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申报XX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4)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8998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申报XX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4)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申报XX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4)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申报XX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4)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申报XX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4) .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申报XX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立足长远 突出特色全力打造魅力向海 XX县区向海蒙古族乡 从XX县区城西行60公里,越过绵延的沙丘,穿过葱郁的草原,突显在眼前的是一潭清澈的湖水,黄榆苍劲,仙鹤舞动,让人恍如仙境,宛如梦中。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湿地向海,向海乡就依偎在这片神奇湿地的怀抱里。 近年来,向海乡党政一班人在XX县区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年有进展,两年见成效,三年有突破,四年上台阶,五年翻两番”的发展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兴乡,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乘势而上,攻坚破难,开拓进取,卓有成效、创造性

2、地开展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经济目标任务,全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精品特色景区 向海蒙古族乡位于XX县区西北部,向海自然保护区、 1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腹地,全乡共辖16个村,总人口为31200人,其中蒙古族居民9261人,占总人口的29.7%,为蒙汉杂居地,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地域文化独特。向海乡幅员面积近1200平方公里,竟神奇般地蕴育了近千种野生动植物,与人类和谐共存,叫人叹为观止,沙丘榆林、蒲草苇荡、湖泊水域、湿地草原,四大景观纵横交错,白沙滩、香海寺、博物馆、百鸟园,令人目不暇接。向海原始之中不乏古朴久远,自然之中不

3、吝鬼斧神工。 怎样把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成本,是摆在向海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面前最大的问题。 为此,乡党政一班人经过充分的调研,提出了“旅游兴乡,产业富民,利用35年的时间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拉动各业快速发展,立足长远,突出特色,全力打造魅力向海”的发展理念。 为了使发展构想成为现实,乡党政班子按照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围绕“生态景观带人文,人文景观促生态”做文章,以“苇海泛舟,敖包相会”为主体打造寓生态人文一体的特色旅游景观,实施鹤岛水路、环湖公路等工程,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坚持生态保

4、护建设并举,环境保护与合理开发并重,认真协调解决各种旅 2游利益冲突,维护旅游秩序,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2009年,向海以独特的原始生态风貌荣膺“吉林八景”前三甲。向海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打好生态旅游牌,是拓宽乡域经济发展渠道的重要举措。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向海村村民樊向文投资5万元办起了集住宿、停车为一体的饭店,正向农家乐旅游的方向发展,到2008年从事农家乐旅游的农户达到了35户。村民林宝伟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特种养殖场,饲养了野猪、山鸡、孔雀、野兔等特种动物,已经初具规

5、模。到目前为止从事旅游业及其服务业的人员达到700余人,实现产值1000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12%,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的亮点。 为了提升集镇旅游服务功能,2009年向海乡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了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共投资近3000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排水管网铺设、街道美化、绿化和亮化等工程,集镇的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当年被评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随着电视剧永远的田野在央视一套的热播和电视剧我的土地我的家的开机拍摄,向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大大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终于 3迎来了新的春天。 三、挖掘潜在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元素 向海是蒙古族乡,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种文化与湿地文化、

6、乡村文化、宗教文化和刚刚兴起的影视文化等多种元素形成厚重的文化资源,为向海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文化元素的填充不但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象其他产业一样推动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向海乡完成了蒙古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2009年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成80户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并建设3万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民居小区建设既有蒙古族建筑风格有具备农家乐的服务功能,外来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富有浓郁特色民族风味小吃。文化广场建设不但为群众提供了文化娱乐场所,也为民族文艺搭建创作和表演的平台。向海乡诗词书画联谊会在每年7月份举办了全乡书画展,展出作品有各种书法、绘画、剪纸、摄

7、影、根雕和苇编等作品,蒙文书法作品也包含其中,可以说这些表现形式都极大地活跃了向海的文化氛围。红旗村是蒙古族聚集村,蒙古族人口占98%,为活跃少数民族群众业务文化生活,我们积极向上争取,建设了红旗村文化站,成立了秧歌队和民族舞蹈队,开展的各类活动,都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随着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旅 4游产业中文化元素得到了大量的充实。群众自觉形成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的意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为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 2011年向海乡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我们深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政班子的齐心协力,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省住建厅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鼓励。荣誉取得的艰辛,更加鼓响我们前进的号角,我们有信心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打造新环境、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为开创向海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内容总结(1)申报XX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报告 立足长远 突出特色全力打造魅力向海 XX县区向海蒙古族乡 从XX县区城西行60公里,越过绵延的沙丘,穿过葱郁的草原,突显在眼前的是一潭清澈的湖水,黄榆苍劲,仙鹤舞动,让人恍如仙境,宛如梦中(2)民居小区建设既有蒙古族建筑风格有具备农家乐的服务功能,外来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富有浓郁特色民族风味小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