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奶牛群体.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1749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奶牛群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奶牛群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奶牛群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奶牛群体.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奶业协会: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关于“抓紧制定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切实做好良种登记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性工作”的要求,我部组织制定了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 农业部办公厅 二八年四月十八日附件: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

2、1号)关于抓紧制定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切实做好良种登记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性工作的要求,制定本改良计划*。一、中国奶牛遗传改良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奶牛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种公牛培育进程明显加快,以中国荷斯坦牛为主的奶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奶牛养殖效益不断增加,促进了奶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粮食转化增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培育了第一个中国奶牛品种1985年,第一个中国奶牛品种“中国黑白花奶牛”通过国家审定,1992年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该品种是由国外引进的荷斯坦牛,经纯种繁育以及与地方黄牛进行杂交并长期选育而成。2006年,中国荷斯坦纯种牛及杂

3、交改良牛存栏约1200万头,已成为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二)奶牛生产水平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荷斯坦牛的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国平均单产水平达到4500公斤,比1978年增加了1500公斤以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中国荷斯坦牛单产水平已经达到6500公斤,一些规模奶牛场已经超过9000公斤,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规模奶牛场通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原料奶产量和成分,科学配置奶牛日粮,改进饲养管理措*注:中国奶牛主要包括中国荷斯坦牛、乳用西门塔尔牛、奶水牛、褐牛和三河牛等品种,其中荷斯坦牛是中国奶牛的主要品种,占奶牛总存栏量的80%以上。本改良计划特指中国荷斯坦牛,其他奶牛品种遗传改良

4、参照执行。施,有效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奶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中国荷斯坦牛单产水平的提高和存栏头数的增加,促进了我国奶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国牛奶产量达3193.4万吨,奶牛存栏1363.2万头,分别是1978年的35.2倍和27.7倍。(三)种公牛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我国种公牛站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种公牛站49家,存栏中国荷斯坦采精公牛1319头,年生产优质冻精2574万剂。近年来,通过国家支持和自我发展,种公牛站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大部分种公牛站冻精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冷冻精液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冷冻精液合格率为96%,比1996年提高10个百

5、分点。(四)种公牛培育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奶业协会自1983年开始组织全国联合公牛后裔测定,迄今参测青年公牛965头,已公布17批后测结果,经验证的优秀种公牛达84头。2007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优先选择56头有后裔测定成绩的公牛作为种源,对我国奶牛的遗传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中国荷斯坦牛MOET(Multiple 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育种体系,成功选育出18头优秀种公牛,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奶牛育种理论和方法。我国奶牛遗传改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是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

6、我国现代奶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奶牛单产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我国牛奶总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奶牛数量的增加。从19992006年,全国奶牛存栏增加了2.9倍,而成年母牛年平均单产仅增长了18%。目前,我国荷斯坦牛单产只有4500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000公斤,发达国家在8000公斤以上。二是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滞后。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还处在起步阶段,参加测定的奶牛数量还不到存栏数的1%;大多数奶牛养殖不能以生产性能测定为依据,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三是缺乏自主培育种公牛能力。目前,我国种公牛自主培育体系尚未建立,90%以上的种公牛依赖国外引进。部分种公牛站后备公牛严重缺乏,面

7、临种公牛断档问题。此外,奶牛品种登记、体型鉴定和遗传评估等工作还没有有效开展起来,影响了奶牛繁育育种相关工作的推进。二、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必要性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是指通过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个体遗传评定、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人工授精技术等手段,提升牛群遗传水平,改善奶牛健康状况,提高牛群产奶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实施遗传改良计划对促进我国奶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有利于建立奶牛生产基础数据库。通过个体系谱资料记录、体型鉴定、生产性能测定,进行综合遗传评定,可以科学判断奶牛个体的种用价值,为选择建立良种核心群,培育种公牛和生产优质胚胎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奶牛体型鉴

8、定体系和制度尚不健全,遗传评定工作刚刚起步,目前全国奶牛品种登记工作尚不规范,登记数据缺乏可靠性和权威性,登记牛的使用价值难以完全体现出来。尽快完成品种登记、体型鉴定和遗传评定工作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推进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建立健全奶牛良种登记制度,可以为奶业群体遗传改良提供准确完整的基础数据。(二)有利于增强培育种公牛的能力。种公牛遗传品质直接关系到牛群遗传改良效果,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种公牛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贡献率超过75%。选育种公牛最可靠的方法是后裔测定,即通过公牛女儿的生产成绩衡量种公牛质量。但我国的公牛后裔测定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和体系不完善;参加后

9、裔测定的青年公牛数量少;缺乏系统可靠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所提供的女儿性能记录数达不到准确评定种公牛的要求。因此,加快推进公牛后裔测定、遗传评定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可以增强我国自主选育培育优秀种公牛能力,改变种公牛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三)有利于提高奶牛生产水平。良种是提高奶牛生产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实践表明,中低产奶牛通过使用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的持续改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水平。一头优秀种公牛通过其冷冻精液的推广应用,每年可以改良产生7000头左右的优质母牛。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良种补贴等方式,大力推广优秀种公牛冻精的使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既是培育种公牛和奶牛良种登记所必需的基础性工作,同时

10、也是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产奶量和乳成分分析,可以实现“测奶科学配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目前,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数量每年只有10万头左右,既不能满足全国牛群遗传改良的需要,也达不到提高牛群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实施牛群遗传改良计划有利于提高我国奶牛群生产水平。(四)有利于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比,我国饲养23头奶牛才相当于发达国家1头奶牛的产奶量,而在饲料、人工、防疫等方面的费用成倍增加,也影响了奶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缩小与奶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可通过实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推动奶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

11、量效益型转变,增强奶业发展的综合生产能力。国外奶业发展经验表明,实施国家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对于推动奶牛生产水平提高作用重大。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和加拿大的奶牛平均生产水平还只有5000公斤左右,两国都实施了“国家牛群遗传改良计划”,政府支持开展良种登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后备种公牛选育等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奶牛育种体系十分健全,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单产达到9000公斤以上。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启动实施奶牛改良计划,加快推动我国奶牛改良工作。目前,组织实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一是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2006年7月1日施行的畜牧法

12、和优良种畜登记规则等法律法规,对加强奶牛遗传改良、实施良种登记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将出台的家畜冷冻精液、卵子和胚胎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对种公牛培育、后裔测定等也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二是支持奶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为推进奶业发展,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扩大冻精补贴范围,加快推进奶牛育种和改良工作。三是奶业发展空间很大。2006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5.1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的1/4,乳制品消费和牛奶生产的增长潜力很大。四是奶牛育种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借鉴国外奶牛遗传改良成功做法,在种公牛后裔测定、生产性

13、能测定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熟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一批从事奶牛育种的科研人员和较为健全的奶牛遗传改良服务组织和网络体系。三、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技术指标(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工作覆盖到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稳步推进,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全面普及和推广,奶业优势区域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达7000公斤,其他地区奶牛每个世代的单产提高500公斤,奶牛遗传改良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奠定奶业发展的优良种源基础。(二)主要任务在牛群中实施准确、规范、系统的个体生产性能测定,获得完整、可靠的生产性能记录,以及与生产效率有关的繁殖、疾病、管理、环境等

14、各项记录。在牛群中通过个体遗传评定和体型鉴定,对优秀牛只进行良种登记,选育和组建高产奶牛育种核心群,不断培育优秀种牛。组织大规模的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经科学、严谨的遗传评定选育优秀种公牛,促进和推动牛群遗传改良。在牛群中应用和提高人工授精技术,大量推广使用验证的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快速扩散优良公牛遗传基因,改进奶牛群体生产性能。(三)技术指标通过计划的实施,构建我国完整的现代奶牛遗传改良技术规程和组织管理体系,主要内容为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体型鉴定、品种登记、公牛后裔测定、种牛遗传评定、推广使用优秀种公牛等基础性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技术指标是:在现有基础上年新增生产性能测定奶牛8万头,到20

15、20年达到100万头;每年新增品种登记牛1520万头;2020年达到200万头以上;经遗传评定和选择,完成20万头良种牛登记;每年进行500头以上青年公牛后裔测定;通过遗传评定,年选择验证优秀种公牛150头;每个世代平均单产提高500公斤、乳蛋白产量增加1520公斤。四、主要内容(一)建立健全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体系1.实施内容结合全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在奶业优势区域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在奶业优势区域建设14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购置更新相关的仪器设备;在北京建设和完善国家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中心1处;在北京建设生产性能测定标准样品制备中心;制定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规程行业标准,主

16、要内容为测定方法、测定项目、测定设备、测定数据记录及其校正、分析、传输和存储;制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管理规程,主要内容为测定组织形式、测定中心认证、测定人员条件、测定牛场要求、测定数据的使用。2.任务指标完成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规程的编制,并在奶牛群中推广实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奶牛数量年增长8万头,到2020年测定规模达到100万头。(二)建立健全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体系1.实施内容修订中国荷斯坦牛品种国家标准;制订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规程,主要有登记条件、登记办法与步骤、登记内容、登记结果的公布、登记证书等;制定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行业标准;制定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主要包括鉴定方

17、法、鉴定内容、鉴定结果的公布等;培训奶牛体型鉴定技术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在全国组织开展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和体型鉴定工作。2.任务指标制定奶牛体型鉴定规程和管理办法;到2020年完成20万头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全部后裔测定公牛的女儿均应有体型鉴定的结果。每年实现1520万头新增奶牛品种登记,2020年达到200万头以上,并按全国统一编号规则操作。逐步建立中国荷斯坦牛高产核心群。(三)建立健全种牛遗传评定和公牛后裔测定体系1.实施内容制定中国荷斯坦牛遗传评定技术规程和管理办法;编制和调试奶牛遗传评定动物模型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

18、测)计算机软件;构建并完善中国奶牛性能选择指数(China Performance Index, CPI);建立中国荷斯坦牛遗传评定中心,分析汇总全国奶牛遗传评定数据,计算种牛个体育种值;研究制定我国奶牛遗传评定测定日模型技术体系;选择建立荷斯坦牛核心母牛群和种子母牛场,使用我国验证优秀种公牛,并引进外国优秀种公牛精液或胚胎,利用MOET等技术有计划生产和培育优秀后备种公牛;制定中国荷斯坦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技术规程,主要内容为后测组织、后测技术方案、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结果公布等;制定中国荷斯坦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管理办法,包括后裔测定牛场的认定,参测青年公牛的条件,奖励办法等;对

19、参加后裔测定的青年公牛,进行遗传缺陷和亲子鉴定DNA检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2.任务指标在数据中心和遗传评定中心,形成规范的种牛遗传评定体系,采用滚动式育种值估计方法,对有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的母牛进行动态育种值预测,实时网上公布评定结果。组织开展20万头的中国荷斯坦牛良种登记,实行网络管理。定期对后测公牛进行育种值估计,每年两次公布公牛遗传评定结果。建立1520个种子母牛场,每场饲养优秀种子母牛200头以上。每年组织两批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每批200头,根据需求逐年扩大规模,最终稳定在每年后裔测定600700头的规模。每年选择验证种公牛150头,到2012年实现销售冻精的公

20、牛都有后测成绩,到2020年实现种公牛冻精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四)建立健全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推广体系1.实施内容修订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全国每年推广500头以上优秀种公牛的冷冻精液;积极开展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培训,实现持证上岗;制定高产冻精种公牛培育技术规程。2.任务指标通过遗传改良,使每个世代的单产提高500公斤、乳蛋白量产量增加1520公斤。使奶牛配种情期受胎率提高5个百分点。到2012年未取得后裔测定结果的公牛,所生产的冻精一律不允许经营销售。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领导与协调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公益性。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积极争取

21、广泛的支持,确保工作开展的连续性,切实做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实施与协调工作。农业部成立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组织与协调全国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部门及中国奶业协会负责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品种登记和后裔测定等工作。(二)完善与遗传改良计划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深入贯彻实施畜牧法,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管理法规。加大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对种公牛站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管理。积极开展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抓紧制定和完善中国荷斯坦牛标准,以及种公牛饲养、种公牛后裔测定、良种登记等相关标准及规程。(

22、三)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育种水平在奶牛遗传改良工作中,应加大相关科学研究和推广的投入力度。针对当前奶牛育种与改良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攻关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的种公牛站和奶牛良种繁育场。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饲养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奶牛遗传改良潜力,提高奶牛整体生产水平。(四)加大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奶牛育种行业,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奶牛种公牛站、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种子母牛场等重点建设项目,完善育种选育的基础设施,优先支持参加奶牛育种的企业和单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奶牛良种冻精补贴、品种登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的财政

23、补贴力度,建立完善遗传改良数据库,推广优良遗传物质。(五)提高种公牛站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国有种公牛站的体制改革,实现企事分离,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的种公牛站,鼓励“产学研”结合,借助教学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企业自主培育优秀种公牛的能力和生产科技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育种公司。鼓励有实力的大型育种公司与奶牛养殖场结合,推进奶牛育种工作。(六)完善奶牛良种市场信息平台奶牛良种市场与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对促进奶牛良种产业化、加速奶牛遗传改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奶牛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种公牛信息网络建设,培养一批统计分析专业人员队伍,及

24、时发布相关信息,指导奶牛养殖生产和科学选种选配。(七)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支撑部门和奶业协会的作用各级畜牧技术支撑部门及奶业协会具体负责荷斯坦群体遗传改良工作的具体实施。发挥各级畜牧技术支撑部门的指导作用,做好实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协调、技术服务等工作。发挥中国奶业协会在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主体作用,具体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制定品种标准、开展种公牛选育和品种登记、促进国际交流与贸易等方面的工作。(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加强国内奶牛遗传改良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资源和先进生产技术,鼓励国内种公牛站与国外企业和育种公司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建立良种繁育场,开展育种技术合作,促进我国奶牛育种产业与国际接轨。要重视与加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养,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提高我国奶牛育种的技术与管理水平。积极争取加入国际奶牛育种组织,实现国内育种数据与国际遗传评定接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