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4784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施工目 录 一、概述 二、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 三、工程施工 四、安防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探讨概述 安全防范是以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为目的的,是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其中的技防就是安全防范系统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 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相应的工程就是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通常也称为技防工程。1、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解决温

2、饱问题逐步提高到更高层次的要求,像安全舒适就是其一。完善的技防工程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这一要求。目前技防工程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像大到国家的机要部门,小到居民区或是村镇都有应用。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和技术广泛,是多种技术的集中应用,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等。针对不同的防护对象需要综合考虑其防护要求,采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合理设计、规范施工,充分发挥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效能,以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2、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 按照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的相关内容,安全防范系统主要有以下子系统组成: 入侵报警系统 视

3、频安防监控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其他子系统2、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 21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 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通常由探测器、信号传输信道、控制器等组成。2.1.1入侵探测器是用来探测入侵行为的电子或机械部件等组成的装置,一般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如:紧急按钮、门磁、主动红外对射、红外幕帘、被动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烟感、感应电缆等按传感器种类分类主要有:机械、红外、微波、声音(超声波、次声波)、视频移动侦测、温

4、度、烟感、电磁等。(对于重点防护对象要求的两种探测技术以上的防范措施主要是指以上所述中传感技术,一般是两种探测器互为补充,防止探测器失效,而产生漏报。) 按探测器的工作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 按探测器警戒范围分为点、线、面和空间探测器。点探测器只是监控某一个点,防范目标如门窗、展柜、保险柜等,常见的有微动开关、磁控开关(门磁)、紧急按钮等。线探测器探测的是一条线,防范目标如围墙、建筑的外墙等,常用的探测器主要是一些对射型式的探测器,如红外对射、激光对射等。面探测器的警戒范围是一个面,防范目标如重要库房的内墙,常见的有震动探测器、红外幕帘探测器等。空间探测器的探测范围是一个立体空间,防范目标一般是

5、相对封闭的空间如库房、机房、重要房间等,常见的有微波、红外、感温感烟、声音探测器等。 2.1.2报警信号传输信道 传输信道一般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有线方式常见的有电话线、双绞线、电缆、光纤等型式,无线传输是将探测器的电信号通过调制到规定的无线频段利用无线电波传输。有线方式安全可靠,成本较低,属于常用手段;无线方式安装简便,常用于不易布线的或临时场所。2.1.3 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主要由信号处理部件(主机)、显示部件(计算机软件、LED显示屏、键盘显示屏等)、警示部件(警灯警号等)、操作部件(键盘、计算机软件等)等组成,信号处理部件将收到的无线或有线信号进行处理比对,以判断有无报警发

6、生,通过显示、警示部件显示和提示,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部件进行编程、设置、布防、撤防等操作。2、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 2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线路及设备、后端控制记录显示设备等组成,前端设备主要有摄像机、镜头、护罩、云台、解码器以及辅助光源等,传输设备包括线缆光缆、调制解调光收发、编解码器等组成,后端设备有矩阵控制主机、数字录像机存储服务器、监视器显示器电视墙等及其辅助设备组成。 2.2.1前端设备 前端设备主要是完成视频信号的采集,执行控制室发出的控制命令等功能,其核心设备是摄像机。摄

7、像机按色彩分为黑白、彩色,按外形可分为半球型、球形、枪式、伪装(如烟感形)等,按传输信号可分为视频基带传输的普通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等,按辅助光源分为红外、激光等,分类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仅就常见的描述一下。很多时候摄像机的种类是混合分类的,如红外半球、智能高速球机等。 摄像机和其他前端设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的装修特点和使用要求,既要保证功能要求还要保证自身的防护和与环境的一致性。如一般情况下半球型摄像机是安装在干燥的室内环境,在室外安装时就不容易解决防水防尘等问题,再比如在监控目标范围比较小时,应考虑采用定焦摄像机,场景较大时采用带云台可电动变焦的摄像机。摄像机镜头焦距的计算:选用的镜头的成

8、像尺寸应与摄像机中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一致,如图像传感器的尺寸1/2,则镜头的成像尺寸必须是1/2的。当镜头的成像尺寸比摄像机感光面的尺寸大时,不会影响成像,但实际成像的视场角要比该镜头的标称视场角小,而当镜头的成像尺寸比摄像机的感光面的尺寸小时,就会影响成像,并表现为成像的画面四周被镜筒遮挡,在画面的四个角上就会出现黑角。 2.2.2传输线路及设备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常用的传输线路有:75欧姆的同轴电缆(视频基带传输、射频传输)、双绞线(平衡传输、网络传输)、光纤(视频光端机、网络传输)、无线(微波、GSM、CDMA、3G等)等。传输线路的选择是根据工程现场环境的特点来选择的。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同

9、轴电缆的直接传输,多用于前后端距离较近的易于布线的环境(如一般的银行营业网点、中小型办公场所),对于距离较长使用环境可以考虑采用光纤(视频光端机、网络传输)或是射频传输方式。无线方式多用于移动目标(如移动的执法车 2.2.3后端控制记录显示设备 后端控制记录显示设备主要是控制室设备,完成系统的记录、显示、控制等功能。常见的设备主要有矩阵控制主机、数字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显示器或是电视墙(由多台显示监视器、液晶等离子DLP拼接屏组成,或者是正背投影设备)、辅助设备。对于不同规模的系统,控制室内的设备有很大差异,常见的小系统一般只需要录像机、显示器即可,大型的系统往往需要大型的矩阵主机、录像机或者是

10、存储服务器、计算机软件管理平台及其相应的服务器、大型的电视墙等组成。 23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 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主要由身份识别装置、电子门锁、出门按钮、控制器、报警设备、控制管理计算机及软件等组成。2、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 其中身份识别装置可以是ICID卡也可以采用生物特征识别设备(指纹、掌纹、人脸、虹膜、语音识别等);电子门锁种类主要有电磁锁、电插锁、阴极锁等;控制器一般分为单门、双门、多门等,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有在线的和离线的之分;控制管理软件主要是用于监控出入口状态、对出入人员的授权(可出入的门

11、、可出入的时间、特殊门的多人复核开门等)、查询汇总等24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是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一般分为在线式和离线式。离线式的主要由巡更钮、采集器(巡更棒)、接收器和计算机以及管理软件组成,特点是安装快捷,不需要布线,缺点是信息不够实时,巡更过程出现问题的不能及时发现。在线式的主要由巡更卡(或者是指纹、掌纹等生物识别设备)、读卡器、控制器、管理计算机以及软件组成,特点是信息实时性好,需要布线。25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对进、出停车库(场)的车辆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主要由出入口控制装置、车辆识别装置、车位显示装置、管理软件

12、等组成。出入口控制装置一般有发卡验卡器、拦道器、地感线圈、控制器等组成;车辆识别装置包括拍照或抓拍摄像机、识别软件等组成;车位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显示设备、车位状态采集设备、行车指示等组成;管理软件主要是完成系统的计费、登记、统计、多出入口的联网与管理、车位管理等功能。 26其他子系统 应根据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护要求或对建筑物、构筑物内特殊部位的防护要求,设置其他特殊的安全防范子系统,如防爆安全检查系统、专用的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各类周界防护系统等。3、工程施工 如何做好工程项目? 做好工程项目的实施就要在限定的范围内,对时间、质量、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并满足

13、制约条件。其中质量应达到合同和行业标准规范要求;时间应满足合同规定的工期;在达到时间和质量的要求的同时,付出最小的成本。 要有切实可行的详细施工计划(包括人员计划、机具使用计划、器材进场计划) 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包括施工工艺、系统功能、技术指标、作业指导书等) 要有准确详实的记录(包括工程日志、管线检测试验记录、调试记录、设备检验记录等) 要有准确详实的沟通记录(项目变更、设备变更、管线变更、其他的各项要求等)要做好一项工程,应有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都在项目经理的管理和控制下进行,项目经理的能力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熟悉设计、施工、管理,要有组

14、织、协调能力,了解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掌握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另外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体魄。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工前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能保证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为具

15、体指导施工服务的,要具体明确,要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合理组织平行流水和交叉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组织设计须及时修改和补充,以便继续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五项基本内容: (一)工程概况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性质和作用,主要说明工程类型、使用功能、建设目的、建成后的地位和作用; (二)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安排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工艺; (三)施工进度计划一般采用横道图或网络图 (四)施工平面图 根据场区情况设计绘制施工平面平置

16、图,大体包括各类机械的数量,位置及其开行路线;材料堆放仓库和加工场的位置,运输道路的位置,行政、办公、文化活动等设施的位置,水电管网的位置等内容。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环境和施工效率,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重视工程的组织对施工的作用; 提高施工的工业化程度; 重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重视工程施工的目标控制; 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 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合理部署施工现场,实现文明施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建设单位的意图和要求

17、; 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标准图; 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要求; 资源配置情况; 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象资料,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和测量控制等; 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 有关技术新成果和类似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料和经验。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内容,它要保证建设工程按合同规定的期限交付使用。施工中的其他工作必须围绕着并适应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安排施工。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原则是:从实际出发,注意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按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做到好中求快,提高竣工率;讲求综合经济效果。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按流水作业原理的网络计划方法进行的流水作业是在分工协作

18、和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生产组织方法。这样既保证了各施工队组工作的连续性,又使后一道工序能提前插入施工,充分利用了空间,又争取了时间,缩短了工期,使施工能快速而稳定地进行。利用网络计划方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则可将整个施工进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反映出各项工作(工程或工序)的工艺联系和组织联系,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有用的管理信息。 编制步骤 1.划分施工过程 2.计算工作量 3.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 4.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持续施工时间(天或周) 5.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6.检查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初始方案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技术交底 二测量控制 三计量控制 四工序

19、施工质量控制 五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六成品保护的控制 一、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 1任务范围 2施工方法(工艺) 3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 4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可能出现的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 6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 7成品保护要求等。3、工程施工 二测量控制 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设置的测量控制点线妥善保护,不准擅自移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管线测量复核。 三计量控制 建立健全和完善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有效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监督计量过程的实施,保证计量的准确。 四工序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工序构成

20、,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作用的过程,所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工序施工条件质量控制和工序施工效果质量控制。 工序施工条件控制 工序施工条件是指从事工序活动的各生产要素质量及生产环境条件。工序施工条件控制就是控制工序活动的各种投入要素质量和环境条件质量。控制的手段主要有:检查、测试、试验、跟踪监督等。控制的依据主要是:设计质量标准、材料质量标准、机械设备技术性能标准、施工工艺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 工序施工效果控制 工序施工效果主要反映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对工序施工效果的控制就是控制工序产品的质

21、量特征和特性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质量标准以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工序施工质量控制属于事后质量控制,其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实测获取数据、统计分析所获取的数据、判断认定质量等级和纠正质量偏差。 五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特殊过程是指该施工过程或工序的施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而得到充分的验证,或者万一发生质量事故则难以挽救的施工过程。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抓住影响工序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强化控制。 质量控制中重点控制的对象: 1)人的行为 某些操作或工序,应以人为重点的控制对象,如:高空、高温、水下、易燃易爆、重

22、型构件吊装作业以及操作要求高的工序和技术难度大的工序等,应从人的生理、心理、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控制。 2)材料的质量与性能 3)施工方法与关键操作3、工程施工 4)施工技术参数 5)技术间歇 6)施工顺序 7)易发生或常见的质量通病 8)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 9)产品质量不稳定和不合格率较高的工序应列为重点 六成品保护的控制 成品保护一般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部位已经完成,而其他部位还在施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负责对已完成部分采取妥善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造成损伤或污染,影响工程的实体质量。加强成品保护,首先要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同

23、时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 人员的深厚质量意识 正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恰当可靠的监督。 工程施工的主要阶段: 1、施工准备 2、工程施工 3、系统调试 4、系统试运行 5、使用人员培训 6、工程竣工与初验 41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包括施工现场的准备、工程技术资料的准备和人员机具的准备。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进行详细的施工设计,完善工艺图纸,规划线缆路由,制定相应的人员设备进场计划等。充足的施工前准备是顺利完成工程的有效保证。 4.1.1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场、施工: 1施工对象已基

24、本具备进场条件,如作业场地、安全用电等均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道、预留孔洞、地槽及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3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包括横跨道路)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4允许同杆架设的杆路及自立杆杆路的情况清楚,符合施工要求。 5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清楚,并已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 6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已提前清除。 4.1.2对施工准备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施工: 1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 设计文件应该详实、准确,应与用户的招标要求一致,保证没有功能性的缺失,设备材料型号规格数量准确无误;施工图纸内容准确、有效,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管

25、线路、安装工艺工法应经过用户的认可,图示图例标注规范,应符合GA / T 742000要求。应包括系统图、系统连线图、平面布防图、管线附设图、供电系统设计图以及其他工艺图纸等。上述文件应经过图纸资料的会审,避免施工中出现过多的变更或是纠纷,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包括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 施工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详细地向施工人员说明系统的内容、特点、技术要点、工艺要点,项目经理应能准确理解和把握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解决方案,应能详细了解现场的施工环境和用户特殊的工作时间安排以及特殊要求。3设备、器材、辅材、工具、机械以及通讯

26、联络工具等应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应根据项目现场的实际需要配备工程用的机械、工具、测试设备,必须符合项目内容的要求。 4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正常。 应确保在现场的有源设备的功能正常,不影响使用 42工程施工 4.2.1施工顺序 1管路架设安装 管路架设安装应先根据现场环境制作符合现场条件要求的安装支架、吊杆、分配线箱、预制预埋件等。有暗敷要求的,先进行墙面地面的开槽工作,然后进行管路的敷设。管路敷设架设完毕,应进行管路的疏通检查,保证管路的通畅。 2线缆敷设 管路检查无误后,开始线缆的敷设。线缆敷设前要认真按图纸核对线缆的数量、种类、长度等,根据实际需要布放线缆。布放前要用仪器

27、设备对线缆进行通断、绝缘等测试。确保线缆符合使用要求。线缆敷设完毕,应再次进行检测,防止在布放过程中出现的损伤,及早撤换。 3制作防雷接地的地线地极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位置制作安装接地极,制作完毕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阻值达到系统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及早采取措施,如增加地极数量或利用降阻剂改善土壤环境等措施。 4 前端设备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在相应位置安装前端设备,如云台、摄像机、防雷模块、控制箱等。在设备安装前,应先安装好相应的支架或是吊架等辅助设施,对将要安装的设备进行测试和必要的调整,如摄像机的参数设置、镜头的焦距调整、编解码器的地址设置等。需要安装的设备不存在问

28、题后进行安装。安装应紧固、牢靠,调整开关或螺丝要锁定拧紧。 5控制室设备安装 根据控制室设备布置图,确定设备设施的安放位置。先进行控制室的装饰装修工作,如墙面的粉刷、防静电地板的安装(同步做好等电位的连接、地板下线缆整理和防护等工作)。之后进行机柜机架操作台的安装,安装后注意成品的防护,不要划伤表面。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要检查设备的完好性。根据系统连线图,连接控制室内设备。连接完毕,接入少量前端设备,进行基本功能测试。设备功能正常后,完成系统的连接。 4.2.2工程施工的基本规范要求 4.2.2.1传输方式的选择 1传输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系统规模、系统功能、现场环境和管理工作的要求。一般采用有线传

29、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可采用专线传输、公共电话网、公共 数据网传输、电缆光缆传输等多种模式。 2选用的传输方式应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准确、安全、可靠。且便于布线、施工、检验和维修。 3可靠性要求高或布线便利的系统,应优先选用有线传输方式,最好是选用专线传输方式。布线困难的地方可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但要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 4报警网的主干线(特别是借用公共电话网构成的区域报警网),宜采用有线传输为主、 无线传输为辅的双重报警传输方式,并配以必要的有线/无线转接装置。 4.2.2.2传输线缆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输线缆的衰减、弯曲、屏蔽、防潮等性能应满足系统设计总要求

30、,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线径较细、容易施工的线缆。 2报警信号传输线的耐压应不低于AC250V,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铜芯绝缘导线、电缆芯线的最小截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1)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1.00mm。 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0.75mm。 3)多芯电缆的单股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 0.50mm。 3视频信号传输电缆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根据图像信号采用基带传输或射频传输,确定选用视频电缆或射频电缆。 2)所选用电缆的防护层应适合电缆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如气候环境、是否 存在有害物质、干扰源等

31、)。 3)室外线路,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 9mm 的同轴电缆,采用聚乙烯外套。 4)室内距离不超过 500m 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 7mm 的同轴电缆,且采用防火 的聚氯乙烯外套。 5)终端机房设备间的连接线,距离较短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 3mm 或 5mm、且 具有密编铜网外导体的同轴电缆。 6)电梯轿厢的视频同轴电缆应选用电梯专用电缆。 4光缆应满足下列要求: 1)光缆的传输模式,可依传输距离而定。长距离时宜采用单模光纤,距离较短时宜 采用多模光纤。 2)光缆芯线数目,应根据监视点的个数、监视点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并注意留有一 定的余量。 3)光缆的结构及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最大抗拉力等机

32、械参数,应满足施工条件的 要求。 4)光缆的保护层,应适合光缆的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4.2.2.3 传输设备选型要求 1 利用公共电话网、公用数据网传输报警信号时,其有线转接装置应符合公共网入网 要求;采用无线传输时,无线发射装置、接收装置的发射频率、功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2 视频电缆传输部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视频电缆传输方式。 下列位置宜加电缆均衡器: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 5MHz 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 3dB 处;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 5.5MHz 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 3dB 处。下列位置宜加电缆放大器: 黑白电视基带信号在 5MHz 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 6dB 处

33、; 彩色电视基带信号在 5.5MHz 时的不平坦度不小于 6dB 处 2)射频电缆传输方式。 摄像机在传输干线某处相对集中时,宜采用混合器来收集信号; 摄像机分散在传输干线的沿途时,宜选用定向耦合器来收集信号; 控制信号传输距离较远,到达终端已不能满足接收电平要求时,宜考虑中 途加装再生中继器。 3)无线图像传输方式 监控距离在 10Km 范围内时,可采用高频开路传输; 监控距离较远且监视点在某一区域较集中时,应采用微波传输方式。需要 传输距离更远或中间有阻挡物时,可考虑加微波中继; 无线传输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发射功率应不干扰广播和民 用电视,调制方式宜采用调频制。 4.2.2.

34、4 布线要求 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GB/T50311 的规定。 2非综合布线系统的路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规定: 1)同轴电缆宜采取穿管暗敷或线槽的敷设方式。当线路附近有强电磁场干扰时,电 缆应在金属管内穿过,并埋入地下。当必须架空敷设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 2)路由应短捷、安全可靠,施工维护方便。 3)应避开恶劣环境条件或易使管道损伤的地段。 4)与其它管道等障碍物不宜交叉跨越。 4.2.2.5 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T50311 的规定。 2非综合

35、布线系统室内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机械损伤的电(光)缆,或改、扩建工程使用的电(光)缆,可采用沿墙明敷方式。2)在新建的建筑物内或要求管线隐蔽的电(光)缆应采用暗管敷设方式。 3)下列情况可采用明管配线:易受外部损伤; 在线路路由上,其它管线和障碍物较多,不宜明敷的线路; 在易受电磁干扰或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 4)电缆和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电力线与信号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 3室外线缆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1994 中第 2.3.7 条的要求。 4 敷设电缆时,多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

3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5 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6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40。6 电缆沿支架或在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牢固固定:1) 电缆垂直排列或倾斜坡度超过45时的每一个支架上;2) 电缆水平排列或倾斜坡度不超过45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3) 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mm处。7明敷设的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当采用屏蔽线缆或穿金属保护管或在金属封闭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m。 8线缆在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内。当线缆进入建筑物后,线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9线缆穿管前

37、应检查保护管是否畅通,管口应加护圈,防止穿管时损伤导线。 10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11 同轴电缆应一线到位,中间无接头。 4.2.2.6 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光缆前,应对光纤进行检查。光纤应无断点,其衰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核对光缆长度,并应根据施工图的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和其它障碍物。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在杆旁1m以内。 2 敷设光缆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经的20倍。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自动控制牵引力的牵引机进行牵引。牵引力应加在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

38、引速度宜为10m/ 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光纤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3 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没有损伤后,再进行接续。4 光缆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5 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 6 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时应有人工逐个入孔同步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7 光缆敷设完毕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

39、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4.2.2.7工程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探测器安装。 1)各类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所选产品的特性、警戒范围要求和环境影响等,确定设备的安装点(位置和高度)。 2)周界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能保证防区交叉,避免盲区,并应考虑使用环境的影响。 3)探测器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固。 4)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外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 2 紧急按钮安装。紧急按钮的安装位置应隐蔽,便于操作。 3 摄像机安装。 1)在满足监视目标视场范围要求的条件下,其安装高度:室内离地不宜低于2.5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3.5m。 2)摄像机及其配套装置,如镜头、防护罩、支架

40、、雨刷等,安装应牢固,运转应灵活,应注意防破坏,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摄像机安装应与地绝缘隔离。 4)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分别引入,外露部分用软管保护,并不影响云台的转动。 5)电梯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厢门上方的左或右侧,并能有效监视电梯厢内乘员面部特征。 4云台、解码器安装。 1)云台的安装应牢固,转动时无晃动。 2)应根据产品技术条件和系统设计要求,检查云台的转动角度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3)解码器应安装在云台附近或吊顶内(但须留有检修孔) 5 出入口控制设备安装。 1)各类识读装置的安装高度离地不宜高于 1.5m,安装应牢固。 2)感应式读卡机在安装时应注意可感应范围,

41、不得靠近高频、强磁场。 3)锁具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安装应牢固,启闭应灵活。 6 访客(可视)对讲设备安装。 1)(可视)对讲主机(门口机)可安装在单元防护门上或墙体主机预埋盒内,(可 视)对讲主机操作面板的安装高度离地不宜高于1.5m,操作面板应面向访客,便于操作。 2)调整可视对讲主机内置摄像机的方位和视角于最佳位置,对不具备逆光补偿的摄像机,宜作环境亮度处理。 3)(可视)对讲分机(用户机)安装位置宜选择在住户室内的内墙上,安装应牢固, 其高度离地1.41.6m。 4)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的管理机宜安装在监控中心内,或小区出入口的值班室内,安装应牢固、稳定。 7 电子巡查设备安装。

42、 1)在线巡查或离线巡查的信息采集点(巡查点)的数目应符合设计与使用要求,其安装高度离地1.31.5m。 2)安装应牢固,注意防破坏。 8 停车库(场)管理设备安装。 1)读卡机(IC 卡机、磁卡机、出票读卡机、验卡票机)与挡车器安装 安装应平整、牢固,保持与水平面垂直、不得倾斜; 读卡机与挡车器的中心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使用要求; 宜安装在室内,当安装在室外时,应考虑防水及防撞措施。 2)感应线圈安装。 感应线圈埋设位置与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使用要求; 感应线圈至机箱处的线缆应采用金属管保护,并固定牢固。 3)信号指示器安装。 车位状况信号指示器应安装在车道出入口的明显位置; 车

43、位状况信号指示器宜安装在室内;安装在室外时,应考虑防水措施; 车位引导显示器应安装在车道中央上方,便于识别与引导。 9 控制设备安装。 1)控制台、机柜(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平稳牢固、便于操作维护。机架背面和侧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8m。 2)所有控制、显示、记录等终端设备的安装应平稳,便于操作。其中监视器(屏幕)应避免外来光直射,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避光措施。在控制台、机柜(架)内安装的设备 3)控制室内所有线缆应根据设备安装位置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排列、捆扎整齐, 编号,并有永久性标志。 4.2.2.8供电、防雷与接地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并在

44、末端自动切换。 2 系统设备应进行分类,统筹考虑系统供电。 3 根据设备分类,配置相应的电源设备。系统监控中心和系统重要设备应配备相应的备用电源装置。系统前端设备视工程实际情况,可由监控中心集中供电,也可本地供电。 4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有足够容量。 应根据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的不同供电消耗,按总系统额定功率的1.5倍设置主电源容量;应根据管理工作对主电源断电后系统防范功能的要求,选择配置持续工作时间符合管理要求的备用电源。 5电源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2%; 2)稳态频率偏移不大于0.2Hz; 3)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 4)允许断电持续时

45、间为 04ms; 5)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稳频稳压、不间断电源供电或备用发电等措施。 6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中心应设置专用配电箱,配电箱的配出回路应留有裕量。 7 摄像机等设备宜采用集中供电,当供电线(低压供电)与控制线合用多芯线时,多芯线与视频线可一起敷设。 防雷接地 1建于山区、旷野的安全防范系统,或前端设备装于塔顶,或电缆端高于附近建筑物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的要求设置避雷保护装置。 2建于建筑物内的安全防范系统,其防雷设计应采用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满足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的要求。 3安全防范系统的接地母线

46、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地线符号标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在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m 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20。接地母线用螺丝固定。 4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线路、天线馈线以及进入监控室的架空电缆入室端均应采取防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的保护措施。 5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经过不同防雷区的界面处,宜安装电涌保护器;系统的重要设备应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装置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带应采用铜质线,其截面积应不少于 16mm。 6监控中心内应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35mm。安装应平整。 7不得在建筑物屋顶上敷设电缆,必须敷设时,应穿金属管进行屏蔽并接地。 8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 9光缆传输系统中,各光端机外壳应接地。光端加强芯、架空光缆接续护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