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特色学科.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63043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大学特色学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北大学特色学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大学特色学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大学特色学科.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北大学特色学科系列(二)专业四【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文化管理、新闻出版、高校科研机构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字教学与科研、文学批评与创作以及与文化宣传有关的各类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掌握汉语和中外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古今文学历史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与专门训练;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了解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古典文献阅读、检索与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接受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系统教育与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了解本专业相关学

2、科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具有从事专门研究的基本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具体而言,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有关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2、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能准确分析、评论文学作品,能阅读一般的文言文;4、了解语言、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沿,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课程设置】主干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美学、马列文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年度论文、毕业论文及毕业实习。【专业地位】汉语语言文学专业隶属于我校文学院。文学院现有中国

3、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审美文化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美学、宗教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国际教育、艺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在院各类就读学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1000余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陕西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为陕西省特色学科。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发展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电影作品读解为陕西省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

4、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西北大学“211工程”省级建设项目。学院荣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先进集体。【专业发展介绍】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肇端于1902年陕西大学堂所设“中学门”及“西学门”辖属的“文语科”,历经百年,不断壮大。1923年国立西北大学时期,已设立了文学院。1924年,鲁迅先生曾应邀讲学于此。1937年抗战爆发,西北联合大学成立,其文理学院下设国文系。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复名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为学校主要院系之一。1949年后,高等教育实行院系调整,撤消院级建制,遂又改称中文系。1994年,为适应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在原中文系基础上,成立了文学艺术传

5、播学院。2001年,学校恢复原文学院之旧名。 【缘何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从该专业出来的学者和教授不胜枚举,其中有著名学者黎锦熙、罗常培、胡小石、曹靖华、杨晦、罗根泽、高亨、蒋天枢等曾在校执教;张西堂、傅庚生、刘持生、郝御风、宋汉濯、单演义、杨春霖等先生亦长期设帐讲学于此;安旗、马天祥、张华、刘建军、张学仁、雷成德、赵俊贤、薛瑞生、薛迪之、杨昌龙、周健、曹汾、赵俊玠、房日晰、费秉勋、韩理洲、阎琦、雷树田等仍笔耕不辍,新著迭出;王启兴、董乃斌、边兴昌、王富仁、同向荣、张中良、吴予敏、方兢、倪文东、牛宏宝等学者曾在本学科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知名学者何西来、王富仁、薛

6、天纬、党圣元、罗钢、张永清,知名作家雷抒雁、贾平凹、迟子建,知名编剧及导演张子良、黄建新、周友朝、张晓春,知名新闻工作者马利、万武义等均毕业于本学科。本学科被学界和媒体誉为“唐代文学研究重镇”、“作家摇篮”。近五年,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100馀项,出版学术著作60馀部,发表学术论文300馀篇、文艺作品200馀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0馀项。主编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唐代文学研究,出版“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四辑17种。协办陕西诗词、小说评论、美文。毕业生获得的重要荣誉:1. 贾平凹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香港首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

7、说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2. 迟子建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3. 万武义获“韬奋新闻奖”;4. 黄建新执导电影黑炮事件建国大业,多次获得金鸡奖、百花奖及国际大奖5. 吴克敬获“鲁迅文学奖”;6. 白阿莹、吴克敬、穆涛等获“冰心散文奖;【深造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方向现任学科带头人为李浩教授、张弘教授。李浩教授在唐代地域文学与士族文化研究、唐代园林与文学研究、唐诗美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唐代园林别业考录等专著,受到国内外唐代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张弘教授在

8、佛教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批评史方面成绩突出。本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术骨干13人,是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科研潜力雄厚的学术团队。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个研究方向,是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200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现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特色学科。文艺学学科:本方向现任学科带头人为段建军教授,主要致力于文学、美学基本问题与作家创作关系问题的研究,出版了文学与生命新散文思维人,生存在边缘上:巴赫金边缘思想研究等6部论著(其中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9、,发表了诗性智慧与诗意创造、肉身生存的历史展示等论文,主持“陕西作家群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等省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5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本学科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学术骨干11人,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3项,出版学术著作14部,发表学术论文115篇,获省部级奖5项,协办小说评论,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中国古典文献学:本方向现任学科带头人贾三强教授,在文献整理上颇多建树,曾主持编撰通鉴纪事本末注释全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儒藏”子课题“王安石全集校点”,主持陕西省社科规划课题“陕西四文人集校注整理”,参与编撰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受到学界关

10、注。韩理洲教授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总集研究,李芳民教授的唐代佛寺辑考与唐代僧俗交往研究,张文利教授的理学与文学文献研究,孙尚勇副教授的乐府文学文献研究,均有特色。本学科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学术骨干7人,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2项,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62篇,获省部级奖4项。中外现当代文学:本方向现任学科带头人周燕芬教授,以胡风研究为重点,致力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当代陕西作家作品研究”等省部级研究课题3项,论著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获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多元融合与创造性转换:胡风文艺思想构成解析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本学

11、科方向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学术骨干10人,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1项,出版学术著作11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与文艺作品183篇,获省部级奖3项,主编鲁迅研究年刊18期,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语言及应用语言学:本方向现任学科带头人赵小刚教授,兼重语言研究的历史性与现实性,从说文解字的研究延伸至现代汉字的研究,专著汉字学论略为代表性成果之一。近年来赵小刚教授致力于西北农村的汉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主持并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青宁三省区农村汉语言文字应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着眼于最基层的语言文字应用情况,对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参考作用。本研究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学术

12、骨干10人,承担省部级及厅局级项目14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40篇,获省部级奖3项,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专业五【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为培养硕士研究生输送优秀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化工装置与设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

13、练,具有对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课程包括: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与计算、化学工艺学、化工传递过程、工业催化、化工分离过程、化工仪表与控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国防教育、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化学与工程基础实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等。【专业发展脉络】众所周知,西北大学被称为“石油人才的摇篮”。西北 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源于1938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直到1978年,该系仍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化工院系,并开设化学工程、有机化

14、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等四个专业,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在1999年的专业调整中,由原来的化学工程、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石油炼制等6个专业(含方向)合并为现在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它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毕业生届数及人数最多的化工专业。 1985年,获得“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点,这是当时西北地区高校中唯一的、也是我国首批“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的授权点单位之一。在以后的20年中,又陆续取得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等化工学科所有的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1年获得“化学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开始招收培养“化学工程”博士生。2006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

15、科博士点,2007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西北地区高校中唯一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2005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6年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化工原理”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2009年成为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这些成果标志着西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挤身到国内知名化工院校与专业的行列。【缘何特色】西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程设计等基本技能,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硕士研究生输送

16、优秀生源。在实现西北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大目标下,并体现出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特色和品牌,西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为:建成以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和化学工艺为知识结构的三大支撑点,以多相流反应器、新型催化剂开发、能源化工为主要研究方向,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为我国化学工业培养具有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新产品及新工艺的研制开发能力,承担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能,熟悉化学技术和工程原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并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汇聚一批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骨干,在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使西北

17、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入全国知名专业行列。 自2000年以来,化工系共承担各类研究与开发项目2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人员科研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国家火炬计划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与企业横向联合开发项目50余项,已中试及产业化项目10余项。【毕业生具备的能力】1. 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 掌握化工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18、3. 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 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工作能力;7.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专业六【专业名称】通信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阔、适应性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科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从实时通信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

19、分析、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及设备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的精神。 比较扎实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建立系统概念,掌握通信系统、通信网和通信设备的分析、设计、计算、制图、实验及计算机应用、软硬件开发等技能;具有一定的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受到较强的工程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注重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获取、扩展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跟踪本专业

20、及相关专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水平;掌握基本计算机技能,达到国家计算机三级考试水平。【课程结构】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网络理论基础,现代交换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通信工程专业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学习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理、外语基础知识。 2、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和数字电子线路的基本

21、原理、分析方法和综合应用技能,掌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讯技术。 3、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在通信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初步具备软、硬件开发能力及应用计算机进行系统开发和系统控制、管理的初步能力。 4、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及设备的基本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对新型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络进行开发、调试、应用和集成的基本能力,并了解主要测试方法。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科研方向及相关机构】信号处理与信息安全方向:主要从事语音与图像处

22、理、数字媒体信息隐藏与安全传输的研究。研究特色为:小波变换、几何偏微分方程、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等在图像/视频处理与分析、语音数字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图像识别与目标跟踪、视频/图像压缩与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研究;应用先进信号处理技术解决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及高质量安全传输研究。【深造条件】该专业隶属于信息科技与技术学院。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是由原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科学系为主体整合而成。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现设本科专业6个:分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其中计

23、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分别是电路与系统授权点、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授权点、信号与信息处理授权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授权点及计算机系统结构授权点;拥有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分别是计算机技术授权点、软件工程授权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授权点;拥有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授予权;教育部授权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备了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信息学科是我校“211工程”国家立项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在基础设施方面,学院设有计算机教学实验室(有计算机800余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24、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室、电子技能训练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充分地保证。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院设有陕西省计算机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西北大学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心、软件工程研究所、可视化技术研究所、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自动识别研究所、虚拟仪器技术研究所、嵌入式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学院承担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八六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计算机软件理论、图像与可视化技术、薄膜敏感材料及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互联网技术、图像与

25、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材料与器件、IC设计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学院承担了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30余项,承担国家精品课程2门,获得陕西省和学校教学优秀成果奖20余项,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实验教程、大学文科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8部教材获“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国内有影响的教材10余部。【就业前景】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通信工程发展速度太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因此通信工程就业方向相当的广,使得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能非常容易进入国

26、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或者在国内享有盛誉的IT企业,并且待遇相当优厚,堪称“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通信工程是真正的“朝阳产业”、“知识经济”,可以热情的挥洒汗水、攻克难关、迎接成功。 通信工程专业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有两者的特点,需要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一些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另一些,如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还有本专业基础的通信原理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适合那些理解力强、善于分析的同学。专业划分比较细的时候,本专业可“软”可“硬”,分别倾向于计算机与电子两个方向。通信工程是个很

27、大的专业,主干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毕业生就业面很宽,既可在电信行业的运营商移动、电信、网通、联通等公司就业,也可在制造商摩托罗拉、西门子、华为、中兴、大唐、巨龙等外企、内企公司就业,还可以在其他信息领域、计算机行业就业。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现在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通信工程就业方向也将更加广阔。 责任编辑:王永战11.22 王永战 初稿11.23 杨丹青 微调了一些句子,整体很不错11.23 王博 此模式值得推广,在之后可以多扩充一下,使之更充实11.25李洁琼 文字内容很充实,有三点建议:1、一个专业做一篇较好,因为文字较多,一篇不宜过长。2、可加上照片,只要与内容有关的都可。3、尽快让此栏目每一位成员都做一遍,王永战协助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