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党内统计培训讲义.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5050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党内统计培训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省党内统计培训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党内统计培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党内统计培训讲义.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2010年全省党内统计工作培训班讲 义省委组织部信息处2010年12月目 录 第一讲 2010年报表总体情况介绍 1第二讲 关于年报审核的总体要求 2第三讲 报表具体内容讲解 4第四讲 全省党内统计年报表审核要点 23 第一讲 2010年报表总体情况介绍2010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年报表共37张报表,比去年增加2张。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党员队伍和党员管理(第一表至第十三表)、发展党员(第十四表至第二十表)、党组织(第二十一表至第二十八表)和专题调查(第二十九表至第三十四表,及3张专题调查表)四部分。今年报表的变化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

2、了反映党建工作新进展和党员队伍建设新情况的指标。增加了2张反映基层民主建设进展情况的“公推直选情况”统计表(新增专题二、三);在地方委员会换届表中(29表)增加了“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的统计内容;在发展党员表中(14表)增加了有关“农民工”的统计内容。二是完善了反映党员先进性的相关统计内容。在党内表彰情况表(12表)中增加了抗灾救灾、追授荣誉称号、受表彰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等统计内容;在街道、社区(居委会)、乡镇、建制村法人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表(22表)中增加了对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情况的统计。三是根据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对相关统计指标进行了调整。根据中组部今年下发的印发的通知精神,规范了报表

3、中关于大学生村官流向的统计内容(30表);为落实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增加了党员培训情况表(新增9表)。四是删除了在工作中没有实际用途的统计报表。删除了关于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城镇老党员数量情况的统计内容。第二讲 关于年报审核的总体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委组织部要认真做好年报布置和培训工作,加强对基层统计工作的指导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高标准做好数据审核、汇总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关。尤其是在审核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我部下发的2010年全省党内统计年报表审核要点审核(另发):(一)关于上报省委组织部的统计汇总数据电子文档1上报的电子文档应包括:年报上报数据包、

4、年报表说明及附件。2附件内容包括:年报表封面内容(负责人姓名、填报人姓名)及有关名册表格。3各地级以上市通过大组工网上报,其他单位用光盘上报。4数据报告期必须为2010年度,且能正常接收。5年报上报数据包与报表数据必须一致。(二)关于年报表的封面1必须加盖上报单位的公章。2上报单位负责人必须签字。3审核人必须签字。4填表人必须签字。5必须填写“报出时间”。6必须填写“联系电话”。(三)关于年报表审核的原则要求1各地级以上市、各单位的报表中,凡涉及“中央一级机关”的相应栏不应有数据,若有数据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2各地级以上市的报表中,凡涉及“省一级机关”的相应栏不应有数据,若有数据要查明原因并

5、上报说明。3各表各栏数据比上年同期相应栏数据变化异常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4各表中的“其他”栏(第八表除外)要分类说明情况,并列出各类情况的统计数据。(四)在审核过程中还要严防出现以下问题:1. 审核要点中要求附说明而未加以说明的;2. 报表说明不合理的;3. 审核要点中要求附名单而未附名单的;4. 名单情况与报表数据不相符的;5. 报表说明或名单首次核实有误,二次核实后再次修改的。第三讲 报表具体内容讲解第一部分 党员队伍和党员管理第一表 两年党员数综合比较一、报表变化情况:在“转入”、“转出”中分别增加“整建制转入”和“整建制转出”。二、重要指标解释:1.“恢复党籍”、“停止党籍”二者不

6、完全对等。停止党籍仅指因出国或港澳定居,办理停止党籍手续的;恢复党籍包括:1.曾经被错误的开除党籍,现已纠正错误,恢复党籍的;2.部分符合文件(组厅字200727号)规定,出国留学归来恢复党籍的;2.我省软件统计发展党员是按支部通过时间为准来统计的,所以上级党委跨年度审批时,如通过审批,则数字无需调整和说明;如不能通过审批的,则年底统计时需在15栏中反映,并说明。3.“整建制转入”、“整建制转出”,本级统计范围内的整建制转入、转出应一致,不一致的需说明。本统计范围内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整建制转入、转出,需报说明。并与对方单位统计汇总部门联系确认。三、常见问题:1.上年底总数没能照抄上的年报实有数;

7、2.停止党籍名单中去往的国家(地区)出现大陆的省(区、市)。第二表 党员基本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1.将原党员学历情况表中的补充资料移至本表(企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员中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名,其中女性 名,35岁及以下的 名;);2.删去补充资料2“半年以上未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 名。”二、重要指标解释:1.职业系指党员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同时从事两种及以上职业的党员,以其从业时间较长的认定其职业,如不能确定从业时间长短,则以经济收入较多的认定其职业。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两种及以上职业的党员,按其技术性较高、工作程度较复杂、工作责任较重的工作认定其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往其他单位挂职及

8、临时性帮助工作的党员,虽转出正式组织关系,亦按其原职业统计。如驻村干部。2“在岗职工”系指在公有经济单位和非公有经济单位中参加生产或工作,并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由其支付工资(劳动报酬)的人员。其中包括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如停薪留职人员);离退休人员(也不包括内退人员及退休返聘人员);参加单位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大中专、技工学校的实习生;尚未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建立正式劳动关系指签订劳动全同)(临时招用)的人员。3“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要注意与本级公务员

9、、参照公务员统计表进行校核,不包括在机关工作的工人。4公有经济单位“企业管理人员”系指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和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其中包括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公有经济单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系指公有制企业中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其中包括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但尚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不包括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5“农牧渔民”系指农村中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务工经商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或不再参加生产劳动的人员,民办教师、乡村医生,以及农村中的广播员、信贷员、放映员、联防员、计划生育信息员等乡镇中非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职工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劳动者、乡镇个体劳动者和正式组织关系在建制村的离

10、退休人员(其他组织关系在乡镇或行政村的党员一般应统入“农牧渔民”,如农村未就业的高中以下毕业学生)。6“学生”系指正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承认的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学习,有正式学籍的人员。不包括有工作单位,脱产学习或进修的人员。7.“其他”统计大学生村官(有明确身份(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除外)、中介组织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中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复员(转业)待安置、学生毕业未就业的人员;公派或因私出国、出境逾期未归的人员;机关改革后不再保留原机关干部身份,党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企业破产后,领取保险金或被辞退的职工中未重新就业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工作岗位,并已不

11、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不包括内部退养职工);党组织关系在人才(劳动)服务中心,不明职业的人员;其他无业人员等。8“台湾省籍”党员不统计籍贯为福建省金门、马祖的党员(统发200132号关于对大陆台籍同胞身份认定的意见(秘密级)。第三表 党员入党时间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1.入党时间拆分:以改革开放为界,将“1976年11月至2002年10月”拆分为“1976年11月至1978年12月”和“1979年1月至2002年10月”;2.以十七大为界,增加一列“2007年11月及以后”,作为“2002年11月及以后”的其中项。二、重要指标解释:补充资料中“个体劳动者”仅统计个

12、体工商户户主,不包括在个体工商户中的从业人员。三、常见问题:1.原则上,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数目应逐年递减。部分单位出现过问题,请注意核实。2.1949年以前入党的党员一般不应该是在岗职工,更不应该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再如,1976年以前入党的党员不应是学生。第四表 党员学历情况一、重要指标解释:取得两个及以上学历的,按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统计。取得两个及以上同等学历的,学历仍统计在对应的同等学历栏。仅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证书,但未取得学历证书的,仍按原学历统计。1970年至1976年入学的大学普通班毕业生,统计在“大学专科”栏。注意:学历指已取得的,并非在读。工人党员中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一般不应过高,

13、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党员中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不应过高。第五表 乡(镇)、建制村党员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1.调整表名;2.B列“女”改为第2行,补充资料相应项删去;3.入党时间相应调整,与党员入党时间情况保持一致;4.删除H列,即“建制村党支部(总支部、党委)书记兼任建制村村委会委员”的情况。二、需要注意的校核式:新增表内:B列大于等于D列(建制村党员数大于等于党支部委员数)表间:B1第二十二表E2至E5之和+E8+E10、D1第二十二表E2至E4之和+E7三、重要指标解释:1本表统计党的正式组织关系在乡镇和建制村的党员情况,其中包括各类开发区、城市街道、国有农场等单位管理的建制村的党员情况。

14、2.“建制村党员”系指党的正式组织关系在建制村的党员。建制村系指村民委员会辖区,而不是自然村。3.“从事农牧渔业生产”系指在农村中主要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各类人员。不包括正式组织关系在乡镇,已丧失劳动能力或不再参加生产劳动的农牧渔民,以及离退休人员(不同于农牧渔民)。4“建制村党支部(总支部、党委)委员”系指建制村法人单位党支部(总支部、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不包括村党委下属的党支部(总支部、党委)委员和村总支部下属的党支部委员。第六表 街道、社区(居委会)党员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入党时间相应调整,与党员入党时间情况保持一致。二、需要注意的校核式:新增表内:B列+C列D列

15、表间:B1第二十二表B2至B5之和+B8+B10、C1第二十二表D2至D5之和+D8+D10、D1第二十二表B2至B4之和+B7+D2至D4之和+D7第七表 学生党员情况一、重要指标解释:1、A栏“总数”统计本年底在校学生党员数,不包括在本年内已经毕业离校的学生党员。2、B栏“本年发展党员”包括在校期间发展本年毕业已转出组织关系的学生党员。3、B栏对应年级按发展时党员当时就读的年级统计。注意:学生党员总数与本年发展党员数所对应的统计群体不同,两个数据没有可比性。4、补充资料各栏是统计年底时的在校学生数据,不是学生党员数,注意与往年比较。第八表 民主评议党员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删除第6栏“表彰

16、党员中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第九表 党员培训情况(新增表,整表手工填报)一、报表基本内容:本表统计按照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办发200923号)要求开展的党员培训四项重点工程的情况。200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开发布了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办发200923号),提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同时还提出了“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新党员培训”、“大学生村官培训”和“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四项重点工程,这四项重点工程分别是报表中的四项指标,其指标解释也均是规划的原文。第十表 党员出党情况(一)一、重要指标解释:1.本表

17、和第十一表统计党员出党的情况。其中包括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党员出党的情况。2.纵栏各项统计党员出党时的情况。横栏各项以上级党委批准为依据统计。注意:厅局级、县处级仅指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包括企业中相当职务的管理人员。第十一表 党员出党情况(二)一、重要指标解释:1.“其他”统计除上述所列各类错误性质以外的问题。如缺乏革命意志、“三不”党员等。2“三不党员”系指党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除名的党员。第十二表 党内表彰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增

18、加了F列“其他表彰”。二、重要指标解释:1“抗灾救灾”表彰系指因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中的突出表现而受到的表彰。2“生活困难”系指年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国家扶贫办提供的2009年标准)以下的党员。3. 补充资料3中追授的共产党员在表中仍可以统计。三、常见问题:本表统计本年各级党组织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情况。C、D、E栏所指的一级表彰仅指受各级地方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表彰。因此,受到“省(区、市)一级表彰”、“市(地、州、盟)一级表彰”、“县(市、区、旗)一级表彰”的党员很少,注意与同级党委组织部组织处(科、股)核对,其他部门表彰在总数栏和其他表彰栏中统计,不能按

19、级别对应统计到“省(区、市)一级表彰”、“市(地、州、盟)一级表彰”、“县(市、区、旗)一级表彰”栏中。“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是党内表彰的固定称号,不能用其他表彰项目(如“争优创优秀先进党组织”、“先进工作者”等)去对应。另外,本表统计的是人次,而非人数。一个人获得多个级别的表彰,可以重复统计。第十三表 预备党员转正情况一、重要指标解释:“预备期满的党员”其中包括延长预备期且已期满的党员。延长预备期共两种:一年或半年,所以会出现当年延长预备期且当年转正的情况。转正日期以组织确定日期为准,即因组织原因延后讨论通过转正,但组织确认为按期转正的仍为按期转正。第二部分 发

20、展党员第十四表 发展党员情况(一)一、报表变化情况:补充资料增加对发展农民工党员情况的统计:“本年度发展农民工(不含在管理、专业技术和工人岗位上工作的)党员 名,其中女性 名,35岁及以下的 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 名”。“农民工”系指户籍在农村,主要在非农业生产领域,采取受雇(指不签劳动合同的)或自营的形式,并以生产、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群。(不含私营企业主)二、重要指标解释:1.按照党内统计年报表原则规定:发展党员情况,由负责发展党员的党组织,依据上级党组织审批情况进行统计。2.本表所统计的职业情况、基本情况均是发展时的情况(即发展党员情况各项与党员基本情况、党员职业的相应项是不完全对

21、应的)。第十五表 发展党员情况(二)一、报表变化情况:删去第10行“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相应栏改为“企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农村”栏改为“乡(镇)、建制村”。二、重要指标解释:1“农村生产第一线”人员系指在农村中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和务工经商人员,以及农村中的广播员、信贷员、放映员、联防员、计划生育信息员等乡镇中非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人员。2“机关第一线”人员系指机关法人单位中层以下(不含中层)的工作人员。3“特殊情况下”发展党员系指在抗洪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过程中发展入党的党员。第十六表 发展对象情况一、重要指标解释:发展对象系指入党积

22、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党组织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准备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第十七表 入党积极分子情况一、重要指标解释:入党积极分子系指经党小组(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支部委员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同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申请入党人。“申请入党人”系指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条规定,向党组织正式(一般应书面)提出入党申请的人员。第十八表 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情况本表统计新的社会阶层中本年发展党员情况及截止本年底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申请入党人情况。第十九表 街道、社区(居委

23、会)、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党员工作情况(一)第二十表 街道、社区(居委会)、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党员工作情况(二)十九表、二十表统计本表统计城市街道以及城市和乡镇社区(居委会)、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本年发展党员情况及截止本年底的发展对象情况。第三部分 党组织第二十一表 党的基层组织数量情况和换届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1.表格转置,容量增大; 2.企业中增加2个其中项“国有经济控制”、“非公有经济控制”; 3.机关中增加4个其中项“中央一级”、“省(区、市)一级”、“市(地、

24、州、盟)一级”、“县(市、区、旗)一级”;4.增加补充资料3“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中有基层党组织 个,其中党委 个,总支部 个,支部 个。”; 5.“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改名为“农村专业合作社”;6.删去“半年以上未开展组织活动的党组织 个,其中党委 个,总支部 个,支部 个。”二、需要注意的校核式:新增本表与专题调查表三的校核式。注意:14栏“城市街道”含县级市的街道;2镇是指建制镇辖区,因此镇不是机关,镇党委不能统在机关栏,只能统在其他栏,只有镇委、镇政府机关建立的基层党组织才能统在机关栏(乡同)。3补充资料2中不包括非地方党委派出的工委。4补充资料3中不包括部门党委、系统党委。第二十二

25、表 街道、社区(居委会)、乡镇、建制村法人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1.在“已建立联合党支部”中增加其中项“具有3名以上党员的”;2.在补充情况增加“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的”一栏。二、需要注意的校核式:新增本表与专题调查表二的校核式。第二十三表 公有经济控制的企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在“已建立联合党支部”中增加其中项“具有3名以上党员的”二、重要指标解释:1.第二十三表至二十七表各表的补充情况中职工情况按人事关系填报,党员情况按照组织关系填报(如已转组织关系的借调人员,人事关系由原单位统计、组织关系由借调单位统计)。个别单位会出现人事关系与组织关系不在同

26、一个单位的情况,即在岗职工数小于党员数,按实际情况上报。2.第二十三表至二十七表各表中,对于法人单位下属的产业活动单位(非法人单位)党组织表中各项均不统计,而其中的职工和党员,统计在其所隶属的法人单位“在岗职工”和“党员”的相应栏。3.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在岗职工”不统计外国籍从业人员。注意:未建立党委而建立党组或工委的企业法人单位,统计在“建立党委的”栏。(第二十四、二十五同样);各地各单位必须掌握大中型企业名单及变化情况。第二十四表 非公有经济控制的企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1.删去第9栏“应建未建立党组织”的其中栏“建立党小组的”; 2.删去“个体工商户”和“城镇个

27、体工商户”两列;3.删去“从业50人至99人且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从业100人及以上”两列,增加“规模以上企业”、“改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党员的”及其中项“兼任企业党组织书记的”4列;4.补充情况修改:在岗职工党员分为“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在岗职工”和“未建立党组织,已派出党建指导员的企业在岗职工”两方面统计。二、重要指标解释:1.“规模以上企业”包括大型、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中从业人员100人以上或从业人员50人至99人且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改制企业”系指由公有制改为非公有制的企业。3.“兼任企业党组织书记的”系指企业法定代表人兼任该企业法人单位建立的党委(总支部、支

28、部)书记的企业。第二十五表 事业法人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1.在“已建立联合党支部”中增加其中项“具有3名以上党员的”;2.增加对“农业”、“幼儿园”的统计,并将各列以行业分类顺序排列。二、需要注意的校核式:新增本表与专题调查表三的校核式。第二十六表 机关法人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在“已建立联合党支部”中增加其中项“具有3名以上党员的”。二、重要指标解释:1城市街道、乡镇机关统计在“国家机关”而非“政党机关”。2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是指参加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台联、青联等人民团体机关,以及由各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为机关编

29、制,并经批准免予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文联、作协、残联、记协、法学会、对外友协、贸促会等团体机关。第二十七表 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法人单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在“已建立联合党支部”中增加其中项“具有3名以上党员的”。二、重要指标解释:1“社会团体”系指按照有关规定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不包括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及宗教团体。以会员制为主要标志。2“基金会”系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以资

30、金为主要标志。注意:基金会主要工作是募集资金和使用资金,不存在会员,只有工作人员;社会团体主要分为互益性社团(为会员服务)、公益性社团(为公众服务);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不同点在于利用非国有资产做公益事业,如民办学校等。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三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单位性质上不存在交叉(也就是统计数据不存在交叉)。第二十八表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情况一、重要指标解释:1.“国务院部(委、办、局)”、“省(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地、州、盟)政府工作部门”、“县(市、区、旗)政府工作部门”的单位数均按照各级编办的数据,垂直管理的部门不在本级统计(如省国税

31、局不需由我省统计)。2.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直属工作部门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情况统计在“市(地、州、盟)政府工作部门”栏。;副省级城市辖区人民政府直属工作部门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情况统计在“县(市、区、旗)政府工作部门”栏。注意:“系统党委”统计在“党组”中第四部分 专题调查第二十九表 党的地方委员会换届和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1.增加 “试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及其中项“已召开年会的” 两列;2.将“市(地、州、盟)委”改为“市(州)委”,增加补充资料“地(盟)委 个,已召开民主生活会的 个,参加人员 名。”二、重要指标解释:1.N栏党委全委会“参加委员”系指在本年内,参加党的地

32、方委员会召开的党委委员全体会议的委员。召开两次以上的,统计参加人员最多一次的人数。2.P栏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参加人员”系指在本年内,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党的地方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召开两次以上的,统计参加人员最多一次的人数。3H、P栏不统计在地方党委挂职的常委。注意:本表2、3、4栏分别由省、市、县(市、区)委组织部统一填报,其他单位不需填报。第三十表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根据印发的通知(组通字201032号)规定,对补充资料2相应项进行调整。增加“留村任职工作的”、“进入企业、金融机构的”、“进入事业单位的”、“自主创业的”,删去“留任村干部的”、“另行择

33、业的”。二、需要注意的问题:“转入”系指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组通字200818号)前通过其他渠道到村任职,经组织考察转为选聘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原则上这个数据不可能增加,应逐年递减。三、重要指标解释:“留村任职工作”系指按照印发的通知(组通字201032号)规定,通过选举担任村“两委”负责人或继续聘任留村工作的,具体如下:到村任职工作一年以上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可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参加村委会主任、副主任选举。聘用期满、聘期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本人提出续聘申请,经乡镇党委初审,县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定,可签订续聘合同继续留村工作。第三十一表

34、流动党员情况(一)第三十二表 流动党员情况(二)第三十三表 出国(境)党员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入党时间作相应调整,与党员入党时间情况保持一致。二、重要指标解释:1本表统计1979年1月1日以来出国(境)、本年底仍在国(境)外的党员情况及本年出国(境)定居的党员情况。2“职业”系指党员出国前的原职业。第三十四表 留学回国党员情况一、重要指标解释:1本表统计本年留学回国人员中的党员情况。2留学回国人员党员系指通过公派或自费等途径出国(境)留学一年(含一年)以上,已经回国工作或定居人员。(组通字200727号,秘密)3“组织关系出国(境)时转往国(境)外的”与“组织关系出国(境)时未转往国(境)外

35、的”均指党员在国外期间的组织关系情况。专题调查表一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情况一、报表变化情况:总数中增加2个其中项“党员领导干部”、“生产和工作在一线”。二、重要指标解释:1本表统计本次党代会的所有党代表(不是本年底现有党代表)情况。2补充情况只统计本年内的党代表变化情况。注意:本表A、B、C栏分别由省、市、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填报。如有疑问请致电上级负责党代表管理部门(省委组织部是党代表联络处;中组部是组织一局一处)。专题调查表二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情况(一)(新增表)一、重要指标解释:1本表统计本年底以前乡镇、建制村、城市社区法人单位建立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曾经开展公推直选

36、的情况。2“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系指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候选人,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二、需要注意的校核关系:与第二十二表的校核关系专题调查表三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情况(二)(新增表)一、重要指标解释:本表统计本年底以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曾经开展公推直选的情况。二、需要注意的校核关系:党组织数量法人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数量开展公推直选的基层党组织数量与第二十一、二十五、二十七表的校核关系第四讲 全省党内统计年报表审核要点一、关于上报省委组织部的统计汇总数据盘1用光盘上报数据。2光盘上的数据报告期必须为2010年度,

37、且能正常接收。3光盘上的数据与报表数据必须一致。二、关于年报表的封面1必须加盖上报单位的公章。2上报单位负责人必须签字。3审核人必须签字。4填表人必须签字。5必须填写“报出时间”及“联系电话”。三、关于年报表审核的原则要求1各地级以上市、各单位的报表中,凡涉及“中央一级机关”的相应栏不应有数据,若有数据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2各地级以上市的报表中,凡涉及“省一级机关”的相应栏不应有数据,若有数据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3各表各栏数据比上年同期相应栏数据变化异常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4各表中的“其他”栏(第八表除外)要分类说明情况,并列出各类情况的统计数据。四、关于年报表各表审核要点第一表 两年

38、党员数综合比较11栏“上年底总数”栏与上年报表中的“本年底实有数”必须一致。2A3栏数据与上年第二十三表A1栏+第二十四表A1栏之和比较,是否合理。34栏“恢复党籍”有数据的,要填报本年度恢复党籍人员名单,同时报Excel电子文档。49栏“停止党籍”有数据的,要填报本年度停止党籍人员名单,同时报Excel电子文档。56栏和12栏如有本统计范围与其他部门之间整建制转入或转出的数据,要上报单位、人数,由何地何单位转入或转往何地何单位。并与对方单位统计汇总部门联系确认。615栏有数据的,要报详细原因说明。第二表 党员基本情况1B1至B15栏数据与第十四表A1至A15栏数据对应比较,相差较大的(高等学

39、校除外),要报原因说明。2C列“女”、D列“少数民族”的数据与上年比较,变化较大的要上报说明。3E列“台湾省籍”的数据与上年比较,有增减的需上报名单,名单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党时间、工作单位、统计单位、情况说明等格式上报。4A3栏的公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合计”数据与二十三表A13、二十五表A13、二十六表A13之和不相等的要认真审核,并报说明。5A9栏的非公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合计”数据与二十四表A14、二十七表C13之和不相等的要认真审核,并报说明。6H16至J16栏即46岁及以上的学生党员出现数据的要报名单及原因说明。7F17、G17栏即45岁及对下的离退休人员出现数据的要报名单及原

40、因说明。8J2栏数据较大的,要认真核查是否属实并报说明。9A18栏“其他”出现数据要上报分类说明,注意说明中的有关分类数与第十八表的4、8、9栏的相关数据比较是否合理。第三表 党员入党时间情况1B1栏“1937年7月6日前入党”的党员数要与上年年报表相应党员数对比,其增加或减少的党员数必须与增加的1937年7月6日及以前入党的党员名单或减少的1937年7月6日及以前入党的党员名单情况相一致,不一致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详细说明。调往其他地级或省级汇总单位的党员相关情况,要与接收单位进行沟通。2B2至D2栏如有数据,要报姓名及所在单位。3C1栏、D1栏数据与上年年报表对应栏数据比较,增加的要查明原因

41、并上报说明。4E1至H1栏数据与上年年报表对应栏数据比较,增加数大于绝对调入党员数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5补充资料第6项“私营企业主”数据与上一年相应数据比较,是否变化较大。7补充资料第8项“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数据小于第二十七表D13栏+E13栏之和的报原因说明。第四表 党员学历情况1B16、C16、D16栏即学生党员中“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学历的分别占A16栏学生党员总数比重较大的,要认真核实是否属实。第五表 乡(镇)、建制村党员情况1D7、E7、F7栏如有数据需认真审核,上报原因说明。2A8、D8至G8、D9至G9、D10至G10栏如有数据需认真核实,上报姓名及单位。3因

42、1949年9月及以前入党的“从事农牧渔业生产”的党员和建制村党支部(总支部、党委)委员、书记数量相对较少,C8至C10、D8至D10、F8至F10栏数据与上年年报表相应栏数据比较,增加的要上报说明。第六表 街道、社区(居委会)党员情况1F7、I7栏有数据(即有60岁以上书记或主任)的要注意审核。2A8至G8、A9至G9、A10至G10栏数据与上年年报表相应数据比较,增加的要上报说明。第七表 学生党员情况补充资料数据要与同级教育部门同期统计数据核对,相差太大的,上报原因说明。第八表 民主评议党员情况16栏“被评议为不合格党员”数据若小于7栏组织处理情况“合计”的要认真审核,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2

43、A1栏是第二十一表D1栏数据的一半以下的,要报原因说明。3D5栏没有数据,但上年本表A1栏减A2栏不为0的,要报原因。4A12栏数据若大于上年本表“限期改正错误”栏数据,要查明原因上报说明。5H栏应大于或等于B列与C列之和。第九表 党员培训情况第十表 党员出党情况(一)1党员出党情况需与同级纪委核实,数据不同的报说明。2A2栏有数据的,要报名单。3F7栏有数据的,要认真审核并报名单。第十一表 党员出党情况(二)1C栏和F栏数据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2A15栏“其他”有数据的,要上报说明。第十二表 党内表彰情况D栏“市一级表彰”、E栏“县(市、区)一级表彰”数据需与本地党委组织部组织处(

44、科)核对,不一致的要查明原因上报说明。第十三表 预备党员转正情况1A栏数据与上年年报表第二表中预备党员总数比较,变化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2D栏“延长预备期转正”数据不等于上年本表中E栏“延长预备期”数据的要上报说明。3G栏数据占A栏比重较大的(一般超过20%),要认真审核,并上报说明。4H栏如有数据,要认真审核并报姓名、所在单位及原因说明。第十四表 发展党员情况(一)1A1栏发展党员总数要比上年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之和少。2G16、H16、I16栏,即发展的学生党员中“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学历的党员占A16栏发展的学生党员的比重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3F1栏“

45、发展60岁及以上”、L1栏“初中及以下”的数据与上年年报表相应栏数据比较,增加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其中F2、L4栏如有数据,要报姓名、所在单位及原因说明。4G13栏有数据的,查找原因并上报说明。5A16栏数据不等于D16栏数据的,查找原因并上报说明。6A17栏“其他”有数据要上报分类说明;注意说明中的有关分类数与第十八表的4、8、9栏的相关数据比较是否合理。第十五表 发展党员情况(二)113栏中,由国务院及其直属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省(区、市)人民政府、人民团体等命名或表彰的先进模范,填报省(部)一级及以上命名或表彰的先进模范人物名单;2补充资料中的“由省级党委审批追认的共产党员”, 填报省级党委审批追认的共产党员名单。37栏至9栏企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务”、“中级职务”、“初级职务”数据应分别小于第二表补充资料2中的“企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