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684818244.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1478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68481824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68481824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68481824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8684818244.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发展形势极为复杂、困难挑战极为严峻的一年,是宁波经济走出危机影响、持续回升向好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大都市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五大建设”,全面开展“改革突破”、“创新提升”年活动,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节能降耗取得成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一、综 合经济运行表现良好。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增幅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第

2、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84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4823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增加值25696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5916亿元,增长116。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2:556:4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816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068美元)。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6408亿元,增长201,地方财政收入5309亿元,增长22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007亿元,增长187。其中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421、208

3、、158、305、196、211。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良好。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2万个,62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9万人。人力资源市场提供岗位231万个,比上年增长503。组织高技能人才培训19万人,创业培训25万人,分别增长640和24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下降013个百分点。价格指数趋于上涨。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八大类价格呈现“五升一平两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3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89。市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57,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92。二、农业、农村农业生

4、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1638亿元,增长19;林业93亿元,下降12;畜牧业539亿元,增长49;渔业1071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49亿元,增长55。粮食播种面积151千公顷,增长20,粮食总产量87万吨,增长09。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住房“两改”扩面提速,全年全市“两改”投资完成1011亿元,开工改建73万户,完工52万户,完成农房改造面积7153万平方米。村庄整治深化拓展,全年全市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89亿元,新增全面小康村58个,环境整治村269个,实施成片连线整体推进村庄整治建设镇(乡)街道7个,累计

5、建成全面小康村384个,环境整治村2411个,行政村编制的村庄整治基本完成。农民培训取得实效,全年全市完成各类农民培训125万人次,培训后转移就业23万人次,就业率达到788,优秀农民进高校(农科院)培训245人次。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9056万人次,营业收入8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8和404。新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4个,累计30个,新增示范点15个,累计63个。三、工业、建筑业工业生产、效益双增。全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3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675亿元,增长354。工业销售产值105654亿元,增长347,工业产品产销率为

6、972。出口交货值27801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利税总额6542亿元和11479亿元,分别增长435和35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为2539分,比上年提高319分。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2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451亿元,增长2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566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5507万平方米。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6万元人,提高71。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346亿元,增长02。工

7、业投资6853亿元,下降10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73亿元,增长488。商品房销售面积6862万平方米,下降158。商品房销售额7738亿元,增长56。待售面积1422万平方米,下降1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约145亿元,“五路四桥”项目中青林湾大桥、外滩大桥、机场路北延、惊驾路江东段等建成通车,明州大桥累计完成900,六座互通立交全部建成,东外环路全线通过初步验收,南外环路东延和通途路西延高架基本完工。江南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重大供水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毛家坪水厂二期工程建成通水,并形成50万吨日生产能力;白溪水库引水工程与三溪浦水库沟通工程主隧洞全

8、线贯通。市容环境逐步提升,全年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改建6座;新建公厕15座、改建75座。全年中心城区城乡生活垃圾量约为12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87。内河整治稳步推进,全年完成整治河道102条,实施河道沟通工程3个,整治河道全长107公里。节约型绿化积极推广,全年完成闲置地绿化187万平方米,屋顶绿化14万平方米,水体绿化46万平方米。五、国内贸易、旅游、会展消费市场持续走旺。全年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750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45亿元,增长192。其中农村消费市场完成1895亿元,增长168。批发业零售额858亿元,增长169;零售业零售额14604亿元,

9、增长19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583亿元,增长148。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423,金银珠宝类增长4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27,日用品类增长2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7。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65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接待入境旅游者952万人次,增长189;入境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增长214。接待国内游客4624万人次,增长167;国内旅游收入6107亿元,增长228。截至年底,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98家,其中五星级14家;4级以上旅游景区21处,其中5级1处。会展水平日趋提升。全年全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48

10、6个,比上年增长324。其中举办展览216个,增长213,展览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增长140;举办有影响的会议(论坛)162个,增长543;举办节庆活动108个,增长286。六、对外经济、合作交流进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82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出口5197亿美元,增长345;进口3093亿美元,增长396。实现口岸进出口总额16134亿美元,增长380。新增外贸经营备案登记企业2487家,累计15367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84和263;进口均增长297。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759亿美元,增长259;一般贸易进出口额6020亿美元,增长3

11、62。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实际利用外资232亿美元,增长53。其中第三产业新批项目267个,实到外资70亿美元,增长141;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增长533。对外合作稳步推进。全年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97亿美元,增长147。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175家,项目总投资额78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52亿美元,增长317。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全年全市完成服务外包总额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其中离岸业务27亿美元,增长664。服务外包企业521家,从业人员23万人。对内合作进展

12、顺利。全年全市实际引进内资2383亿元,引进重点机构235个,引进优质项目121个。新增山海协作项目70个,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提前一年半完成了五年投资衢州100亿元的目标。完成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项目79个,总投资516亿元。完成市域产业合作项目5个,总投资83亿元。分别在成都、武汉成功举办了“宁波周”系列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四届“西洽会”、第二十届“哈洽会”、第十三届“渝洽会”、第十一届“西博会”、第十六届“郑交会”等国内重要展会。七、港口、交通港口生产实现突破。全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完成41亿吨,比上年增长7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0亿吨,增长11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

13、13004万标准箱,增长248,增幅位居我国8大港口和全球30大港口之首,吞吐量排名打破了连续6年位居大陆港口第4的格局,首次跃居第3位,并进入世界港口前6强,实现了新的跨越。航线航班数量创新高,新增航线12条,累计228条,其中远洋干线122条,近洋支线54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月均航班1153班,最高月航班1338班。交通基建全面推进。全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96。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颜家桥至临江段及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宁波连接线匝道工程建成通车。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和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公路里程达10198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039公里百平方

14、公里,新增公路里程314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3210公里。杭甬客专宁波段桥墩施工基本完成,庄桥站和余慈站全面进场施工。铁路东站如期建成投入使用。北站、北环线全面施工,重要节点工程加快推进。萧甬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梅山保税港区首期集装箱码头1、2泊位建设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等。新增万吨级港口生产性泊位6个、货物吞吐能力3008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55万标箱。全社会运输量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30亿吨,货物周转量15753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0、276,其中水路货运量12亿吨,货物周转量13288亿吨,分别增长110、208。铁路货物发送量20599万吨,增长208。机

15、场货邮吞吐量81万吨,增长182。公路货物周转量2465亿吨,增长255。全社会客运量34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362亿人公里,分别增长30、94。民航旅客吞吐量4517万人次,增长121。八、金融、证券、保险金融业运行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7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95520亿元,增长18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4142亿元,增长220。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90006亿元,增长212。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460。不良贷款率为092,比年初下降036个百分点。年内新增银行业金融机构5家,累计49家。证券市场保持平稳

16、。全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184173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178484亿元,增长56;权证成交5161亿元,下降639。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1539亿元,下降81。期货代理交易量36713万手,代理交易额393722亿元,分别增长914和420。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820万户,增长107。年内新增证券分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7家,期货营业部6家,累计2家证券分公司,57家证券营业部,1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1家期货公司,19家期货营业部。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全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441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产险保费收入683亿元,增长292;寿险保费收入758亿元,增长388

17、。支出赔款和给付381亿元,增长51。其中产险赔付支出282亿元,增长79;寿险赔付支出99亿元,降低20。为全市3万家企业、57万户家庭、1809万人次提供了风险保障。全年共为807家企业提供了5104亿元的出口风险保障,增长766。全市政策性农险试点险种扩大到17个,累计向全市196万个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了约533亿元的风险保障,向近14万个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支付了9158万元的赔款。九、科技、教育、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年全市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2家,省级企业工程中心8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7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58

18、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2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部共建实验室培育基地1家,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6家;新增市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4项,其中一等奖1项。专利申请量26407件,授权量25971件,比上年分别增长164和64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09件,增长508。新认定市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18家,认定星火示范基地15家,农村科技示范村镇11家。截至年末,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662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00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

19、)中心500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4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示范和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93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0家(其中省部共建实验室培育基地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34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7家。认定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41家,农村科技服务机构22家,星火示范基地(技术核心区)69个,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镇43家。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174所,在校学生1414万人,教职工94万人。其中普

20、通高校和成人高校15所,在校生190万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5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0;中职学校(不含技校)56所,在校生8万余人;普通中学301所,在校生32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习的比例达到990;小学513所,在校生462万人;幼儿园1180所,在园幼儿25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763人。人才建设着力推进。全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118万人,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6家,新增进站博士后38人。年末全市人才总量903万人,比上年增长151。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95万人,增长123;高级职称人才32万人,增长162;博士、博士后1846人,硕士19045人,各类专家25

21、01人(包括柔性引进院士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68人,获国家、省、市突出贡献专家218人,正高职称专家2296人)。十、文化、卫生、体育文化惠民显成效。全年市级主要剧场举办各类高雅艺术演出300余场,推动市重点讲座品牌天一讲堂在宁波电视台和中国宁波网同步播出。电视连续剧北风那个吹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组唱艾格仑敦呦等3个作品和“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十里红妆女儿梦获得省第十一届戏剧节最高奖特别奖。圆满承办了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举办了2010年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第三届宁波农民(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电影节和宁波电影百年纪念活动、宁波市庆祝

22、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第三届四明读书主题活动和第六届未成年人读书节等一系列有影响的重大文艺演出活动。新建成市级基层文化宫200个,基层文化宫覆盖率达到70。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均开办了3档以上对农节目。“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共放映电影24672场、演出戏剧2400余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实有病床26万张,拥有专业卫生人员50万人,卫生技术人员4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7万人,注册护士15万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4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81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农村达95。全市医疗机构实行孕产妇产前、手术病人术

23、前免费检测。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孕产妇死亡率为50210万,婴儿死亡率37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02。,均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荣获“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全市举办了35项全国性以上赛事和活动,接待了近50个国家、20多个省市代表队,共计2万余人次参赛。组队参加全国体育大会,取得了5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和11个三等奖,创下了我市参加全国体育大会以来的最佳成绩;组队参加省运会,夺得1435枚金牌、1205枚银牌、122枚铜牌,总分44212分的优异成绩,稳居全省第二。更新城市社区健身路径230条,

24、新建村落健身路径400多条,总数达670条,建成各类球场389个,已建成社区、村落健身路径6000余条,各类球场3200个。965的城区公办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全市农村行政村体育设施实现了全覆盖,行政村健身路径也基本全覆盖。体育彩票销售额93亿元。十一、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组织人口增长适度。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741万人,比上年增长536。,其中市区人口2233万人。人口出生率853。,人口死亡率619。,人口自然增长率23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6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261元,增长12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

25、年的2165:1缩小为2010年的2115:1。全市收入最高的20市区居民家庭与收入最低的20市区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09年的616:1下降到了2010年的571:1;收入最高的20农村居民家庭与收入最低的20农村居民家庭的纯收入之比从2009年的470:1下降到了2010年的434:1。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420元,增长67,恩格尔系数为355,比上年略升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94元,增长01,恩格尔系数为413,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社保覆盖着力扩面。年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835万、2813

26、万、1862万、2381万、2015万,比上年净增392万、294万、130万、252万和238万,全市累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095万,其中年满60周岁按月领取养老金的753万人。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4万。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双双超过91,提前完成我市医改三年行动目标。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市县两级慈善机构善款募集50亿元,比上年增长436,救助支出37亿元,增长336,受助困难群众234万人次。累计募集达254亿元,救助支出162亿元,受助106万人次。全年市红十字会募集救灾款物2737万多元。全市有爱心超市129个,共接收社会捐赠款696万元,衣被101万件。全

27、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447人次。社会组织体系稳定。年末全市共有6个区、2个县、3个县级市、78个镇、11个乡、63个街道办事处、617个社区和居民委员会、2576个村民委员会。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生态市建设取得实效。全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至44万吨,比上年下降01;二氧化硫排放削减至111万吨,下降150,“十一五”减排任务如期完成。“811”新三年行动圆满完成,一批重点环境问题污染得到整治,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染整治通过验收。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监控网络建设,机动车尾气监控中心和4家检测站完成设备安装。农村环境整治深入开展,190个村庄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全市

28、饮用水源地标志标识设置工作,设置标志标识牌196块。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4个,市级生态村82个,命名表彰市级环保模范(绿色)单位115家。“平安宁波”建设进展良好。全年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84,死亡人数下降66,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3(连续六年实现“负增长”)。发生较大事故5起,比上年减少1起,死亡24人,比上年减少5人,是六年来发生较大事故最少的一年。全年全市完成食品检验44759批次,药品监督抽验2206批次,首次承担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工作任务。全年全市共受理群众信访43560件(人)次,比上年下降102。接待群众集体上访1435

29、批21839人次,分别下降122和78;群众到省集体上访33批534人次,分别下降132和192;群众到京集体上访零通报,“非正常访”实际登记3批3人次,分别下降400和500。全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106291件,调解成功104600件,成功率达984,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15件、15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数186件、523人次。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指:批发业:年末从业人员2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年末从业人员6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餐饮业:年末从业人员4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4)常住人口为初步测算数,最终以人口普查公报数据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