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概述与认知发展(提要).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974898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概述与认知发展(提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发展概述与认知发展(提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概述与认知发展(提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概述与认知发展(提要).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展概述与认知发展考纲要求1. 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 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3. 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4. 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5. 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6. 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7.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概述

2、一、发展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心理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二是指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三是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的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人类个体在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历程。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心理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一般来说,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现代发展心理学把个体心理发展看成是人生全程发展,认为:(1)个体的发展是整个生命的发展;(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

3、因素共同决定的;(4)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5)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发展首先是一系列的变化,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可称为发展;只有那些有顺序的、不可逆的、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才属于发展。发展通常使个

4、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具组织性、更高效和更为复杂的行为。二、 中学生身体发展特点与促进(一)初中生身体发展的特点12-15岁的初中生处于少年发育期,也叫少年期或青春早期。这个阶段他们身体形态及其功能的发育有如下的特点:(1)身高、体重发育增快。身体迅速地长高,是青春期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2)肌肉发育显著、体力增强。尤其是男生的力量明显增大。女生的肌肉相对发育较慢,但脂肪却逐渐积累,使她们的身体开始丰满起来。(3)心脏、肺脏加重、功能增强。12岁左右的孩子心脏的容量达到出生时的12倍,到15岁就达到与成人一样。(4)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基本成熟。12岁时的孩子脑重、脑容积与成人基本相同,脑的沟回增

5、多、加深,机能趋于成熟,第二信号系统占据优势地位。(5)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的成熟。性成熟是青少年生理上成熟的标志,也是青春期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随着生殖系统的成熟,女子开始出现月经。女子月经初潮是性成熟的标志性事件。(二)高中生身体发展的特点15-18岁是高中时期,在心理学上一般被称为青年初期。这个阶段他们身体形态及其功能的发育有如下的特点:(1)在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展上,高中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各方面都已经发展的和成年人差不多,骨骼骨化已基本完成。(2)在肌肉和体力的发展上,在这一阶段,肌肉占体重的比重不断增加,肌肉力量也相应增强。一般在15岁以后,小肌肉群迅速发育。(3)在心肺功能的发

6、展上,高中学生心跳次数与成人已较接近,一般在每分钟78次左右;肺活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到高中阶段,均已接近成人水平。但在这一时期,部分高中生可能会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现象,这是由于青春发育期性腺和甲状腺激素增加,内分泌机能不够稳定,加上心脏发育加速,血管口径生长落后于心脏的发育,加大了血液流动的阻力造成的。(4)在脑与神经系统的发展上,高中学生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基本发育完全,神经系统的机能逐步趋于完善。但由于内分泌活动的变化和性腺活动的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女生表现更加明显。(5)在身体素质的发展上,男女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速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6)在第二性征与性成熟方面

7、,对于高中生,第二性征进一步发展,性器官也进一步成熟,在男性表现为胡须出现、脸上长痤疮、喉结突出、体格高大、变声发音低沉;在女生表现为变声、脸上长痤疮、骨骼闭合、停止长高。随着生殖系统的进一步成熟,男子开始出现遗精,而女子的月经变得有规律,有排卵的周期,有可能受孕。由于性激素的刺激,男生和女生不仅在体态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差异,而且也使他们产生性冲动。(三)促进中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1、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中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1)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中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展(2)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肌肉和体力的发展(3)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4)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脑和神经的发展。

8、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大脑的负担也特别重,只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保证大脑氧气的充足供应,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5)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发展。适当开展体操、球类、游泳和舞蹈等活动对体型匀称、体格健壮有积极意义。2、注意健康饮食促进中学生身体的发展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一般来说,青春期饮食应注意:(1) 多吃谷类。提供更充足的能量,尤其是男生需求量较高。(2) 多吃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水果,有效的补充各项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3) 避免暴饮暴食、挑食偏食及盲目节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4) 饮食要定时定量。(5)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要细嚼慢咽,从而提高消化和

9、吸收营养的效率。3、注意睡眠质量促进中学生身体发展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1) 不要随意破坏正常的睡眠钟(生物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2) 睡眠时间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科学家最近指出,青少年最佳睡眠时间应为9小时45分钟。(3) 保持正确的睡姿。以双腿变屈朝右侧卧的睡姿势最合适。这样,是全身肌肉松弛,有利于肌肉组织休息、消除疲劳;心脏在胸腔内位置偏左,右侧睡心脏受压较少,可减轻其负担。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中学生身体发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注意用眼卫生。(2) 注意脸部清洁。青春期脸上长“痤疮”,不要用手去抠或挤,以免感染或留下疤痕。常用温水洗脸,勿用多脂的

10、化妆品。(3) 不要紧腰束胸。腰带过紧,会影响内脏的发育。女青年束胸会影响乳房、肺和胸围的发育及呼吸功能。(4) 戒烟戒酒。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脑细胞,使大脑机能衰退,智力下降,甚至会使生殖细胞变性而影响下一代。(5) 注意外阴的清洁,尤其是女子更应该注意经期卫生。三、中学生性心理发展与教育(一)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随着性成熟及第二性征的出现,中学生对性的关注加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性心理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和性的敏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性意识的出现性意识是指人对性的认识和态度,是人类关于性问题的思维活动,左右着人的性行为。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性机能的逐渐成熟,中学生

11、表现对性的特别关注、兴趣和向往,即性意识出现。他们渴望了解性知识,对异性充满好奇和爱慕,在异性面前容易紧张和兴奋,有时会出现性冲动和性欲望。2.性情感的发展性情感是指在两性活动中有关爱慕、吸引或憎恨等感情的发展变化。中学生性情感的发展要经历疏远期、接近期、眷恋期和择偶尝试期等几个阶段。中学生的性情感是一个由幼稚向成熟、由波动向稳定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青年性情感走向成熟的关键。(二)中学生性健康指导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身心飞速发展,性意识日渐觉醒,容易产生各种性困扰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性健康教育十分必要。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心理变化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不能狭隘地

12、理解为性生理知识的传授,而应视之为卫生教育、生活教育或人格教育。其基本内容为:(1)性生理基本知识的教育,如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青春期卫生知识和疾病防治,对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认识与防范等。(2)性心理知识教育,如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与表现,如何与异性进行交往、建立友谊,青春期心理保健等。(3)性道德、法制教育,如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认识,与异性交往要互敬互爱自尊自爱,正确对待性活动中的责任,反对色情文化,承担家庭责任,对性侵害的自我保护与法律保护等。性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课堂讲授、读书指导、专题讨论、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展览教育与多媒体教育、参观访问、角色扮演与

13、辩论等。2.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中学阶段,随着少男少女性生理、性意识的变化,性情感也有了很大的波动,有最初的异性相互疏远阶段逐渐发展到关系较融洽的局面。异性交往对于他们今后的人际关系交往更具建设性意义。男女交往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应当受到鼓励。要明白,禁忌只能助长长期饥渴感,压抑必然增强好奇心。教师和家长要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男女交往的问题,既要避免男女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出现,同时也要防止“早恋”现象的发生。要引导他们广泛的结交朋友,有目的地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并且男女同学在交往中一定要准确地把握自己的热情,要做到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庸俗,要讲究礼貌,尊重他

14、人,双方都要把情感控制在朋友友谊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学生安全、健康地度过青春期。3.指导行为,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青春期学生的一个特点是冲动和盲目,因此需要指导学生按照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约束和调整自己的性欲望,恰当处理与异性相处的关系。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一)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在“成人感”和“独立感”的产生,他们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都有强烈展示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的意图,希望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思考、去行动、去感受,成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行为者。然而他们的独立性发展并不完善或完备,他们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生活

15、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明显不足,还不具备充分独立的多项条件,因而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对成人社会仍有很大的依赖性。(二)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内心的许多看法和想法,不愿向成人透露或袒露,这是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所致。加之担心外界世界对他们的不理解,产生对成人不信任和不满意,这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当丰富,而情绪情感等调节能力却相对较弱,中学生成长中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很希望能有人来关心、理解或是倾听他们。他们大多会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自认为遇到知己,他们就会毫不保留或推心置腹地开放自己。(三)自尊性与自卑

16、性并存中学生处于求知欲旺盛时期,兴趣广泛,学识加深和扩展,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能够获得多领域、多渠道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加之其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和追求,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我价值有良好的评价,从而拥有较高的自尊性。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他们发现个人理想与现实存在很大差距或矛盾时,思想偏激,较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常常表现得怯懦或消极,个别学生甚至会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失去学习的信心,这些都显示了他们内心中的自卑性一面。(四)叛逆性与顺从性并存处于“心理性断乳阶段的中学生急于摆脱父母和社会的“管教”和干涉,他们对他人的评价相当敏感,对自己的表现和评价却

17、不太客观,容易走极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常常表现出“反叛”的特质,这些都是他们叛逆性的表现。同时,中学生毕竟还未真正完全、独立走上社会,大多数人对社会规则、老师和家长等存有未知感和畏惧感,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很多时候会表现出明显的、高程度的顺从性,只要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家长对其充分的关心、爱护和耐心,他们还是愿意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和安排的。(五)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中学生发展阶段的顺序,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大体是相同的。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随着条件的变化,不同阶段中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一定限度内发生某些变化,这表明中学

18、生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中学生对未来常怀有丰富美好的想象和追求愿望,但由于鉴别力较低,也常常会良莠不分,在教学中应注意发展其稳定性,掌握每一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加以教育和培养,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促进中学生较快而健康地发展。(六)冲动性和压抑性并存中学生在思想上很少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和束缚,在主观意识中,不存在过多的顾虑,常能果断地采取某种行动。他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种勇敢常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也就是常说的冲动性。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无奈,常会使他们处于烦躁和不安之中,他们又往往在他人面前要加以掩饰,表现出较大的压抑性。中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因一些琐事和父母产生矛盾、

19、冲突时采取离家出走等不计后果的严重行为,就是中学生冲动性和压抑性并存的典型表现。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一、中学生认知发展概述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所处的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第二加速期。身心变化和各类学习使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处在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

20、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加深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中学生认知方面具有如下特征: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中学阶段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有了很大发展。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

21、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发展。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的发动、走向、维持和调控起到决定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意志、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更高层面,能使其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首次提出的“发生认识论”系统地研究了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上的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由于深受欧洲大陆哲学传统的影响,又有雄厚的生物学知识作为基础,加之吸收当代系统论、控制论的有益

22、思想,皮亚杰的理论显得相当丰满和富于雄辩。他的“发生认识论”在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中占有相当显著的重要地位。(一)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平衡。认为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与质的变化。皮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心理)既不是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源于动作(有具体和抽象两种),动作的本质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中介。主体通过动作对客观做出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二)心理发展的因素与结构1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既是一个结构

23、论者,又是一个建构论者。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不是先天结构的展开,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其影响因素有四个:(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2)自然经验:主要指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可分为物理经验及数理逻辑经验两类。(3)社会经验:指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4)平衡:是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协调成熟、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因素。2心理发展的结构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主要有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要素。(1)图式:在发展的四个要素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基本格式,是

24、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皮亚杰把图式假定为人们表征、组织和解释自己的经验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心理结构。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建构出新的图式。(2)同化: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变或创新的量变。(3)顺应: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4)平衡:平衡既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三)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

25、作用中不断重构,表现出四个不同质的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在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并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9-12个月,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2.前运算阶段(2-7岁)本阶段中,儿童的言语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儿童通过延迟模仿和符号游戏等任务,表现出许多心理表征迹象。皮亚杰将这些新的行为解释为,儿童把上一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即将它们表征为心理图片、声音、表象、单词或

26、其他形式。开始运用语言和符号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此阶段儿童还表现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的特征,此外,皮亚杰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年幼儿童不能理解守恒原理。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本阶段的儿童比前运算阶段儿童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获得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依靠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形成了完整的分类系统,能依据某种可定量的维度排列客体(序列概念),能认识事物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事物的绝对特征(关系思维),能同时思考客体的整体与部分(类包含概念)。4.形式运算阶段

27、(11-15岁)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儿童的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而着眼于抽象概念上。也就是说,儿童开始不受真实情景的束缚,他们能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及命题间推理。因此,这一时期的思维更具灵活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具有普遍性,但对应的具体年龄段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个体差异。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了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三、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一)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进入中学以后,每个学科几乎都要求中学生发展自觉的观察力,而且随着

28、其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观察的持久性也不断增强。2观察事物的精确度不断提高对事物观察的精确度是与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的,随着中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他们观察事物细节的感受性逐渐增强。此外,中学生对比事物的正确率也逐渐增加。3观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发展由于思维的发展和思维参与到观察中去,中学生的观察逐渐变得全面和深刻。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学生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4观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逐渐能够掌握观察的程序和操作要求,能够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等顺序进行观察,既能进行全面观察,又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重点观察。(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记忆的容量日益增

29、大中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容量扩展的高峰期,学生的记忆广度接近成人,而短时记忆容量甚至有时会超过成人。高中阶段处于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记住的学习材料的数量,比小学一、二年级几乎多四倍,比初中一、二年级多一倍多,达到了记忆的高峰。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进人中学以后,由于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加深以及言语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意义识记得到了发展。学生逐渐学会根据教材内容,独立地提出识记的目的和任务;能逐步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主动选择良好的识记方法等。心理学研究表明,进入初中以后,中学生的意义识记就超过了机械识记,并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相反,机械识记运用得越来越少,其效果也越来越差

30、。机械记忆逐渐被理解记忆替代。3记忆效果受制于对象特点中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即使同样是语言材料,视觉记忆要优于其它感官(如听觉)接收到信息的记忆。4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初中学生在抽象记忆发展的同时,具体形象记忆也在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已慢于前者。随着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到逻辑抽象占优势的发展,到了高中时期,抽象记忆发展迅速,而具体形象记忆则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最终抽象记忆占主导地位。(三)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研究表明,初一学生

31、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占优势地位,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还需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此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一、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日趋成熟。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已获得相当完善的发展,在其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概念理解上,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等的应用能力上。初中开始,学生已经逐步从理解概念的外延特征(对事物功用的描述)向理解概念的本质定义转变。到了高中以后,学生已经能较准确地对各类概念做出定义;在推理能力上,初一年级学生已开始具备初级

32、水平的推理能力,进入高中后,各种推理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特别是高中二年级以后,学生的各项推理能力基本发展完善;在运用逻辑法则上,初中生已基本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到高中二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已趋于成熟。但在掌握不同法则的能力上存在着不平衡性。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随着学校和社会活动的深入、广泛进行,中学生的辩证思维获得很大发展。他们已能认识到一种现象背后的多种原因,而一个原因也能产生多种结果,懂得事物间的依附和制约关系。研究表明: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地位,他们已经能

33、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理解事物普遍存在于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四)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儿童母语的产生(或发生)和理解能力的具备就是儿童语言的获得。语言获得、发展的速度和普遍一致性是其它心理过程和特征所不能相比的。语言的发展又与思维认知的发展以及社会交往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中学生语言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字词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1.中学生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准确研究发现,初二是学生概念掌握的转折点。初二之前,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依靠直观形象,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难以掌握抽象概念。初二以后,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开始能够较好地理解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

34、,因而,极大促进了语言表达的准确和到位。2.中学生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随着求学阶段相关语法的系统学习,中学生对变性句和扩充句能进行正确分析,能掌握表明事物各种复杂关系的语法结构,如并列句、假设句、条件句等等,但对联谓句和变序句的分析以及各种语法修辞等,大多数初中生正处于学习完善阶段,而高中阶段就会自觉应用并愈发熟练。3.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扩充提高对字词概念和语法结构的理解和应用,大大促进了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一学生大多数能进行完整、清晰和合乎规范的口语表达;初二到高二阶段更强调用词准确、丰富,语句通顺、符合规范,并且能生动、鲜明、清晰、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到高三时大部分学生已达

35、到能轻松、自如、规范表达的语言水准。(五)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1注意的目的性趋于成熟中学生已明确感受到有意注意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目标,也会大大强化中学生对有意注意的主观意识和重视。2注意的品质不断改善中学生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达到一般成人水平。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升高,青少年的注意趋向稳定。在初一到初二阶段,注意稳定性的提高最为显著,高中阶段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大多数青少年在初中阶段,注意广度已经接近于成年人水平,但受本身知识经验和直觉对象特点的影响仍比较大。初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缺乏经验,注意的广度较窄,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其注意广度也会不断扩展。四、

36、促进中学生认知发展(一)促进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1强调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在观察之初,就要十分强调观察的目的、任务、程序等,使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具体内容、要求,从而在观察活动中时时有强烈、鲜明的观察目的性。观察的内容、目标、任务、要求越具体,观察效果越好。2重视在观察中的思维提高在观察中边观察,边思维,不仅有利于达到观察目的,同时也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3及时进行言语指导和把关在观察中教师及时加以言语指导和把关,能够让学生学会许多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技巧,同时,现实观察活动复杂多变,有老师的及时帮助,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就会高效和完备。(二)促进中学生记忆的发展1.提供有逻辑意义的材料研究表明

37、,要使短时记忆的材料顺利进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复述。复述包括机械复述和精细化复述。机械复述的记忆效果并不佳,而精细化复述有助于中学生对材料的意义记忆,记忆效果更好。教师要在兼顾学生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尽量提供各种逻辑条理清晰的材料,让学生寻找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材料以更牢固地记住材料。2发展学生有意识记的能力有意识记能力是影响一个人记忆乃至各种问题解决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有意识记中,可向自己提出各种识记的任务或要求。通过提出这些具体的要求,可以充分调动记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有意记忆的发展。3发展学生有效记忆的策略 (1)及时复习。按照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遗忘规律先快后慢。要提高

38、记忆效果,就必须及时复习。尤其对于一知半解的内容,最短时间内的回顾总结十分必要。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重复先前讲过的重要材料,以达到帮助学生复习提高的目的。 (2)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过程。研究显示,当有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活动时,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对教育者来说,要为学生提供多种感性材料,让他们在学习时既能听一听,又能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从而使记忆达到最佳效果。 (3)掌握合适的记忆方法。可以教会他们一些记忆的方法,如位置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去运用、摸索和总结,这样对学生记忆能力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三)促进中学生思维的发展1根据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安排学习内容中学

39、生的思维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当然各年龄段的学生其发展程度也各有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有利于其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材料,由此,在需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操作形式的材料学习中,训练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学阶段具体形象的材料完全不必要了。事实证明,形象性的材料对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是有帮助的。2训练提高中学生归纳和演绎思维能力归纳和演绎推理能力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归纳推理需要从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抽取出最本质的特征,能看到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训练中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内在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相似

40、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而促进其归纳思维的发展。如,可以让他们寻找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逐渐认识哪一个特点才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类别性的概念标签帮助中学生掌握事物的分类性特征,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促进其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有助于中学生知识体系的扩展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它需要学生能够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不仅要让他们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让他们参与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在探究中形成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3. 通过提高语言水平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思维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言这一符号实现的。可以通过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可以使用言语激发学生的思维,多向他们提问,让他们尽可能地用言语来描述所经历的事件、前因后果等,语言表述的过程也是对事件发生逻辑的整合过程,涉及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这些能力正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