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初识(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139142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初识(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茶叶初识(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叶初识(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初识(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茶叶初识-第 5 页茶道简介一、定义: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1、茶的起源: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据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在中国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神农氏是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远古的时候,人们吃野草,喝生水,食树上的野果子,所以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伤,那时,具有超凡能力的神农长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一天,他误食了断肠草,差点丢掉性命,情急之下,他随手摘了身边一

2、种叫茶的叶子吃下,毒竟神奇的被解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关于茶的书:陆羽茶经、赵佶大观茶论茶的功能、作用:抗氧化,抗衰老,助消化,减肥,降血压等等4、茶叶的分类及制作流程:分类:茶叶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制作工艺:绿茶:绿茶又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四大类,加工方法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工序相同: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绿茶为不发酵茶。比较有名的绿茶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顾渚紫笋,信阳毛尖等。特点为:干茶绿,外观绿,叶底绿。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采摘后,自然萎凋,干燥,传统的白茶,是最原始、最自然,加工环节最少的茶,因此,白茶保

3、持了茶最大的生物活性。代表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特点为:干茶灰白色,白色绒毛较多,茶汤银灰色。黄茶:是炒青绿茶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变黄,于是产生了新的品类-黄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氧化,形成黄色。黄茶是属于发酵茶类。较有名的黄茶有:君山银针,安徽霍山黄芽。红茶:是指发酵程度达到80-90%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青,直接萎凋、揉捻,然后进行发酵,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的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最有名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

4、红茶的鼻祖,武夷山市的自然保护区桐木关是正山小种的发源地,距今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也产自中国。乌龙茶:是发酵程度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传统乌龙茶的主要工序为:采摘鲜叶,萎凋,摇青,杀青,揉捻,烘焙,干燥。乌龙茶按产地主要分为:福建闽北乌龙,福建闽南乌龙茶,台湾乌龙,广东潮州凤凰单枞。黑茶:因为成品茶的外观,故得名。属后,制茶工艺一般包括、和。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有湖南黑茶、四川藏茶、云南黑茶()、广西、湖北老青砖等。有名的云南普洱茶有分为生普洱和熟普洱,其区别在于有无渥堆发酵。茶具的识别茶壶,盖碗:是用于泡茶的器具,可以有不同的材质茶杯:用于喝茶匀杯:盛

5、茶汤,使茶汤浓度均匀茶盘:有排水型和不排水型,盛放泡茶器皿,泡茶的动作都在茶盘上完成茶荷:盛放茶叶,观赏茶叶茶则:拔取、计量茶叶煮水器:煮水茶巾:沾干杯底壶底水渍,保持台面洁净礼仪:泡茶喝茶需要安静、优雅、洁净的环境,所以每个人都应当举止优雅,勿大声喧哗,茶具轻拿轻放;茶室里的每个人都应当互相尊重;泡茶者为您倒茶时应说:谢谢!或以特定的手势以示感谢;喝完茶汤,茶杯应放在泡茶者放便为您倒茶汤的位置。四、泡茶流程(红茶)准备好泡茶所用的器皿取好适量的茶叶放置于茶荷内(红茶5克左右)煮水烫洗茶壶和茶杯(烫洗茶壶茶杯即是对客人的尊重,又能提高茶具的温度)将茶叶拔入茶壶内注水泡茶:注水时水流应均匀和缓,

6、尽量避免茶叶在壶内翻滚出汤:将茶汤倒入匀杯中,使茶汤和茶叶分离品饮:端杯先闻茶汤的香气,再小口品尝,茶汤入口后先在口腔中停留片刻,感受茶汤的香气和滋味茶席设计茶席:指人、茶、器、物、境相互作用的美学空间。一个基本茶席的组成:(1)席布:承载泡茶器具(2)煮水器:能用于煮水,冲泡的器具(3)壶承:相当于茶盘,承载泡茶器(4)泡茶器(5)匀杯(6)茶杯(7)茶荷 (8)茶则(9)水方:盛放废弃的茶水茶渣(10)花器(11)茶巾(12)盖置:放置泡茶器盖在确定用哪只手注水泡茶后,茶席的基本构成部分的摆放位置基本上都已固定了,并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体会人与器,器与器之间的秩序和顺序,改善泡茶的习惯,可避免磕碰茶具,最省时省力的泡好茶叶,建立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泡茶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