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域文化导论》导学方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96955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导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导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地域文化导论》导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地域文化导论》导学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地域文化导论导学方案专业名称小学教育本科辅导教师崔婉萍学期2011年下学期课程名称江苏地域文化导论辅导时数54/72学分3/4课程内容概况江苏地域文化导论是旅游、中文、文秘、经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素质教育的指导教材。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而具体地认识江苏文化形成的过程,了解江苏文化的发展特征,并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和研究专业信息的学习能力,培养热爱江苏大地的乡土感情。本教材总论对江苏地域文化和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研究性的描述,分论则首次将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徐淮文化和苏东海洋文化分而论之,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认识的完整性和深入性。本教

2、材在编写体例和行文上有意识地突出知识结构的可操作性,使基础知识的描述具有工具书的性质,并配有同步的多媒体课件。本课程通过江苏地方文化总论和各市地域文化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感受家乡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基本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弘扬爱国主义,增强凝聚力,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做奉献。本课程考核分为形成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形成性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70%。两项累计为本课程总成绩。教学资源情况本课程教学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辅导录像、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活动、面授辅导、电子信箱、BBS讨论版等为辅导和训练手段,实行多种教学媒体、多种教学形式相

3、互配合的一体化教学。1文字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汪小洋、周欣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第1版。2网上多媒体教学辅导江苏地域文化金陵文化多媒体课件(光盘)3直播课堂:(1)课程论坛实时交流。每学期通过BBS安排三次网上教学辅导活动,与省校主持教师开展课程学习即时交流互动。内容主要为本课程涉及到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形成性考核和自测练习中的问题。每次安排1小时,要求同学们踊跃参加网上的即时交流、讨论活动。具体时间、主要内容见网上公告和本课程首页的预告:第一次,10月13日晚上8点-9点。内容:资源介绍和使用指导;教学方法指导;总论解读;互动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第二次,11月16

4、日晚上8点-9点。内容:上编和下编的教学重点、难点指导;互动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第三次,12月14日晚上7点-8点。内容:期末复习指导;互动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学资源情况附:三次BBS实时交流的主题第一次:介绍资源、指导方法;第一章 总 论教学交流1、课程安排、资源情况介绍,学习方法介绍2、总论重点问题交流:(1)江苏水文化的特征(2)富于安定环境下的江苏文化特征(3)江苏经济文化的特征3、师生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第二次:第二章至第六章教学交流重点问题交流:1、南京文化的特征2、扬州文化的特征3、泰州文化的特征4、徐州文化的特征5、连云港文化的特征6、师生互动,回

5、答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第三次:期末复习与交流1、解读考核说明2、师生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2)电子信箱、课程论坛非实时交流。省校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实施非即时远程交流互动。学生可随时提出各种问题咨询,包括本课程涉及到的一些热点问题,疑难问题、综合练习等,课程主持教师将在最短的时间给予答复。4.其它文本资料:(1)课程说明(2)导学方案(3)主持教师介绍(4)教学大纲(5)教学实施方案(6)教学辅导短文12篇(分3批发布)(7)BBS实时交流小结(3次)(8)形成性考核(书面作业4次)(9)书面作业讲评(4次,其中一次在网上完成)(10)综合练习4套(分四次发布)(11)课程考核说明教

6、学支持服务中央电大网址:中央电大在线网址:中央电大“在线讨论”位置: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江苏电大网址:江苏电大“电大在线”网址: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http:/210.28.216.45/Default.aspx教学模式及教学步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推荐采用以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步骤进行教学:(一)教师教学辅导包括面授指导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指导。首次面授指导时,教师应介绍课程内容及知识结构;说明所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展示计算机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指导课程学习方法。以后的辅导应防灾讲解课程重点、难点;解答学习疑难问题;点评学生作业上。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指导,

7、分析课程重点、难点;解答学习中出现的新的疑难问题;分析典型案例和习题;回答各种咨询;疏导学习心理障碍等。(二)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学文字教材和计算机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学文字教材,浏览计算机网络上的课程辅导材料和网络课件,点播课程辅导录像,提出并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自学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实现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重要教学步骤。(三)师生讨论互动包括面授时师生议论互动和网上教学时师生、生生议论互动。教师在面授时宜采用启发式、合作探究式、讲练结合式等多种方法教学,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组织课堂或小组议论、交流以及集体练习活

8、动。教师在计算机网络上,定期与学生进行即时议论互动,利用电子信箱、课程论坛的BBS讨论板与学生进行非即时议论、交流。(四)学生练习实践包括课堂集体练习实践和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独立完成各种练习的实践活动。课堂练习实践主要是操作性很强且自学有困难的练习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或实践有教材各章节的练习、形成性考核练习、网上综合练习和自测练习等。学生在各种形式的练习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技能。练习和实践等形成性考核环节,是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辅导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几点建议1、学生要明白自己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要在正确的学习动机

9、指导下,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包括:自学习惯、预习习惯、作业习惯、复习习惯、阅读习惯、观察习惯、思维习惯、注意习惯、听课习惯、善始善终习惯等。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实现自己的目标。2、完整的教学过程是获取知识和技能,取得学习实效的重要保证。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然后按照学习计划,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自主地学习文字教材,认真地浏览计算机网页上提供的教学信息,充分地利用

10、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资源,积极地参加面授辅导、答疑活动和小组讨论,认真地完成每一次的作业,完成综合练习和网上作业。3、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温故而知新”。学了以后必须反复练习、复习,才能使所学的东西纯熟巩固,因而内心感到快乐,这是十分符合学习的心理过程的。学生要以地域文化考核说明、平时作业和综合练习为依托,进行全面复习,分层次地掌握所有教学内容。对重点掌握的部分务必要深入钻研。考核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本科、专科各专业学习地域文化(江苏地域文化)课程的学生。二、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一

11、)形成性考核1、形成性考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完成四次书面作业,二是完成并提交一次网上作业,四次书面作业和一次网上作业由省电大统一布置,挂在网上课程平台上,供各教学点学生下载练习并在网上提交。2、形成性考核,四次书面作业占20%,网上提交的作业占10%,累计按30%记入课程总成绩。3、形成性考核(包括书面作业、网上作业)由教学点任课教师负责批改并评分。省校课程主持教师负责抽查书面作业和网上作业完成情况和评分是否恰当,并确认形成性考核成绩。 (二)期末考核1、期末考核实行全省统一闭卷考试。2、期末考核成绩按70%记入课程总成绩。三、期末考核命题依据期末考核命题,以本课程教学大

12、纲、江苏地域文化导论(汪小洋、徐四海、姚义斌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第1版)教材和本考核说明为依据。四、期末考核题型与分值分配(一)填空题(共18分)(二)解释名词题(共12分)(三)简答题(共30分)(四)论述题(共40分)周次导学内容及学习进度安排讲授内容教学环节学生自学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形式及内容安排第四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情况、相关的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进行介绍和说明。二、重难点内容讲解:导论、第一章1. 江苏地域文化的基本定义2.江苏的地理与生态概况3.江苏历史沿革及初步认识4.江苏与周边地域文化的联系5.江苏地域文化的传统特征三、作业辅

13、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四、网上讨论(1)课程导学;(2)重难点内容讲解;(3)作业辅导;(4)网上讨论。(一)自学媒体资源1本课程主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第一章的内容。2网上辅导信息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业讲评。(二)学习方法指导主要通过教材介绍,借助网上辅导信息及提周次讲授内容教学环节学生自学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形式及内容安排第四周江苏地域文化的分类?示、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可随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第五周“十一”放假第六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内容加以说明。二、重难点

14、内容讲解:第二章、第三章1农业立本2.工业领先3.商业发达4.老字号彰显地域特征5.江苏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特征6.尊崇教育的社会风气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四、网上讨论 江苏古代教育的发展和特征?(1)课程导学;(2)重难点内容讲解;(3)作业辅导;(4)网上讨论。(一)自学媒体资源1本课程主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的内容。2网上辅导信息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业讲评。(二)学习方法指导主要通过教材介绍,借助网上辅导信息及提示、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可随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第七周第1次小组学习小组协作学习(1)主要对导

15、论和第一、二、三章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并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在“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BBS课程讨论区”上发布。(2)对作业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并完成这部分作业和案例分析。第八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内容加以说明。二、重难点内容讲解:第四章 1先秦时期2.秦汉时期3.六朝时期4. 隋唐五代时期(1)课程导学;(2)重难点内容讲解;(3)作业辅导;(4)网上讨(一)自学媒体资源1本课程主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的内容。2网上辅导信息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业讲评。周次讲授内容教学环节学生自学各种媒体教学资

16、源的形式及内容安排第八周5.宋元时期6.明清时期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四、网上讨论 先秦时期江苏文化的发展?论。(二)学习方法指导主要通过教材介绍,借助网上辅导信息及提示、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可随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第九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内容加以说明。二、重难点内容讲解: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1.地域文化概况2.文化积淀3.地方特产与旅游资源4.经济社会发展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四、网上讨论1扬州文化的特征2.泰州文化的特征3.徐州文化的特征(1)课程导学;(2)重难点内

17、容讲解;(3)作业辅导;(4)网上讨论。(一)自学媒体资源1本课程主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的内容。2网上辅导信息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业讲评。(二)学习方法指导主要通过教材介绍,借助网上辅导信息及提示、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可随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第十周第2次小组学习小组协作学习(1)主要对第五和第六、第七、第八章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并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在“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BBS课程讨论区”上发布;(2)对作业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并完成这部分作业和案例分析。第十一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教

18、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内容加以说明。二、重难点内容讲解: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1.地域文化概况2.文化积淀3.地方特产与旅游资源(1)课程导学;(2)重难点内容讲解;(3)作业辅导;(4)网上讨(一)自学媒体资源1本课程主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的内容。2网上辅导信息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业讲评。周次讲授内容教学环节学生自学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形式及内容安排第十一周4.经济社会发展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四、网上讨论论。(二)学习方法指导主要通过教材介绍,借助网上辅导信息及提示、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可随时进行师生、

19、生生的交流互动。第十二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内容加以说明。二、重难点内容讲解: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1.地域文化概况2.文化积淀3.地方特产与旅游资源4.经济社会发展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四、网上讨论 (1)课程导学;(2)重难点内容讲解;(3)作业辅导;(4)网上讨论。(一)自学媒体资源1本课程主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的内容。2网上辅导信息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业讲评。(二)学习方法指导主要通过教材介绍,借助网上辅导信息及提示、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可随时进

20、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第十三周第3次小组学习小组协作学习(1)对第十一和第十二章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并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在“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BBS课程讨论区”上发布。(2)对作业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并完成这部分作业和案例分析。第十四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内容加以说明。二、重难点内容讲解:第十三、十四、十五章。1.地域文化概况2.文化积淀3.地方特产与旅游资源4.经济社会发展(1)课程导学;(2)重难点内容讲解;(3)作业辅导;(4)网上讨论。(一)自学媒体资源1本课程主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的内容。2网上辅导信息江苏电大2.0在线

21、平台:(1)教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业讲评。(二)学习方法指导周次讲授内容教学环节学生自学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形式及内容安排第十四周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四、网上讨论主要通过教材介绍,借助网上辅导信息及提示、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可随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第十五周一、课程导学:对课程概况、课程教学资源、相关教学支持服务、形成性考核安排等内容加以说明。二、重难点内容讲解:第十六和第十七章。三、作业辅导:作业中的相关内容。四、网上讨论(1)课程导学;(2)重难点内容讲解;(3)作业辅导;(4)网上讨论。(一)自学媒体资源1本课程主教材江苏地域文化导论的内容。2网上辅导信息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1)教学辅导;(2)直播课堂;(3)作业讲评。(二)学习方法指导主要通过教材介绍,借助网上辅导信息及提示、分析,理解重、难点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可随时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第十六周第4次小组学习小组协作学习(1)对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交流,并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在“江苏电大2.0在线平台上发布。(2)对作业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并完成这部分作业和案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