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精讲班讲义.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30166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精讲班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规划精讲班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精讲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精讲班讲义.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环球网校:视频授课+名师答疑+在线模考+内部资料,考试通过无忧! 考试问吧,有问必答! 音频、讲义网校免费提供,如有贩卖勿上当,免费咨询:400-678-3456 转 6014 城市防灾减灾系统构成“减灾”包含了两重含义,一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次数和频度,二是指要减少或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城市中灾害的种类很多,但其中对城市影响最大和发生较为繁的灾害主要有四种:地震、洪涝、火灾和战争。 .( 1 )城市防灾措施城市防灾措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政策性措施,另一种是工程性措施,二者是相互王簇,相辅相成的。政策性措施又可称为“软措施”;工程性措施可称为“硬措施”,必须及政策制定和工程设施建设

2、两方面人手,“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能搞好城市的防灾 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是建立在国家和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城市总体及城市内各部门的发展计划是政策性防灾措施的主要内容。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 城市工程性防灾措施城市的工程性防灾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也包括对各项与防灾工作有关的设施采取的防护工程措施。城市的防洪堤、排涝泵站、消防站、防空洞、医疗急救中心、物资储备库,或气象站,地震局、海洋局等带有测报功能的机构的建设,以及建筑的各种抗震加固处理、管道的柔性接口等处理方法等,都属于

3、工程性防灾措施的范畴。 ( 2 )城市的综合防灾城市综合防灾应包含对各种城市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灾后的恢复重建等内容,注重各灾种防抗系统的彼此协调,统一指挥,共同作用,强调城市防灾的整体性和防灾设施的综合利用。 加强区域减灾和区域防灾协作; 合理选择与调整城市建设用地; 优化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性能; 强化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建立城市综合防灾指挥组织体系; 健全、完善城市综合救护系统 5 城市防灾工程规划内容深度 ( 1 )总体规划内容深度 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 布局城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 制定防灾对策与措施; 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

4、 2 )详细规划内容深度 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种消防设施的布局及消防通道间距等; 确定规划范围内地下防空建筑的规模、数量、配套内容、抗震等级、位置布局,以及平战结合的用途; 确定规划范围内的防洪堤标高、排涝泵站位置等; 确定规划范围内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 确定规划范围内生命系统的布局,以及维护措施(二)熟悉城市防洪工程设施的设置要求 1 城市防洪、防涝对策对于河流洪水防治要坚持“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的原则。对策有以蓄为主和以排为主两种。 2 城市防洪、防涝标准城市防洪防涝对策:对于洪水的防治,应从流域的治理人手。一般来说,对于河流洪水防治有“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的原则,即上游以蓄水分洪

5、为主,中游应加固堤防,下游应增强河道的排泄能力。综合起来,主要防洪对策有以蓄为主和以排为主两种。 ( 1 )以蓄为主的防洪措施:水土保持,水库蓄洪和滞洪。 ( 2 )以排为主的防洪措施:修筑堤防,整治河道,“逢弯去角,逢正抽心”这是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总结出的河道整治经验。防洪标准是,指防洪对象应具备的防洪能力,用可防御洪水相应的重现期或出现频率表示。3 防洪、防涝工程设施防洪、防涝工程设施可以分为挡洪、泄洪、蓄滞洪、排涝等四类。主要包括:堤防、排洪沟渠、防洪闸、排涝设施等。(1)防洪堤墙许多城市傍水而建,当城市位置较低以及地处平原地区的城市,为了抵御历时较长、洪水较大的河流洪水,修建防洪

6、堤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防洪堤的修建,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可能在河道一侧修建,也可能在河道两侧修建。堤顶和防洪墙顶标高一般为设计洪(潮)水位加上超高,当堤顶设防浪墙时,堤顶标高应高于洪(潮)水位0.5m 以上。堤线选择就是确定堤防的修筑位置,它与城市总体规划有关,也与河道的情况有关。堤线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堤轴线应与洪水主流向大致平行,并与中水位的水边线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可避免洪水对堤防的冲击和在平时堤防不浸入水中。 堤的起点应设在水流较平顺的地段,以避免产生严重的冲刷,堤端嵌人河岸 3 一 5m 。 设于河滩的防洪堤,为将水引人河道,堤防首段可布置成“八”字形,这样还可避免水流从堤外漫流

7、和发生淘刷。 堤的转弯半径应尽可能大一些,力求避免急弯和折弯,一般为 5 一 8 倍的设计水面宽。 堤线宜选择在较高的地带上,不仅基础坚实,增强堤身的稳定,也可节省土方,减少工程量。 ( 2 )排洪沟与截洪沟排洪沟是为了使山洪能顺利排人较大河流或河沟而设置的防洪设施,主要是对原有冲沟的整治,加大其排水断面,理顺沟道线型,使山洪排泄顺畅。截洪沟是排洪沟的一种特殊形式。位居山麓或土源坡底的城镇、厂矿区,可在山坡上选择地形平缓,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带;也可在坡脚下修建截洪沟,拦截地面水,在沟内积蓄或送人附近排洪沟中,以防危及城镇安全。 ( 3 )防洪闸防洪闸指城市防洪工程中的挡洪闸、分洪闸、排洪闸和挡潮

8、闸等。闸址选择应根据其功能和运用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流、泥沙、潮汐、航运、交通、施工和管理等因素比较确定。闸址应选在水流流态平顺,河床、岸坡稳定的河段;泄洪闸宜选在河段顺直或截弯取直的地点;分洪闸应选在被保护城市上游,河岸基本稳定的弯道凹岸顶点稍偏下游处或直段;挡潮闸宜选在海岸稳定地区,以接近海口为宜。 ( 4 )排涝设施当城市或工矿区所处地势较低,在汛期排水发生困难,以致引起涝灾,可以采取修建排水泵站排水,或者将低洼地填高地面,使水能自由流出。(三)熟悉城市抗震工程设施的设置要求 1 概念( 1 )地震烈度:所在地区受影响和受破坏程度。分为 12 个等级,以 6 度作为城市设防的分界

9、。 ( 2 )震级:震源放出的能量大小。 5 度以上会造成破坏。 2 城市杭震标准我国工程建设从地震基本烈度 6 度开始设防,抗震设防烈度有队6 7 、 8 、 9 、 10 度五个等级。 6 度及 6 度以下的城市一般为非重点抗震防灾城市。 3 城市杭震设施主要指避震和震时疏散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城市避震和震时疏散可分为就地疏散、中程疏散和远程疏散。城市内抗震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15m ;房屋高度低于 10m ,最小房屋间距为 12m ;房屋高度 10 一 20m ,最小房屋间距为 6 + 0.5h ;房屋高度超过 20m ,最小房屋间距为 14 十 h 。城市设防烈度 6 、 7 、

10、8 、 9 度的地区,对应的人均避震疏散面积为1.0m2、1.5 m2、2.0m2、2.5 m2、(四)掌握城市消防工程设施的设置要求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规划的基础之一,应与有关规划相衔接;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系统和市政公用等工程系统的有是施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 1 内容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消防站及消防装备、消防通信、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应在全面搜集研究城市相关基础资料,进行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完成。 2 对策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 城市

11、消防标准城市消防标准主要体现在构、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上,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有关规范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 城市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标准 等。以上规范应试者必须掌握,相关条款摘录如下:建筑沿街长度超过 150m ,或总长超过 220m 时,应设穿过建筑的消防通道,净高与净宽均应大于或等于 4m 。一般消防通道应大于等于 3 .5m ,尽端式消防通道的回车场应不小于 15mx15m 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道:可以沿两边设消防通道或环形消防通道。尤其注意:超过 3000座位的体育馆建筑、超过 2000 座位的会堂建筑、占地超过 30000m2的展览

12、馆、博物馆、商场建筑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应设环形通道。 4 城市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消防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消火栓、消防水池以及消防缭望塔等。其中消防站和消火栓是城市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 5 消防站城市消防站的分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城市消防站分为陆上消防站、水上(海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有条件的城市,应形成陆上、水上、空中相结合的消防立体布局和综合扑救体系; ( 2 )陆上消防站分为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普通消防站分为一级普通消防站和二级普通消防站。 6 陆上消防站 ( 1 )陆上消防站的设置要求: 城市规划建成区内应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城市规划建成区内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区域

13、可设二级普通消防站。消防站不应设在综合性建筑物中;特殊情况下,设在综合险建筑物中的消防站应有独立的功能分区; 中等及以上规模的城市、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城市和经济发达且有特勤任务需要的城镇应设置特勤消防站。特勤消防站的特勤任务服务人口不宜超过 50 万人站; 中等及以上规模的城市、地级以上城市的规划建成区内应设置消防设施各用地,用地面积不宜小于一级普通消防站;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消防设施备用地不应少于 2 处,其他的消防设施备用地不应少于 1 处击上消防站的布局要求:。(2)路上消防站的布置 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规划布局,一般情况下应以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正育行车速度下 5 分钟

14、内可以到达其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普通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一般为 4 一 7k m2;特勤消防站兼有辖区消防任务的,其戛区面积同一级普通消防站。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仍以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 5 分钟自可以到达其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辖区面积,其辖区面积不应大于 15k m2;有条件的城万,也可针对城市的火灾风险,通过评估方法合理确定消防站辖区面积; 城市消防站辖区的划分,应结合地域特点、地形条件、河流、城市道路网结构,不宜跨越河流、城市快速路、城市规划区内的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并兼顾消防队伍建翻、防火管理分区。对于受地形条件限制,被河流、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分福,年平均风力在 3 级以上

15、或相对湿度在 50以下的地区,应适当缩小辖区面积;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结构、城市或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城市重点清防地区的分布状况,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站应采取均衡布局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布局结构,对于火灾风险高的区域应加强消防装备的配置; 特勤消防站应根据特勤任务服务的主要灭火对象设置在交通方便的位置,宜靠近璧区中心。 ( 3 )陆上消防站的选址要求: 应设在辖区内适中位置和便于车辆迅速出动的主、次干道的临街地段; 其主体建筑距医院、学校、幼儿园、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或人员集散地不宜小于 50m ; 辖区内有生产、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单位的,消防站应

16、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部位一般不应小于 200m ; 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至城市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 。 ( 4 )陆上消防站建设用地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普通消防站:拥有 6 一 7 辆消防车,占地 3 300 一 4800m2 ; 二级普通消防站:拥有 4 一 5 辆消防车,占地 2300一 3400 m2;特勤消防站:占地 4900 一 6300 m2。(注:上述指标应根据消防站建筑面积大小合理确定,面积大者取高限,面积小者取低限;上述指标未包含道路、绿化用地面积,各地在确定消防站建设用地总面积时,可按 0 . 5 一0.6 的容积率进行测

17、算;消防站建设用地紧张且难以达到标准的特大城市,可结合本地实际,集中建设训练场地或训练基地,以保障消防员开展正常的业务训练。) 7 水上(海上)消防站 ( 1 )水上(海上)消防站的设置和布局要求: 城市应结合河流、湖泊、海洋沿线有任务需要的水域设置水上(海上)消防站; 水上(海上)消防站应设置供消防艇靠泊的岸线,其靠泊岸线应结合城市港口、码头进行布局,岸线长度不应小于消防艇靠泊所需长度且不应小于 100m ; 水上(海上)消防站应以接到出动指令后正常行船速度下 30mm 可以到达其服务水域边缘为原则确定;水上(海上)消防站至其服务水域边缘距离不应大于 20 一 30krn ; 水上(海上)消

18、防站应设置相应的陆上基地,用地面积及选址条件同陆上一级晋通消防站。 ( 2 )水上(海上)消防站的选址要求: 水上(海上)消防站宜设置在城市港口、码头等设施的上游处; 辖区水域内有危险化学品港口、码头,或水域沿岸有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单位的,水上(海上)消防站应设置在其上游处,并且其陆上基地边界距上述危险部位一般不应小于 200m ; 水上(海上)消防站不应设置在河道转弯、旋涡处及电站、大坝附近; 水上(海上)消防站夏船和陆上基地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500m ,并月不应跨越铁路、城市主干道和高速公路。 ( 3 )消防装备的配备要求水上(海上)消防站船只类型及数量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要求:夏船 1

19、 艘;消防艇 1 一 2 艘;指挥艇 1 艘。 8 消火检间距不应超过 120m ,距建筑应大于0.5m 。(五)熟悉城市防空工程规划 1 城市防空工程规划原则 ( 1 )提高防空工程数量和质量; ( 2 )突出防护重点; ( 3 )就近分散掩蔽代替集中掩蔽; ( 4 )加强防空工事间的连通; ( 5 )综合利用城市地下设施。 2 防空工程建设标准 ( 1 )总面积:战时留市人口约占城市总人口的 30 一 40 % ,按人均 1.0一 1 , 5 m2的防空工程面积标准。 ( 2 )居住区中:在成片居住区内按总建筑面积的 2 设置防空工程,或按地面建筑总投资的 6 左右进行安排。(六)熟悉城市

20、防灾救护与生命线系统规划 1 城市综合防灾 ( 1 )加强区域减灾和区域防灾协作;( 2 )合理选择与调整城市建设用地;( 3 )优化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性能; ( 4 )强化城市防灾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 5 )建立城市综合防灾指挥组织体系; ( 6 )健全、完善城市综合救护系统。 2 提高生命线系统的措施 ( 1 )设施的高标准设防; ( 2 )设施的地下化; ( 3 )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4)设施的备用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特大桥,应按三百年一遇进行设防。例:1.规划人口为 25 万的城市应采用的防洪标准为( )A . 10 20;B . 20 50;C . 50 100;D 1

21、00 200【 参考答案 】 C 【 解答 】 25 万人口的城市防洪标准为 50 一 100 年一遇,20万人口的城市为2050年一遇,50 一 150万人口的城市为 100 一 200 年一遇,150万人口的城市为200 年一遇2 战时留城人口一般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 A . 10 一 20 % B . 20 一 30 % C30 40 % D . 40 % 50 %【 参考答案 】C【 解答 】 战时留城人口一般占城市总人口的 30 一 40 % ,人均 1 . 5m2的人防工程面积。3 下列对于河流洪水防治的原则()不正确。(多选)A上蓄水、中分流、下固堤 B 上蓄水、中固堤、下利

22、泄 C 上蓄水、中固堤、下分流 D 上分流、中蓄水、下固堤【参考答案 】 A 、 C 、 D 【 解答 】 对于洪水的防治,应从流域的治理人手。一般来说,对于河流洪水防治有“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的原则,即上游以蓄水分洪为主,中游应加固堤防,下游应增强河道的排泄能力。防洪对策有以蓄为主和以排为主两种。造价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咨询工程师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会计证 | 建筑师 | 安全工程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银行从业 | 证券从业 | 期货从业 | 经济师 | 报关员 | 外销员 | 执业药师 | 卫生职称 | 助理医师 | 职称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计算机 | 雅思 | 公共英语 | 自考英语 | 新概念 | BEC | 托福 | 公务员 | 人力资源师 | 高考 | 中考 | 司法考试 | 更多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