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能基础培训教材三教程文件.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138220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能基础培训教材三教程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能基础培训教材三教程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能基础培训教材三教程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能基础培训教材三教程文件.doc(10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DMA无线网络优化技能考评培训教材中国电信网优教材第三部分 优化基本技能讲师手册目 录1无线设备网元61.1概述61.2CDMA网络架构61.3无线接入侧网元61.3.1移动台(MS)61.3.2基站收发信台(BTS)71.3.3基站控制器(BSC)71.3.4BSS系统各网元关系81.4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81.4.1直放站工作原理81.4.2直放站常见分类91.4.3无线直放站的信源选择91.4.4直放站的常见应用场合及优缺点91.4.5室内分布系统工作原理101.4.6室内分布系统组网分类111.5塔放及外置功率放大器111.6移动网元的数据制作方法121.6.1BSC的数据制作121

2、.6.2BTS的数据制作131.7网元参数设置方法141.7.1设置途径141.7.2常用设置参量141.8网元操作141.8.1参数优化实施141.8.2网元故障告警查询152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152.1概述152.2优化流程162.2.1工程优化流程162.2.2运维优化流程172.2.3专题优化182.2.4优化流程中常见问题的发现及排查193无线网络优化平台简介223.1概述223.2平台优势及建设目标223.2.1平台优势223.2.2平台建设目标223.3系统定位233.4系统体系结构243.4.1部署模式243.4.2数据来源要求243.4.3系统优势253.4.4系

3、统架构253.5省级平台功能模块总图283.6分项简述293.6.1数据管理293.6.2日常优化分析293.6.3专项优化分析303.6.4用户级优化分析323.6.5网络评估323.6.6RF规划支撑333.6.7工作管理333.6.8前台支撑343.6.9GIS(地理信息辅助分析)343.6.10报表系统353.6.11系统管理353.7系统接口要求363.8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373.8.1常用工具介绍384KPI指标及优化方案394.1概述394.2KPI指标分析及优化394.2.1无线系统接通率394.2.2业务信道掉话率404.2.3寻呼成功率424.2.4坏小区比例434.2.5

4、软切换成功率434.2.6业务信道拥塞率444.2.7软切换因子454.2.8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率464.2.9覆盖率(DT/CQT测试指标)474.2.10FTP吞吐量(DT测试指标)484.3KPI指标分析的一般思路484.3.1KPI分析前准备494.3.2KPI分析注意事项494.3.3KPI分析辅助方法504.3.4TOP N小区505CDMA2000常见网络问题定位方法505.1概述505.2常用方法及手段505.3常见网络问题定位方法515.3.1导频污染问题及常用调整参数515.3.2天馈问题及常用调整参数525.3.3干扰问题及常用调整参数535.4覆盖问题及常用调整参数56

5、5.4.1切换问题及常用调整参数585.4.2掉话问题及常用调整参数615.4.3接入问题及常用调整参数625.4.4直放站与室内分布系统基本优化方法645.4.5直放站与室内分布系统典型故障处理案例655.4.6室内分布与主网的干扰665.5用户投诉分析685.5.1用户投诉常见问题分类685.5.2用户投诉常见故障操作分析及操作流程685.5.3用户投诉案例695.6网络质量分析705.6.1网络资源分析705.6.2系统负荷分析715.6.3网络性能分析735.6.4资源分配766EV-DO网络优化知识766.1概述766.2DO与1X网络优化侧重点比较766.3DO网络基础优化目标与原

6、则776.4DO网络基础优化流程概述776.4.1DO网络优化前准备工作786.4.2DO网络反向链路干扰排查796.5DO网络无线侧基础优化796.5.1无线侧优化准备工作796.5.2DO网络路测优化806.5.31X/DO双网协同优化方法816.5.4DO网络邻区优化876.5.5DO网络参数优化886.5.6DO网络网管数据分析886.5.7DO网络用户投诉分析896.6DO网络基础优化专题896.6.1数据速率优化专题896.6.2覆盖优化专题916.6.32G/3G互操作优化专题926.7DO网络优化案例956.7.1反向功控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的下载速率低956.7.2E1数目不足

7、和业务链路配置错误造成EV-DO数据业务下载速率低966.7.3传输误码率高造成DO数据业务速率低966.7.4DO弱覆盖971 无线设备网元1.1 概述移动网络中的网元设备是网络的基本构成单位,不同的网元设备在网络功能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功能独立且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整个移动网络。本章节重点介绍无线设备网元相关的定义、操作、数据设定等内容。1.2 CDMA网络架构CDMA网络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核心网络(CN),无线接入网络(RAN)和移动台(MS)。其中核心网络被进一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接口连接到外部网络,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而另一个接口连接到基于IP的网络,如 Interne

8、t。无线接入网络由基站(BTS)和基站控制器(BSC)部分组成。 网络结构如图表 11 CDMA网络架构所示:MS: 移动台 BTS: 基站BSC: 基站控制器 MSC: 移动交换中心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 VLR: 拜访位置寄存器PCF: 分组数据控制功能 PDSN: 分组数据控制节点HA: 家乡代理 FA: 外地代理 SCP: 业务控制点 Radius: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业务图表 11 CDMA网络架构1.3 无线接入侧网元无线网络优化工作主要涉及的网元对象有移动台(MS)、基站(BTS)及基站控制器(BSC)。1.3.1 移动台(MS)移动台是CDMA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也是用

9、户能够直接接触的整个CDMA系统中的唯一设备。除了通过无线接口接入CDMA系统的功能外,移动台必须提供与使用者之间的接口,如完成通话呼叫所需要的话筒、扬声器、显示屏和按键;或者提供与其它一些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如与个人计算机或传真机之间的接口;当然也可以同时提供这两种接口。因此,根据应用与服务情况,移动台可以是单独的移动终端(MT)或者是由移动终端(MT)直接与终端设备(TE)相连接而构成(如传真机等设备),也可以是由移动终端(MT)通过相关终端适配器(TA)与终端设备(TE)相连接而构成。以上所有网元均可归类为移动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移动设备,具体如图1-2所示。CDMA手机以前不支持UI

10、M卡,号码和手机捆绑在一起,更换号码必须更换手机,或对手机重新写码。现在机卡分离的CDMA手机已投入市场很长时间,所用的UIM卡和GSM手机的SIM卡一样,它包含所有与用户有关的和某些无线接口的信息,其中也包括鉴权和加密信息。图表 12移动台的功能结构1.3.2 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BTS)属于基站子系统的无线部分,由基站控制器(BSC)控制,服务于某个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完成BSC与无线信道之间的转换,实现BTS与移动台(MS)之间通过空中接口的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功能。1.3.3 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负责各种接口的管理,承担无

11、线资源和无线参数的管理。1.3.4 BSS系统各网元关系图表 13典型的BSS组成方式基站控制器(BSC)、基站(BTS)起组成了基站子系统(BSS)。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系统的控制部分。BSC通过Abis接口进行BTS的控制及管理工作。BTS负责系统的无线传输工作,在BSS系统中根据话务量需要,一个BSC可以控制多个BTS。1.4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现代都市中建筑物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移动通信的无线电信号在其间受到阻挡而衰减,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电信号的屏蔽和衰减特别厉害,很难进行正常的通信。怎样改善该类型覆盖区域的无线信号覆盖质量无疑成为城市网络覆盖中一个很重要的

12、研究课题。在现今的CDMA网络中,用于改善如上问题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引入直放站和采用室内分布系统。1.4.1 直放站工作原理什么是直放站?直放站,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属于中继放大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入射信号放大后再转发出去,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直放站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在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滤波器对所拾取的信号进行处理,将滤波后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站与手机的信号传递。CDMA直放站应用于CDMA移动

13、通信网络中,双向中继无线信号延伸无线覆盖区,实现对特殊地形的覆盖,消除覆盖盲区,调配小区业务,平衡各小区的话务量,在“导频污染”地区强化主导频等等,以达到低成本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优化网络的目的。CDMA移动通信中无线直放站主要由施主天线、重发天线、馈缆系统、直放主机、电源及保护系统以及防雷、避雷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1-4所示了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原理图。图表 14 CDMA移动通信无线直放站原理图1.4.2 直放站常见分类根据使用场合及功能上的差异,通信系统常见的直放站类型主要有:无线同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和移频直放站(1)无线同频直放站下行从基站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向用户方向覆盖;上行从

14、用户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发送给基站。在上、下行回路中,各使用了多级滤波器,滤除带外噪声和杂散信号,提高上、下行信道之间的隔离度。 (2) 光纤直放站将收到的信号,变换成光信号,传输后又恢复成电信号再发出。(3) 移频直放站移频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近端机通过无线耦合或者直接耦合方式获取信源信号F1,并将F1信号转换为链接信号F2,将F2通过近端发射天线发送给远端机接收天线。远端机通过无线耦合方式接收近端机的发射信号F2,将信号F2转换为信源信号F1,通过远端覆盖天线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信号覆盖。1.4.3 无线直放站的信源选择无线直放站的信源选择十分关键,需要遵循以下几点:(1)施主基站天线和

15、施主天线尽量视通。(2)施主天线接收场强要求不低于80dBm,并且上下波动小于 5dB(3)施主基站信号的 Ec/Io 要大于-7dB(4)主服务扇区导频Ec/Io应高于其他导频Ec/Io 3dB以上;(5)软切换分支小于等于2路1.4.4 直放站的常见应用场合及优缺点直放站为各种信号盲区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其适应范围及优缺点如下:l 无线同频直放站:适用于室内话务量不高、室外宏蜂窝站较空闲的区域;覆盖区域面积应较小,具体如下:(1)高速公路、铁路沿线、风景区,居住小区的覆盖; (2)用于机场、地铁、大型建筑物、地下停车场等,用较少的投资为网络补盲,提高用户满意度; (3)做室内分布系统的

16、信号源 ;(4)用于偏远山区等无信号区的覆盖,增加基站覆盖范围,使网络资源得于充分利用。优点:安装开通迅速,价格便宜。缺点:对施主信源要求高,干扰邻近基站、自干扰 。 l 光纤直放站:是现在网络中用的较多的一种类型;适用于大型高型楼层或大型建筑群;离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较近区域,用光端机;该方式性价比高,具体如下:(1)用于基站与将要覆盖区域之间存在高山、建筑物等障碍物或周围无线环境较差区域,通过光缆传输可避免和其它设备互相干扰,有助于改善网络指标一举多得; (2)用于光缆资源丰富的铁路、公路、地铁、隧道等可明显增强覆盖效果,减少基站建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用于医院、超级商场、大型居

17、民区等;光缆有线传输网络运行更稳定。优点:价格便宜、对施主信源有选择权。缺点:开通慢,增加大网优化的难度。l 移频直放站:主要运用在用于无线环境复杂区域使用,具体如下:(1)适用于偏远山区和农村等; (2)适用于无线环境复杂区域使用,如覆盖市区中心:火车站、繁华街道等 ;(3)覆盖铁路、公路、地铁、隧道等。优点:安装开通迅速,价格便宜。缺点:对施主信源要求高。1.4.5 室内分布系统工作原理室内覆盖系统为城市覆盖建筑物内部信号质量差的问题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如图1-5中所示,室内分布系统主

18、要由信号源设备(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直放站);室内有源放大设备(干线放大器)及其相关器件(同轴电缆、泄漏电缆、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单元、室内重发天线)等组成。图表 15室内分布系统原理1.4.6 室内分布系统组网分类室内分布系统的组网按照信号源有以下几种接入方式:(1)宏蜂窝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是以宏蜂窝基站作为信号分布系统的信号源。宏蜂窝作信号源容量大、覆盖范围广、信号质量好、容易实现无源分布、网络优化简单,是室内分布系统最好的接入方式。但宏蜂窝成本较为昂贵,且需有传输通路,建设周期长。(2) 微蜂窝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是以微蜂窝基站作为信号分布系统的信号源。由于微蜂窝本身功率较小,

19、只适用于较小面积的室内覆盖,若要实现较大区域的覆盖,就必须增加微蜂窝功放。与宏蜂窝相比微蜂窝成本较低、对环境要求不高、施工方便等,所以微蜂窝作信号源使用也较为广泛。(3) 直放站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是利用施主天线空间耦合(无线直放站)或利用耦合器件直接耦合存在富余容量的基站信号(光纤、移频),再利用直放站设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为信号分布系统提供信号源。直放站以其灵活简易的特点成为解决小容量室内分布系统的重要方式。安装简便灵活,设备型号也丰富多样,在移动通信直放站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5 塔放及外置功率放大器塔放是通信网络中基站天馈系统最为常用的用于改善天馈信号覆盖质量的硬件设备。一般

20、加装于室外天线附近,为有源器件。塔放工作原理:塔放就是塔顶放大器的简称,英语简称为TTA(Tower Top Amplifier)。塔顶放大器紧靠着接收天线安装,由双工器、低噪声放大器和馈电、告警三部分组成。从天线来的信号首先经双工器滤除带外干扰,然后由低噪声放大器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放大,再用低损耗电缆将放大后的信号送到室内收信单元。 塔顶低噪声放大器的作用在于,在不影响载波/干扰比的前提下,大大降低热噪声,从而改善了上行信号的传输质量。由于放大器在塔顶,所放大的信号未经馈线损耗,同时噪声系数低,又具有足够增益,所以相当于提高了基站接收的信号输入电平,又降低了其噪声系数的影响,有利于高质量地解

21、调信号。 外置功率放大器:置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已调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覆盖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主要适用场景改善弱覆盖广覆盖场景室内分布系统的干线信号放大等1.6 移动网元的数据制作方法无线网络优化涉及到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网元设备为基站控制器(BSC)跟基站(BTS)。后期的网络优化是在前期的建网及设备数据制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前期的数据制作主要体现了一些共性的特点上,不能完全体现各地区的网络需求,需要后期根据实际覆盖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整及修正。1.6.1 BSC的数据制作BSC的数据制作

22、一般通过厂商随设备一起配置的设备维护平台来实现,业界普遍采用的方式有命令行方式及图形配置方式。命令行方式的准确快速,适合建网早期大批量的数据下发,缺点是对工程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数量掌握各命令的含义及执行结果。图形界面的配置方式便于后期的日常维护,直观并且便于掌握。BSC的数据制作大致流程如下,按设备厂商的不同略有差别:(1) 配置本局信息:该步骤用来定义BSC级的一些主要的逻辑信息、网元信息及局点对接信息,如:MSC对接标识、BSC标识、MCC、MNC、SID等等。主要会影响:该BSC下各个基站的网络归属,业务局向等。(2) 配置设备信息:该步骤用来定义BSC的实际物理配置,包括设备的机框、机

23、柜、单板的数量及逻辑单元,接口地址等等,相当于是给网管设备定义当前的设备配置情况,必须要与前台的设备配置严格一致。主要会影响:网络的容量:模块的配置数量直接取决于设备配置数量;设备的资源利用率:不同的逻辑配置将决定模块下所带业务量的大小。(3) 配置时钟信息:CDMA系统的同步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该步骤主要是配置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须的一系列同步信息,包括与MSC的时钟同步及于BTS网元的时间同步(需要依靠GPS接收天线等外设)。主要会影响:业务质量:同步不好会引起误码、切换失败、掉话、话音质量变差等一些列问题;网络指标:主要是与切换相关的以及与呼叫建立、掉话等相关的指标。(4) 配置接口信息:主要

24、是配置本BSC的对外接口。A1、A2接口:与MSC对接数据,直接影响到小区能否正常通话,业务质量,局向计费、注册登记等问题;A10、A11接口:与PDSN对接数据,直接影响本BSC下数据业务能否正常建立,数据业务质量,流量、拥塞度等问题;Abis接口:与BTS对接数据,直接影响本BSC下各个基站能否正常开工,小区能否正常工作等问题;A3、A7接口:与本系统内其他有边界关系的BSC的对接数据,直接影响网络内不同BSC之间的边界区域的切换指标,是全网切换指标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接口。(5) 配置其他信息:除以上BSC能够正常工作所需要配置的主要信息外,还有些相关的附属信息,如管理员设置,数据备份

25、设置等常用配置。1.6.2 BTS的数据制作BTS的数据制作平台跟BSC的数据制作平台比较类似,一般有独立的随设备配置的配置平台,通过与BTS直连的方式直接配置BTS;也有的厂商是跟BSC公用的平台,即在同一平台上即可做BSC的配置也可作BTS的配置,配置之后由BSC统一下发给下属的BTS。BSC的数据制作大致流程如下,按设备厂商的不同略有差别:(1) 配置BTS基本信息该步骤主要配置BTS级别的参量,如小区数量、扇区数量、基站逻辑编号、设备类型等等。主要会影响到该BTS下工作的终端所接收到的小区信息;(2) 配置BTS物理信息该步骤主要配置BTS的对接参数,接口、传输模式;单板数量,工作模式

26、等;是设备能正常开工的前提,必须要与站点实际模块配置严格一致。主要会影响站点容量、业务类型等。(3) 配置BTS的时钟及路由信息该步骤跟BSC的同步信息配置大致相同,主要是用于配置同步信息(GPS),影响站点的切换类问题。路由信息主要会影响数据业务能否正常建立。(4) 配置载频信息该步骤是直接决定站点容量的一步,现在很多厂商的基站都是高集成,所以很多基站的物理配置相同但载频数量却不同,主要取决于这一步的逻辑载频配置数量。(5) 配置小区逻辑参量该步骤可根据小区的实际网络特性设定一些规划优化参量,如发射功率、小区半径、搜索窗尺寸等等,一般是后期由优化工程师全网统一调整。(6) 配置其他参量该步骤

27、可设定一些附属信息,如环境参量、外界告警等信息。1.7 网元参数设置方法网元正常运行后,要根据实际的网络需求调整网元的部分参量,及参数优化。1.7.1 设置途径(1) BSC设定及BSC统一下发通过BSC的维护终端统一设定、调整BSC及BTS的参量。(2) BTS设备近端设定通过PC机与BTS相连,通过专有平台或通用接口对网元进行设定。1.7.2 常用设置参量除了定义类参量,其他常用的主要是用于改善网络质量的优化类参数,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网络存在问题,进行对应调整。1.8 网元操作网元操作可结合具体厂商的设备在组网环境下进行练习。相关操作注意事项如下:1.8.1 参数优化实施该部分内容需要工

28、程师对整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具备一定网络分析能力,因为参数优化是在RF优化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属于系统级优化的基础部分。在调整天馈及物理器件起不到明显调整效果的基础上实施,也可以配合天馈调整。常用实施项目包括:(1) 射频器件功率调整:包括机顶输出总功率定标调整;各信道信道增益调整。注意:该部分操作直接影响小区的覆盖范围,需谨慎,且调整步长不宜过大,需配合路测边调边测。该部分操作常用来解决现网中有关覆盖及前反向覆盖不均衡等网络问题,特别是在站距较小的密集市区覆盖区域,唱通过调整导频信道增益来有效的控制小区在地表行程的覆盖距离。(2) 系统参量调整:包括同步信道消息参量、接入参数消息参量、登

29、记参量、切换参量等。注意:常用的CDMA网络重要优化参量如:搜索窗尺寸:跟软切换成功率、干扰、切换掉话等均有关;开环功控接入参数:跟呼叫建立成功率、终端拨打电话接入时长、网络底噪、软容量等均有关;软切换相关参量:跟切换触发门限、软切换比列、切换成功率、导频污染等均有关;邻区相关参量:跟切换成功率、切换掉话等均有关系;登记参数:跟登记触发条件、终端网络附着时间等均有关系。1.8.2 网元故障告警查询1.8.2.1 网元产生故障告警后获知告警的途径网元产生故障告警后获知告警的途径常见方式方法有:(1) 设备蜂鸣器或者板件指示灯显示告警;(2) 室内告警箱等外设告警设备提示;(3) 设备维护软件平台

30、产生告警信息;(4) 本地网综合网管提取显示告警信息;(5) 通过命令查询相关告警。现场工程实施中,最常用的是(3)、(4),也可通过(1)辅助判断。1.8.2.2 常见的告警级别通过维护软件或网管系统采集判断系统告警是工程现场及日常维护最常用的判定设备故障的手段,常见的告警级按重要性及对网络的影响可分为:(1) 紧急:需最短时间内处理解决,对网络影响较大;如:小区退服、BTS断开与BSC连接等,会直接影响业务建立及用户使用。(2) 重要:对网络设备性能影响较大,需尽快处理;如:时钟异常、板件温度异常、机房环境温度过高等。(3) 一般:对设备及网络质量有潜在威胁的,需及时处理;如:GPS锁星数

31、量不足、E1链路滑帧告警等。(4) 提示:设备非正常状态的一个记录,需关注;如:单板复位、TRX主分集接收异常等。1.8.2.3 查询告警的定制功能查询告警一般通过软件的定制功能来实现:(1) 查询当前告警:目前存在的且未恢复的告警。(2) 查询历史告警:设定需查询的时间段,按时间反馈已发生的告警,可查包括恢复的和未恢复的,及相关的操作员信息。(3) 查询特定对象告警:比如查某一固定基站的告警等。(4) 查询某一告警的可能原因及处理建议:一般的维护软件都支持该功能,可直接通过告警详细描述获得该告警的处理建议及可能触发原因。2 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 2.1 概述为了让无线网络在实际使用

32、过程中达到性能的最优化,需要在建网过程中及网络使用过程中对网络各方面质量进行优化。而为了让优化实施更加有效,网络优化的实施是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及方法进行的。本章节重点介绍在网络优化实施过程中的优化流程及方法。2.2 优化流程无线网络优化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程优化,即建网时的优化,主要是网络建设初期以及扩容后的初期的优化,它注重全网的整体性能,各项关键指标是否达到、满足网络建设初期的规划要求;二是运维优化,是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的优化,即日常优化,通过整合OMC、现场测试、投诉等各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定位影响网络质量的各种问题和原因,着重于局部地区的故障排除和单站性能的提高。此外,有时还需要不定期的

33、进行一些专题优化,用于解决或改善网络中的一些特殊或重要性等级较高的专项问题。2.2.1 工程优化流程工程优化的目的是扩大的网络覆盖区域,降低掉话率,减少起呼和被叫失败率,提供稳定的切换,减少不必要的软切换,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率,扩大系统容量,满足RF测试性能要求等。工程优化的流程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NY射频数据检查划分基站群确定测试路线路测路测数据分析网络参数调整是否满足网络性能指标完成图表 21 工程优化的主要流程具体流程如下:(1)射频数据检查。射频数据检查主要是核实基站位置、RF设计参数、采用的天线、覆盖地图等;同时验证PN码设定与设计

34、参数是否一致、系统的邻区关系表以及其它系统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2)基站群划分。定义基站群的目的是将大规模的网络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路测、资源的分配以及路测时间控制、网络的微观研究,当然也是配合网络实施有先后的现状。基站群站址数量选择一般为2030个,具体情况可加以调整。因为如果规模过大,即覆盖区域过大,这样会对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造成一定的不便;如果规模过小,则不能满足覆盖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影响优化的准确性。同时覆盖区域应保持连续(一些站距远,覆盖区域相对独立的乡村站不应包含在其中)。此外还要考虑行政地域的分割,如一般中等城市市区部分及邻近郊区站可划分为一个基站群。后续基站群的优

35、化应考虑与先前优化完毕的基站群在边界上的相互影响。基站群的选择可通过电子地图、规划软件的结合来预测覆盖,为基站群的划分提供依据。基站群的实际划分与其原则相辅相成,互为补充。(3)路测线路选择。路测线路的确定主要考虑市区、市郊的主要道路,同时经过道路呈网格状,并包含所有基站的覆盖范围。郊区、农村的路测相对简单,主要是在结果分析的时候剔除无覆盖的区域。路测线路的实际选择与选择原则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4)路测。通过路测工具,如Agilent等进行空口数据的采集。(5)路测数据分析。通过后台处理软件,如Actix等对路测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发生问题的原因。(6)针对分析结果,进行参数的调整,如天线方

36、位角、下倾角的调整,PN码的重规划,邻区列表的重配置,搜索窗大小的调整等。(7)调整后的结果是否满足目标,如掉话率、接通率等,满足则完成一轮优化,不满足,则重新分区路测分析,直到满足网络性能的指标。2.2.2 运维优化流程运维优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良好的网络性能指标,如:解决投诉问题,提高用户感受;减少导频污染,提高覆盖质量;提高单站性能等。运维优化的主要流程如图表2-2所示,首先通过后台分析、客户投诉、路测以及拨打测试等方法定位主要问题,然后根据具体问题来制定解决方案,最后进行优化实施。其中后台分析、客户投诉、路测以及拨打测试为运维优化过程中问题信息来源及启动优化的主要依据。(注:在运维优化开

37、始之前要做好系统数据的检查,确认参数配置与设计的一致。)后台分析投诉信息路测拨打测试综合各方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问题定位制定解决方案优化实施图表 22 运维优化的主要流程(1) 后台分析后台分析实际就是每日网管数据采集、相关指标的统计以及基站可能出现的告警信息。通过网管数据统计,可以对话务量较大的基站/扇区按照如下指标排出性能最差的TOP N(根据区域的划分,可以更多或更少)个扇区/基站:呼叫建立成功率、掉话率、拥塞率以及坏小区。同时对于话务量不高的基站/扇区,如果连续多天的统计数据表明性能很差,也需要进行跟踪并做故障分析定位。此外,某些基站出现告警,如硬件故障提示更换硬件或者过载等,也是后台分

38、析的一项重要内容。(2) 客户投诉通过收集客户的投诉信息,了解出现问题的区域及可能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3) 路测通过定期的路测,发现问题,如干扰、邻区关系的错误配置等,及时发现隐蔽问题,尽早解决。(4) 呼叫质量拨打测试(CQT)(包括用户投诉确定地点) 通过在一些用户密集区域,如车站、酒店和风景区进行拨打测试,确保重点区域的网络性能。通过以上4步流程,可以综合定位出现问题的区域、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在日常的运维维护中,重要的一项是新站的建立或者搬迁时的网络状态,对于这种情况,要实施连续多天的监控,直至确保网络运行正常。2.2.3 专题优化在网络建设或使用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性

39、或重要性等级较高的专项问题的处理和改善,往往要进行针对性的专题优化,下面主要介绍网络优化中常见的优化专题。2.2.3.1 导频污染优化导频污染是指有多个强度相当的导频存在,且在移动台的激活集中没有占主导的导频。主要原因如下:由于站址布局不合理或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有过多无线信号越区覆盖到相邻小区,从而产生了导频污染;系统存在弱覆盖问题无主服务小区。导频污染的直接影响就是容易产生掉话。当然在设计阶段就应努力克服导频污染问题,便于以后的网络优化。导频污染的发现主要有路测以及后台数据的统计,相应的优化措施主要如下。(1) 调整天线:通过调整基站天线挂高、方向角和下倾角,控制扇区覆盖范围,减少越区覆盖或

40、加强主覆盖扇区信号。(2) 调整基站功率:通过增强或者减少某些扇区功率,加强主导频信号相对强度。(3) 调整网络覆盖结构:增加基站或者分布系统增强主小区信号。2.2.3.2 切换优化切换是移动通信的特色技术,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它可有效保证用户移动过程中的业务连续性,提高用户感受,减小掉话率。因此,切换通常作为专题来分析和研究。CDMA采用先进的软切换和更软切换,从而降低了掉话率,提高了话音质量。再加上CDMA先进的编码和功率控制,使得用户的话音质量清晰,这些方面都使得CDMA的话音质量和GSM以及GPRS相比均有较大的提高。对于数据业务而言,因为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从整网资源利用角度

41、考虑,以cdma20001x为例,一般不推荐采用SCH(SupplementalChannel)软切换的方式。数据业务的切换过程基本如下:FCH(FundamentalChannel)信道发生软切换,通过FCH的指示,SCH信道在最优的链路上建立SCH信道。即承载信令的FCH为软切换,而承载数据的SCH进行了硬切换。在整个切换过程中,BSC需要进行资源的统筹与再次分配,将SCH信道从较弱的链路切换到较强的链路。虽然切换是一个老话题,切换的算法随着移动网的发展应用也逐渐成熟,但是任何算法都无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切换边界信号不稳定,切换需要判决时间或判决失误等。因此要严格控制切换带,降低切换带过

42、大带给整网业务传输特性的影响。2.2.3.3 邻区优化邻区优化是无线网络优化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邻区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干扰加大,容量下降以及网络性能的恶化。因此良好的、准确的邻区配置是保证CDMA网络运行的基本条件。邻区干扰的主要内容为邻区配置不合理,如漏配邻区(导致掉话等)、多配邻区(增加手机对导频搜索时间)或者优先级设置不合理(导致掉话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网络性能。下面给出邻区优化的一些建议。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要作为邻区;信号可能最强的邻区放在邻区列表优先级最高的地方,依次类推;邻区关系是相互的,即互为邻区;一些特殊场合如单双载波边界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如网络规划中,作为分层小区的负

43、载均衡的情况等)。2.2.4 优化流程中常见问题的发现及排查无论是工程优化,运维优化还是专项优化,有部分问题点比较隐蔽,发生的原因也比较隐蔽,一般的告警不能及时发现或提示故障的发生,对于故障或优化问题的及时处理,保障客户的使用,有着比较大的影响,是比较隐性的问题。因此,对于隐性问题的发现、排查和处理,必须作为维护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本小节内容将主要介绍优化流程中常见隐性问题的发现及排查。2.2.4.1 问题的发现这些问题可能通过话务数据、投诉数据、测量数据、告警数据、DT/CQT信息、以及CDMA无线通话记录等数据来发现。(1) 话务数据话务数据的分析,在网优维护中是主要的分析手段,也是

44、发现问题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话务数据主要指的是各种网管系统统计的性能指标,包括:呼叫建立成功率、业务信道掉话率、业务信道负载率、业务信道拥塞率、BSC CPU负荷、基站硬切换成功率、基站软切换成功率、软切换因子、话务掉话比、坏小区比例、忙基站比例、闲基站比例、溢出基站比例、位置登记成功率、业务信道话务量(含软切换)、业务信道话务量(不含软切换)、walsh码承载话务量、载频话务量等。在实际应用中,呼叫建立成功率、掉话率等指标与用户感知关系较大,而话务量指标的突降往往是由于无线设备出现硬件或软件问题。通过监控重点指标的变化情况,能够提前发现网络的隐性问题,及时处理,保障用户感知。(2) 告警数

45、据设备故障对网络的影响非常大,在网络维护优化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解决故障问题,告警数据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对告警的管控和分析能及时了解设备和网络出现的异常运行状态,帮助操作人员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位置,以便及时纠正问题,保证设备和网络的正常运行。大部分情况下,告警信息是能够直接对应故障原因的,在某些情况下,告警信息不能够直接或者很清晰的与故障点进行关联,需要优化维护人员进行详细的排查工作,这也是一类隐形问题的发现方式;更有一些告警信息是不是常规网管系统能提供的告警,而是在设备上的告警,需要现场检查才能发现,而这些告警,不一定会立即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有可能导致一些不稳定的隐性问题,也是一种提前发现潜在的隐性问题的手段。因此,需要网优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通过告警信息发现隐形问题具有一定的经验,并将其纳入日常检查范围。(3) 呼叫记录数据对于CDMA网络来说,每次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