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4488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论 文 题 目 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 学生专业班级 园林专业2003级3班 学生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2006年10月30日 2006 年 10月 30日12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涵.11.1 生态园林的内涵.11.2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涵.12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原则.22.1 生态设计的原则.22.2 设计要体现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32.3 生态设计要体现人性化原则.32.4 生态设计要体现综合性原则.43 现代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目标.53.1 系

2、统整体性.53.2 综合多功能性.53.3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63.4 功能与形式的和谐性.63.4.1 人与绿色环境的和谐.63.4.2 人工设施与绿色环境的和谐.73.4.3 历史民俗文化风情与现代城市绿色环境的和谐.74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74.1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74.1.1 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74.1.2 绿色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84.1.3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保障措施不当.84.2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建议.84.2.1 建立合理的生态群落.84.2.2 构建绿色生态网络.84.2.3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保障措施.95 结语.9参考文献.10

3、致谢.12浅议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园林专业 学生姓名:律春燕指导教师:李海梅【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园林绿化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对优化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园林生态设计以保护和恢复城市自然景观、提高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改变园林城市景观和生态效益为任务,是园林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简述了生态园林和城市园林生态的概念和内涵,并提出了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原则以及园林生态设计的目标和趋势,并探讨了如何达到园林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最后对生态园林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生态园林 生态设计 园林规划 Studies on Ecolo

4、gical Design in Urb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Student majoring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v ChunyanTutor Li Haimei【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ity,the importance of landscape greening is more and more evident. The ecological effect was very important. The goal of ecological desi

5、gn of urb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 to protect the city natural landscape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The task of it was to beauty the Urban landscape. It is useful to the eco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y and proposed the principle. The goal and

6、 the trend of ecology design about the city botanical garden was discussed. How to reach the unification of the Landscape function and form was also discussed. At last, some advi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y botanical garden was suggested.【Key words】 Ecology Botanical Garden Ecological Desi

7、gn Landscape Design城市园林生态设计以保护与恢复城市自然景观、提高环境质量为目的,对园林结构和功能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园林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以建筑为点缀,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必然趋势,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1。1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涵1.1 生态园林的内涵生态园林应有三个方面内涵:一是具有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文体的环境;人类对外界的感觉中,视觉最为主要,占所有感官的87,因此,景观经由视觉的作用而形成的美感经验,

8、是最主要的游憩目的之一2;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吸收固定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减弱噪音,防风降尘,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它应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的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3。 1.2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内涵 (一)、二 1.2.1 1.2.2 (1)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概括地讲就是在新的城市绿化指标评价体系指导下,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绿地规划设计中,对其生态效益加以衡量的设计方法。生态设计观念把设计师从对美的形式的陶

9、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对其它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注4。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一般包含以下一个或两个方面:(1)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设计;(2)使设计的结果在对环境友好的同时又必须满足人类的需求。园林景观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人不可以被规划、被设计,但人是可以被认识的。如果景观设计师所设计的景观是人们在其中能得到体验,而这体验恰是他们所想要的,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城市园林生

10、态设计是一个包含多种涵义的广泛的概念,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应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协调,不仅对园林使用者要达到最优化,而且对自然环境也要达到最优化,要尽可能地保护或恢复环境,同时为人们创造满足视觉景观美、内涵丰富、有益健康、令人愉快和安全的环境,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和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8。总起来讲,城市园林生态设计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园林的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适宜性9。2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原则2.1 生态设计的原则在设计原则上,俞孔坚认为,符合生态设计的绿地规划设计原则应为:功能原则、经济与高效原则、循环与再生原则、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地方与地方精

11、神原则、整体与连续性原则5。在绿地规划设计方法上,严玲璋认为,应树立植物群落的观念,并将其作为绿地的基本单位6。陈自新通过绿量回归模型,提出绿地植物在29m2土地上的配置比例为1620,即每29m2绿地上至少设计1株乔木、6株灌木(不含绿篱)、20m2草坪;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种植参考模式7。2.2 设计要体现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生态园林是由各类形态和各类功能的园林绿地构成的总体,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标准。生态园林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不仅仅要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发展绿地,同时还要大力发展郊区公园绿地风景区和生态林地,要十分重视道路和河道的绿化,使之形成通风廊道,把郊区的清新空气引

12、入市中心。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应从市民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成绿色生态网络12。另外,要改变片面重视草坪的做法,谢家芬教授介绍说树木的供氧和吸收热能能力是同面积绿草的5至20倍。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生态园林建设不仅要提高绿地率,还要通过乔、灌、草和藤本的复合群落结构, 提高叶面积指数,形成乔、灌、草立体配置的布局。2.3 生态设计要体现人性化原则 园林从根本属性上看,它属于文化艺术范畴,它融多种文化艺术于一体,园林环境是让群众进入其中进行赏用,它拥有群众之多是任何文化艺术门类都难于比拟的13 。城市景观首先要继承和

13、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化的总纲。战国时的管子早就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14。在其规划上要体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各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生态园林应该是也必须是美的。比如作为现代城市开敞空间的城市广场不能没有植物,但城市广场的设计必须以功能安排、流线布置和服务设施能满足大多数人行为需求为目的,提供多样的空间场所满足多种人群的使用,以充足合理的游览设施满足人们活动的需求,植物配置应当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功能要素之一,而不是设计的目的15。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生理、精神及社交均处于良好状态。因此,环境设计就包

14、含一个重要的人文因素:人的心理因素。人类的基本内在状况可以根据动机驱使和心理需求大致分为五种:社交性的需要,稳定性的需要,个性化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得以丰富的需要16。美式休闲设计更好的满足了人的需求,它主要是指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和生态性,倡导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互动的设计思想17。设计中要始终贯彻“大众参与”的思想,让人们更多的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在景观设计手法上,将宜人的休闲气氛引入设计,放弃装饰性强烈的中心广场与个性过于突出、单纯展示建筑美的建筑构筑物,注重人的感觉与生活化的情趣,强调空间的设计与视线的组织,以及细部节点认真周到的考虑。景观要素都要以人的尺度进行空间布局,注重营造轻

15、松和谐的生活氛围,让人们在放松的心情下,体味休闲文化。2.4 生态设计要体现综合性原则保证绿量的同时,其它园林要素并重。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18。因此,汲取和借鉴传统园林的文化传统,融合自然规律和人文传统,综合园林的生态、审美和精神功能,创造意境,烘托环境氛围,提高绿地品位和情调,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丰富和提升生态园林的内涵和功能。3 现代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目标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

16、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投资少、效益明显而且持久等优点,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应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园林是必由之路。根据生态园林观的内涵,现代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应以建立和强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系统整体性、综合多功能性、丰富的多样性及高度的和谐性等为目标。3.1 系统整体性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发展受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对于一个特定的城市或城市所在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的系统整体性首先表现在城市园林绿化是否能满足城市或城市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者间是否具有均衡一致性;其

17、次表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合理的空间格局方面,不仅是内在功能优化的需要,还包括与城市规划格局及城市环境空间分布格局的统一性。3.2 综合多功能性园林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生态防护功能、景观游憩功能、社会经济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等方面。现代生态园林要求利用城市绿地多功能特点,实现整体综合功能的完备性及其优化。在局部上要考虑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内部园林要素的作用,使之相辅相成,形成一弹性空间;同时,强调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的一致性,要求在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中根据一定空间或一定环境的具体功能目标要求,设计相应的群落结构,以满足实现特定功能的需要。3.3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城

18、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10。在一个群落中,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丰富程度或均匀度,而且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特点与稳定性水平,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空间、资源利用以及相互作用类型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也就愈稳定11。而城市中由于人为干扰和随机因素多,环境变化快速多样,因此要使园林植物群落相对于环境及其变化有更好的适应调整能力,就要求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是景观多样化和功能多样化的基础。3.4 功能与形式的和谐性我国园林发展过程中,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和其它文化艺术的影响,历来强调“

19、师法自然,高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我国园林的特色和主要指导思想。但现代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内容,不仅仅指形式上的协调一致,也包括功能方面的有效配合。现代城市生态园林以人类的福利为根本,追求实现人、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城市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共存,使城市居民、人工设施、历史民俗文化风情与绿色环境等各个方面达到最理想的配置。3.4.1 人与绿色环境的和谐人是城市环境中的主体及核心,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一些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需求,如通过在园林绿地空间中的观赏、游玩、休息、健身等活动而获得放松和调整等;同时人的活动对园林绿地

20、空间的维护和发展也会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现代生态园林建设中,既要满足各种人类活动对园林空间的可及性,又要考虑绿色环境的自身维持能力,使人们都愿意进入园林绿地空间开展各类有益的活动,又能与绿色环境和谐共处。3.4.2 人工设施与绿色环境的和谐建筑及其它城市设施丰富是城市景观的特点,雕塑、园林小品等人工设施也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处理城市人工设施与绿色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城市园林实践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态园林建设中力求使这些人工设施与园林绿地融为一体,一方面要保持绿色环境的近自然特点,满足人类对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另一方面应考虑借助人工设施的建设,完善园林空间的功能属性,

21、并使城市的绿色环境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3.4.3 历史民俗文化风情与现代城市绿色环境的和谐现代城市生态园林既要继承历史传统文化,又要满足城市居民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如何结合城市的历史背景及民俗文化风情,形成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城市绿色环境,实现两者间的和谐,也是发展现代城市生态园林必须解决的问题。4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4.1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4.1.1 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 “生态”一词大量出现在中国设计师的言谈话语和设计说明之中,然而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识却十分模糊和极其肤浅,将生态等同于园林绿化或营造湿地等等。风景园林设计体现生态原则的作品甚少,而违

22、背生态原则的反生态设计案例却俯拾皆是。4.1.2 绿色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植物种类不丰富;苗木的需求量不够;植物群落层次少、结构单一、功能不齐全;绿化总量较低;绿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需进一步加强;见缝插绿的设计思想依然存在;布局不够优化等现象都是绿色生态系统中现存在的问题。4.1.3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保障措施不当自然山水城的理念被忽略,小城镇景观建设任意开山取石、自然河道任意裁弯取直,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湿地被夷平或者填平,连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由于人为的开发不当而遭到破坏,失去了作为永久生物栖息地和城市中残遗的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和价值。4.2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的建议4.

23、2.1 建立合理的生态群落应用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理论与技术, 汲取园林艺术精华, 创造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考虑满足城市绿化对苗木的需求, 可建立生产型植物群落等为主的苗圃。通过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 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 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从而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维发展19。4.2.2 构建绿色生态网络改变原有的见缝插绿,而构建系统性的城市绿色生态长廊,使城市绿化与田园绿化相结合,增加绿化总量,优化布局。4.2.3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保障措施具体包括,政策保障:各地要结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从法律、政策上保障生态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尽快实

24、施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注册制度,认证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明确其职责和权利;科技保障:要加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联合,多学科联合攻关,抓好生态园林建设的示范和技术推广,切实提高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科技含量;体制、机制保障: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对生态园林规划、建设的宏观管理,并加强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督。完善城市绿化管养机制,逐步理顺经营考核关系,调动建绿、养绿积极性。加强园林设计、施工的资质管理,积极推行项目建设招标制、监理制并依法保证其规范运作。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20。园林生态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景观成败以及环境质量的非常重要的

25、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的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搞好城市园林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十分繁重的任务,我国园林的生态建设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5 结语园林是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以建筑为点缀,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工程,园林生态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必然趋势、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的中国城市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城市,我们必须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优化、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因此我们要掌握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化、自然化、文明化、经济化和人性化的生态理念,

26、明确地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实现我国城市的园林生态化建设。参考文献1 王锋.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5): 7-92 欧圣荣.景观美质评估法与比较判断法之比较研究J.中国园艺,1992,(1):37-453 陈芳清,王祥荣.从植物群落学的角度看生态园林建设-以宝钢为例J.中国园林,2000,(5):35-364 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2):3-85 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1,(6):2-106 严玲璋.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J.中国园林,2003,(

27、4):44-477 陈自新.北京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2) J.中国园林,1998,(2): 51-548 祁素萍,王兆骞,卢剑波.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5,(2):34-359 唐东芹,钱虹妹,杨学军.生态园林观及其实施发展途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2):13010 张庆费,夏檑,倪金谷等.城市生物多样性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上海园林科技,1998,(3):44-4911 王祥荣.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1992,(6):20-2112 张庆费.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1,(4):34-3613 陈向远

28、.现代城市需要建设大园林J.中国园林,2001,(5):3-614 刘晓玲,周青.城镇环境绿化的若干生态学问题思考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4):12-1415 唐军.困惑与思索-关于城市开敞空间设计随想J.中国园林,2001,(6):2616 魏志芬,王玉洁.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4):35-3617 童群.与自然亲密接触-当代城市家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3,(10):23-2418 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1998,(2):14-1619 杨士弘等.广州城市绿地的环境作用J.热带地理,1989,9(2):28-3020 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87-92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李海梅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同时也是环境艺术学院各位老师们谆谆教诲的结果。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厚的待人品格永远是我学习的楷模。在此衷心感谢老师们在学习上给予的精心指导和在生活上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论文的开展和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我的同学和舍友们的热心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