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装箱产业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78629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集装箱产业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集装箱产业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集装箱产业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集装箱产业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集装箱产业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一、我国集装箱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集装箱产业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和国际航运业的迅速发展,集装箱作为现代化的物流载体及一种先进的运输设备,在全球海上、陆路和航空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集装箱制造业和运输业迅猛发展。据有关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各类型集装箱船舶达8649艘、载箱能力1244万TEU、船队总运力2600万TEU、集装箱保有量约为2623万TEU,2007年各类集装箱年产销量为392万TEU。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推动下,国际集装箱行业显示出良好、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中国的集装箱工业

2、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的集装箱工业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项目,30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的集装箱制造业自1980年创建以来,于1993年实现产销量世界第一,至今已连续保持了15年,并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即集装箱生产能力世界第一、集装箱种类规格世界第一、集装箱产销量世界第一。我国集装箱工业诞生初期,生产厂家只有4家,年生产能力不足4万TEU。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截至2008年年中,生产厂家已发展到50多家,年生产能力约为580万TEU,累计增长了145倍。1993年,我国集装箱产销量8.9万只,总金额2.65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24.9%,超过韩国,首次摘得世界第一的桂冠

3、;2007年,我国集装箱产销量达到313.07万只(折合374.6万TEU),金额87.7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超过95%。15年间,我国集装箱产销实现数量增长35倍、金额增长33倍的辉煌业绩,成为当之无愧的集装箱产销大国。2008年上半年,我国集装箱产销量为163.8万只,金额46.5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62%和14.13%,为我国2008年世界集装箱产销量称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集装箱产品能满足世界各国客户的需求我国集装箱行业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包括ISO标准和非ISO标准的普通货物集装箱、特种箱(保温箱、罐式箱)、地区专用箱和集装箱

4、半挂车等系列产品约900多个规格品种,能满足世界各国客户的通用及特殊货物的任何运输需求。产品销往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质量获得广泛好评。目前,我国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集装箱三大系列产品以及其他物流装备的设计、制造、维护等“一站式”服务的国家。我国集装箱工业在向世界集装箱强国的道路上也有长足的进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IMC)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一批新的集装箱企业集团也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集装箱工业的发展,带动并促进了材料和配件企业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持续扩大,企业规模和产品品种不断增加。截至目前,我国已有集装箱用钢材、木地板、油漆、角件等生产企业近60多家,

5、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其中,集装箱用三大材料中除钢材国产化率为90%左右以外,油漆和木地板几乎全部实现国产化,集装箱角件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有部分产品出口。目前,我国集装箱行业已经形成集机械、冶金、化工、木业等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我国集装箱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这些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是世界贸易大国或航运大国。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集装箱出口市场扩展到世界各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2008年上半年,我国集装箱出口国别和地区市场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为:欧盟、美国、香港、日本、瑞士、新加坡、韩国、伊朗、台湾地区和以色列。二、集装箱产业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

6、1、集装箱在世界经贸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全球物流的角度看,世界经济、贸易、航运、集装箱是一条关系密切的、相互衔接的链条,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一条良性循环发展的链,推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然,上述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当首推世界经济和贸易是集装箱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方面,航运和集装箱承担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交往载体的角色;另一方面,航运和集装箱市场的繁荣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满足了全球物流链的各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贸的发展。集装箱在世界经贸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世界经贸拉动了集装箱产业的繁荣自2003年起至2007年,世界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

7、期,年增速保持在4%5%,为多年来所仅见。同期,中国经济也以改革开发以来少有的速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3年的135 82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7年的249 530亿元人民币,累计增长83.72%,年增长率均达到了二位数;对外贸易从2003年的8512亿美元飙升到2007年的21 738亿美元,累计增长了155.38%,年增长率均超过了20%。受世界和中国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市场需求强劲的刺激,我国集装箱产业进入了高速、持续发展的繁荣期。2003年我国集装箱出口创记录地实现了数量增长67.67%、金额增长78.11%的超常规增长;在经过2004年和2005年的市场小幅调整、吸收

8、后,2006年和2007年又实现了平稳增长,2007年的数量达到了2 618 504只、金额86.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有关数据见表1)。在集装箱出口屡创新高的背景下,我国集装箱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也稳步攀升,2003年首次超过九成达到92.4%,2004年92.8%,2005年93.5%,2006年94.7%,2007年实现了95.5%,连续15年雄居世界集装箱市场第一。在当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市场形势下,2008年我国集装箱出口仍保持活力。据海关统计,截止到9月底共出口集装箱260万只,金额75.1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3.2%,继续在国际市场稳居第一已成定局。表1 2003年至

9、2007年我国集装箱出口统计年 份数量(只)同比增长(%)金额(万美元)同比增长(%)20031 537 19867.67383 46478.1120041 694 89310.26509 94232.9820051 558 558-8.04580 49813.8420061 907 54022.39595 8092.6420072 618 50437.27868 94245.84注:1、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关。 2、表中数据为扣除托盘箱后的数据。近年来,我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历史机遇,“中国制造”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因素,并且从制造业向航运业扩张。中国产品已经成为亚洲

10、/北美航线和亚洲/欧洲航线蓬勃兴旺的支撑因素,密集且快捷的国际航线、不断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先进且庞大的集装箱生产能力为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国制造”对中国集装箱产业的发展、壮大功不可没,反过来说,中国集装箱产业对“中国制造”全方位地进军国际市场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我国集装箱产业面临的形势1、集装箱市场与经济贸易发展周期集装箱产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的周期密切相关。在我国集装箱产业创立之初就遭遇了全球第二次石油危机,世界经济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停滞。在此期间,我国最初的集装箱创业者们历尽艰辛,守住开创的基业,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逐渐为市场和客户所认可。20

11、世纪90年代,在信息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国际贸易和航运成为最耀眼的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集装箱产业在积蓄了多年之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于1993年登上集装箱产销第一的位置,持续至今已连续15年,集装箱制造大国的地位未曾被撼动,行业整体实力日趋增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信息产业泡沫的破裂以及2001年的美国“9.11”恐怖事件曾使世界经贸发展一度陷入停顿,航运市场萧条,受此影响,我国集装箱产业经历了一个量升价跌的痛苦发展时期。自2003年起开始的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为我国集装箱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巨大的产能满足了全球贸易和海运市场

12、对集装箱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水平的研发能力满足了不同客户多种多样的要求。市场的起伏动荡没有压垮我国集装箱产业的脊梁,反而造就了以中集集团为首的一批世界著名集装箱制造商的崛起,在世界集装箱市场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印记。2、当前我国集装箱产业面临的形势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不断推进、国际分工格局持续变化的背景下,稳步增长是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的主旋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08年初的中期预测,20072012年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为4.9%,世界贸易年均增长为7.1%。在金融危机爆发后,IMF在最新的预测中提出,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而明年仅为1.9%。由于全球

13、经济整体疲弱,进口需求减少,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放缓至4.9%,明年为4.1%,显著低于平均预期水平。 2008年19月,我国集装箱出口统计数据(见表2)基本反映了上述市场预期的变化。我们认为,17月间我国集装箱出口之所以依然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是国际航运业对世界经济及贸易前景依然看好以及对大量新船交付运营的预期支出,并没有真正反映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8、9月份的数据开始对经济疲弱趋势做出反映。爆发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今年以来仍在不断蔓延、加深,以至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价,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

14、,经济环境的恶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减速;这次危机波及面之广,影响之深刻,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不仅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深陷泥潭,不得不调动以万亿美元计的资金紧急救市等一系列措施,甚至一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也受到了深度的影响。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各国政府使用了各种手段,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仍处在不确定的动荡之中,下行甚至进入衰退的风险逐渐加大。表2 2008年19月我国集装箱出口统计月份数量(万只)金额(万美元)数量同比(%)金额同比(%)128.568 97463.518.5218.149 577-11.0-20.7323.669 5006.513.

15、9428.691 90310.123.9530.386 61335.222.5634.798 50316.521.8743.0122 24642.451.3830.091 286-6.02.1924.072 988-17.8-16.1注:1、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关。2、表中数据包含托盘箱。改革开发30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越来越深地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目前,尽管我国似乎还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但由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高度相互依存性,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经

16、济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作为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当前危机的很大的影响。从国家统计局10月下旬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9%,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除第一产业的增长加快了0.2个百分点以外,第二、三产业增长回落3.0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个季度的GDP增长分别为10.6%、10.4%和9.0%,呈逐季滑落趋势,速度之快始料未及。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强大引擎的出口增长,前三季度的增速也回落了4.8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

17、献率为12.5%,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央行于10月23日发布的9月份我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显示,银行间市场债券发行量较上月有所减少,同业拆借交易较上月大幅下降。有关经济专家的解读是,这一现象表明银行信贷需求减少,银行间对流动性需求减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交易量在萎缩,经济放缓的力度加大。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减速对国际航运市场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据JP摩根证券近期发表的一份关于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分析报告称,截止到今年8月,全球运输行业需求的增长是近12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在刚过去的8个

18、月中,全球市场集装箱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量仅为100万箱。班轮运输市场的运量需求增长所面对的恶劣程度,是自1996年以来所仅见。面对增长乏力的市场,全球10大班轮公司已逐步调整运力,或消减航线,或降低航速,或将船舶退租等等措施,以改善自身的经营状况,保持国际航运市场的平衡。但是,如果当前的金融危机导致更加显著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滑入衰退的泥潭,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继续增大,不排除全球集装箱海运需求增幅进一步缩减的可能性。国际集装箱市场的不景气从我国集装箱出口自8月份起大幅回落即可见一斑。受“圣诞效应”影响,一般每年的7、8、9三个月是航运市场最繁忙的时期,是我国集装箱出口交箱量大幅上升

19、的时期,也可以说,这三个月的市场状态是当年集装箱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晴雨表。今年这三个月的数据明显地预示出市场的颓势。从表2看,我国集装箱出口除7月份有较大幅度上升外,8月小幅下滑,9月大幅下跌。从目前市场趋势和企业的生产情况看,10月份将延续下降趋势,并至少将延续到明年二季度。根据以往的经验,除非世界经济迅速逆转颓势,出现“V”型反弹,市场信心得以恢复,否则集装箱市场的弱势局面将维持一个较长时期。面对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经济濒临衰退的威胁,以美、欧、英、日等为首的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出手大手笔的救市措施,试图阻止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首新兴市场国家政府也陆续出台刺激经济方案,防止

20、经济进一步下滑。但金融危机尚未出现转机的迹象,仍处于不确定和动荡之中,且影响已开始逐渐波及实体经济。3、我国集装箱产业的前景国际集装箱运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必将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中国的集装箱工业作为为其生产专用设备集装箱的行业已经成长为高度国际化、高效率的、受世人瞩目的工业产业。尽管目前遭受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我们仍对集装箱产业的光明前景保持信心。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大提高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了各国间的政治经济交往,为共同应对危机铺平了道路。10月24日在中国举办的亚欧首脑会议、11月15日即将在美国举行的20国领导人峰会将讨论当前这场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体系的改革等

21、一系列国际多边、双边合作问题,对未来世界经济摆脱危机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预测,世界经济贸易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全球经济仍处在30年来最快的连续增长期;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量到2030年可能会比目前增加三倍多,达到约27万亿美元;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将会从目前的1/4增加到1/3以上,增量部分有一半可能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占发达国家进口量的40%,到2030年有望达到65%以上。届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将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幅放缓,仅实现了一位数增长,虽然仍属于正常发展范围,但经济下滑趋

22、势和速度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采取降低存贷款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大范围地提高出口退税率、出台刺激房地产的政策、实施十大民生保障措施支持有效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经济的稳定、金融的稳定、资本市场的稳定,有效地缓解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未发生改变,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今后国民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经过必要的、可能是痛苦的调整后,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将进一步发展,贸易以及航运市场的复苏将带动集装箱市场需求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的足以取代集装箱运输的产业进而取代集装箱的产品还没有显露出诞生的迹象,因

23、此,集装箱行业依然是前途光明,方兴未艾,我国集装箱行业将凭借雄厚的实力继续在国际市场居主导地位,为世界的现代化运输不断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四、积极推进行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我国集装箱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已连续15年蝉联世界集装箱产销冠军,国际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在这一市场环境下,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CHINA CONTAINER INDUSTRY ASSOCIATION,缩写CCIA),这是具有法人资格、跨行业区域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会员包括国内外知名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等大型企业集团,还包括中国集装箱检验和管理的权威机构中国船级社,以及我国主要集装箱生产、配套、科研、检验、维修、管理等企业和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