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企之道,至繁至简.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96756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驭企之道,至繁至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驭企之道,至繁至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驭企之道,至繁至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驭企之道,至繁至简.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驭企之道,至繁至简企业这一社会组织的难能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它在某个阶段发展的有多么鼎盛,多么辉煌,而在于经由企业领袖的驾驭,它能行走的多久远,能向着未来辟开多宽广的发展疆域。而企业管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实践学科,而非理论学科,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与此对应,管理的理论本身也必然不是晦涩难懂、深不可测,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辩证采用,适用的才是最好的。若无规范的企业管理和制度建设,“忙茫盲莽亡”将是必然结果,但过于繁琐的流程与机制,带来的则是企业组织的机体臃肿,步履迟缓,应激反应的感知力下降和内部的结构性耗散。由荆棘丛生的荒原构成的中国商业世界,需要理性的、审慎的、

2、具有思辨精神的企业家,持续地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去探索、去发现、去调整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的管控能力,从而在无法全部量化的内外部环境之外,找到清晰的竞争力所在,寻找到最准确的发展路径,从而在成本与盈利之间,战略目标与当下的企情企貌之间,过去和现在之间,现在和未来之间,谋得最合理的平衡之道和驭企之法。这一点,正如上上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世翔所言,“驭企之道,至简至繁。事实会告诉你,你所认为的简单的问题,想做好,往往并不简单,而你所认为的复杂的问题,其实也未必不可以简单化”。在他看来,由简至繁代表了一种企业拓展管理运营边界的运算能力,由繁至简,体现的是一种“千帆过尽皆不是”,越是真理越简单的洒脱境界

3、。但管理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却是绕不过的路径。标准与流程的现实意义2013年11月初,上上集团江苏环保包装生产基地低调试投产,2014年元月起,正式从基建期转为运营期。一个全国目前单体厂房面积最大的工业基地,由此完成了它从蓝图变为现实的华丽转身。回想起来,从2012年2月份奠基到现在,上上集团位于宿迁的这个大型工业基地,在整个基建期内,我前后仅去过4次,两次是在项目基建的重大节点时去的,两次是因为有其它的工作安排顺道去看了下。倒不是说我真忙到一点时间都没有,也不是说一个占地近500亩,总体建筑面积20万平米的项目,轻而易举说实现就实现了,前期的市调论证、运营战略设定、规划设计、招标

4、、施工、设备采购等诸多环节涉及到的种种决策,我就可以不用操心了。不是这样子的。2012年的时候,我们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要做“中国印刷包装第一基地连锁品牌”的目标,以基地连锁的模式开始在全国布局一系列产业基地,既然要让工业项目也连得起、锁得住,就必须探索工业项目如何去统一形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六个统一,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落实起来,绝非易事。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要求自己,在项目的标准化管理方面,下大工夫,做深度的、系统的文章。我也对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速度中创造完美,要速度更要完美。速度意味着你要用最快的节奏去抢占市场制高点,形成规模优势,让长期平均成本

5、降低,让加工制造业企业的产业角色在“变配套为协同”的路上能先人一步,占天时、得先机。完美是什么意思呢?你不能速度快了的同时,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好或者落实不到位,就一味地追求大干快上。比如说,与基地战略、市场拓展相匹配的管理机制、产品开发机制、项目运营机制、人才开发机制等都不完善,支撑你快跑的基础都没形成,你跑的越快,可能叠加的问题就越多,这也不行。想想看,我们想在未来几年内,以500公里为半径,通过自建、收购并购等方式来拓展30个甚至50个基地,需要多少个基地一把手,需要多少的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多少配套的东西,这些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就工业板块而言,与基地建设有关

6、的工程管理是我们的重点,而且它也必将伴随上上集团工业板块“基地连锁”战略实施的全过程。有人问我,你们提出基地连锁战略固然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但30个还不够吗?还要建50个、60个的?而且,依上上集团目前的发展态势,你们的步子是不是也太快了些?这些问题的提出,对我们来说并不突兀,任何一个对自己、对未来负责任的企业也好,企业家也好,都不会拍拍脑袋就做决策。对于实业的态度,我们有两句通俗的话可以概括,一个叫做“坚守主业不动摇”,一个叫做“大路里边找小路”。前者的意思不用说了,很明确,我们要躬耕主业毫不动摇,第二句话说的是,在主业里做细分,大路里边找小路,一步一步来,这么个意思。因为一直与知名快消品企

7、业持续进行战略合作,所以我们对行业相对有更多的观察、关照和理解,我们相对能更透彻、更明晰地找寻到,上上集团在产业的大背景下,她今天的位置和明天的位置在哪里,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合作伙伴其实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很好的参照。比如说,达利集团,它在全国有19家公司、29个食品、饮料生产基地;伊利拥有五大事业部近百家所属企业;而娃哈哈呢,目前它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70个生产基地、170余家子公司也就是说,上上集团,包括我们正在整合与筹建的上上环保包装集团,未来发展战略不能不考虑整个产业的态势,并以此来推动我们与行业的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因此,我们要在成熟市场

8、、有潜力的市场,建一个基地,成熟一个基地。在我们战略规划覆盖的地方,收并购一个项目,改造成熟一个项目。以此为基础,形成良性的、可复制的、标准化的建设体系、运营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跟进为协同,实现基地连锁的大战略。这些,对我们的团队无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准确地说,是在考验我们的人力资源建设系统,你有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包括职业经理人储备,去适应事业的需要,从主管到经理,到总助,到副总经理、总经理,这样的晋升通路是否顺畅,人才梯队是否能形成,包括优秀人才的招募方面能否跟得上,这很关键。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我们必须得充分意识到,人才是关键,是一切的保障,但不是全部,

9、倘若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以及标准化的流程建设方面有所缺失,再优秀的人才也难免会无所适从。管理的标准化与流程的完备化,正是支撑我们进行基地复制的核心所在。2013年年初的高管会议上,从工程管理这一块出发,我们提出了一个基地项目负责人的作业指南,并将其上升为一个软工程,以此来构筑我们基地建设的指导系统。也就是说,可能你之前对掌控一个项目的建设经验不足,但只要你按照这个上上集团工业项目管理大全一步步来做,在什么节点,你需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做,有哪些问题是必须考虑到的,有哪些问题是一定要避免的,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曾以半开玩笑的方式跟高管们讲,“或许你不专业,或者你没经历过,当上上的事业发展将你推向

10、这样一个高地时,你只需要按照这个管理大全里的流程去走,几百个合同你签下来了,严格去执行了,可能你这个基地就建好了”。这不是没有先例。从2012年到2013年,我们的基地建设,有些负责人并非完全就是做工程出身的,并非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但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却很令人满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速度也上来了,结果也有了,队伍也培养了,而且也在不断地完善这个上上集团工业项目管理大全,我们也要求每个相对应的负责人去完善这个大全,完善这个最适合上上集团的,也最接我们地气的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智慧结晶体、经验结晶体、制度与流程结晶体。除此之外,包括成熟基地在基建期的招标文件、投标单位投标书、评标文件、各种合同文件、

11、工程变更单、现场签证单、会议纪要、与工程或材料供应商业务往来的函件、通知等文件,我们都会收录,哪怕是现场的一个处罚通知书,为什么处罚,什么原因导致的,最后怎么解决的,也都会收录在册。也就是说,在项目管控流程上,从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到项目竣工验收管理、项目完工审计管理所有的阶段的起止范围,与这个起止范围相对的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每个阶段的控制关口,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个基地的建设,按照这个来严格进行,最后的结果,哪怕是经验与教训,再成为下一个基地建设可直观参照,可生动对比的指导性的东西,自始至终,从项目的启动、项目的计划、项目的实施及控制过程、项目的收

12、尾和项目的后续维护,均需如此。那么在接下来的营运流程上,从项目投标管理到标后预算管理,再到工程分包管理、材料采购管理、设备采购管理;在支持流程上,从资金计划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都按照这个来走,看似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简单起来,顺畅起来。只有流程的界定清晰,我们的项目负责人才能保证项目的发展方向与最终目标相契合,剩下的,就是我们需要结合不同地域、不同定位与不同业务类型的基地实际情况,去强化“变化管理”、包括危机预案、突发情况的处理流程等,这些,也会成为我们的流程管理的一部分,而且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探索,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是越来越强化,越来越完备。过去你靠经

13、验去管理,现在你还靠经验,那肯定不行。不是说不需要经验,可以不依赖经验,而是说,即便是经验,你也要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总结的层面,让沉淀下来的经验系统化、科学化,按照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逐步过渡和升级,逐步摆脱各个阶段的瓶颈制约。对这个时期的上上集团来说,管理标准化,流程完备化的过程也带来了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说,我们每次从集团派出一位同事到集团下面的项目上去支持,可能他是个总经理助理,或者只是个经理级别的、主管级别的,在外派时,职位还是没升,等于说是平调,相当于挂职锻炼,但大家还是欢喜的不得了。为什么,因为这代表集团信任你,认可你,才会派遣你到外地去拓展,去锻炼,可能回来之后就提

14、拔了,或者在子公司的岗位干的好就得到晋升了。如果是跨领域,跨专业的调动,那也没关系啊,大家知道,公司在流程方面,给予了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只要你不是智商、情商特别低的那种,都有可能去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管理标准化、流程完备化之于我们的意义所在。辩证看待层级结构与管理幅度2013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我没出差,或是没有特别的安排,我都会在8点前赶到单位,有时候会更早一些。而这个时候,企业核心层的老总往往也会赶到单位,于是我们就会在透过办公室窗户洒进的晨光中开一个高管的“晨会”。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通过企业规章制度而约定的晨会。因为大家发现,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找我可能很麻烦敲开办公室后

15、,我正在谈事情;通过秘书来约时间“排队”吧,有时候一个问题没讨论完可能时间又被拉长了;要不本来约好的时间,我因为临时有事情又需要外出,急匆匆在电梯间里沟通,都很麻烦。有时候大家不好意思直接问我的时间,管理层就相互打听,“老板在不在啊,在办公室不”,挺被动的。后来大家又发现,哎,老板每天来得还挺早的,正好一逮一个准,于是就自然形成了我和核心管理层们的这个“晨会”。在“晨会”里,我们会就各个板块一天内或几天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以沟通、讨论和会诊,我倾听大家的汇报,参与讨论,大家给出决策依据,我从企业整体的角度给出分析评判与实施建议。2013年下半年,这样的“晨会”开过很多次,效果非常好,既把最重点的

16、事情放在了早上头脑最清醒的时候讨论,又在一天的工作开始之前解决了很多事情,还不耽误正常的工作时间。同时,该碰撞的问题第一时间碰撞,该沟通的问题第一时间沟通了,管理与决策的信息实现了对称,大家的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交流。当然,时间不管对于处在上升期、拓展期的上上集团,还是对于我个人来说,都是最稀缺的奢侈品,类似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各种签字,占用的都是时间。有段时间,大家经常会看到,我凌晨一两点、两三点还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一些感悟与思考。早上又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不是说我做不到放权,也不是说做不到“放心”,企业家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到像王石前辈一样去登山,去游学。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

17、业生态,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侧重。对我来说,至少在这个阶段,我是很明白的,工作就是生活,企业就是全部。只因为一点,我们还很年轻,我们还不够成熟,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这么多年一步步走过来,我也曾介入过子公司、项目公司的前期管理和运营,但基本上是成熟一个,放权一个,让企业的运营沿着既定的、由机制和流程设定的轨道前行。但企业家毕竟不是好当的,做企业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在集团运营层面。一方面,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其实是严密的、审慎的、系统的思想运算,需要站在今天看明天,站在企业看外部,站在项目看行业,跳出行业看趋势,才能尽可能减少失策的发生;另一方面,企业家必须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时

18、常保持一种警惕和临界状态,才能让企业这个机体保持对堤外刺激的敏感性,才能保持更大的活力。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敢于自我否定,并把自我否定作为一种思维习惯,人感知到自己的渺小,伟大才会开始,寄希望于组织的力量而非个人的力量,企业才会健康。在讲到晚上几点睡觉,为什么有时我睡觉晚的问题时,我曾和上上的核心层如此分享过,当有一天,你的下属因为工作而睡不着觉了,你才有可能会睡得着觉。不是说不让大家睡觉,而是说责任二字之于一个团队的不可或缺,担当二字之于一个团队的重要。责任与担当在前期是企业掌门人影响出来的,但一个人所能直接影响到的人是非常有限的。管理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7个,

19、中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0个,基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5-20个。对此我深有同感。创业初期,我带领八个人创业,把青春致给了那些苦中有乐的不老岁月,上上集团这个企业的DNA也在那个时期形成,它包括了坚韧、顽强、乐观、拼搏等特质,尤其是沉淀下来的吃苦精神,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今天,当初一起创业者基本上都成了上上集团的高层管理者,又各自负责不同的项目。他们明白这个企业是如何从过去走向现在和未来,即便企业规模大了,架构变了,但大家的职业本色不改、职业精神不改、企业信仰不变。而新的团队就很难理解,他们真的不相信,在今天看来,规模和体量俨然已经成为一家大型的现代化的集团企业,在初始的

20、时候是如何的吃苦,如何的把不可能变可能。无论当初的创业团队给大家如何讲述,他们还是不大相信,这是真的吗?当我们组织新员工,到七八年前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去集体“怀旧”,在保留下来的老厂子、老物件前一一对应讲述时,大家才唏嘘不已,相信了当时我们是真的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觉,拼命地干,相信了我们在堪为恶劣的条件是如何地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完成了企业的不断进化和升级的,明白了这个企业今天对员工的要求,不是太过严苛,而是早在多年前,我们就以远超过今天的团队作风和职业要求,去冲破一个个障碍,解决一个个难题。创业初期,我以带头做事的方式,能影响七八十来个人,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笔莫大的企业财富了。现在我仍然

21、认为,我能再影响十个人,也是成就了。马云能有十八罗汉的真心英雄,史玉柱能有生死不离的四个火枪手,已足够令人羡慕。当我们整合了一系列家族企业集群,在原来各个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上上集团之后,上上集团总部现在形成的是“一局二办,八大委员会,一个研究院”的组织架构,即一个董事局,一个董事局办公室,一个行政管理办公室,八个专业委员会和一个企业研究院的日常架构。如此算来,直接对我负责的,或者换言之,我所能直接影响到的,至少不下10位高层管理者。如果算上各个事业部、再加上各个子公司,这个人数将达到60人。再往下,我们面对的是几千人的队伍,甚至在两年之内,就要突破一万多人。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每周和10位管理

22、者做一次沟通,得需要多少时间?如果通过电话、邮件的形式去做双向的信息获取,又得处理多少的信息量?从专业口的角度来看,涉及人力、规划运营、招标采购、研发、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品牌、财务、资本等多方面,从业务类型来看,涉及工业、地产、建筑、商业、物业、传媒等多个领域,如何去平衡?企业团队之间,需要组异成同,能力互补,更需要在核心理念、核心价值、核心追求方面保持绝对的一致。如果按照传统的层级架构与管理幅度,我这边如果有个想法,一级一级传达下去,很可能都已经走了样,而基层的问题,逐级反映到我这里,也可能早已失真了。企业每天都在解决问题,又在产生新的问题,对我来说,有问题是正常的,如果哪天没有什么问题,

23、我反倒可能会觉得不正常。但作为企业的一把手,我必须考虑的是追求扁平化的管理,才能适应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否则,企业越来越大,由于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就必须增加管理层次,而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又呈反比,就会带来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的内部耗散。现代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有些时候,市场、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会让你做决策的速度还赶不上变化的速度。企业要快速应变,具备极强的适应性和对外部的感应能力,减少层级,减少决策程序的扁平化管理是必由之路。因此,制度与流程的标准化、完善化必不可少,但对集权与分权的考虑,企业要打造的“刚性组织”与“柔性组织”的结合,从纵向管理到横向管理的转变,

24、由非人性化到人性化的过渡,包括对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工具的应用,都是我们接下来要去突破的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目标里,尚且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何况企业呢?企业在路上,企业与企业之间,有相通的东西,也有不同的东西,一个伟大企业的成长路径,未必适合于所有企业,善思、审慎、思辨、理性、独立,理应成为企业家们的必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你的道路,既能变复杂为简单,又能把看似用简单的逻辑就能搞定的事情做的不简单。驭企之道,至简至繁。事实会告诉你,你所认为的简单的问题,想做好,往往并不简单,而你所认为的复杂的问题,其实也未必不可以简单化。由简至繁代表了一种企业拓展管理运营边界的运算能力,由繁至简,体现的是一种“千帆过尽皆不是”,越是真理越简单的洒脱境界。但管理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却是绕不过的路径。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路上,我们需要更高度更全面的修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