两个门,即粘菌门,并把真菌门又分为五个亚门,即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并把真菌门又分为五个亚门,即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酵母菌分别属于酵母菌分别属于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十五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