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0647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粉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面粉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粉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粉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齐鲁行业资料 欢迎下载 赵鲁宾编辑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2项目基本情况2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1.4 综合评价5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8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8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8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83.1项目建设地点选择183.2项目建设条件18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24.1市场分析224.2营销策略、方案和模式264.3市场风险分析27第五章 建设方案26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65.2建设规划和布局26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85.4项目工艺方案315.5主要设备方案335.6项目主体工程

2、方案335.7辅助工程、其它工程335.8实施进度安排33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376.1 环境影响376.2项目节能减排措施396.3 评价与审批40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42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427.2 劳动定员437.3管理措施447.4 技术培训45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45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88.1投资估算依据488.2投资估算488.3资金来源498.4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50第九章 财务评价529.1财务评价依据529.2销售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53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539.4财务效益分析549.5不确定性分析559.6财务评价结论57第十章 社会

3、效益分析5810.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5810.2.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5910.3.辐射带动基地5910.4辐射带动农户5910.5带动就业分析6010.6对比分析60附表: 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2-3:科技投资明细表 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4-1: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5-2: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1

4、: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9:银行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附表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11:资产负债表附表12:盈亏平衡表附表13:敏感性分析表附表14: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15:专用粉后处理设备投资明细表二、附图: 1、项目厂区平面示意图 2、项目工艺流程图三、附件: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名称:河南郸城豫东面粉有限公司项目单位所有制形式:股份制公司项目单位发展历程:河南郸城豫东面粉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注册资本1300万元,法人代表魏桥。历经多年的努力拼搏,现已发展成日加工转化小麦1200吨生产

5、能力的现代化企业,2009年实现产值5100万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47万元。2007年8月被命名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经营粮食收购、面粉生产销售,产品主要有颗粒面粉、特精粉、特一粉、特二粉等。主导产品“伟乔”牌系列面,产品主要销往广东、广西、江苏、江西、四川、河南、安徽等地。2006-2008年在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抽查中产品全部合格,并获得“重质量、守诚信、创品牌”称号。公司已具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已通过ISO2000标准认证,产品完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公司拥有包括德国产布拉班德粉质仪、实验磨在内的成套检化验设备,能够系统地进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常规项目及内在品

6、质检测,做到了生产与检测同步完成,并对检验数据建档管理,定期分析统计,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公司实行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实行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并融入温情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38人,拥有粮食加工、品控、食品制做、产品开发等高端人才20多名,具有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是一个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现代化团队;高中文化程度达30%以上。公司在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公司建有豫东小麦专业种值基地,与农民签订供种回收合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据当地资

7、源优势与当地农业部门通力合作,采取“签订合同,统一供种,技术服务,优先回收,价格保护”措施,推广小麦种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证了公司原料的供应。1.1.2财务状况2008年底资产总额3408.7万元,固定资产1220.6万元,流动资产2188.1万元,负债合计365.8万元;所有者权益为3042.9万元,销售收入为3521.5万元。2009年底资产总额3892.3万元,固定资产1910.2万元,流动资产1982.1万元,负债合计1058.4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833.8万元,销售收入为4747万元。1.1.3法人代表情况公司法人代表魏桥兼任董事长,现年49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从事面粉行

8、业10多年,对制粉行业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学识水平,具有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无破产、银行欠资等不良记录。善于开拓市场,对新领域全方位开拓具有反应迅速、组织完善、全局控制的能力,综合能力较强。1.2项目基本情况1.2.1项目建设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项目名称:日处理小麦1200吨营养强化面粉技术改造项目2、建设性质:改建3、建设地点:郸城县宁平镇东一公里路南1.2.2产品方案及规模公司目前占地面积49284,日加工小麦1200吨。本项目改造在原厂地进行,增加面粉配粉系统,项目建筑面积864,10个散存仓、4个配粉仓、2个打包仓,增加面粉配粉设备。项目建设投产后,年产营养强化专用面粉27万

9、吨、麸皮次粉9万吨,实现产品的提高升值。1.2.3项目品种、技术、设备方案1、项目品种:项目建成后年产系列营养强化专用粉27万吨、麸皮次粉9万吨。2、技术来源及先进性:本项目技术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该大学是一所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及计算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院校,建校五十年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我国粮食战线上的高科技人才培养,承担着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及滚动项目十一项及其它数十项国家级项目;承担着国家小麦研究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承担有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数百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承担全国面粉厂、油厂、食品厂、淀粉厂工程设计及技术服务达

10、数百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制粉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主要设备配粉、混合设备均拟选用合资或国产消化吸收的最新粮机产品,混合机、批量称、绞龙、打包称、微量添加机等主要111台套。1.2.4项目土建工程:本项目改造在原厂地进行,增加面粉配粉系统,项目建筑面积864,10个散存仓、4个配粉仓、2个打包仓。1.2.5项目建设期限2010年4月底完成项目论证及批复,2011年1月份土建开始,2011年3月份营养强化专用小麦面粉项目试车投产;项目建设期为十二个月。1.2.6项目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685.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26.2万元;建设

11、期利息5.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3.5万元。资金来源:申请省财政补贴资金3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资金100万元,企业自筹285.1万元。1.2.7 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项目总投资685.1万元,达产后年实现年均增值1480.5万元,实现年均税后利润224.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38.69%,税后31.10%,财务净现值:税前991.3万元,税后668.7万元,投资回收期:税前4.03年,税后4.58年(含建设期)。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加工小麦36万吨,能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带动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业、饲养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能增加当地的财政收

12、入,本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由于提高了小麦收购价格,全年农民收入可增加3600万元左右,这些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环境优美农村;由于农民从本项目中得到实惠,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所以还能起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河南郸城豫东面粉有限公司关于编制日处理小麦1200吨营养强化面粉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有关设计规范;(4)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5)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1.4 综合评价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结论随着我国

13、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加入WTO后,我国粮食消费方式逐渐向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上小麦主要出口国为了抢占中国市场,主要致力于强筋小麦、弱筋小麦两大类专用小麦品种的开发,造成我国这两类专用小麦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在专用面粉加工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产品档次低、专业人才缺乏。该项目的建设,不但能够促进豫东南优质小麦的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保障农民增产增收,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推动我国优质小麦专用面粉加工技术的快速进步与提高,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通过财务分析与评价可知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14、因此该项目是确实可行的。1.4.2问题与建议该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财务上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随着能源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将会不断增加,该项目最为敏感的因素为产品单价和经营成本的变化,故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建议政府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2008年,郸城全县共有各类企业11600家(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47家,限额以下工业企业1283家),个体工商户7689户,8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5个企业拥有自主出口权,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支农产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12.6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增加值完成39.1亿元,同比增长23.6

15、%,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8亿元,同比增长32.1%;工业增加值24.9亿元,同比增长31.5%。郸城县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目前工业经济涉足的是一些低技术、低成本、低附加值的行业,随着商业、餐饮、综合服务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行业布局发展了变化,从以第二产业为主过渡到二、三产业同步发展格局。八大产业链条拉动作用明显。郸城县传统农业大县走农产品深加工路子是必然选择,以龙头带基地,从而拉长了农业链条,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八大农业产业化链条年产值18.5亿元,利税1.2亿元,带动了全县16万户60多万亩订单农业生产。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郸城及周边地区是全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但

16、郸城县及周边县市面粉加工行业绝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为通用粉,加工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与当地资源及社会发展需求极不相适应,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在当地同行业中起到一个示范带头作用。本项目的辅助材料主要是塑料包装袋,郸城县境内有多家企业生产,完全可以按需、按质、按时、按量定货。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产业政策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的件大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

17、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党和政府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分重视,并提出了系列要求,这不仅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也指明了工作方向。综合起来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农业产业政策大致如下:(1)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从2004年起,国家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基地。(2)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主产区要立足粮食优势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并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扶持主产区发展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

18、,重点是发展精深加工。国家通过技改贷款贴息、投资补贴、投资参股、税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产区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种子营销和农业科技型企业。(3)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复垦基金等要相对集中使用,向主产区倾斜。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主产区。(4)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方向正确,成效明显,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加快实施优势农

19、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农产品市场和加工布局、技术推广和质量安全检验等服务体系的建设,都要着眼和有利于促进优势产业带的形成。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试点,扩大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5)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财政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可给予财政贴息。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可给予财政补助。创造

20、条件,完善农产品加工的增值税政策。对新办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强创业扶持和服务。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就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具体行动,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2.3.2、发展小麦专用粉不仅是小麦生产大国的战略需要,也是发展食品工业的市场需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消费国。我国小麦产量占世界小麦主产国总产量的16%18%。全国全年小麦总消费量约1050010600万吨,其中制粉年消费小麦

21、约9100万吨。目前国内面粉消费市场状况是专用面粉和通用面粉、高档次和低档次面粉共存,但专用粉比例偏小、品种较少。2007年入统面粉企业年产各类专用粉432.6万吨,仅占本年度产销总量的12.4%。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对食品的质量、花色品种、营养、方便快捷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馒头、水饺、包子类、挂面、拉面、速冻食品等中式食品及方便面、面包、糕点类等食品的工业化制做发展迅速,但其基础原料-专用粉的生产与供给则满足不了工业化的需要,相当一部分高档食品所需要的专用面粉则靠进口来满足供应。所以大力发展专用粉的生产不仅是小麦生产大国的战略需要,也是发展食

22、品工业的市场需要。2.3.3、本项目的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需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扩大内需启动消费主要应在农村市场,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种植粮食,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近两年虽有所上升,但升幅较小,考虑到物价上涨幅度,种粮已无利可图,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有的地方农民“无奈种田,无心高产,管理粗放,投入减少”,任其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年转化小麦36万吨,有利于解决区域内小麦出路和农民卖粮难问题,通过规模经营,辐射和带动广大农户,加工转化农产品;有利

23、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国家粮食安全,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还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内整体经济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减少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十分必要。2.3.4、本项目的建设可加快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郸城县是全国主要小麦产区之一.且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小麦品质不断提高。而充分发挥本地小麦优势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加工、精加工增值,走种、加、贸产业一体化道路,加快粮食产业化的进度。而当地现有小麦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差、档次较

24、低,在市场上竞争能力较低,与目前河南省推行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势极不适应。而本项目选用当地优质小麦为原料,形成一条深度加工产业链,不仅可以满足本地区人民的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带动和促进当地种植业、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及养殖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所在地郸城,地处黄淮平原腹地,隶属周口市,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全县辖8镇11乡3个办事处和1个工业区,面积1471平方公里,131万人。根据河南郸城豫东面粉有限公司的考察,将项目的建设地点选本项目位于郸城县宁平镇

25、东一公里路南,占地面积49284。郸双(郸城双沟)商临(商丘临泉)公路交汇处,通过郸双公路35公里可达京九铁路亳州站,发往南昌、广东、成都、西安,通过商临公路可达火运码头装船发往上海、江苏等地,交通十分便利。3.2项目建设条件3.2.1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本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长。年平均气温14.6度,年平均日照时数2258.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18千卡,是河南省太阳辐射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738.6毫米,年降水量在600至900毫米的年份占59%。年平均无霜期223天,80%的保证率为2

26、02天。2、地形、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地处黄河冲积扇南缘。海拔在356米至438米之间由西北向东南稍呈倾斜,坡降为七千分之一,地势平坦,土质粘重,适宜多种农作物及林木生长。地质:场地揭露深度范围内土层共划分为8个单元层:第一层:亚粘土,硬可塑,地基承载力110KPa;第二层:轻亚粘土,可塑,地基承载力160KPa;第三层,亚粘土,可塑硬可塑,地基承载力180KPa;第四层,亚粘土,硬坚硬,地基承载力250KPa;第五层,亚粘土,硬可塑硬塑,地基承载力220KPa;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根据最新“河南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该图依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9

27、”划分区域),郸城县地震烈度为8度。根据河南省地震局1978豫震字第12号文件和“河南省地震烈度一览表”的规定,防震设计按8度设防,防震性较好。水文条件:黑茨河、黑河、新蔡河、皇姑河、油河(清水河)流经境内,地下水位较高,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加上河道支流及人工开挖的沟渠,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率高,排灌比较方便。3.2.2政策、资源、科技条件分析 1、政策优势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豫财农201029号)政策的支持。除国家近几年已陆续出台的政策外,项目所在地郸城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也高度重视,所以对本项

28、目非常关注,并专门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在多方面给予优惠条件,以促使本项目尽快上马,郸城县有关职能部门也大力支持,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2、原料资源优势郸城县属黄淮平原,地处黄河冲积扇南缘,面积1471平方公里,是全国优质小麦基地县,年产50多万吨优质小麦为原料,可实现原料就地加工增值和“公司+农户”的带动千家万户农民龙头企业的经营,使农民增收,公司双赢,小麦十分丰富。郸城县北依鹿邑县,西连淮阳县,南接沈丘县,东南和东部与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亳州市为邻,这些县市都是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资源充足。为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按照郸城县委、市政府的部署,对农业产业结构和

29、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调减了滞销的普通小麦种植面积,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近年全县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已占小麦总产量的70%左右。所以本项目所在地有着充足的粮源。 3、科技优势河南郸城豫东面粉有限公司拥有粮食加工、品控、食品制做、产品开发等高端人才20多名,并与国家小麦工程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对优质小麦加工进行重点攻关,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小麦专用粉被国内知名企业大量采购使用。 3.2.3、基础设施条件供水:本项目是改造项目,公司已有200米深水井两眼,完全能满足项目需求。排水条件: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场址位置地势较高,雨水根据地形可分区分别排入周边道路

30、边沟。面粉加工部分中小麦采用干法清理,所以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污水。供电:郸城县供电设施完善,电力充足,项目区现有配电满足项目要求,只架设专用供电线路向本项目供电。交通、运输条件:郸双(郸城双沟)商临(商丘临泉)公路交汇处,通过郸双公路35公里可达京九铁路亳州站,发往南昌、广东、成都、西安,通过商临公路可达火运码头装船发往上海、江苏等地,交通十分便利。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1、面粉市场供求状况(1)国际市场:从国际面粉市场的生产状况看,目前美国年产面粉1800万吨左右,法国近10年面粉的年产量均在550万吨左右,日本的年面粉生产量在500

31、万吨左右。目前这些国家有二个共同点,一是面粉基本是国内销售,出口数量非常小,这主要是因为出口面粉与出口小麦相比不经济;二是专用粉产量所占的比例相当高,美国专用粉的品种多达100多种,几乎所有的面食制品都有相应的专用粉,在亚洲地区日本、韩国及香港地区专用粉的生产及应用也非常发达,专用粉的品种都在几十种以上。特别是近期利用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采用安全、高效的生物添加剂改善面粉食用品质,尤其是生产出的面包粉品质较好,完全可以替代现在使用的化学添加剂,使传统的小麦加工业生气蓬勃,当今世界制粉行业的开机率约为6080%。(2)国内市场:据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06年版发布的2005年度粮食加工工业统计资料

32、数字显示,2005年,全国入统小麦粉加工企业2815个,年生产能力8090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的1848个,占65.6%;100-200吨517个,占18.4%;200-400吨310个,占11%;400-1000吨114个,占4%;1000吨以上26个,占0.9%。小麦粉总产量3480.4万吨,其中:特制一等粉1481.1万吨,占42.6%;特制二等粉916.5万吨,占26.3%;标准粉408.4万吨,占11.7%;专用粉432.6万吨,占12.4%。总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陕西、广东、新疆、湖北9个省,其中山东省达736.8万吨,河南省达717万

33、吨,江苏省达372.5万吨,河北省达305.6万吨。在小麦粉加工企业中,年产量达10万吨以上的有28家,其中20万吨以上的有7家。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河北华龙集团甲家面粉有限公司、河南莲花面粉有限公司、山东济宁利生面业有限公司、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广东蛇口南顺面粉有限公司、江苏通州银河面粉有限公司、湖北金华麦面有限公司等前10家企业总产量达393.2万吨,利润总额2.8亿元,分别占全国入统面粉加工企业总量的14.1%和56%,其中中粮集团、河北五得利集团、郑州金苑面业3家企业的产量分别达到82.3万吨、77万吨和73万吨,占全

34、国面粉总产量的8.3%。我国目前面粉消费市场状况是:专用面粉和通用面粉、高档次和低档次面粉共存,专用粉比例偏小,高档专用粉供求不平衡。面粉营养强化就是在面粉生产过程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来进一步提高品质、丰富营养的面粉生产过程。国际上面粉强化的历史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目前已有近80个国家开展了面粉强化工作。强化面粉在预防公众微量营养素缺乏、预防贫血、出生缺陷和维护公众健康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强化面粉的生产和推广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目前全国共有78家大、中型面粉厂加入面粉强化工作,分布在全国18个省区,年产100多万吨营养强化面粉,消费覆盖人口1000多万。通过市场推广和试点示范,初步建立了中

35、国强化面粉的生产、质量控制和市场推广的体系和模式。强化面粉在中国居民中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并为消费者初步所接受。2、市场前景分析第四次全国营养健康调查表明,中国居民存在广泛的微量营养素缺乏,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这为营养强化面粉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对营养强化面粉的需求会进一步增长。目前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包括中国都把强化主食品确定为国民营养改善的切入点,同时建立食品企业、研究机构、卫生教育部门以及民间组织的协作联盟,多种方法结合运用来消除公众的营养不良状况。近年来,我国强化面粉的经验、试点及宣传推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目前,中国强化面粉的产量不到全国面粉产量

36、的1,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使强化面粉的产品增加到全国面粉总产量的5-6。这意味着强化面粉的规模化增长。强化面粉的利润空间一般大于常规面粉,投资强化面粉意味着产品和企业利润空间的增大。我国目前面粉消费市场状况是专用面粉和通用面粉、高档次和低档次面粉共存,专用粉比例偏小、品种偏少。目前全国各类面粉年消费量在66006700万吨,而入统以上的面粉企业的年总生产能力8090万吨,大于市场消费量,但2005年各类面粉总产量仅为3480.4万吨,仅占到全国消费总量的52.34%,其它部分的消费市场被小型机组或农村自产自用部分所占领。据国家粮食局发展研究中心测算,在未来几年内,专用粉的市场

37、容量将达到2160万吨,主要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带动食品业的增长,从而拉动专用面粉的市场需求。由此从上述分析可见,我国的面粉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期,因此当前有条件的企业比较适宜新建专用粉生产线。4.1.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1、技术优势河南郸城豫东面粉有限公司有成熟的面粉生产工艺与产品,有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有可靠的技术支撑河南工业大学,所以在营养强化专用面粉的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2、资源优势在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中郸城县及周边地区属黄淮平原,地处黄河冲积扇南缘,是中筋、弱筋麦区;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也把推进

38、豫中豫北强筋小麦、豫南弱筋小麦、沿黄沿淮优质水稻、黄淮平原优质大豆及专用玉米等优势产业带(区)建设作为重点。目前郸城县及周边地区的优质小麦产量已占总产量的70%左右,非常适合生产中强筋类专用面粉,从而使本项目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3、价格优势由于当地有充足的原料,与外地企业相比,在原料收购费用方面将大大降低;本项目竣工后,公司总设计能力为日处理小麦近1200吨,已处于经济规模,管理费用将相应降低;郸城县在河南省属农业主产区,工人工资较低。由于上述因素,总成本费用将大大降低,从而增强了产品的价格优势。 4、产品质量由于公司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了“IS09001:2000”国际质量

39、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QS认证”,所以近几年来出厂产品合格率为100%,经过质检与卫生部门多次抽查,各项指标匀符合国家标准,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信誉。 5、新产品研发公司拥有粮食加工、品控、食品制做、产品开发等高端人才20多名,具有一定的产品研发能力。技术依托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在粮食加工、食品、面粉品质等方面拥有教授、副教授40多人,其中有留美博士、留加博士、全国著名专家多名,是全国粮食、食品加工方面的最高学府,几年来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具有非常强的研发能力。4.2营销策略、方案和模式 1、销售方案策略 一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加强产品

40、广告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增强产品市场的影响力;三是加强销售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与大型食品厂家的业务关系,扩大销售规模;四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增强销售机遇,扩大销售渠道。 2、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模式是:实行“销售基地+大型客户+居民”的销售办法和“直销与分销”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建立起稳固、覆盖面广的营销网络。4.3市场风险分析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实施本项目,主要具有下述几项风险因素: 1、经营风险(1)主要原材料供应的风险本项目属加工型项目,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原材料的供应和供应价格的变化均会对本项目的正常经营产生较大影响。(2)市场容量的风险本

41、项目产品的市场容量受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产品生命周期的风险本项目产品生命周期受自身性能、成本价格、同类产品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往往呈缩短趋势。 2、管理风险(1)运行机制和人员素质的风险企业运行机制的规范及人员素质将直接影响本项目的实施。(2)科技进步产生的风险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不断产生出新技术,对产品综合使用性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将对本项目的生产和经营产生影响。 3、财务金融风险(1)筹资运作的风险项目的资金来源有银行贷款和企业资本金投入,资金能否足额、及时到位,是筹资运作的风险之一。在生产期间,流动资金的调度和占用量是筹资与运作的风险之二。(2)利率的风险本项

42、目有部分流动资金拟向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将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4.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针对以上风险影响,项目单位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将风险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经营风险之对策(1)对于主要原材料供应风险的对策企业应与原材料供应厂商建立广泛而长久的关系,在比较价格和质量的基础上,形成稳定供货渠道,达成长期合作的意向,降低原材料供应成本;同时,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降低主要原材料消耗在制造成本中的比重。(2)对市场容量风险的对策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进行针对性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加强服务,加强产品宣传,通过完善产品价格优势和灵活的促销手段,开拓销售市场。(3)对产

43、品生命周期的风险的对策企业应继续坚持“科技兴业”的方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密切与河南工业大学的合作关系,努力做到产品品种、工艺技术、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品种。 2、管理风险之对策(1)运行机制和人员素质风险之对策严格按照公司法建立适合生产经营的管理体制,并在运行中不断加以修改、完善,使之规范化。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业务建设。因岗设人,任人唯贤。通过公开招聘,考核、广招人才。建立并实施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素质。(2)对科技进步产生风险的对策企业应加快技术进步,加强技术开发和新品的研制开发力度,不断研究市场潜在需求,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

44、。3、财务金融风险之对策(1)筹资与运作的对策企业对拟用资本金投入部分,做好内部资金调度,并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和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争取银行贷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实行“以销定产”,降低企业的库存压力,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量。(2)利率风险的对策企业在生产期加快资金周转,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资金的使用量。总之,企业应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加强对符合国家鼓励发展产业及市场需求产品的开发与开拓,充分利用政策有利条件和时机,加快企业发展。同时企业还需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实施企业发展战略,不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强化内部财务

45、管理,尽可能保持稳定的收益水平,以减轻该项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五章 建设方案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1.产品方案表5.1 产品方案 项目类别名 称占小麦比例(%)包装规格达产后产量(吨/年)备注营养专用粉108000T面包专用粉325kg/袋10800占小麦比例30%饼干专用粉225kg/袋7200馒头专用粉1525kg/袋54000面条专用粉525kg/袋18000饺子专用粉525kg/袋18000营养强化等级面粉162000T 等精粉2525kg/袋90000占小麦比例45%特制一等粉1525kg/袋54000特制二等粉525kg/袋18000副产品90000T 次粉525kg/袋180

46、00占小麦比例25% 麸皮2040kg/袋72000 2、建设规模建设配粉设施,建筑面积864,10个散存仓、4个配粉仓、2个打包仓,平面尺寸为12X12米。5.2建设规划和布局5.2.1、总平面布置的原则1、按照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和面粉厂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当地情况,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投资、降低造价,并应切实注意节约用地。2、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合理,建筑结构完善,并能满足生产工艺和质量、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原料与半成品和成品均应杜绝交叉污染。3、建筑物和设备布置还应考虑生产工艺对温、湿度和其他工艺参数的要求,防止毗邻车间受到干扰。4、厂区道路应通畅,便于机动车通行,应修环行路且便于消防车辆到达各车间。尽量做到生产线路简洁、流畅。避免反复运输和作业线的交叉。5、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性质、动力供应、货运周转、卫生及防火等条件分区布置。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