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题体会反思.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7253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课题体会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习课题体会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课题体会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课题体会反思.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课题体会反思 于雪静 通过学习,我首先感受到教师要根据歌唱需要来科学合理地设计发声练习,进行发声训练。我们很多老师常犯的错误是,拿结果当手段来进行唱歌教学。比如,经常能在一些公开课中听到有教师对学生说,声音要竖起来,要有共鸣,口腔要打开等等之类的要求。却看不到教师是如何通过一定的训练或引导来帮助学生达到这些要求的。我们要交给学生的是手段,不是结果。就如交给猎手的是猎枪,而不是猎物。 1、发声训练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的发声示范在发声训练时尤为重要,远比我们一直在提的歌曲范唱重要得多,有的老师自己不示范发声,只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学生是很难领会你的意度的。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重在教师的

2、启发引导,他们对歌唱技巧不十分理解,但善于模仿别的人唱法,就象有些认识模糊的学生模仿流行歌曲的唱法一样,所以老师要通过个人的示范来让学生树立正确声音的标准,告诉学生怎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是美的。然后再通过讲解分析、改正错误的唱法。 发声训练时教师的耳朵要特别灵敏,我们有些老师只专注于弹奏的键盘,心得体会并末关注学生的声音状况,甚至连学生唱不准音都没有发现。这种按教师的预设走过场的教学环节是失却发声训练实际意义的。在发声训练中教师要能快速地捕捉到学生发声错误的原因,并通过正确方法的示范和对学生错误方法的模仿和分析,使学生受到启发,在短短几分钟发声训练中有很好的改善与变化。 发声训练时也要求引导学

3、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时我们的老师经常会要求学生有感情演唱,但鲜见有发声练习也能这样要求的,其实任何形式的歌唱离开情感两个字就不可能感动人,我们有很多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嘴巴呈蠕动状,脸上毫无表情。也许他已经习惯于这种木然的状态,就象一个话剧演员排练时不露声色,演出时要想做到有血有肉有内心情感变化也是不可能的。 正确的姿势是形成良好歌唱的前提。发声训练时教师要特别强调坐姿或站姿的正确、自然,学生的习惯是一般不动手书写时,双手就端正地交替放在课桌上,其实这种坐姿对于发声训练而言是很不利的,极易诱导学生形成锁骨呼吸,导致呼吸变得浅而短。所以发声训练的几分钟最好还是让学生把手放在两腿上或站立着进行练

4、习更好。 策略一:如何进行舌头灵活性训练 不知你是否也曾在教学中遇到过同样的教学问题,如在教学秋天多么美一歌中,孩子们唱到 1234523456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工作汇报 这一乐句时,普遍的问题是孩子们的舌头灵活性不够,唱不动,嘴很笨的感觉。从头至未只能唱成一个啦,含糊一片,直接影响了歌曲情绪的表达。这一现象同样会发生在嘀哩,嘀哩一歌中的: 444456660222225—111123330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555552— 嘀哩哩嘀哩哩。 小号手之歌中的: 555355523336311110 的的的哒的的的哒的的的哒的哒哒哒哒 等等,

5、等等类似乐句的歌曲中。孩子们的反应是舌肌无力,舌头灵活性不够快速,跟不上旋律的速度,没办法咬清字。确实对于从来没有经过舌头肌肉训练的孩子们来说要唱好这些乐句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勉为其难的。适当地做一些歌唱的相关肌肉训练就象运动员上场前活动活动关节一样重要而有即时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根据小学生好玩性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设计了有关舌肌灵活性方面训练的游戏,论文参考孩子们积极参与、乐于配合,并在我的唱歌教学实践中得到证实,我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游戏一。发报游戏,孩子们对电影或电视里发报的声音也许不会陌生,我就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嘴模拟发报的声音的的的的无需有规律,也无需要求太多,重要的是舌部运动,

6、训练他们轻快敏捷的舌部反应。教师可以请他们给不同坐位上的同学发送电报,当他们觉得这是一种交流,这是一种沟通时,孩子们觉得既新鲜好玩又刺激有趣。 游戏二。模仿农妇叫唤家畜的声音,唤猪吃食时的哞哞,啧啧啧啧啧……呼鸭子时的鸭溜溜溜溜溜溜……呼狗时的喔罗罗罗罗……。做这一练习时,舌头的运动幅度仅需在口腔内作快速弹动,而且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生活中的现实情景。创设一定的场景,孩子们会玩得更投入,更起劲。并且你还能观察到他们脸上各种各样生动丰富的表情。 游戏三。舌头快速吞吐练习,让孩子们快速地吞吐自己的舌头,发出哩卟哩卟

7、哩卟的滚动式的声音。做这一练习时,嘴唇与舌体都要放松,吞吐动作不易过大。 游戏四。打响舌,咂舌的游戏。一开始孩子们的舌尖的力量也许很小,会发出疲软的嗒勒声,但方法正确就已经很不错了,论文网教师可以告诉他们舌头的用力方法,让舌尖紧贴于上齿龈,舌体向外使劲,上口盖向里推拉,让舌尖与上齿龈形成力量的对抗,在使力的刹那间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嗒嗒声,然后调整口形可以模拟木鱼,双响筒,马蹄声等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舌部运动,孩子们舌肌的灵活性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高,而且这样游戏式的练习轻松而富有情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太愿意做了,避免了声乐发声训练时的枯燥与乏味。 策略二: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喉咙 在唱歌教学中,

8、教师要求得最多的也许就是打开喉咙,确立良好的喉头位置。可是歌唱教学难就难在教师无法手把手地做给学生看,也无法手把手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做,必竟它不是外显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师只有通过语言引导,让学明白教师的意图进行自我体验,方能领悟方法的。比较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深呼吸。自如地深呼吸,感觉一股凉气顺着鼻腔进入(此时小舌头、软腭随之向上拉起),顺畅地通过后边的通道进入小腹站定,这样腔体就打开了。可是我觉得这样的方法对于我们已经熟知了歌唱方法的人来说也许是很能找到感觉的,但对于初学者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来说这办法给孩子最直接的感觉只能是喉部与鼻腔有一股凉气的透入,免费范文还是不

9、容易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的。也就是说受凉气干扰的直接刺激大过了小舌头、软腭向上拉起的感觉。因此在少儿声乐教学中我以为这一方法还不是最理想的。 2、第二种常用的方法是,打哈欠。教师经常会启发学生用打哈欠时的状态来体会歌唱中的打开喉咙的感觉。要求学生保持打哈欠的状态来进行演唱。这种方法在我的声乐教学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但发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毛病,常见的如用力下压喉头,虚撑喉头,张大嘴巴等,哈欠打过头等等反而使演唱不再自然,肌肉与呼吸十分僵硬。教师必须时常提醒学生保持自然,只要稍稍打开喉咙即可,任何多余的力量都是错误的,不可滥用力量。理论上讲似乎是很顺理成章的,但在我的声乐教学中,孩子们还

10、是常常地犯着前述毛病。 3、第三种方法是受惊吓。有的教师故意设计一些让学生受惊吓的情景,让学生感觉因受惊而发出尖叫或倒抽一口冷气的咽部感觉。曾经看到有一位老师让学生站在很高的凳子上,然后出其不意地令学生从高处跳下,以得到这一真实体验。事后,我总觉得这样的做法是否科学,是否有必要。从是否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我觉得学生在这样的特定状态下很容易只打开了喉咙口,喉咽部打开撑大,结果使喉咙底部没有打开,反而缩小。而我们所指的打开喉咙其实指的是打开喉咙底部。试想在这种惊吓状态下学生还有多余的心情去体会喉部的感觉吗。 我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试用了仰头开牙关的方法,觉得学生很容易找到感觉,并能保持住这一喉部状态

11、。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让学生打开牙关,可用两手食指触摸耳根,以摸到凹口为准,然后让学生慢慢仰起头用心体会喉部肌肉下沉的感觉,此时的喉部状态应该是最自然也最恰到好处的。然后让其发开口音啊或发水泡音都可以,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帮助保持咽部下沉扩张的感觉,再慢慢抬起头恢复自然的站立或坐立演唱姿势。结果学生的反应相当好,很快便能找到了正确而自然地打开喉咙的感觉了。要强调的一点时抬头时必须让学生的后脑部完全枕在两肩中间,也就是不能让其有举着头部的感觉,要让其完全处在放松状态。 策略三:如何克服歌唱中中声音发虚的练习 没有声音位置,又缺乏气息支持的声音,不是挤就是发虚。这种发虚的声音,不仅没有歌唱效果,同样起

12、着损坏声带的作用。因为是在声带不完全闭合的情况下才发出的这种声音。因此,这些情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克服发虚的声音,第一要好好体会有气息支持的的歌唱;第二要找好歌唱的声音的位置;第三要大胆用嗓。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问题就可得到解决。下面介绍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喊嗓练习 孩子们用发虚的声音唱歌,但决不会用发虚的声音讲话。特别是站在远处呼喊时,一定会将声音喊出来,使别人听到。利用这种呼喊的感觉可以尽快克服虚声。入党申请书要注意的是这种喊不是叫,它是在气息的支持下,选用适当的母音来完成练习的。 如:啊依嗯要求:练习时声音总带着哼鸣,气息要下沉,呼喊的声音先短后长,先弱后强,先低后高。嘴不宜

13、张得太大,唇、齿、舌仍要放松。口形一张好就不要乱动。喊啊就要始终保持啊的口形,喊依就要始终保持依的口形,在气息的支持下,直到做完这个练习为止。 2、用母音嘿做吓唬人的游戏 平常生活中,也许每个孩子都曾有过在某人后面,冷不防大喝一声he以吓唬对方的经历,这时的声音往往既响且亮。其实这个声音是有气息支持的,也是有较高位置的。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练习,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也较容易接受能力。 练习时先吸足气,稍停片刻,作好准备后突然发出he的声响。开始时一口气一声he,当找到声音位置后(气息用上了),可连续嘿几声,不过每次要坚持一口气一声he。这时孩子们们会真正感觉到肚子做累了,声音也成功地he出来了,但嗓子并不累。要注意的是:这一练习在没有掌握得比较好前,写作参考练习量不能过大,练习时间不能太久,要让学逐步去体会去感悟。 唱歌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长远工作,切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钻研教法,设计合理的练习,进行科学的训练。 第 8 页 共 8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