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一带一路”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用.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505722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一带一路”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试论“一带一路”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一带一路”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一带一路”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用.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论“一带一路”对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用陈玉荣“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运用全球化思维、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是打破国内东中西部之间的区隔,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摆脱梯度发展格局,拓展对外开放战略空间的重大历史机遇。该战略提出四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不同角度的研究与思考。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区,它既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要义;它既是“一带一路”经济贸易产业合作跨国大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心,又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更具备了这一战略实施的互联互通

2、基础。这一战略构想的落实,将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释放体量巨大、体量空前的潜能。因此,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如有不周之处,敬请提出指正和批评意见。一、“一带一路”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的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作为国家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首的“一带一路”建设,将给沿线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难得的开放和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民族地区从对外开放的大后方、边陲、末梢,推向了最前沿、重要节点和关键枢纽,这对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一次加快发展,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一)“一带一路”有利促进民族

3、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双向的、动态的,民族关系中突出问题是民族权利、民族利益、民族发展问题。这里的相关民族当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生交往的民族,而双向互动的民族关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民族之间的联系统一和谐共荣,有可能的对立矛盾乃至冲突。“一带一路”战略将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重庆13 个省区市,完全覆盖了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民族八省区(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基本囊括了东北、西南、西北的民族聚居地区。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

4、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一带一路”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加快边疆开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使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合作,推动东北、西北、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中原腹地、东部发达地区的交流交往。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理论的分析,这种地缘经济交往的扩大必将带动东、西部各民族间的交往,从而促进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交往的提升,这将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配合“一带一路”建设的落实,服务民族地区沿边经济开放发展,2016 年 1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

5、见(国发201516 号),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与“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文件重点从体制机制创新、贸易结构调整、差异化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财政税收支持等角度,加强民族地区开放经济建设。丰富的政策优惠条件契合了民族地区外向经济发展,为民族经济实现由内向型资源经济向外向型贸易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二)共同地缘特征降低民族地区边境通道经济成本。中国有30 多个民族与周边国家跨境而居,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民间交往频繁,为加强与周边各国政治互信、经贸及文化教育合作坚实的社会基础。首先,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地理邻近性降低了边境工程建设成本。其次,基于地缘位置的交通建设有利于边境地区原

6、料、产品、劳务的双向流动,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薄弱的基础设施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向外发展的“瓶颈”,为了拓宽“一带一路”建设下民族地区对外经济联系的渠道,加强民族地区骨干交通建设,建立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或地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地区交通网络建设,一方面将带动民族地区内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动民族地区通道经济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将催生各民族区域内部经济竞争联动效应,拉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同进步。(三)双向要素流动推动民族地区资源经济增长。资源跨区域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我国民族地区与

7、周边国家经济生产要素禀赋、社会资源互补优势构成“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民族地区能源外向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国土、农牧、水利资源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6统计数据,2015 年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等 15 个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煤炭和天然气探明储存量分别占全国的 43.7%和 72.7%,矿产资源中的铁矿、锰矿探明储存量占全国矿产基础存量的 60% 以上,铬矿、钒矿、原生钛铁矿探明储存量占全国矿产基础存量的绝大多部分, 分别为98.9%、91.9%、89.6%。丰富的资源禀赋使得民族地区可以依托资源开发外溢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潜力,将区域资源开发与

8、“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拓宽生产要素参与民族经济建设的渠道,实现资源利用向高附加值阶段攀升。此外,“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行,将密切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地区的资源和能源合作关系,在推动本地区资源、技术、资本和劳务输出的同时,引进周边国家和地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实现民族地区能源供应渠道多元化,推动能源储备建设向深加工阶段转变,进而形成民族经济新的增长点。(四)低端经济范式倒逼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在传统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下,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外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向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聚拢,东部经济迅速发展。伴随东部经济发展逐渐达到刘易斯拐点和库兹涅

9、兹拐点,民族地区高劳动密集度、低生产要素成本等竞争优势吸引了东部产业的梯度转移。但民族地区产业项目的盲目承接,形成民族地区以自然资源开采为导向的单向索取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区域资源发展的路径依赖。2015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与 2014 年相比降低 5.4%,而 50% 上的民族地区所在省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普遍低于这一平均值。这说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依赖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累积不足,民族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部投资输血,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民族经济内生增长能力脆弱。此外,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 年西部民族地区三大产业比重为 12.3:43.

10、2:44.5,而同期全国三大产业比重为8.4:44.4:47.2,民族地区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普遍偏高和第三产业比重整体偏低的态势。民族地区产业同构和结构固化的弊端制约了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民族地区摆脱低端经济范式,转变现有资源依赖、结构单一、封闭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动探寻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转型。而“一带一路”建设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行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共生发展模式,强调参与主体之间双向流动,主张“高质量投资引进”和“大规模对外投资”齐头并举,契合了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转型需求,为民族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思路。(五)文化心理认同拉动民族地区贸易经济大繁荣。“一带一路”建设下各国间的经济关系发

11、展既需要贸易设施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软”环境。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异质性”,也有“同质性”。民族文化的“异质性”赋予了不同民族商品差异化,促进了国家贸易的产生并形成强大的竞争活力,推动了区域间文化繁荣。而民族文化的“同质性”形成了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文化基础。“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同质性”,为“一带一路”建设下民族地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提供了文化载体。如新疆与中亚、西亚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和穆斯林清真文化,西藏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文化等同质化宗教符号及文化工

12、具,降低了民族地区边境贸易的沟通成本,提高了贸易双方的贸易信任度和文化认同感,为民族地区契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合作软环境。二、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选择当前,民族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各区域发展战略缺乏协同、定位缺乏错位、路径缺乏差异性等问题。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要遵循包容性、差异化、开放型三大发展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共赢发展。(一)包容性发展战略。包容性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福利惠及更广泛的群体,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与民族地区包容性发展就必须通过政策协同、区域包容、文化共建和环境保护,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包

13、容性发展策略。一是政策协同。包容性发展战略强调区域发展规划与国家顶层设计的协调一致,它强调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置于国家顶层设计统一领导之下,将区域既有战略与新发展规划进行内容整合与外部延伸。为了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耦合联动效应,必须突破民族地区行政区域限制,通过国家顶层设计与跨区域政策制度协商,形成民族地区发展合力,推动民族地区制度联动机制与战略协商平台的建立,实现政策协同。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配合效应,一方面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地区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另一方面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作用,理清政府职责,降低跨境市场交易的阻碍和成本,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有序运作。二是区域包容。区域包容强调协调沿边地区与中原腹地之间的关系。着眼某一民族区域内部而言,协调沿边城市与内部腹地的关系强调民族地区内部通过本地区人才、物资、信息等资源的有效集聚,加强民族地区沿边城市与内部腹地区域的经济联系,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立足“一带一路”建设长远发展规划,区域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