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学铜川市精神卫生法.pptx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88117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26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鲁医学铜川市精神卫生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齐鲁医学铜川市精神卫生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齐鲁医学铜川市精神卫生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鲁医学铜川市精神卫生法.pptx(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O/G/O铜川市精神卫生法铜川市精神卫生法铜川市精神卫生法铜川市精神卫生法培训讲义培训讲义培训讲义培训讲义2021/7/27 星期二1目目目目 录录录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康复第五章 保障措施第六章 法律责任2021/7/27 星期二2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 2021/7/27 星期二3 目目 录录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患者权益第三节 家庭和社会责任 第四节 政府和部门职责2021/7/27 星期二4意意意意 义义义义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服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非自愿住院治

2、疗制度缺失等突出问题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卫生法不是精神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不是精神病防治法2021/7/27 星期二5亮亮亮亮 点点点点心里健康促进维护精神障碍的合法权益建立了保障机制平衡了病人的个人权利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2021/7/27 星期二6精神卫生法的特色与亮点精神卫生法的特色与亮点精神卫生法的特色与亮点精神卫生法的特色与亮点立意:立法宗旨为保护和促进覆盖:全民精神健康内容:精神卫生工作所有环节针对:严格规范诊断和治疗特色:明细政府职责、体现预防为主、引导重心下沉2021/7/27 星期二7严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

3、碍严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症状严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丧失现实检验能力(认识/控制能力)重性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八十三条2021/7/27 星期二8我国精神疾病总体高发,我国精神疾病总体高发,我国精神疾病总体高发,我国精神疾病总体高发,但,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相对稳定但,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相对稳定但,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相对稳定但,重性精神病患病率相对稳定 年份 (范围)1982年(全国)1993年(全国)2004年 (全国)20012005年(浙江 山东 青海 甘肃天水)成年人患病率1.27%1.35%16.32%17.50%精神分裂症物质

4、依赖情感性障碍老年痴呆精神发育迟滞心境障碍类焦虑障碍类物质使用障碍类精神病性障碍类器质性障碍类其他障碍类 其中:精神分裂症 0.57%0.66%0.66%0.78%抑郁症 0.08%0.08%4.75%2.07%2021/7/27 星期二93.3.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状况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状况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状况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状况 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2010年底,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年底,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650家家其中:精神专科医院874家有精神科/心理科的综合医院604家有精神科床位的康复机构77家精神/心理科门诊部(诊所)95家 精神科

5、开放床位总数22.81万张2011年底,全国年底,全国 精神科执业医师2.05万人 精神科注册护士3.53万人 精神科其他卫技人员1.30万人2021/7/27 星期二10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 2021/7/27 星期二11二、关于精神卫生健康的概念二、关于精神卫生健康的概念二、关于精神卫生健康的概念二、关于精神卫生健康的概念广义的精神卫生:防、治、康;促进心健防、治、康;促进心健狭义的精神卫生:防、治、康防、治、康本法所使用的是广义概念2021/7/27 星期二12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促

6、进是提高人们控制和改善自身心理潜能的过程。心理健康促进的核心、主体及任务 主体是政府、领导者或是政策制定者。主体是政府、领导者或是政策制定者。核心是创造一个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性的环境核心是创造一个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性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任务是社会动员。主要任务是社会动员。2021/7/27 星期二13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立法目的和调整范围立法目的和调整范围立法目的和调整范围立法目的和调整范围主要内容 立法目的 调整范围 2021/7/27 星期二14立法目的立法目的立法目的立法目的立法目的立法目的发展事业发展事业规范服规范服务务维护权益维护权益1

7、600万人万人2020年总负担年总负担1/4医疗、康复、心理咨询医疗、康复、心理咨询被精神病、非自愿住院被精神病、非自愿住院2021/7/27 星期二15 2.2.调整范围调整范围调整范围调整范围精神卫生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 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适用本法。”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精神卫生法从预防、治疗和康复 等方面分别作了专章规定和说明。其中,治疗部分是本法 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对于全体公民来说,应当通过心理健康促进来预防精神障 碍的发生。2021/7/27 星期二16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精神卫生

8、工作的方针、原则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第三条规定:“精神卫生工作是形式及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一级预防:心理保健、遗传、高危人群、流调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康复三原则-功能训练、全面康复、回归社会2021/7/27 星期二17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知应会应知应会”的心理的心理健康指导技能健康指导技能精神卫生法规定的医务人员应该进行的心理健康指导,涉及到所有临床专业领域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体现在医务人员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专业精神与态度之中。2021/7/27 星期二18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知应会应知应会”1、常见心理问

9、题的识别、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 敏锐感知患者的情绪痛苦、不良的认知活动、低下的或过强的求助动机、过高的期望等等。表现出同情心和共情的能力,以迅速建立相互之间信任、理解的关系。非精神卫生专科医生用简单适宜的筛查技术就可较快识别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情绪障碍。2021/7/27 星期二19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知应会应知应会”2、体现于日常诊疗活动中的心理、体现于日常诊疗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指导健康指导 广义的“心理学治疗”或“心理学干预”概念:任何应用心理学原理的工作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只有少数人经过大量培训后才能掌握、使用的专门心理治疗。2021/7/27 星期二20非精神科处理精神、心理问题的临床路径非精神

10、科处理精神、心理问题的临床路径 非精神科医生应当要以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加以解决。及时向精神科提出会诊请求,联合处理,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精神科的相应治疗,必要时转入专科治疗。及时识别并向专科医生转诊。图例 躯体问题 精神心理问题2021/7/27 星期二21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治疗现有专业资格治疗现有专业资格治疗现有专业资格治疗现有专业资格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心理咨询师 卫生部 心理治疗师 教育部 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工作人员 注册系统2021/7/27 星期二22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卫生部(2002年)新职称“心理治疗师”中级职称 人事部

11、、卫生部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 2002年10月1920日首次考试 报考条件:获得医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学历,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相关工作达到相应年限。多地执行时只让已经拥有医师资格者报考!工作:在医疗系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 实施: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培训:全国三个专业培训机构:北京;上海;武汉考试:每年一次2021/7/27 星期二23心理治疗师应该能够治疗的心理治疗师应该能够治疗的1818种临床障碍种临床障碍 (德国)(德国)1.情感障碍2.焦虑障碍及强迫症3.躯体形式障碍 4.物质滥用5.人格障碍6.适应障碍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9.性功能障

12、碍10.精神分裂症11.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12.器质性精神障碍13.发育障碍14.抽动障碍15.多动症及社会交往障碍16.遗尿症/大便失禁17.调控障碍18.抽动与刻板行为2021/7/27 星期二24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2021/7/27 星期二25 总体框架总体框架三大部分三大部分原则、程序与标准、权益保障与救济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二十五条至二十七条规定了开展精神障碍诊疗活动的基本条 件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这些准则与国际原则是完全一致的2021/7/27 星期二26(续)(续)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程序与标准第二十八条至第四十五条是整部法律的最重要部分对精神障碍者就诊过程中的 四个关

13、键步骤“送送”、“诊诊”、“治治”、“出出”的标准(条件)和 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使我国精神卫生机构的日常工作第一次“有法可依”规范工作、约束行为、法律保障。2021/7/27 星期二27(续)第三部分 权益保障与救济第四十六条至五十三条 主要是患者权益保护和法律救济的有关规定 也有监护人、医疗机构、政府职责的规定。对开展心理治疗的地点和人员资质进行了原 则性的规定。2021/7/27 星期二28 诊治中的焦点问题诊治中的焦点问题诊治中的焦点问题诊治中的焦点问题 1、精神障碍诊断的依据 2、由谁做诊断 3、自愿原则 4、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标准 5、非自愿住院治疗的程序要素 6、权益保障与救济20

14、21/7/27 星期二29由谁做诊断由谁做诊断国内外一直存在一些非主流观点。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九条:“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精神卫生法第六十五条:“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2021/7/27 星期二30 自愿原则自愿原则尊重患者的自我决定是基本的医学伦理准则我国精神医学界最需要更新的观念联合国大会决议46/119的原则15:“如患者需要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应尽一切努力避免非自愿住院”旨在通过尽量自愿住院,减少非自愿住院,体现尊重人权、保护患者权利。2

15、021/7/27 星期二31 非自愿住院的标准非自愿住院的标准联合国大会决议46/119的原则16:“根据原则四确定该人患有精神病,并认为:因患有精神病,很可能即是或即将对他本人或他人造成伤害;一个人精神病严重,判断力受到损害,不接受入院或留医可能导致其病情的严重恶化,或无法给予根据限制性最少的治疗方法原则,只有住入精神病院才可给予的治疗。”“伤害”和“疾病严重”二者或一的标准2021/7/27 星期二32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采用的标准采用的标准从表述上看属于比较严格的从表述上看属于比较严格的“伤害标准伤害标准”即即“无伤害无伤害/危害,无非自愿危害,无非自愿”原则原则应深入理解,掌握原则,具

16、体问题具体操应深入理解,掌握原则,具体问题具体操作作 深入理解“伤害标准”的双刃剑作用 对伤害自身和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性”,应从 专业上予以科学、谨慎地界定(见后“危险性”的讨论)2021/7/27 星期二33 5.5.非自愿住院治疗的程序要素非自愿住院治疗的程序要素背景条件(标准)申请人决定人住院时间的规定异议处理程序监督机制解除标准及程序2021/7/27 星期二34 诊治程序的总原则诊治程序的总原则 坚持自愿原则 尽量减少非自愿 “无伤害无伤害/危害,则无非自愿危害,则无非自愿”2021/7/27 星期二35自愿医疗的启动自愿医疗的启动1)自愿来、自己来 本人主动、自愿地自行就诊,多数

17、为各类神经症患者、轻度抑郁障碍、有心理卫生问题的正常人等,少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协助来、陪伴来 个人主动就诊的意愿不足,在相关人员的督促下来诊 来诊即表明了个人决定,因此也属于自愿就诊 注意保密原则,征求患者意见是否允许伴诊者在场3)由民政部门帮助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也属于此类2021/7/27 星期二36精神卫生法的规定精神卫生法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一款:“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 进行精神障碍诊断。”202

18、1/7/27 星期二377.7.【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女,2222岁,大学生,在母亲和老师陪伴下来精神科门诊,诊断为“抑郁状态”,有自杀观念但无具体行为,自愿住入开放病房。入院第三天确诊为“双相障碍,抑郁相”。入院第三周出现明显的兴奋话多,管闲事,因与病友发生冲突,打伤病友,并要求出院。医生认为其不宜出院,将病情变化和继续住院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及其母亲,患者母亲表示让其继续住院,但患者虽经反复劝说仍然要求出院,患者母亲签字转为非自愿住院,并转入封闭病房继续治疗,经患者母亲同意,采用MECTMECT治疗,两周后病情明显好转。住院六周以临床痊愈出院。2021/7/27 星期二38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

19、非自愿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非自愿医疗都是各国精神卫生服务中的医疗都是各国精神卫生服务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而且至今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而且至今没有没有“普适普适”的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2021/7/27 星期二39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定义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定义精神卫生法中未明确界定疑似精神障碍者“疑似”不是临床诊断概念,也无专业判断标准,而是普通人根据个人经验和社会常识的判断 因此才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检查以确诊 有明显不同于常人的、或者与本人一贯表现明显不符的异常言语和/或行为异常表现的,均可能被认为是“疑似精神障碍者”虽有精神病史,但当时无法获取相关诊断信息、或长期中断就诊后再次来诊,也应视为

20、“疑似”既往病历和诊断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2021/7/27 星期二40危险性危险性“危险性”的评估是一个世界难题 1、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的危险 2、伤害自身身体健康的危险性,如绝食、生活 无法自理等把握“即将发生”和“后果严重”两个必要的限制条件应避免过严和过宽,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 危险性评估工具+临床病情评估 根据临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21/7/27 星期二41 监护人监护人一个法律难题,具体讨论详见第一章 按照民法通则第十九条的规定,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决定谁是监护人 按照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的规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以由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前

21、提是首先确定患者属于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以上情况在既往临床实践中较少执行,长期以来都默认某人患精神病后就自然有监护人 精神卫生法的“突破”受民法通则约束2021/7/27 星期二42送诊主体送诊主体(对照第二十八条)(对照第二十八条)近亲属近亲属:疑似患者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流浪乞讨疑似患者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疑似患者发生伤害行为或有危险的 无论亲属还是单位,都应当“立即制止”,都有权请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监护人监护人:需要非自愿住院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必要时公安协助)2021/7/27 星期二43接诊主体接诊主体医疗机构职责

22、 接到送诊的意思精神障碍患者,不得拒绝为其作出诊断 将发生伤害行为或有危险的意思患者留院,立即指派精 神科意识进行诊断,并及时及时出具诊断结论 对符合第三十条的严重患者实施非自愿住院治疗目标:确诊有无精神障碍以及何种精神障碍,评估严重程度以及是否需要非自愿住院治疗2021/7/27 星期二44接诊后如何履行职责接诊后如何履行职责检查评估 诊断 病情严重性判断 住院必要性判断提出医疗建议(包括住院建议)告知相关权利2021/7/27 星期二453.3.对对“及时及时”诊断的理解诊断的理解“紧急入院观察”的国际通用时限为72小时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定为7天“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工作规范”第十七条规定

23、:医疗机构应当在实施紧急观察住院后的7272小时内作出诊断结论。如果因病情复杂需要延长观察时间,或者因各种客观原因造成在规定时间内难以做出诊断结论的,可以延期至1414日内做出诊断结论 如果内仍不能确诊,应建议申请医学鉴定。如果疑似患者不接受鉴定建议,可以办理终止观察出院手续。2021/7/27 星期二46自愿住院非自愿住院救济单位/村、居委会办理特例监护人同意监护人不同意监护人同意发生伤害自身行为或具有危险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具有危险强制住院严重患者触犯刑法/治安法2021/7/27 星期二47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五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

24、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影单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2021/7/27 星期二48何为强制住院?何为强制住院?对象对象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申请和移送申请和移送公安申请并送检察院,检察院向法院申请公

25、安申请并送检察院,检察院向法院申请决定者决定者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临时保护性约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束措施法院决定之前,由公安采取法院决定之前,由公安采取诊断评估诊断评估医疗机构定期进行医疗机构定期进行建议解除建议解除医疗机构对不具人身危险性、不许继续强制医疗医疗机构对不具人身危险性、不许继续强制医疗的,应及时提出解除意见的,应及时提出解除意见申请解除申请解除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解除决定者解除决定者人民法院人民法院2021/7/27 星期二49再次诊断与医学鉴定的相关规定再次诊断与医学鉴定的相关规定第三十二条 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

26、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再次诊断的,应当自收到诊断结论之日起三日内向原医疗机构或者其他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提出。承担再次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再次诊断要求后指派二名初次诊断医师以外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再次诊断,并及时出具再次诊断结论。承担再次诊断的执业医师应当到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面见、询问患者,该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2021/7/27 星期二50再次诊断与医学鉴定的再次诊断与医学鉴定的相关规定相关规定(续续)第三十二条(续)对再次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医疗机构应

27、当公示经公告的鉴定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接受委托的鉴定机构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二名以上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并及时出具鉴定报告。2021/7/27 星期二51概述概述本节内容由相互独立的七个条款组成,即第四十六条至第五十条、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通讯和会见探访者权利;第四十七条规定了病历的书写、保管和复制问题;第四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者是精神障碍患者,推诿或者拒绝为其治疗属于本医疗机构诊疗范围的其他疾病;2021/7/27 星期二52概述(续)概述(续)第四十九条规定了监护人对未住院患者的看护职责;第五十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

28、对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的义务;第五十二条要求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场所应当保证患病的被监管人员获得治疗;第五十三条则特别规定了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触犯刑法的特定精神障碍患者的强制治疗问题2021/7/27 星期二53通讯和会见探访者权通讯和会见探访者权通讯权,亦称通信自由权,系指公民完全 依照自己意愿通过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其它方式,与他人交流、通信而不受任何第三人非法限制的自由,与通信秘密一起构成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的完整内容。2021/7/27 星期二54病历的书写、保存和病历的书写、保存和查阅、复制查阅、复制精神卫生法第四十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

29、病历资料中如实记录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用药情况、实施约束、隔离措施等内容,并如实告知患者或者其监护人。患者及其监护人可以查阅、复制病历资料;但是,患者查阅、复制病历资料可能对其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的除外。病历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十年。”2021/7/27 星期二55关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如实关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如实记录义务和告知义务记录义务和告知义务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

30、并取得其书面同意。2021/7/27 星期二56不得推诿拒绝治疗其他疾病不得推诿拒绝治疗其他疾病精神卫生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者是精神障碍患者,推诿或者拒绝为其治疗属于本医疗机构诊疗范围的其他疾病。本条规定中的“医疗机构”,系指除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外的其他医疗机构,既包括各级综合医院,也包括各类专科医院“其他疾病”系指除精神障碍以外的其他任何躯体疾病“推诿”,系指把责任推给别人,或托故推卸责任,此处是指医 疗机构以各种理由拒绝收治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其他疾病。2021/7/27 星期二57飘扬的绿丝带飘扬的绿丝带 中国精神卫生标志中国精神卫生标志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

31、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满无限希望;绿丝带寓意爱心,既是绿丝带寓意爱心,既是社会和公众对精神病人的理社会和公众对精神病人的理解与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解与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倾力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和不倾力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和不断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创断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创和谐社会的行动标志;和谐社会的行动标志;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是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是我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我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2021/7/27 星期二58L/O/G/O谢谢!谢谢!谢谢!谢谢!2021/7/27 星期二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