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模型.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506574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模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模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模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模型.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业公司不该有雇不起的人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模型作者:张皓凡一、前言首先要界定一点,我们接下来探讨的是创业公司的人才范畴,而不是成熟企业的用人策略。因为这两者的用人逻辑和薪酬体系是完全不同的。 在通常的印象中,大公司有更强的实力,所以就应该有更强的给薪能力,雇得起更贵的人才。而创业公司钱少资源少实力弱,因此只能用更便宜的价格来将就着招人。 我如果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请各位喷子们先按捺一下蠢蠢欲喷的激情,看看我是如何把这个“天大的错误”给自圆其说的。 下面的文字会是一系列基于逻辑的演绎和思辨,当中穿插案例和故事。我来挖一个大坑吧,看有多少人会跳下来。 二、开篇去年 10 月业界发生了两起重量级的人

2、员变动,一个是前 Uber 中国区高级副总裁柳甄 加盟了今日头条,具体分管领域和 Title 不详;另一个是小米副总裁陈彤 ,江湖人称“老沉”,加入一点资讯任总裁。 我们来猜测一下柳甄有可能在今日头条负责什么。据坊间消息,头条的最新估值已经到了 120 亿美元,谋求上市应该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另外,头条今明两年的战略重点会是商业化和海外拓展。柳甄是标准的海外背景,加入 Uber 之前,在硅谷做了将近十年的律师,服务对象以高科技公司为主,因此,投融资、高层人脉、海外视野是她的核心价值,商业化显然不是柳甄的强项。于是,我们估计柳甄的分管领域很有可能和海外扩张、战略公关、上市运作等相关。 张一鸣对

3、于柳甄的人才估值模型这样看来就比较清晰了,头条接下来想做的三件大事:资本运作、海外市场、商业化,柳甄至少在前两项上是有明确优势的,再加上柳氏姐妹在业界的明星和品牌效应,吸引进来至少是稳赚不赔的事情,张一鸣在人才上绝对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至于柳甄,从 Uber 出局,创业这把瘾肯定是还没过够,国内有此体量,并有明确上升空间的,屈指可数的也就那么几家,头条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上市前景清晰,大幅变现可期,张一鸣的野心和格局都够,人才观也比较超前,头条再上一个台阶也是相对的大概率事件。所以我都可以做进一步的演绎柳甄的 Package 中,现金部分可能不会太高,超不超得过300W 人民币也许都是个问题,但

4、股权期权部分一定是相当丰厚的,如果上市变现,千万美元级别的收益可能仅仅是个基本的估计。 无独有偶,作为直接的竞争对手,看到今日头条有这样的手笔,一点资讯自然不甘寂寞,几乎隔了不到一个礼拜,就爆出了陈彤加盟的新闻。在个性化新闻推荐这个领域,一点资讯一直都是追赶者的姿态,各项核心数据上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纯粹拼算法,想要弯道超车的胜算不大,所以就想另辟蹊径,祭出了人工+算法 的策略,这点在陈彤的入职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陈彤是互联网新闻圈的老炮儿,对于内容的把控以及业内的资源绝对是教父级的人物,当初加盟小米,我就没看明白是个什么情况,这次回归内容赛道,也算是适得其所。只不过移动互联网的内容江湖早已

5、不是当年的那个江湖,陈彤担任的也仅仅是个总裁,上面还有个 CEO 李亚和董事长刘爽,典型的二把手位置,“老沉”这把曾经新浪镇宅的老枪,还能舞得出多大的枪花,我个人持中性略偏悲观的预期。 一点资讯对于陈彤的人才估值逻辑也许是这样的:拼算法肯定拼不过今日头条,试试人工+算法看看是否能够搞出点差异化来,陈彤是“人工内容”时代硕果仅存的几位大佬之一,小米又是一点资讯的第二大股东,各方面来讲都是顺理成章。至于陈彤本人,江湖上早已经是功成名就,在小米的两年我估计是没找到什么感觉,这次回到自己擅长且熟悉的领域,也不失为一种可进可退的选择,再上层楼也许希望不大,但职业幸福感应该是有所增加的。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

6、,我们就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对于两位重量级成员的加盟的前因后果做了一个大致的揣测,这背后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对于人才都有着明确的估值逻辑。客观地评判人才的价值对于所有创业团队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课题,在此构建合理的价值取向与估值体系是极其必要并有现实意义的。 三、创业公司对于人才估值的几个误区1、 人才估值是人才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而不是人才的成本。创始人在引进核心人才时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把人才的成本当做价值。本质上你谋求的是这个人能够给你创造什么价值,而不是你要支付给他多少钱。就像在股市中,老手一般都知道越便宜的股票看似便宜,但却是没有什么上涨可能的,反而是那些贵的股票,你越觉得它贵,越不敢买,它

7、越涨。投资人在计算一家企业的估值时,更在意的是未来上升的空间如何,眼睛紧盯着的是预期和现有估值之间的价值差异,至于对于现有估值的推敲,更多的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2、 即使谈到人才的成本,隐性成本也许要远高过显性成本(工资和奖金)。看一个简单的场景吧。场景 1:你的公司面临下一轮融资,核心估值逻辑是大客户交易额的提升,经过分析,新增大客户资源是达成短期目标的主要手段。两个候选人,一个 50 万年薪,客户资源相对薄弱且间接,但价值观、潜力、融入感要好一些;一个年薪 100 万,大客户资源可以直接落地,但未来潜力有限,个人调性和公司也有冲突。在这个案例中,成本的判断有三个层面,一、50 万年薪的差

8、距是最直接的显性成本差异,你要不要承担这样的成本以及相应带来的风险;二、短期来看,第二个候选人显然对于融资目标的达成有着更直接的意义,如果录用了第一个候选人而导致企业估值目标无法实现,这中间的差异可能就是数千万美元,这是典型的隐性成本。至于因为核心数据无法达标而造成错过融资窗口,就更难衡量隐性成本的价值了;三、第一个候选人在软性上更契合企业,由此带来的管理成本和风险要小于第二个候选人,这也是要考虑的隐性成本之一。 因此在这样的错综复杂的成本计算下,你会选择哪个? 人才的隐性成本还会包括很多:沟通成本、团队成本、态度成本、管理成本、道德成本等等,这些成本不像支出的工资、福利和奖金,都很难量化,不

9、会体现在你的财务报表中,但最终都会通过你的事情是否可以办成,你的目标是否可以实现上显现出来。正因为很难量化,所以当很多公司做败了后,你让创始人总结原因,很多人其实说不出来,只能是模糊地归结为团队不给力,但为什么不给力,并没有明确的结论。这其实就是人才的估值逻辑出了问题,这方面出了问题是典型的慢性病,通常会杀人于无形,治疗起来也就没那么容易。 3、 候选人的现有薪资不是你建立人才估值模型的主要因素。我们试想一个极端的场景,你有一个项目交给一个不要工资的人操作,你貌似省钱了,结果项目做砸了,你赔了钱;另一个人要你30K 一个月,把项目做成了。你会选哪个?在这个极端化的案例中,选择自然是简单的,但为

10、什么在实际的操作中,总会有人屡屡犯相同的错误捡便宜的。HR 犯这样的错误还可以理解,毕竟是成本中心嘛,但如果老板也犯同样的错误,问题就太大了。于是我想核心点可能并不在于人才管你要多少钱,而是他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大多数的决策者在结果无法预知和掌控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收益无法预估时,通常的本能就是降低成本,但这和饮鸩止渴又有什么不同呢?就像现在很多猎头公司,雇用的都是极便宜的小白,结果人均产能超不过 20 万一年,你说老板是赚了还是赔了?和候选人砍价,消减成本,是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事情,而管理一群牛人,并让他们都能产生价值,无疑是更困难的事情,对于创始人有更全面的要求。我想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有这样

11、的魄力和能力吧。 4、 横向薪资平衡让无数创业公司的人才估值体系惨不忍睹。在无数的案例中,我们都看到这样的状况:这个人能力和我现有的团队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怎么要 15K 啊,我现在的人最多也就是10K;这个人虽然能力还挺强,但也没到值 30 万的地步吧,我现在的人虽然不如他,但薪资可比他要低得多啊;这个 VP 候选人要 60万,我现有的几个 VP 最高的只有 40 万,他一旦来了,我给原来的那几个是涨还是不涨啊,不涨的话他们反弹怎么办?涨的话公司的成本根本支撑不住啊。 于是在这样一波又一波的博弈和平衡中,牛人始终进不来,公司的人才结构也就始终得不到升级。 5、 在创业公司核心人才引进个案中,

12、市场薪资数据对标其实是个伪命题。你说在今日头条吸引柳甄的过程中,应该对标什么职位?是 BAT 的副总裁们,还是外企的高管。市场薪酬水准是一个共性的范畴,中间还会因为统计口径的设定带有片面的倾向。而创业公司的核心人才使用通常都是极其个性化的,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千差万别,促成价值达成的体系和文化也是各有特点,于是人才在企业中价值输出的路径就会带有极强的互动与动态的特点,很难用一套统计学数据就给框定了。四、创业公司使用人才估值模型的几个场景假设 A 比 B 贵一倍,但 A 对于公司战略相关度和贡献度是 80%,B为 40%,A 不好管,和公司的价值观契合度不高,是典型的高绩效人才,B 则反之,有高潜的

13、特质。如果你是老板,你会用哪个? 激进一点的也许会选 A,保守一点的选 B。但选择的标准是什么?难道仅凭创始人的激进或是保守吗?我想让决策者举棋不定的可能有几个因素:1、 我无法准确判断 A 和 B 能给公司带来多大价值;2、 A 也许和短期目标更契合,但这种契合是否值得我付出多一倍的薪资;3、 A 不好管,价值观也不正,负面作用怎么管控,影响整体团队怎么办;4、 相对于带来价值的模糊性,付出的人才成本是更直观的东西,于是在这种思考下,决策者才会采取偏保守的策略,在以退为进的心态下倾向于选择 B。 但是还有几个其他的因素是创始人经常忽略的:1、 你的战略目标清晰没有,是否清晰到你可以明确判断什

14、么样的人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2、 战略目标,比如投资人跟你说了,每日订单达到 5000,就可以给你 1 亿的估值和 2000 万的 A 轮投资,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是否非常清楚了,如果你不清楚,这时贸然搭建团队,我想无论哪个候选人,你都不可能清晰地判断他是否有价值吧;3、 这个目标对于公司的意义有多大,你的决心有多大,如果在上述例子中,那就是个至少值 2000 万的目标,这时你才可以判断为了某个关键人才付出 100 万是否值得,你才不会纠结于到底是 50 万还是60 万雇这个人;4、 所有一切在用人上举棋不定的老板们,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没有真正想清楚,和他遇到什么样的人才和人才要多少价格没有

15、绝对的关系;5、 因此所谓这个人太贵了,所以我们用不起是一句丝毫没有诚意的借口。正确的理由应该是:以这个人暂时的成本,我的平台无法提供让他发挥更大价值的空间,所以我用不上他。套用柳甄的例子,如果加入一家只有几十人规模的早期公司,她确实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她的价格就显得不合理了。但如果可以判断她能够给公司带来的价值为正,那么把她请来就是赚钱的买卖,即使借钱把她请来也是值得的。因此本质上讲,招人这个事情和用得起用不起没有绝对的关系。 场景 2:我是该请个资深的 HRD,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HRM,还是找个小主管就行了。相似的场景还有,我这个阶段该找个 CTO,技术总监,还是找个技术经理就行了。市场、销

16、售、财务、运营、产品等职能领域,这种例子是普遍存在的。 你说你一个 20 人规模的初创公司,找个资深的 HRD 能够带来什么,几乎无论这个 HRD 管你要多少钱,对他对你,这都是赔本的买卖。除非这个 HRD 是你的联创或合伙人的角色,奔着理想和情怀来的,不在意一时的短期收益,肯撅着屁股从算社保算公积金等最基础的领域白手起家,帮你搭建整体架构。但这样的人只能是你的创业伙伴,从公开市场招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最近就有一个实际发生的案例,一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明星公司,只有 100 多人,楞是请了一个百万年薪的 CHO,之前是数千人规模公司的 HRVP,手下的 HR 团队都快赶上整个公司的人员规模了

17、。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说无论是这家公司的老大,还是这个 HR 本人,都没想清楚。结果去了没一个月,就是各种不适应,你说这是请得起请不起的问题吗?是钱的问题吗?两个都没想明白的糊涂蛋子碰一块儿去了。 场景 3:这人要 60 万,可我现在的核心团队最多的才拿30 万,该怎么破?前段时间遇到一个真实案例,一家 A 轮公司想引进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成色极佳,外面有很多公司觊觎。老板冲动之下,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许了 5%的股权和将近 70 万的年薪。回来之后有点含糊,因为她的两个核心团队成员收入不过 30 万,股权不超过 1%。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以传统的团队平衡和薪资对等原则来看,几乎是无法继续谈下去的。

18、但问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在合理的人才估值模型之下,也还是可以解决的。道理很简单,你拿得多,就必须干出相应的业绩,如果没有做出成绩,对不起,你要么降薪,要么走人。对于老团队也是一样,外面来的人是拿得多,但如果你可以有相应的承担,也可以拿这么多钱,如果不能把担子挑起来,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里的估值模型的核心还是人才的增值,而不仅仅是聚焦在成本上那么简单。 当然,这是个特例,多数情况下,后来的人现金部分会比较高,但早期团队的期权股权是会高很多的。一个简单的比例,创业公司头 5 个人,是百分位的权益,头 50 人,就是千分位,到 500 人,可能连万分位都没有了。长短期激励的配比,也是解决先来

19、和后进团队的平衡的方法之一。 场景 4:这人谈着很不错,但来了会怎样,我还真是没底,到底该不该用呢?无数的老板在遇到这种场景时,是谈了一轮又一轮,找朋友看,找投资人看,找团队看,但就是拿不定主意。 我说一下我的体会吧,在帮客户找了这十年的人,我自己招人那就更是超过 20 年了,但这几千上万人谈下来,我对自己对于人的判断反而越来越没有信心了。每年大把的人谈下来,总会有一些当初看着不怎么样的,后来干的相当不错,也还会有一些你面试时很看好的候选人,入职后干的是一塌糊涂。当然,这样的终归是小部分。但正是这样的小概率,催生了我的另一种人才使用观。那就是只要大面上过得去的,就先过来用,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考核,快速上位,快速考核,快速迭代。这其实和互联网公司提倡的产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是一脉相承的。互联网公司在产品开发中之所以摒弃了原来传统软件公司所采用的长周期开发,先市场调研,再内部测试的方法,就是因为无论你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