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30年代散文.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516425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五章30年代散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十五章30年代散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30年代散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30年代散文.ppt(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五章 30年代散文,一、30年代散文繁荣局面 杂文,在鲁迅后期杂文创作的影响和带动下,涌现出一大批杂文作家作品,呈现出中国现代杂文创作的一个鼎盛局面;报告文学:由于特定时代社会的需要,报告文学日趋成熟,体现了艺术性与真实性,文学性与新闻性,客观叙述与主观抒情的融合,代表作品夏衍包身工;小品散文:在广大新老作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品散文的创作向着纵深发展,代表何其芳画梦录。,二、林语堂与小品散文,1、生平: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文学家。 他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毁誉蜂起,评说纷纭的人物。,林语堂的幽默,

2、越短越好:林语堂经常应邀出席许多集会,最令他感到头痛的是会上冗长的演讲,有一次,他应邀参加一所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登台演讲的都是长篇大论,时常过了大会所定下的时间,轮到林语堂演讲,他只轻描淡写地说:“演讲的议论,要和女子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随即引起哄堂大笑,从此,林语堂的这一名句传诵一时。 结婚烧书:结婚时,当着众宾客的面,林语堂拿出婚书,对新婚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我把它烧了!”举座哗然。,2、林语堂散文风格与特点,从风格上讲,林语堂散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闲适幽默。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使用“幽默”一词的人。20年代他就积极提倡“幽默”,但应者不多,

3、没有形成气候.30年代论语创刊以后,他又重新强调“幽默”,并大力创作幽默闲适小品文,这一次则得到了较多人的呼应。,林语堂的散文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如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林语堂散文的语言杂收并蓄,各色兼用,像旧时公文的程式用语,时下流行的政治口号等等,都可以在他散文中看到.这实际上是体现了林语堂先生的文学语言观念.他主张文学语言可以将文言,白话,上来语及方言俗语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白话的文言”式的特殊语言。,3、美文赏析,鲁迅之死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

4、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鲁迅和林语堂原是意气相投的老朋友一次鲁迅不慎把吸剩的烟头随意一扔,扔在了林语堂的帐门下,竟把林语堂的蚊帐烧去了不小的一角。林语堂将火扑灭后,心里十分不悦,便厉声责怪鲁迅。鲁迅觉得林语堂的火气太大,有点小题大做,太伤人了,从此绝交。,鲁迅之死,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杀狗,骨骼尽解。于是鲁迅把玩不释,以为嬉乐,东砍西刨,情不自已,与绍兴学童得一把洋刀戏刻书案情形,正复相同,故鲁迅有时或

5、类鲁智深。故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路见疯犬、癞犬、及守家犬,挥剑一砍,提狗头归,而饮绍兴,名为下酒。此又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女人,我不相信假定世上单有父亲,也可一看管他的儿女,假定世上没有母亲,一切的婴孩必于三岁以下一起发疹死尽,即使不死,也必未满十岁而成为扒手。小学生上学也必迟到,大人们办公也未必会照时侯。手帕必积几月而不洗,洋伞必时时遗失,公共汽车也不能按时开行。没有婚丧喜庆,尤其一定没有理发店。是的,人生之大事,生老病死,处处都是靠女人去应付安排,而不是男人。,林语堂雕像背对台湾宝岛,面朝祖国大陆;雕像身着像征东方传

6、统文化的长衫,脚穿像征西方文明的皮鞋。,女人,种族之延绵,风俗之造成,民族之团结,都是端赖女人。没有女子的社会,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世上没有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有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男人不会居住在漂亮的千扁一律的公寓、弄堂,而必住于三角门窗而有独出心裁的设计之房屋。会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而且最好的外交官也不会知道区别白领带与黑领带之重要。,我的戒烟,在那三星期中,我如何的昏迷,如何的懦弱,明知于自己的心身有益的一根小小香烟,就没有胆量取来享用,说来真是一段丑史。此时事过境迁,回想起来,倒莫明何以那次昏迷一发发到三星期。若把此三星期中之心理历程细细叙述起来,

7、真是罄竹难书。自然,第一样,这戒烟的念头,根本就有点糊涂。为什么人生世上要戒烟呢?这问题我现在也答不出。,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向来提倡敬老之道,老人有什么可敬呢?是敬他生理上一种成功,抵抗力之坚强;别人都死了,而他偏还活着。这百年中,他的同辈早已逝世,或死于水,或死于火,或死于病,或死于匪,灾旱寒暑攻其外,喜怒忧乐侵其中,而他能保身养生,终是胜利者。这是敬老之真义。敬老的真谛,不在他德高望重,福气大,子孙多,倘使你遇到道旁一个老丐,看见他寒穷,无子孙,德不高望不重,遂不敬他,这不能算为真正敬老的精神。所以敬老是敬他的寿考而已。对于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中国有五千年连绵的历史,这五千年中多少国度相继

8、兴亡,而他仍存在;这五千年中,他经过多少的旱灾水患,外敌的侵凌,兵匪的蹂躏,还有更可怕的文明的病毒,假使在于神经较敏锐的异族,或者早已灭亡,而中国今日仍存在,这不能不使我们赞叹的。,粘指民族,最近普斯基大学生物学教授摩尔君发明,中国人巴掌上分泌出来一种微有酸味之粘性液质,分泌管之后有脑系膜直通第五脊椎与眼系脑筋联络。凡眼帘射到金银铜时,即引起自然反应作用,分泌额外加多,钱到手时尤甚。此时所发出之泌液特富粘性,特别见于拇指与食指之末,而巴掌正中的一生蒂米突见方亦然。因此银钱到手,必有一部分胶泥手上,十元过手,必泥一元,乃无可如何之事。故中国人向来认为钱不沾手,违反天性,“粪夫挑粪,亦必醮一醮。”

9、,脸与法治,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在好的方面讲,这就是中国人之平等主义,无论何人总须替对方留一点脸面,莫为已甚。这虽然有几分知道天道还好,带点聪明的用意,到底是一种和平忠厚的精神。在不好的方面,就是脸太不平等,或有或无,有脸者固然极乐荣耀,可以超脱法律,特蒙优待。而无脸者则未免要处处感觉政府之威信与法律之尊严。所以据我们观察,中国若要真正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脸一丢,法治自会实现,中国自会富强。,脸与法治,譬如坐汽车,按照市章,常人只许开到三十五哩速度,部长贵人便须开到五十六十哩,才算有

10、脸。万一轧死人,巡警走上来,贵人腰包掏出一张名片,优游而去,这时的脸便更涨大。倘若巡警不识好歹,硬不放走,贵人开口一骂,“不识你的老子”,喝叫车夫开行,于是脸更涨大。若有真傻的巡警,动手把车夫扣留,贵人愤愤回去,电话一打警察局长,半小时内车夫即刻放回,巡警即刻免职,局长亲来诣府道歉,这时贵人的脸,真大的不可形容了。,三、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1、“鲁迅风”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中,以刊登杂文为主的期刊大量涌现,杂文理论的论争和革命现实主义杂文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现代杂文运动蓬勃发展并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就杂文创作本身而论,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和进步作家的战斗杂文,其队伍和影

11、响日益壮大,成为这一时期社会舆论的中心。,鲁迅是中国现代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的开创者。他的杂文创作和理论主张,在杂文领域开辟了一条革命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左联”时期,鲁迅同瞿秋白、茅盾等人一起披荆斩棘,并肩战斗,并率领徐懋庸、唐弢、聂绀弩、王任叔、柯灵、周木斋等杂坛新秀,以革命杂文为战斗武器,向一切反动势力作集团式冲锋,构成了当时杂文创作的主潮,显示了所向披靡的威势。,“鲁迅风”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打击敌人、匡正时弊、张扬真理,进行广泛、尖锐、巧妙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二)有自觉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创造,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注

12、重多样化、形象化的说理以及笔调的讽刺和幽默的杂文味,追求一种“理趣美”;(三)在杂文的艺术风格上,文体的样式上,不拘一格,随物赋形,允许有广阔自由的创造天地。,2、代表作家,1)、唐弢: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原名唐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1913年3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唐弢初中时家贫辍学,入上海邮局作拣信生,开始业余写作。,先后出版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短长书、唐弢杂文选等,散文随笔集落帆集、晦庵书话等,论文集向鲁迅学习、鲁迅的美学思想、海山论集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另辑有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 1

13、978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92年1月4日唐弢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唐弢杂文,唐弢这一时期的杂文,有不少是以逻辑推理形式出现的,无论立论还是驳论,都条分缕析,见解精辟。但更大量的杂文,没有三段论式的理论框架,议论常常和记叙、描写、抒情、对话、引述相结合,在对社会人生的抒写中, 表现自己的切身感受, 从而使这些杂文既充满理趣, 又笼罩着浓郁的艺术气氛, 评论家称之为“抒感性的杂文”。 唐弢这种“抒感性的杂文”, 注重形象化说理。他常借一幅画、一首诗、一个传说故事、一些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起兴,巧妙地把读者引导到杂文的议论中心上来,使议论获得直感、形象的生命,使直感、形象的东西因

14、和议论结合而得以深化。,2、柯灵,柯灵(19092152000.6.12)原名高季琳,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发表叙事诗织布的女人而步入文坛。1948年到香港文汇报工作。1949年回到上海,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常务副主席等职。,柯灵杂文的艺术形式是比较丰富多样的。他写得最多的是直面现实的短评和杂感, 这类杂文现实性强, 大多感情激烈,文字清丽潇洒,写得明快质直。其中像街头人语和街头闲话,都是直接批评时政的短评,短小精悍,锋利深刻,达到了一定的力度和深度。如街头人语(之一)抨击

15、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独裁和劫收:,1980年11月茅盾(右)与周而复、柯灵(左)叙谈,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道同风。这叫做“统一”。皮带,皮绑腿,大皮包。-这是“三皮主义”。金子,房子,车子,女子,面子。-这是“五子登科”。你当它正经,它是开玩笑;说它是笑话,偏又是事实。中国的政治,就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柯灵、施蛰存和辛笛(自左至右)1995年4月在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奖会上。,这样的短评,确是锋利的匕首和投枪,正如柯灵自己所说:“我以杂文的形式驱遣愤怒,而以散文的形式抒发忧郁。”而像禁书诗话等是诗话体杂文,玉佛寺传奇则是杂剧散曲体杂文。这些杂文仿效鲁迅和瞿秋白合作的诗话体杂文

16、王道诗话及杂剧散曲体杂文曲的解放,匠心巧运,把对时事世态的抨击和讽喻,融入中国传统的诗话、杂剧、散曲等民族形式之中, 别开生面, 令人耳目一新。,1957年,绍兴籍著名作家柯灵(左二)、陈国容(左四)夫妇慕名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柯灵写于1940年的从“目莲戏”说起和神、鬼、人中的关于土地、关于女吊、关于拳教师等几篇杂文,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立体风土画”和有的放矢的现实评论的融合。柯灵是绍兴人,与鲁迅同乡。鲁迅小说、散文和杂文中所写的土谷祠,民间戏曲中的“女吊”和“二丑”,绍兴一带的风土习俗和人情世态,他也是熟稔的。柯灵的这些杂文,从鲁迅的名作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加上他自己的创造,不仅给读者奉献

17、了形神毕肖、绘声绘影“立体风土画”,而且坚持了解剖和改造国民性的精神传统,表现了他对某些人情世态睿智掘发的启示,具有较长久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巷 龙山杂记之一,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

18、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3、周木斋,周木斋(19101941),江苏武进人。抗战前,周木斋在申报自由谈、太白、新语林和涛声等刊物上,发表过许多思想尖锐、具有思辨色彩的战斗杂文。抗战爆发后,他身处环璄险恶的上海“孤岛”,而且贫病交困,然而心中却燃烧着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他坚决捍卫鲁迅杂文的战斗传统,创作了一批博识机智、析理精微的“鲁迅风”战斗杂文。他的杂文,除了合集外,生前还结集出版了消长集。,周木斋在 消长集前记 中,自述 “戆脾气” 和“辩证癖”,而形诸文字,便是他的杂文“喜欢说理”。在中国现代杂文史上,

19、周木斋的杂文是以思辨性著称的,宗珏在1939年所写的从“孤岛”杂文所看到的“鲁迅风”一文中,就认为周木斋的杂文是“思辨性的杂文”。他善于多侧面、多层次地剖析问题,他喜欢从事物的联系中, 对事物加以比较, 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从现象突入本质。如抗日战争中,汪精卫从国府称病出发,发表了投降卖国的“艳电”。 这是当时轰动全国的政治事件, 周木斋发在1939年月18日鲁迅风第期上的凌迟,就是一篇燃烧着憎恶烈火、无情声讨汪精卫的战斗檄文。急速转折突进的语言节奏、析骨剔髓的犀利而又辩证的剖析是这篇杂文的特点,它表现了周木斋善于捕捉矛盾、分析矛盾、从中透视事物本质的思辨才能。,影痕可说是三言两语的哲理性

20、散文诗,但周木斋把它们收入消长集中,这也可以说是浓缩的、微型的杂文。且看以下文句: “止戈为武”。和平含着杀心。 “和平”是名词,也是代名词,消赃的,投降的,苟安的。 “与虎谋皮”,虎与人谋什么? 希望“放弃侵略”,侵略希望放弃什么? 在这里,一般杂文那层次繁复、细致入微的辩证推理被省略了,只有三言两语、斩截明快、言简意赅的判断。这类文字遒劲隽妙,耐人咀嚼,同样闪烁着辩证思维的诗意光辉。,四、京派作家的散文创作,1、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县。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发表过大

21、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他早期的作品如: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与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建国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1962年10月 何其芳会见

22、日本朋友,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何其芳散文,三十年代初踏入文坛的何其芳,原是以这样的面貌出现的:他抒写微妙的内心世界,讲究暗示和象征的手法,追求诗歌的色彩和意象的美。他曾经师法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法国唯美主义和象征派的作家 作者在压抑和苦闷中把自己关在寂寞、欢欣的小天地里,细细描画的关于爱情、理想

23、、人生,关于过去与未来的个人化的梦。在梦幻般的世界里,作者通过营造一种孤独、寂寞、压抑的氛围,表达了人生的苦闷和彷徨。,在他的前期散文里常常表现出这样的思想。为了充分表现这种苦闷、彷徨、压抑、郁结、颓丧,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常常使用“孤独”、“寂寞”、“凄凉”、“忧郁”、“惆怅”等字眼。墓这部作品就很典型地体现了何其芳的创作理念。在作者笔下,“曲曲的清溪流泻”的是“幽冷”,“夕阳”也“如一枝残忍的笔”,而主人公雪麟的影子是“孤独的,瘦长的”,何其芳30年代散文特点,一、“人化”自然,情调独特 在何其芳早期散文作品中,为了营造梦幻般的氛围,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现代手法,通过“独语”的体式,暗示与象征,心

24、理流动与繁复的意象来达到目的,从而使作品像诗一样美。“独语”是与“闲话”并存着的现代散文的话语方式。它的最大特征是封闭性和自我指涉性。即作者毫不顾及倾诉的对象,只将自己寂寞的情感诉诸自己孤寂的内心世界,在文章中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反而使得内心世界更加寂寞。这样的独语体式在画梦录中是显而易见的。,二、语言精粹,字字珠玑 画梦录(文化生活出版社1934年版)获得1936年大公报文艺奖;这仅仅是一个表面的荣誉;更为重要的是,其画梦录、刻意集创造了时人公认的何其芳体,以他独语式的创作实践使小品文成为独立的艺术制作,这样他将第一个十年诞生的小品文,在第二个十年间提高到一个更新的艺术水准。司马长风在其中国

25、新文学史中做过如下的评价:何其芳的散文,在文字技巧上登峰造极,但质地太单薄,观察和感受的幅度太窄,无非青春与爱情的叹息。,墓(节选),初秋的薄暮。翠岩的横屏环拥出旷大的草地,有常绿的柏树作天幕,曲曲的清溪流泻着幽冷。以外是碎瓷上的图案似的田亩,阡陌高下的毗连着,黄金的稻穗起伏着丰实的波浪,微风传送出成熟的香味。黄昏如晚汐一样淹没了草虫的鸣声,野蜂的翅。快下山的夕阳如柔和的目光,如爱抚的手指从平畴伸过来,从林叶探进来,落在溪边一个小墓碑上,摩着那白色的碑石,仿佛读出上面镌着的朱字:柳氏小女铃铃之墓。这儿睡着的是,一个美丽的灵魂。这儿睡着的是一个农家的女孩,和她十六载静静的光阴,从那茅檐下过逝的,

26、从那有泥蜂做巢的木窗里过逝的,从俯嚼着地草的羊儿的角尖,和那濯过她的手、回应过她寂寞的捣衣声的池塘里过逝的。, 雪麟见了铃铃的小墓碑,读了碑上的名字,如第一次相见就相悦的男女们,说了温柔的“再会”才分别。以后他的影子就踯躅在这儿的每一个黄昏里。他渐渐猜想着这女郎的身世,和她的性情,她的喜好,如我们初认识一个美丽的少女似的。他想到她是在寂寞的屋子里过着晨夕、她最爱着什么颜色的衣衫,而且当她微笑时脸间就现出酒涡、羞涩的低下头去。他想到她在窗外种着一片地的指甲花,花开时就摘取几朵来用那红汁染她的小指甲,而这仅仅由于她小孩似的欢喜。铃铃的侣伴们更会告诉他,当他猜想错了或是遗漏了的时候。“她会不会喜欢我

27、?”他在溪边散步时偷问那多嘴的流水。“喜欢你。”他听见轻声的回语。“她似乎没有朋友?”他又偷问溪边的野菊。 ,2、李广田的散文,李广田 (1906.10.11968.11.2)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原名王希爵,号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1923年到济南进山东第一师范学校与朋友组织书报介绍社曾因介绍中国进步文学与苏俄作品被捕入狱。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0年前后开始发表作品。,在未名半月刊终刊号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狱前。1931年入北京大学外语系,攻读英、日、法文,1935年北大毕业后到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任教,先后发表散文画廊集银狐集等。1936年与卞之琳何其芳合写的诗集汉园集出版以“

28、汉园三诗人”著称。但他写得更多成就更高的还是散文。,李广田散文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人间味和乡土味特别浓郁上 。首先,李广田散文在取材上擅长写平凡人、平凡事、且多以农村的人、事、物为描写对象。提到平原,他说:“我在那里消磨过十数个春秋,我不能忘记那块平原的忧愁。”(山水)无论是30年代的画廊野店桃园杂记,还是40年代的到橘子林去没有太阳的早晨,及至解放以后的山色花潮同龄人等,无不表达了作家对于凡人凡事,特别是故乡的人、事、物的关注。例如李广田桃园杂记开头的一段文字,夹叙夹议,行文之间,乡土情结浓烈,对故乡的眷恋、夸赞之情于不自觉间流露,甚至说人家不知道齐东桃“是见闻不广的过失”:,1)、写故乡人

29、的生存状况。作家说,“其实我住在都市里也正如不住在都市里一样,我大概还是住在都市里的乡下人我始终还没有脱掉我的作为农人子孙的性道。”(根)因此,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乡下人。投荒者叙述了善良哥哥悲惨的一生:当“我”童年时,哥哥望着远方,沉默地思虑着未来;当“我”上中学时,哥哥在县城一家小商店做学徒,过着“囚徒似的生活”,生病吐血;当“我”上大学时,哥哥上西北边塞垦荒种地,企图为穷乡亲们寻条出路;然而目的未达,便客死在荒山之上。,2)、回忆童年时期的故乡生活。悲哀的玩具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它通过父子在“玩具”问题上的冲突,倾诉了农民生活的辛酸:作者孩提时代,祖母为他捡到了一只麻雀,“我”把它当成最

30、好的玩具,喜爱之极。但从田野劳动归来的父亲,以为这是“糟践信门”,将麻雀给抛到屋顶上。结果,这小鸟由欢喜的玩具变成了“悲哀的玩具”。过失写“我”与父亲的一次冲突。“我”从喜欢养花养鸟的舅爷那儿移植了一株月季花到自己家里,沾了满身污泥,费了半天劲才算完成的一桩“事业”,正盼望着在家里建一座花园呢,却被从田里回来的父亲无情地拔除了。为了报复,我就把父亲最最喜爱的枸杞树给折断了。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的“我”只好求助于母亲。母亲替“我”撒了谎,把责任推到驴子身上才算蒙混过关。,3)、记叙故乡风物。“说起故乡两字,总连带地想起许多很可怀念的事物来。我的最美的梦,也就是我的幼年的故乡之梦了。”(无名树)他的散

31、文成名作画廊,以人物对话开篇,先写年节前人们打扫卫生的乡村习俗,引出人们要求买画“补墙”的欲望;然后写“画廊”所在的位置一座破败的老庙,引出当时农村人们的一些生活习俗;再写“画廊”里乡村人们买画、品画的场面;最后又以赶集回来途中人们关于画的价格的问答结尾。首尾照应,环环相扣。所有内容都是农村人的,而且也许为了增加乡土味吧?作家连城里人看来极不文明的往大门外堆黑垃圾、图省事把各路神明集中在一个破庙里等等都写了出来。不但写出了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还折射出了他们务实的生活态度。,其次,李广田散文连绵起伏,擅长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增加作品的人间味和乡土味。“文似看山不喜平”,李广田先生

32、深谙此道。 1)、场景描写。画廊一文是这样描写农村当时年集上的“画廊”的:“庙里很热闹,真好象一个图画展览会的画廓了”;“画呢,自然都很合乡下人的脾味,他们在那里拣着、挑着,在那里讲画图中故事,又在那里细琢细磨地讲价钱。小孩子,穿了红红绿绿的衣服,仰着脸看得出神,从这一张看到那一张,他们对于有余图或莲生九子之类的特别喜欢。老年人呢,都衔了长烟管,天气很冷了,他们象每人擎了一个小小火炉似的吸着,暖着,烟斗里冒着缕缕的青烟。他们总爱买些老寿星、全家福、五谷丰登或仙人对棋之类。,2)、细节描写。李广田散文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增加了作品的乡土味。如:“门虽设而常关,低垣断处,便是方便之门,不论人畜,要进去

33、亦不过举足之劳耳”虽用文言遮饰,但此一细节的可爱之处也是不言而喻的。(画廊)又比如,野店中写到驻店的人“偶尔可以读到用小刀或瓦砾写下来的句子,如某县某村某人在此一宿之类。有时,也会读到些诗样的韵语,虽然都粗鄙不堪,而这些陌路人在一个偶然的机遇里,陌路的相遇又相知,他们一时高兴了,忘情一切了,或是想起一切了,便会毫不计较地把真情流露了出来,于是你就会感到一种特别的人间味”。其实这就是至今兴盛不衰的“墙壁文化”或“厕所文化”的一种,虽不文明,也不避讳。这是作家的一种机智、狡黠,是真正的“人间烟火味”和“乡土气息”。,3)、景物描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作家中,有不少描写风景的能手,除朱自清和郁达

34、夫之外,李广田在这方面也非常出色。请看桃园杂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桃园景色吧:最好的时候大概还是春天吧,遍野红花,又恰好有绿柳相衬,早晚烟霞中,罩一片锦绣画图,一些用低矮土屋所组成的小村庄,这时候是恰如其分地显得好看了。到得夏天,有的桃实已届成熟,走在桃园路边,也许于茂密的秀长桃叶间,看见有刚刚点了一滴红唇的桃子,桃的香气,是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闻到的,尤其当早夜,或雨后。 这里,作者从视觉、嗅觉、听觉各个方面去描写故乡桃园的奇景异色,观察细致、描绘入微,使作品充满浑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 。,最后,李广田散文善于使用平实的语言,不露痕迹地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增强作品的人间味

35、和乡土味。 一是他的语言多取材于民间,丝毫没有当时许多作家“欧化句子”的现象。大量使用长句子、倒装句,是当时许多作家尤其是留学归来的作家共有的毛病。李广田是乡土派,如他自己所说“我是生自土中,来自田间的”,所以他的句子符合群众语言特点,平实、通俗、易懂、易记。如桃园杂记开头那一段,不但语言简短有力,而且也许由于写故乡的缘故吧?使用的是骄傲的语气,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二是李广田许多成功的优秀作品,往往以情景对话的方式来一个漂亮的开头或结尾。如画廊的开头“买画去么?”“买画去。” “看画去,去么?”“去。看画去。”在这样简单的对话里,是交换着多少欢喜的。结尾“老伯伯,买了年画来?”“是啊,你没买?

36、补补空墙,闲时候看画也很好玩呢。”“五谷丰登几文钱?”“要价四百四,还价二百就卖了。”,三是构思巧妙,富于真诚的想象。到橘子林去一文,写父女二人要到橘子林赏橘,中途遇见马夫为马匹修理蹄子,于是父女二人便神情专注地看起来。但二人想的迥然不同:女儿小岫想的是,“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而父亲想的是,“他们走的这条大道是抗战以来才开辟的,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力量”。一个天真烂漫,稚态可掬;一个饱经风霜,忧国忧民。父女不同的个性,跃然纸上。这篇散文不在橘子林里做文章,而只写到橘子林去的见闻,既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涉笔成趣,饶有韵味,构思非常巧妙。,四是恰到好处地引用古诗句、民谣、儿歌、楹联、成语俗语、民间传说等,都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色彩,增强了主题。如野店结尾的歌词,“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道出了野店相识结情义的淳朴与真诚。过失里父亲说的“养鸟不如养鸡,种花不如种菜”的俗语,其实也反映了劳动人民以勤劳、实惠为美的思想观念。至于枸杞树,据说枸杞树是长寿树,可以占卜一家的盛衰;而且枸杞树荫下水缸里的水永远清洁,用这样的水饮牲畜,可以免灾疾,父亲因此才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