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情况汇报.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63095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情况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情况汇报.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湟中县推荐我县第一人民医院为全面提升县级综合医院能力候选单位单行材料市卫计委:一、基本情况(一)全县基本情况。湟中县位于西宁市西部,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蒙古族等,县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公里。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辖镇乡1个街道办事处、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全县现有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家,有县级医院家,疾控中心、妇保中心、卫生监督所各一家,中心卫生院所,一般卫生院9所;现有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高级人、中级人、助理级人,员级人;有标准化村卫生室所、村医务人员人。我县新农合基金从2011年开始

2、超过100%年度使用率,2013年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9.4%。(二)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基本情况。县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于1950年,编制床位360张,实际开放床位350张,现有职工331人(在编111人、同工同酬89人、临聘131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 45人。拥有CT、DR、C臂机、腹腔镜、电子胃肠镜、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开设有心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骨科、神经科、妇科产科、儿科、急诊科、感染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等23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县第一人民医院承担了区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疑难病人诊治任务,我县常见病,多发病,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胆囊炎、慢性阻塞性肺疾

3、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赛、下肢静脉曲张、肺心病、冠心病、孕产妇分娩、子宫肌瘤,盆腔炎、阴道炎、卵巢囊肿,胃十二指肠溃疡、乳腺肿瘤、病毒性肝炎等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政府对医院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程度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在人才培养、设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医院发展充满活力。医院通过开展医院管理年、三好一满意、临床路径、优质护理工程、十五项便民惠民措施、先住院后结算及医院等级复审等活动,拓展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水平。2013年9月30日,建筑面积9136,建设专项资金1980万元的住院急救医技楼投入使用。内设手术室、供应室、普外科、骨科、神经科、妇科、急诊

4、和ICU等科室,医院新增科室6个。住院急救医技楼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就医条件,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医院门诊人次70547人次,住院8639人次,手术1568人次,平均住院天数9天,床位使用率129.7%,业务收入5156万元,患者满意度96.5%。2014年上半年门诊量38826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1%,住院5487人次,同步增长21.6%,手术807人次,同步增长3%,业务收入3617万元,同步增长28.7%;基本药物636种,配备率达75.62%,品种使用率达69.34%,基药费用比例48%。从2012年8月28日起,县第一人民医院率先推进“先住院、后结算”即病人住院

5、不用先交押金,待出院时结算付费的新医疗服务模式,截止2014年6月底垫付共计11547人,垫付金额4428.3万元,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方便了广大的患者。2012年12月1日,县第一人民医院又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截至目前已享受大病医疗保险的患者194人,报销金额83万元。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8%,门诊平均费用97.3元,药品整体降价幅度达35%,床位使用率84.6%,患者满意度为96.4%。医院服务人次持续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二、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内部管理随着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政府财政的保障性投入,使得医院逐步回归

6、公益性。三年来,县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在人力资源管理、人事分配制度、绩效考核机制、内部收入分配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一是推行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县医改工作的总体部署,县第一人民医院全面实施了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因需设岗、合理设置”的原则,制定了医院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编制要求,科学合理的设置了医院岗位。二是实行月综合目标考核,逐步向岗位管理迈进。建立了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人次和病人满意度考核为主的绩效管理体系。一直以来,医院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复

7、杂程度等不同情况,恰当的拉开分配档次,坚持向高风险、关键岗位、优秀人才、临床一线倾斜的分配原则,将内部收入分配机制更加精细化,逐步将考核指标分解、量化考评到人方向迈进,医院正在不断完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激励医务人员的奖励机制。三是完善院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利用公示栏、电子屏、意见箱、职工大会等途径实现了院务公开,确立了院办负责向社会公开、工会负责向院内公开、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向病人公开的工作机制。加大民主监督管理力度,凡涉及医院发展、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开支、重大工程、重要人事变动都由院党支部、院务会、药事会和职代会讨论,做到了民主决策、阳光操作。四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通过深入开

8、展医改“回头看”、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优质护理、“三好一满意”、医院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和准备二甲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完善了各类医护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了医疗技术和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五是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强化经费预算和收支管理,2013年6月县第一人民医院全面推行成本核算和控制,进一步健全费用审核制度,加强经济运行和成本绩效分析,提高了医院资源利用效率,目前该项工作在卫生部专家的指导下正在稳步推进, 2013年度收支情况说明(一)、财政补偿情况如下:1、 在职人员经费补偿合计:.8元2、 退休人员经费补偿合计:.7元3、 药品零差率补偿合计:

9、元4、 其他公立医院 支出:元5、 其他医疗卫生支出:元财政补偿合计:.5元(二)、2013年医院总收入合计:.99元(三) 、2013年医院总支出合计:元六是推行后勤社会化管理。医院经考察和成本核算,将食堂、保安、洗衣房服务外包。食堂承包者对饭菜价格、质量、服务、卫生等实行承诺制,为患者和广大职工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同保安公司签订合同,聘用保安负责全院安全保卫值班工作。全院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安装了监控视频,强化了医院安全保卫工作。七是县域内建立医联体医疗新模式。根据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牵头下发医联体实施方案,2013年9月成立了以县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以上新庄镇、田家寨镇、西堡镇、土门关乡、甘

10、河滩镇、群加乡6所(中心)卫生院为成员的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联合体。通过医联体共建,推动县域医疗资源的纵向、横向流动,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治、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模式,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人才培养和柔性流动的新型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三、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医患关系一是积极落实便民惠民各项措施。制定并落实了十五项便民惠民措施。开展了无假日门诊服务,鼓励专家节假日坐诊,公布预约就诊电话,对需要就诊的患者进行预约登记;优化服务流程,设立了门诊服务咨询台,增加导诊护士,主动帮助患者合理选择就诊科室和医生,提高就诊效率;实行门诊病历“一本通”和医学检验、

11、影像检查结果互认。二是完善医疗保障支付方式。积极与社保部门协调优化流程、简化手续,严格执行住院患者出院时医药费用及时结报,实行医疗救助“关口前移”, 2012年8月28日起,县第一人民医院率先推行“先住院、后结算” 即病人住院不用先交押金,待出院时结算付费的新医疗服务模式.三是全面优化就医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了医院软硬件环境。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运行了电子处方、电子病历、LIS和PACS系统。开通了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省红十字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 2013年9月30日经过近3年建设的住院急救医技楼项目彻底竣工投入使用,大楼开设有急救中心、妇科、产科、普外科、骨科、神经科

12、、五官科、ICU病房、消毒供应中心、净化手术室等科室,这将对医院的规模领域、环境设施及服务能力都将带很大的拓展和提高。四是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利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邀请省级医院专家来院开展教学查房、技术指导、学术讲座等交流活动,先后派出技术骨干分赴沈阳、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兰州等省内外医院进修深造,带回了新技术和新知识,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先后开设了儿科、脑外科、将大内科分设为心内科、呼吸内科和综合内科,将妇产科分设为妇科和产科,填补了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学科空白。先后开展了脑外、颅内血肿清除术、脑瘤切除术、高难度脊椎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腹

13、腔镜下胆囊微创切除术、中毒病血液灌流治疗、肠镜等多项新业务,不仅提升了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而且方便了广大患者就近就医,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五是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高度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反腐倡廉和反商业贿赂警示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高度注重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先后举办“为自己工作”、“中层干部管理”、“做最有用的好员工”等系列专题讲座。全院开展了评选“医院之星”、“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先进工作者等活动。激励广大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为广大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同时完善了医疗纠纷投

14、诉机制,加大了对不良行医行为监管和惩戒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事件,树立了行业新风。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优势资源互补,完善帮扶机制建立完善了危重病例、重大疑难病例转诊工作机制,与省级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2008年-2012年同沈阳军区202医院建立了对口友好帮扶关系,自2008年8月帮扶至今,该院已经派驻4批医疗队到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免费接受了县第一人民医院12名业务骨干到该院进修。2013年上半年县第一人民医院又选派普外、影像、检验、护理专业5名业务骨干前往该院进修学习。2013年8月初又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建立了医疗对口帮扶关系,该院选派了骨科、普外、ICU专业的

15、3位专家来县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对口帮扶。另外,同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也建立了医疗对口帮扶关系,该院选派了儿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的3名专家,来院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建立与基层卫生院分工协作机制,加强了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帮扶指导和人员培训,签署了双向转诊协议,自2013年10月1日实行分级诊疗制度以来,向上级医院转诊患者2316人次、向上转诊率为4.5%,向基层卫生院转往基本治愈的患者125人次。五、亮点工作显成效(一)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对医院使用的58种抗生素中价格高、用量大的32种非基本药物抗生素品种分两次进行了清退;每月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

16、项点评;通过活动的扎实开展,县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断趋于合理,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目前院内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比例控制在31.03%,门诊病人控制在9.6 %。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配备使用,通过严格控制与积极落实相关制度,基本药物配备品种636种,配备率达75.62%,品种使用率达69.34%,基药费用48%。从2011年12月1日起取消药品加成,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一般医用耗材“零”差价销售,政府以年度一次性补贴方式为主,2012年政府一次性补贴金额为314.11万元,2013年部分资金到位。(二)深入实行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格,全方位落实政策。20

17、12年8月份实行公立医院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格的通知,县第一人民医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实行该制度,按照给制度“总量控制、调整结构”的要求,适当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检验价格,可以通过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对于未调整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仍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规范了医疗收费行为,落实价格公示和“一日清单”制度,未擅自设立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自行提高服务收费标准、分解项目收费及超范围收取特殊卫生材料费。医院内部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定了15个病种纳

18、入临床路径管理,2011年活动开展以来入径病例共7816例,入径率86.3%,合格率达90%,优秀率达51.2%。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病人平均住院日缩短了0.3天,平均住院费用减少了800余元。(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县第一人民医院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大力投入,抽调护理技术骨干,全面培训。先后在各病区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率达100%。活动的开展,使县第一人民医院护理质量发生明显变化,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6%,医患矛盾明显减少,为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拓宽服务范围,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开设了儿科、脑外科等新科室,填补了我县的医疗

19、学科空白。县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自建科以来行手术治疗患者221余人次,平均费用为1.5-2万元,近两年来因经济困难,从省级医院转到县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和住院治疗患者161余人次,由于花费少、疗效好,赢得了社会及病人好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政府对医院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程度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在人才培养、设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全方位支持医院,使医院发展充满活力,令人振奋。政府的大量投入通过医院这个平台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目前全院各项业务指标明显上升。六、主要存在问题(一)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医院现有编制床位360张,根据二级甲等医院职工与床位之

20、比1:1.3计算(标准1:1.3-1.4),应有医务人员468-504人,县第一人民医院目前专业技术人员为307人。另外,去年同期医院日均住院患者180人次左右,随着住院急救医技楼的投入使用,目前医院住院患者已达330人次,且呈现增长趋势,临床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加大了医疗风险,建议上级部门尽快为县第一人民医院补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二)资金短缺,发展艰难新住院急救医技楼中洁净手术室、供应室的建设,以及新科室医疗器械、办公用品的购置等垫付资金2000多万,其他药品及设备负债1910万元。目前医院资金短缺,发展艰难,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医院办公经费的补偿,回归医院公益性。湟中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9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