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72274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省际资本存量估算基于资本产出比的研究叶宗裕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内容提要:资本存量估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许多相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深入探讨其估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各类统计资料中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筛选和处理;对已有相关研究中折旧率和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资本产出比变化规律确定基期资本存量;将资本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两类,分别设定折旧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然后相加得出总的资本存量。根据所估算的资本存量计算的各省区的资本产出比较为合理,因而所估算的资本存量是可信的、比较准确的。关键词:资本存量;资本产出比;缩减指数;折旧率中图分类号:F2

2、22 文献标识码:AThe Estimation of Chinas Provincial Capital StockBased on Study of the Capital-output RatioAbstract: This paper carefully analyses and deals with large numbers of basic data in many kinds of statistical yearbooks, and ameliorates the method of ascertaining the base-year capital stock and t

3、he depreciation rate. The base-year capital stock is ascertained according to change of the capital-GDP ratio. The capital is divided into that of architecture installation project and equipment purchase. Two depreciations rates are assumed respectively and two kind of the capitals are estimated res

4、pectively. Then two kinds of the capitals are added to obtain the total capital. The estimated provincial capital stock is creditable and exact. Keyword: Capital Stock; Capital-output Ratio; Curtailment Index; Depreciation Rate一、引 言 在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中,资本存量K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例如投资函数、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资本存量。近几年有学者争论中

5、国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大小的问题,其实与资本存量估算的精确度密切相关,如果资本存量的估算不准确,就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审视以前的相关研究,得出令人信服的估算数据,从而为许多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依据。资本产出比是资本存量与GDP的比值,在短期内,其值比较稳定,长期来说也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而且统计资料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各省区历年GDP数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资本产出比的分析,判断资本存量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关于资本存量的估算,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其中张军等、单豪杰的研究较具代表性 12 。他们通过回顾和比较已有相关文献,重新构建了资本存量估算中的四个核心指标,利用永续盘存

6、法估算了全国和省际的资本存量。他们的估算方法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对资本存量估算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是,我们知道在计量经济学中,估计得到的模型首先要经过经济意义检验,所以资本存量的估算结果也应该经得起经济意义检验。经过仔细的分析,我们发现他们的估算结果存在明显问题。比如,根据张军等所估算的资本存量,可以计算得出:北京的资本产出比从1978的1.03增加到2000年的4.23,而上海的资本产出比从1978的0.61增加到2000年的1.48(按1978年价格);根据单豪杰所估算的资本存量,可以计算得出:北京的资本产出比从1978的0.95增加到2000年的3.62,而上海的资本产出比从19

7、78的0.57增加到2000年的2.23。一方面北京与上海的资本产出比不应有如此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两市的资本产出比都不会有如此快的增长,这只能是估算的资本存量有问题。北京的估算资本存量明显是偏大的,如果按此资本存量进行相关的研究,则肯定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再比如,对江西和安徽两省的资本存量,张军等与单豪杰的估算结果相差很小。以单豪杰估算的资本存量为例,江西的资本产出比从1978的1.60增加到2006年的3.06,而安徽的资本产出比从1978的0.90增加到2006年的1.17,江西的资本产出比要比安徽高很多。但两省的地理位置相邻,产业结构和人均GDP非常接近,他们的资本产出比应该是相近的,

8、这说明估算的资本存量也是有问题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引起估算结果不准确的原因,除了估算方法有些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所用的基础数据不准确。对省区资本存量的估算,由于涉及的数据量很大,有些数据在不同的统计资料中有很大差异,对许多数据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筛选和处理,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但是,根据作者所知,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都没有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以致所估计的资本存量可能完全不符合实际。目前已被普遍采用的测算资本存量的方法是永续盘存法,并假定资本品的相对效率服从几何递减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折旧率和重置率是相同的,资本存量的基本估计公式可以

9、表达为(1)运用式(1)时涉及以下四个变量:当年投资额I;投资品价格指数,以便折算到不变价格;折旧率;基期资本存量K。对于当年投资额的选取和投资品价格指数的构造,张军等、单豪杰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学者们已经有了基本一致的观点,本文参考他们的方法,即选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当年投资额,价格指数则根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进行计算,当缺少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时则用相关指数替代:1992年以后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替代,1991年以前由于没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张军等、单豪杰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代替,颜鹏飞等、郑京海等用GDP缩减指数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缩减 34。根据作者的计算结果,绝大多数省区的固

10、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都更接近GDP缩减指数,特别是1991年前更是如此,所以本文采用GDP缩减指数替代。但是关于经济折旧率和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各个研究的分歧较大,是资本存量估算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将对各类统计资料中大量的基础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筛选和处理,对目前已有文献中关于经济折旧率和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我们的方法,以求估算出较为准确的各省区1978-2008年的资本存量。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估算各省区的资本存量,需要1978-2008年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指数;计算资本产出比,还需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指数。数据的准确性极为重要,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对数

11、据的准确性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提供所需数据的统计资料很多。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以下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简称“历史资料”)、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的统计年鉴都提供了相应的数据。但是各类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常常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取最近年份的统计年鉴所提供的数据,因为最近的年鉴往往对以前的数据进行了调整、修订,更为准确、可靠。如“历史资料:19522004是国家统计局和各地区统计局根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经济普查资料,

12、对2004年以前年度的生产法GDP和支出法GDP历史数据进行的系统修订,提供了各省区19932004年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GDP历史数据”,其提供的数据应该比另外两本更早期的历史资料更准确。实际上,最近几年各省区的统计年鉴中1993-2004年的数据大多与历史资料:19522004中的一致,而1978-1992年的数据大多与历史资料:19521995中的一致。所以,本文选择数据的一般原则为:若2005年以后的各省区统计年鉴或中国统计年鉴中有的数据则选用其中的数据,若没有则1993-2004年采用历史资料:19522004中的数据,1978-1992年采用历史资料:19521995中的数据。

13、但是,通过对各省区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有些数据明显是错误的。由于1993以后的数据进行过修订,或者说数据的统计过程比较规范,错误较少;而1992年前的数据,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可靠性较差,也没有进行过修订,因而错误较多。而且,若1992年前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错误,会导致后续各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错误,极大地影响资本存量的估算结果。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有许多研究根据历史资料:19521995提供的1952-1995年各省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指数,估算以1952年为基期的各省区的资本存量,由于1978年以前的数据的准确性更差,会造成1978年后的资本存量估算误差太大,所以本文选择1

14、978年作为基期。下面对一些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指数进行分析。实际上,1992年前,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各省区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在内的各类价格指数的波动应该不大,各省区之间的差距也应该不大,这可以作为我们判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正确与否的依据。为下面的论述方便,本文约定,下文所提的缩减指数是指1978年为1的指数,价格指数是指上年为100的指数。北京统计年鉴2009提供该市1978-2008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但各年的北京统计年鉴都没有提供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用北京统计年鉴2009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历史资料:19521995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计算缩减指数时,1

15、986-1990年的缩减指数都小于0.9,其中1989年的缩减指数仅为0.757。而当用历史资料:19521995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指数计算缩减指数时,1978-1992各年的缩减指数都非常接近1,而实际上1978-1992年的缩减指数接近1或小于1都是不可能的:一是因为1992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866、商品零售缩减指数为2.803都大得多;二是与其它省区的缩减指数相比也明显太小。这说明历史资料: 19521995提供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是不可信的,由此计算的包括后续各年的缩减指数都太小,导致估算的资本存量太大。张军等、单豪杰估算的北京资本存量太大,主要原因即在于此。所以本文中将

16、北京市1978-1991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用GDP缩减指数代替,1992年的缩减指数则由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计算,再由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计算后续各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与北京市相同,福建、江西、云南、河北、江苏、湖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1978-1992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不准确。如福建的历年固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很大,1992年达到4.007,不仅远大于其它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也远大于该省同期的GDP缩减指数2.331和商品零售缩减指数2.534。与同为沿海地区且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广东和浙江相比,三个省1992年的GDP缩减指数和商品零售缩减指数比

17、较接近,但福建的固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远高于广东的2.31和浙江的1.968。云南1985年前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太大,1985年已达到1.925,远大于同年的GDP缩减指数1.223和商品零售缩减指数1.230,也远大于其他省区的缩减指数。而1990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价格指数为92.9,明显偏小,远小于同年的GDP价格指数114.5。江西的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波动很大,缩减指数明显偏小。其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1981年为114.4,1982年降到了85.8;1987和1988年分别为124.6和136.2,1989年降到了76.1,这么大的降幅和这么低的指数都是不可能的,况且1989年

18、的GDP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8.9和118.6,都比较高。其它几个省区的情况类似,不一一说明。天津、海南、西藏缺少某些年份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因而无法计算这些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需用GDP缩减指数代替。天津缺少19781990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海南缺少1992年前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西藏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指数仅在历史资料1952-2004中有1993-2004年的,但其总额与西藏统计年鉴2009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完全相同,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2004-2007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也与西藏统计年鉴2009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完全相同。所以对于西藏1978-

19、2008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全部用固定资产投资代替。历史资料 1952-2004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明显不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全部用GDP缩减指数代替。安徽、湖南、辽宁、内蒙古某些年份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错误,导致价格指数不对,这些年份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价格指数用GDP价格指数或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安徽1991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价格指数达158.8,而同年的GDP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只有101.8和105.7,说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价格指数不对。究其原因,应是1991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错误,而且是登录错误。我们用1991年的GDP价格指数代替固定资本形成总

20、额价格指数倒推出1991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再用上年为100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计算后续各年的指数。湖南省的情况与安徽类似,其1990年的价格指数达162.4,明显太大,导致后续各年的缩减指数明显偏大。如2007年的缩减指数达6.89,比其他省份大很多。将1990年的价格指数按GDP指数代替,则后续各年的缩减指数较为可信,如2007年的缩减指数为4.74,与其他各省比较接近。辽宁1993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价格指数为144.8,明显偏大,内蒙古1996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价格指数仅为83.7,明显偏小,所以将它们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计算后续的缩减指数。重庆直辖市成立于1997年

21、,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四川省的资本形成包括了重庆市,近几年四川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不包括重庆市,所以重庆市1978-1994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可由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四川省的数据减去四川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得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则用GDP缩减指数代替。1995-2004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指数可从历史资料1996-2002和历史资料1952-2004中得到。2005-2008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重庆统计年鉴可得,价格指数则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1978-1992年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和仅为全国的72.5%92.5%,许多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2、与当年的GDP之比)明显偏低,且各省区之间固定资本形成率相差悬殊,如1978年上海该比率只有11.6%,海南只有13.4%,而宁夏达61.2%,青海达57.3%;19781991年各省该比率的最低值都在20%以下,1992年的最低值为21.6%,而1978-1992年全国的该比率都在25.9%31.6%之间。因而可以认为,这些固定资本形成率低的省区,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比实际偏低。实际计算表明,直接采用前面所得的各省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及其缩减指数估算资本存量,会出现各省区的资本存量之和比全国的资本存量低很多,且各省区之间的资本产出比相差悬殊的情况,估算的资本存量会不够准确。所以本文将1978-1

23、992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偏低省区的数据适当提高,具体方法为:如果某省区某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率低于全国同年水平,将其加上其与全国之差的1/2。修正过的各省区固定资本形成率与全国水平相差较小,再根据修正的固定资本形成率计算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9932002年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和与全国相差较小,且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率的最低值都在25%以上,与全国水平相差较小,不予修正。2003年后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之和开始明显大于全国,特别是2007和2008年各省区之和分别为全国的1.23和1.29倍,许多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率明显偏高,因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比实际偏高。所以本文将20032008年固

24、定资本形成总额偏高省区的数据适当降低,具体方法为:如果某省区某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率高于全国同年水平,将其减去其与全国之差的1/2,再根据修正的固定资本形成率计算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另外,19791984年上海的GDP价格指数错误,除1980年外,各年均小于100,1984年的缩减指数仅为0.904,与上海的其它价格指数或与其它省区的GDP价格指数相比明显太低,致使后续各年的缩减指数偏低,1978年价的GDP偏大,资本产出比偏小。所以将1978-1984年的GDP缩减指数用固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代替,再由后续各年的GDP价格指数推算相应的缩减指数。三、关于折旧率的确定折旧率也是影响资本存量估算结果的

25、一个重要因素。张军等、单豪杰用的方法都是通过将资本分类,利用残值率和寿命期分别估计各类资本品的折旧率,然后加权平均得到总资本的折旧率,这也是近年来大多数研究所用的方法。但在投资分类和寿命期设定上,各个研究又有所不同。在统计年鉴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通常被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三个部分。单豪杰将“其他费用”看作是依附在建筑和机器设备上的,将其它费用归并到建筑和机器设备上,在建筑安装工程寿命年限38年和机器设备寿命年限16年的假定下,分别估算出建筑的折旧率为8.12%,设备的折旧率为17.08%,根据年鉴提供的二者之间的平均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每年的折旧率为10.96%。张军等

26、假定建筑和设备的平均寿命期分别是45年和20年,其他类型的投资假定为25年,从而得出折旧率分别为6.9%、14.9%和12.1%,并计算了1952-2000年三类资本品在总固定资产中的平均比重,即建筑安装工程63%、设备工器具购置29%、其他费用8%,在这个权重基础上得出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经济折旧率是9.6%。本文认为,上述研究存在两个问题:(1)是根据统计年鉴提供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每类投资的平均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折旧率。在求全部存量资本的折旧率时,应是根据存量资本中每类资本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而不是根据投资中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由于建筑安装的折旧率较小,所以对建筑安装类

27、,存量资本中的比重大于投资中的比重;而对机器设备类,则是存量资本中的比重小于投资中的比重。因此,根据投资中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估算折旧率存在较大误差。(2)是将各个省区取相同的折旧率。张军等也指出:“我们的这一做法确实忽略了各省因为三类资产比重不同而总体折旧率不同的可能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如下改进方法:首先与白重恩等作同样的假设,即假设在各省区每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与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所占比例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相对比例完全相同,并将其它费用归并到建筑和机器设备上5。从历年各省的统计年鉴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我们可以获得绝大多数省区1990年后或198

28、5年后的固定资产投资按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细分的数据,根据历年各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序列(对部分缺少数据的年份和省区则用全国的数据代替),将历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解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两部分。只要再估算出两类资本的基期存量、设定两类资本的折旧率,就可以分别用式(1)估算建筑安装类和机器设备类的资本存量序列,相加后得到总的资本存量序列。关于两类资本的寿命期和折旧率的设定,各个研究有所不同。张军等假定的建筑和设备的平均寿命期最长,分别是45年和20年,白重恩等假定的平均寿命期最短,分别为38年和12年。孙琳琳和任若恩、黄勇峰等设定建

29、筑和设备的寿命年限分别为40年和16 年6 7。通过比较这几项研究,我们认为确定建筑安装类和机器设备类资本的平均寿命年限分别为40年和16年比较合理,这时两种资本的折旧率分别为7.73%和18.22%。四、基期资本存量的估算已有研究对基年的选择一般为1952年或1978年,本文选择的基年是1978年。对基期资本存量的估算,各个研究的差异很大。张军等用1952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除以10%估算基期1952年的全国及各省区市的资本存量。单豪杰采用各省1953年的实际资本形成总额比上平均折旧率10.96%与19531957年间投资增长率的平均值之和来估算各省1952年的资本存量。该方法与Hall a

30、nd Jones (1999)的方法类似,但其分子用1953年的资本形成总额而不是1952年的。徐现祥等采用式估计基期1978年各省区分产业的资本存量,其中、和分别是i省区1978年的资本存量、投资和1978-2002年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式中的0.03是假设的资本折旧率3%8。郑京海等先估算出基准年1978年全国的初始资本存量,再根据各省区的GDP比重确定资本存量 4,该方法相当于假设各省区有相同的资本产出比。可以看出,张军等、单豪杰、徐现祥等都是用基期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除以某个具体数值作为基期资本存量,但由于所用的除数各不相同,使得估算的基期资本存量相差悬殊,如张军等估算的1952年青海省

31、和福建省的资本存量分别是单豪杰的5.89倍和5.52倍。实际上,由于多数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时间序列波动很大,基期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以及某段时间的增长速度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会造成估算结果不准确。如根据张军等估算的资本存量,可得1952年贵州的资本产出比仅为0.36,而甘肃达3.62,是贵州的10倍;根据单豪杰估算的资本存量,可得1952年贵州的资本产出比仅为0.099,而甘肃为1.228,是贵州的12.4倍;根据徐现祥等估算的资本存量,可得1978年安徽的资本产出比仅为1.056,而青海达5.534,是安徽的5.24倍。资本产出比如此大的差距,与郑京海等的各省区资本产出比相同的假设形成了极

32、大反差。实际上,各省区的资本产出比不会相同,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多的省份之间差距应该较小。以上分析说明,仅根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估算基期资本存量,结果会很不准确。由于资本产出比在短期内的变化应该较小,所以根据各省区资本产出比的变化规律确定其基期资本存量,结果会准确得多。本文的方法是:取1978年的资本存量使该年的资本产出比与未来3-5年的资本产出比的平均值相等,以此来估算基期各省区的资本存量。对大部分省区,资本产出比较为平稳,取3年或5年平均的结果差距很小,但对有些省区,差距很大,在确定平均年数时,可适当结合定性分析,也即结合资本产出比的变化趋势,并使该省1978年

33、的资本产出比与其它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省区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小。比如,云南省的资本产出比在1979年以后呈较快的下降趋势,若取1978年的资本存量使该年的资本产出比与未来3年的资本产出比的平均值相等,则资本产出比从1979年最高的2.26下降到1990年的1.59,下降很快;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广西、贵州同一时期的资本产出比的最高值分别为1.62和1.70,要小得多且变动较小。所以对云南省,取1978年的资本存量使该年的资本产出比与未来5年的资本产出比的平均值相等较为合适,这时1979年的资本产出比为1.99(见图1)。再如,青海省1979-1995年的资本产出比呈较快的下降趋势,且比其他省区偏

34、高,而1979年的资本产出比又异常偏高,所以取1978年的资本存量使该年的资本产出比与1980-1983年4年的资本产出比的平均值相等,能使其资本产出比降低一些。图1 两种平均方式下云南省的资本产出比图五、估算结果与分析表1给出了用上文讨论后确定的方法计算的中国各省区及全国的资本存量和资本产出比。总的来说,各省区资本存量合计数与按照全国数据估算的全国资本存量差异不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省区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合计数与全国数存在差异(虽然本文对此进行了修正,但差异没有完全消除)。在19782008年间,各省区的资本存量都呈现快速增长,最慢的青海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超过8%,最快的浙江、福建、广东、

35、内蒙古、江苏、西藏的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3.6%以上。表 1 代表性年份的省际资本存量及资本产出比(1978年价格) 限于篇幅,在文中仅给出若干代表性年份的数据,读者如有需要,可以向作者索要全部估算结果以及各省区历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缩减指数。资本存量(亿元)资本产出比197819851992199820032008197819851992199820032008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7713432515191355137290447322145145851413542351852192521

36、1924108281761308.31451504938733622655152981965722364896457043782981892587104934003725701974821151514822221.426320370641617915209454884131073437878105917699435874234451468986768668137632514935699726341136.851634393104357173410632368742802203678114702664435825851355127588134262057177812233744678375745

37、210243485991.8953607153167713282418664194130415403231133622824166817450092198232016066500364632162161715611515481552382783514192011806118330131011804665370682762702482872203205417470611629497384485509034411336685856090437914168266591032007475152026633883681234752560320141.631.621.781.721.571.551.671

38、.661.641.291.171.271.281.621.571.441.231.491.361.571.461.601.521.631.881.251.792.323.222.921.871.711.701.591.751.541.401.541.741.591.301.161.201.231.511.501.391.211.431.361.531.451.651.441.531.641.481.681.922.772.491.902.082.181.521.831.951.541.612.011.611.491.441.541.261.461.551.551.411.551.221.411

39、.771.581.631.661.652.101.831.762.502.452.032.432.171.741.461.971.671.572.021.911.631.671.671.571.631.651.561.661.541.431.502.641.691.841.651.882.351.841.702.492.312.432.312.151.951.532.131.681.722.031.761.801.851.761.781.881.851.771.971.771.561.662.472.252.172.072.132.912.102.082.972.622.632.152.092

40、.131.772.692.012.122.121.681.841.941.962.092.211.952.182.031.981.632.062.372.502.352.162.353.152.252.392.902.892.63合计5392100761998944219790421.551.481.601.731.892.04全国6139110412056842722729651.681.571.611.802.032.23注:表中资本产出比的合计数为各省1978年价的资本存量合计数与各省1978年价的GDP合计数之比。从资本产出比的变动情况看,大部分省区与全国的情况相似,资本产出比在197

41、8-1993年间变动较小,1993-2008年则呈现平稳较快增长。这是因为1993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属于资本投入推动型增长模式,资本增长很快,资本产出比也有较快增长。但有部分省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如北京、上海、天津、海南都在1998年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或许是由于这三个直辖市已经进入了经济较为发达的阶段 计量经济学家Kuznets详尽分析了美、日、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历年的经济增长的有关资料,数据分析表明,资本产出比在长期有缓慢下降的趋势9。,而海南则是在1988年建省、设立经济特区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建设初期产出效率较低,

42、带来了19921996年间资本产出比快速增长至较高水平,于1997年后缓慢下降。西藏在初期以自然农业为主,资本投入很少,资本产出比很低,改革开放后,逐步加快投入力度,发展第二、三产业,但产出效率很低,所以资本产出比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部分省区之间资本产出比的差异不大,各省区的差异也基本合理。几个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如: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的资本产出比较低,说明这些省区的产出效率较高。而几个较为落后且环境较差省区,如: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甘肃、重庆、海南、云南、四川的资本产出比较高,产出效率较差。其中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的资本产出比在80年代及90年代前

43、期有较大的下降,后又较快增长。这些省区环境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环境条件逐步改善,产出效率提高,资本产出比下降,90年代后期开始加大了投资开发力度,资本产出比又较快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它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相比,北京、天津的资本产出比有点偏高。可能由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的中心,这些方面投入的比例较大,而对GDP的直接贡献较小,导致资本产出比偏高。但天津为什么偏高,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些省区由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缩减指数与GDP缩减指数的差异较大,按1978年价计算的资本产出比与按当年价计算的资本产出比相差较大。如上海按1978年价计算的资本产出比较小,但按当年价计算时较大。这是由于上海

44、的GDP缩减指数偏小,导致1978年价的GDP偏大,但不会影响资本存量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相反,内蒙古按1978年价计算的资本产出比较大,按当年价计算时要小得多。这实际上提醒我们,在进行与资本存量相关的研究或其它类似的研究时,选择不同的基年价格所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六、结束语本文对各类统计资料中与估算各省区资本存量相关的大量基础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筛选,坚持以相关的统计数据为基本依据,又结合对资本产出比的分析,根据资本产出比相对比较稳定的原理,对引起资本产出比异常变化的相关数据进行适当修正、对基期资本存量进行估计。根据所估算的资本存量计算的各省区的资本产出比差异较为合理、变化较为稳定,因

45、而所估算的资本存量是可信的、比较准确的。参考文献1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2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1952-2006年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0):17-313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12):55-654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2):263-2965 白重恩、谢长泰、钱颖一中国的资本回报率A比较C,中信出版社,2007(28):9-156 Sun Lin lin and Ruoen Ren,“Estimates of Capital Input Index by Industrie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801999)”, the paper prepar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Productivity among Pan-Pacific Countries (Asian Countries)-ICPA Project, No 5,2003.7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