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62659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家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田家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家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家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洼县前进农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洼县水利勘测设计队二00六年二月十八日目 录1.综合说明1.1项目提要31.2基本资料31.3项目总体说明62.总体设计7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2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72.3工程总体规划设计93建筑物设计103.1设计依据103.2水工建筑物设计104渠道衬砌设计115配套设施设计125.1改良土壤、整平土地126施工组织设计126.1施工条件126.2施工进度136.3施工组织管理137项目总概算编制137.1估算说明137.2编制依据147.3取费依据及计算方法147.4投资估算158.经济评价158.1经济效益分析158.2社会

2、效益158.3生态效益168.4经济(财务)评价16附表:附表1、投资估算表附图: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附图2、建筑物结构图1.综合说明1. 1项目提要前进农场位于大洼县的北部,是大洼县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农业是前进农场的主导产业。全场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田面积4万亩。由于田间工程不配套,水利建筑物设施年久失修,形成了大面积的中低产田,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总体效益的提高,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改造这部分中低产田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节水型农业的当务之急。1.1.1 项目名称大洼县前进农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1.2 项目建设地点前进农场东部1.1.3 项目主要建

3、设内容及规模对项目区内的部分支渠进行衬砌,共衬砌支渠3条,长4.9km, 修建各类建筑物16座,其中新建抽水站一座,规模为4m3/s;改造排灌站一座,规模为4m3/s;新建干渠节制闸1座,规模为5 m3/s;改造干渠首闸一座,规模为8m3/s;新建渡槽2座,规模为2 m3/s;新建农桥5座,规模为4*5米;改造支渠闸5座,规模为2 m3/s。整平土地1.0万亩。1.2基本资料1.2.1 自然状况(1)地形、地貌土壤由辽河冲积和海沉积形成一望无际的辽阔大平原,地貌单一,地势低洼平坦。地面比降为1/2000,平均海拔高程由3.5m降至3.0m,土壤为盐性水稻土,PH值8.2,有次生盐渍化趋向。土壤

4、有机质1.21.5%,肥沃度不高,非灌溉期耕层含盐量在0.40.3之间,土壤全磷量最高值56ppm。属于中等以下肥力的水稻土。(2)地理位置项目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7,北纬4039。(3)水文气象本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46.4mm,一年四季降水量不均,相差很大,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其降水量为620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年平均风速4.4m/s,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为2806.8h。全区年平均气温为8.5。c,无霜期为177天,土壤冻深,0.70.9m,光照辐射为137.9大卡/cm。 (4)水资源本区为滨海盐渍

5、土壤,以种植水稻为主,本地区无独立灌溉水源,水稻泡插期靠上游水库放水压盐提水灌溉,平时靠河道径流,区内平原水库蓄水。天然降雨以及引用回归水来满足农业灌溉。(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耕地总面积1.7万亩,水田面积1.5万亩,未开垦土地面积不大。项目区亩产仅为450公斤,和高产区亩产600公斤相比,有很大的开发潜力。1.2.2 社会经济状况(1)人口及劳力 前进农场总人口为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85万人,其中劳动力1.05万人,农业劳动力占农业人口的36.8%。(2)土地现状 项目区内耕地面积1.8万亩,水田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3%,其余为道路,村屯、灌排渠系等占用。(3)

6、农业生产水平 产量可以显示生产水平,现在项目区水稻平均亩产450公斤,低产田全面改造后,亩产可达600公斤。1.2.3 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的水利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基本配套。干渠以上建筑物工程完好率在55%,部分干渠、支渠建筑物年久失修,特别是支渠配套建筑物工程配套率较低,只有50%。灌溉保证率75%,防洪保证率50%。田间工程渠相间排列,为30*500m,即一个条田面积为25亩。但因利用年限较长,维护不力,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影响洗盐效果,部分田块呈现出次生盐渍化现象,影响产量,成为中低产田。1.2.4 农业机构及农业服务设施项目区农业机构拥有802拖拉机25台,60轮式拖拉机16台,折合98

7、标准台,农具配套齐全。项目区各乡设有农机站,服务设施齐全。1.2.5 交通与电力 前进农场紧邻盘锦市区,交通方便,电力充足。 1.2.6 自然灾害项目区地势低洼,过去是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穷僻地方,区内主要自然灾害有二种:第一种是内涝灾害,第二种是旱灾。项目区是滨海盐碱地区。农作物抗旱能力差,旱灾是项目区的主要自然灾害。项目区是大洼县缺水的重点地区,特别是1997年,1998年两年,由于上游水库蓄水量的减少,旱情十分严重,每亩只有250m3泡插用水。1.3项目总体说明1.3.1 指导思想改造中低产水田建设,采取水利措施,农业措施和科技推广来改善水稻种植条件,发展可持续性水稻生产。1.3.2建设

8、标准项目区内制约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基本排除,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改善,单位面积产量在二年内达到当地高产水平。1.3.3建设规模2006年改造中低产水田面积1.5万亩。2.总体设计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水田原有田间工程配套率低,仅有50%,灌排水能力差,土壤肥力低,项目区内土壤盐碱成分含量高,只适合水稻种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必须把水田品种调优,固不可能把大面积的水田全部改种其它作物,而生产优质水稻要有适应的土壤,灌排水和栽培技术,另外,水稻生产技术含量低,也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现有的中低产田不进行改造就无法保证优质米的生产,无法提高水稻生产的经

9、济效益,危及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区内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由于灌区土壤质地主要为砂壤土,输水渠道多为土渠,加之建筑物和田间工程配套差,漏水,跑水严重,据测算,灌区的末级渠系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到0.79。因此对项目区内支渠进行衬砌是很有必要的。2.2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2.2.1 水资源概况水是生物生命介质,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尤其是盐碱地种稻,灌溉水是种稻改良的先决条件。大洼县水田由大辽河供水,大洼县地处大辽河供水的最末端,由于上游工业用水量大和沿大辽河两岸水田面积过度开发,每年大洼县分配水量为每亩560 m3,总水量3.92亿 m3,因而稻田早春缺水是大洼县长期以来存在的生产制约因素

10、之一。为调剂用水不足,大洼县修建了疙瘩楼、荣兴、三角洲等平原水库,蓄水量8000万m3,供应育田用水,全县水利骨干工程完好率在55%左右,部分地块田间工程配套率较低。大洼县是滨海盐碱地稻区,早春需引水泡田洗盐,使耕层盐分降到1以下,是盐碱地用水量高于非盐碱地的又一原因。项目区处于大洼县大洼灌区东部的灌水地段,由南河沿排灌站提水进入南河沿引水总干供水,每亩分配水量仍为560 m3。 2.2.2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A每亩标准用水量a苗田用水苗田每亩用水250 m3,秧本田比例为1:40,则全县苗田总面积1049亩,苗田总用水量为26.3万m3。苗田用水由平原水库和干渠蓄水供应,故不计算在本田用水量之

11、内。b泡田用水泡田用水:0.4*667=266.80 m3,但需泡田2次,泡田总水量=266.2*2=532 m3/亩。本田用水量本田灌溉为120天,除去雨季,则实际灌水天数为90天,每7天灌水一次,则生育期灌水12次,每次用水量=0.66*667=40.02 m3/亩。根据上述计算,则盐碱地每亩稻田总用水量为532+480=1012 m3/亩。C水量平衡560 1012= 452 m3/亩。D平衡措施(a)改为一次泡田,则560226=294 m3/亩。(b)实行节水灌溉技术 本田灌溉用水量为448 m3/亩,实行节水灌溉,节省20%用水量,则实际用水量为358.4 m3/亩。经过综合计算,

12、则每亩缺水量为65 m3,不足部分靠天然降水和利用回归水解决。计算结果为水量基本平衡。2.3工程总体规划设计2.3.1工程总体规划设计的原则项目选项要注意以下四点原则:一是选择影响主导产业发展的项目,选择急待解决的关键项目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物质的高产出,经济的高效益;二是选择在建设条件上有一定基础设施,稍加改建与提高便可达到项目实施的标准,从而实现少投多得,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国家节省资金,三是项目具有代表性,带动性和示范性以期达到项目实施促进主导产业生产水平提高和产量增加目的;四是项目需要适应群众所需,以利发挥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2.3.2 工程总体布置项目区改造中低产田1.

13、5万亩,具体位置见附图3:片区工程布置图。3建筑物设计3.1设计依据 项目区水田灌溉面积1.5万亩,根据我国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规定,可确定项目工程等别为四等四级。3.2水工建筑物设计3.2.1农桥设计采用砌石基础的混凝土板结构,桥墩采用浆砌石砌筑,桥面板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规模为4*5米,共5座。3.2.2水泵站设计3.2.2.1荒地抽水站设计 为了确保试点区的的灌溉水源,并能充分利用回归水,拟见一座抽水站实有必要。抽水站设计总提水能力为4m3/s,选用3台,配套电机95千瓦,380伏电压,泵站总装机285千瓦,采用干室性泵房。3.2.2.2排灌站改造设计项目区内有一座4

14、m3/s排灌站,因年久失修,机电设备严重老化,效益衰减,不堪使用,水工部分多处混凝土脱落损坏,急需更新改造。拟将原水泵更换为3台700ZLB40DP轴流泵,配套电机95千瓦,水工部分因年久老化,需要全面进行补强和防腐处理。该站改造后,较现有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行性和先进性。3.2.3水闸设计3.2.3.1干渠首闸设计 将现有干渠首闸拆除,重新修建三干进水闸.设计流量为8m3/s,共两孔,每孔为1.5*1.5m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上游设铺盖,下游设消力池,进出口采用八字型翼墙,采用铸铁闸门,5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3.2.3.2干渠节制闸设计 新建干渠节制闸一座,设计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15、共三孔,设计流量6 m3/s, 采用三扇1.5*1.5m铸铁闸门,5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3.2.3.3支渠进水闸设计 重建支渠进水闸5座,设计流量为2 m3/s,一孔,每孔为1*1.3m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上游设铺盖,下游设消力池,进出口采用八字型翼墙,采用1.2*1.3m铸铁闸门,3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3.2.4渡槽设计项目区需新建渡槽2座,结构形式设计相同。均采用钢筋混凝和浆砌石结构,设计流量为2 m3/s。4渠道衬砌设计选取项目区的二支、三支、四支进行衬砌,支渠衬砌型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结构,板厚80MM,强度等级为C20,人工抹面。板块在边坡上为2.14m*5 m,渠底上板

16、块为1.5m*5 m。沉陷缝设置,沿渠道纵向,从边坡至渠底每5米设横向缝一条,沿渠道纵向在边坡与渠底相交处各社纵向缝一条。在139条斗渠渠首设引水门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40条排斗尾部设直径为0.3米,长为4米管涵,每节管涵长度为2米。支渠进行清淤整形。5配套设施设计5.1改良土壤、整平土地项目区改良土壤15000亩,改良土壤主要措施为以优质粪改土,亩施有机肥1.5吨。使土壤有机质提高到0.05%。整平土地面积10000亩,土方59万立方米。6施工组织设计6.1施工条件6.1.1场外交通,工程所用的砂、碎石等建筑材料均由北镇地区的砂、石场经过大洼镇转入施工现场,不需任何修补,交通较为方便。

17、6.1.2场内交通 应结合水利工程的布局而布置道路6.1.3施工用电项目区附近的居民点都有完整的电网,只需将电引入施工现场即可。6.2施工进度2007年4月前完成土方工程和建筑物工程建设,工程期确定为3个月,即从11月上旬至1月。6.3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前按建筑法规向承包商提出总体规划,由各承包商提出项目具体布局和建筑质量标准,通过招标确定承包商,项目前期工作至招标完成,由办公室负责,在施工期由水利小组按图纸及质量要求监督施工进度与质量,保证工程按质按量完成。资金与物资管理:正常开支由项目办公室负责人签字处理,金额超过500元由办公室主任批准。非财务正常开支,办公室应根据会计法不予以核销。财务收

18、支须日清月结,重大支出或增加投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协调统一后,上报公司总经理裁定。建设期物资堆放与暂存,须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段,阻止水浸水淹。贵重器材须入库,专人管理。凡进入场地的物资须填好清单,每月末须清点库存,保证物资存量与帐面相符,以防止财产流失。7项目总概算编制7.1估算说明此概算为大洼县前进农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概算,工程规模为1.5万亩,其中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两部分组成。水利措施包括渠系建筑物16座,支渠衬砌4.9公里。配套建筑物279座。农业措施为整平土地1万亩,土方59万立方米。7.2编制依据1、依据水利部文件水总2002116号,关于发布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建筑

19、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及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2、国家及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有关法令法规、制度、规程。3、水利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则。4、有关合同协议及资金筹措方案。5、其他。7.3取费依据及计算方法1、人工工时的计算依据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计算。2、材料价格依据当地实际,已运到工地实际价格计入。3、水、电价执行当地实际价格。4、机械台时费依据水利部文件水总2002116号,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5、其他直接费,取直接工程费的5%。6、现场经费:土方工程取直接费的4%,石方工程取直接费的6%,混凝土、模板工程取直接费的6%。7、间接费:土

20、方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4%,石方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6%,模板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6%,混凝土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4%。8、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9、税金:取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和企业利润的3.22%计算。10、其他费用计取依据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计算。7.4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040万元。 8.经济评价8.1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亩产水稻600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平均亩产450公斤,亩增产水稻150公斤,总增产225万公斤,增加产值405万元(每公斤水稻1.8元计)。8.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水稻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水稻种植单产提高,品质改善,大米有市场,销

21、售价高,农民增收明显,地方财力必将增长,有待于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8.3生态效益通过新建和改造灌排系统工程,使水田灌排畅通,减少盐碱地面积1.5万亩,改良土壤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8.4经济(财务)评价 根据本工程的项目实际特点及所需投资规模,采用净态经济分析方法。8.4.1工程改造建成总投资为1040万元。8.4.2工程改造产生直接效益为405万元。8.4.3年费用计算8.4.3.1工程折旧费取工程总造价的7%。8.4.3.2工程设施维修、保养费取工程总造价的6%。8.4.3.3工程设施管理费取工程造价的4%。8.4.3.4工程设施的水电费、燃料动力费,根据现有实际状况灌溉为50元/亩,排水为10元/亩,则年费用为1.5*50+1.5*10=90万元。年总费用为:1040*(7%+6%+4%)+90=266.8万元。8.2.4还本年限T的计算T=K/(B-C):其中:T还本年限; K工程总投资; B年效益; C年费用; T=1040/(405-266.8)=7.5年8.2.5效益比E根据公式:E=(B-C)/K=(405-266.8)/1040=0.13通过对该项的财务评价,该项目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