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工业情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54439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市工业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同市工业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同市工业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市工业情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同市工业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战线以科学业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集聚为关键,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兴装备、煤化工等新兴产业,同时,力足煤炭资源优势,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传统产业。全力推进一批重点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加快培育一批优势企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大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极,把大同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全省新兴产业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目前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调整顺利。 一、经济运行

2、及节能降耗完成情况(一)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1、现价工业总产值:517.39亿元,同比增长28.1%,完成年度目标的60.95%,超计划进度2.61个百分点;2、工业增加值:191.81亿元,同比增长16.9%,完成年度目标的58%,欠计划进度0.34个百分点;3、销售收入:556.01亿元,同比增长33.6%,完成年度目标的58.61%,超计划进度0.27个百分点;4、实现利税:66.39亿元,同比增长18.5%,完成年度目标的59.36%,超计划进度1.02个百分点;5、实现利润:25.85亿元,同比增长38.2%,完成年度目标的67.32%,超计划进

3、度9.98个百分点。(二)节能降耗主要指标预计完成1、万元GDP综合能耗降幅:预计同比下降2%,距离完成省下年度目标仍欠1.5个百分点。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预计同比下降1.8%。 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 (一)项目完成情况2011年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我市计划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36项,总投资674.7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1项,总投资280.1亿元;拟建项目75项,总投资394.63亿元。截止7月底,预计共完成投资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续建项目中,已竣工或部分竣工项目11项;拟建项目中,已开工项目43项。 (二)加快培育发展新型产业,尽快形成多元支柱格局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及未来发

4、展方向,按照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思路,加大培育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省及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新兴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兴煤化工基地及新兴医药产业集群。1、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电力的开发利用。紧紧抓住我市丰富的自然条件机遇,大力开发利用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加快大唐国际、中国大唐、中海油、华电、国电、华能、华润和山西国际等国有大电力集团在我市浑源、左云、新荣、天镇、广灵、灵丘、阳高等县区的风电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推动全市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0万千瓦左右,风能发电量达60亿千瓦时。到“十二五”末,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确保30万千

5、瓦,力争50万千瓦,建设新能源基地。同时,要积极推进山柴公司的燃气发动机(发电机组)项目及广灵、浑源、阳高生物质发电项目早日投产。2、新材料产业 (1)新兴建筑材料新型干法水泥:按照“加快发展新型产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新型干法水泥产品要重点培育两大生产基地,一是以大同冀东水泥两条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主联合南郊兴旺日产4500吨熟料和大同七峰山日产1200吨熟料及浩海水泥、龙泉工业园区电石渣水泥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形成第一水泥生产基地;二是以中国建材集团或中国材料科工集团为主整合广灵富成日产4000吨熟料、广灵绿川日产12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加大推进广灵绿

6、川已核准的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项目,形成第二水泥生产基地。同时,提高水泥产品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坚决淘汰落后的小型回转窑、机立窑。新型墙体材料: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国家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政策,加快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步伐,大力发展轻质保温、节能环保、安全耐久的建筑砌块制品,(包括纤维增强薄板、混凝土空心条板在内的各种轻质复合板材),重点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充分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生产空洞率40%以上的高强度烧结空心砖新产品。重点推进同煤实业公司粉煤灰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等项目。(2)高性能金属材料镁及镁合金:紧紧抓住国家确定我市广灵县镁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镁合金压铸件产

7、品的开发延伸力度,并着重向镁合金板、棒、带等产品和手机外壳、方向盘、汽车轮毂等方向发展。一是广灵精华化工公司要规划好镁合金生产发展方案,力争到2015年镁合金达到5万吨,棒材5600吨,镁合金阳极达到2500吨,小阳极2000吨。二是灵丘宏伟镁业公司要积极开拓市场,在做好一期2万吨镁合金达产的同时,规划建设好二期3万吨的建设方案,力争到2015年镁合金产量达到5万吨;中晋镁业公司1.5万吨镁合金异地搬迁改造项目已建成,力争到2015年产量达到3万吨;世纪星公司在现有1.5万吨镁合金基础上到2015年达到3万吨;恒晟镁业公司在抓好1.5万镁合金达产的同时,建设好二期3万吨的项目,力争2015年产

8、能翻番;天镇新裕隆镁业公司加快1.5万吨镁合金生产线改造,力争到2015年产能翻番。到2015年,力争全市金属镁、镁合金产品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占到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 (3)化工新材料炭素制品:要加快新荣区炭素制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以大能炭素、新成电炭、荣和、宏进、新银、溢源炭素公司为主的15万吨成品、30万吨焙烧的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力。同时大力开发超高功率、高品位、大规格产品,提高附加值和产品综合竞争力,尽快与国际化接轨。 (4)新能源材料多晶硅:要加快推进富士康2.7万吨多晶硅及1G太阳能电池组件,同煤集团2万吨多晶硅项目及2G太阳能电池组件,力争

9、“十二五”末能够建成投产,并向深加工方向延伸发展。 (5)环保及其它新材料:充分利用我市已探明的石墨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石墨高纯微粉,低硫可膨胀石墨,石墨乳和吸附材料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产品。利用优质石灰石资源发展高纯碳酸钙纳米材料。利用高岭土资源发展高岭土深加工产品。利用玄武岩、石英石等非金属矿资源发展硅酸铝耐火材料、铸石耐磨材料、玻璃纤维材料。利用铜矿石发展铜及铜合金等。重点推进同煤集团塔山园区年加工5万吨煤系高岭土项目、山西威凯公司5万吨玻化微珠保温抗裂砂浆项目和新荣区石墨加工基地。 3、新兴医药产业 (1)实施大医药战略,构建产业发展平台。改变目前我市制药企业厂小、量少、各自为政

10、,药品销售模式落后、过渡分散的现状;走集团化经营、园区化生产、一体化销售道路;组建“大同医药集团”,建设“医药工业园区”和“医药物流园区”(简称一团两区);形成一体两翼、双轮驱动、三个平台共同推进的发展模式。 (2)实施大集团战略,组建“大同医药集团”。以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和威奇达现在控股联合的企业为主体,组建大同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其他制药企业加盟联合,形成同类合并、优势互补、原料药和制剂药并重,上下游产品衔接、各企业优势产品迅速扩张的生产格局。经过五年的发展,“同药集团”基本形成集药品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涵盖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兽药制剂、保健药、保健

11、食品等八大产品的大型医药集团,真正成为大同市的支柱企业。 (3)实施园区化战略,建设“大同医药工业园区”。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医药工业园区。今后凡新建和搬迁的制药企业都要向园区集中,使园区形成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备、管理先进、吸引力较强的发展平台,成为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产品及其它附产品的大型生产地。重点推进国药威奇达、普德、振东泰盛、同达药业、仟源药业等企业的项目。 (4)实施产销一体化战略,建设“大同医药物流园区”。要全面提高医药产业的整体效益,在注重制药企业壮大的同时,更加注重药品销售企业的发展,把药品生产和药品销售紧密地结合起来,

12、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要按照国家GSP的标准,集中建设一处规模化、现代化的药品销售物流区,使之成为市内外乃至国内外药品销售企业竞相入驻的发展平台。 物流园区要广泛吸纳市内外销售企业,充分发挥入驻单位营销网络的潜在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延长上下游的供应链,尽力扩大幅射区域和销售渠道,努力做大销售业务,成为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质量可靠的大型药品配送中心,成为带动全市商贸流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集散地。 (5)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大力引进大型制药企业。在“一团两区”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大规模地引进国药、上海复星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制药企业,让内外企业在两区共

13、同发展,形成产业链条衔接、产品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4、新兴装备制造业要突出发展重点,扶持一批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和产品。积极推进新产品的开发和配套生产。进一步提高具有相对优势的电力货运牵引机车、柴油发动机、重型、商用汽车变速箱、涡轮增压器等产品的设计、制造及集成能力;重点推进大同电力机车公司、中国重汽大齿、山西柴油机工业公司、北方天力公司、同煤集团等企业的项目及陕汽专用车、华泰节能汽车项目等。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全面扶持发展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促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

14、才等要素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相互协作,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加强配套产业发展,培育中国重汽大齿公司等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省内外大型企业等来我市建立生产、研发和营销基地,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5、新兴煤化工产业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的原则,以资产、资源、技术和市场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重组,加快塔山、龙泉、左云煤化工工业园区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同煤集团与中海油的合作项目早日开工,促进中国蓝星集团在阳高龙泉工业园区后续项目的建设,建设煤化工基地:重点推进山西合成橡胶集团公司的5万吨氯丁橡胶、18

15、万TDI、20万吨MDI、1.5万吨ADI和30万吨多孔硝胺项目,同煤集团60万吨甲醇,212吨聚甲醛、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同煤集团与中海油合作建设煤基清洁燃料年产40亿m3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浑源县油母叶岩转化常规油项目等。 6、信息服务业积极扶持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等具有竞争优势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推动电信业的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网络信息业。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对重

16、点企业要实施信息化改造,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促进企业资源计划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7、新兴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兴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建设京津地区菜蓝子基地为总目标,依托丰富的小杂粮资源优势,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大力发展果蔬酱、杏仁露、苦荞、东方亮小米、马铃薯、肉类、食用菌、白灵菇、胡麻油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突出发展200万吨晋北蔬菜基地,要形成种、储、运、销完整的一条龙生产服务,并同步增加脱水、冷储、精装等配套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我市成为京津地区最大的菜蓝子基地,年销售收入50亿元。重点发展山西华晟果蔬饮品公司果蔬酱系列产品、

17、露露绿苑饮品公司杏仁露系列产品、晋宁10万头生猪屠宰线、顺羸和田宽2万吨酿造酱油、夏进乳业1万吨PET果维乳饮品、东方物华3万吨东方亮精米加工,荞宝科技1万吨苦荞系列深加工、青云生态5万吨胡麻油加工、北野菌业食用菌加工等,力争农副产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达20亿元。(三)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1、煤炭行业:同煤集团重点推进马道头、梵玉青、白家沟、潘家窑4个千万吨矿井,30座资源整合矿井,改造提升后产能达到2400万吨。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整合长春兴、韩家洼、东古城、草垛沟四个煤业公司进行技改扩建,2013年前形成480万吨煤炭产能。中新能源公司整合唐山沟、甘庄、上深涧、小梁

18、沟四个煤业公司进行改造扩建,2011年形成420万吨煤炭产能。山西煤炭运销公司整合31座煤矿,进行改造扩建,2011年形成203万吨煤炭产能,2013年形成1428万吨,2015年形成2100万吨。同时充分依托煤炭资源,与煤共伴生矿产资源和相关废弃物资源,发展以清洁煤炭生产为主及煤炭深加工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力争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的“吃干榨尽”,实现煤炭行业的整体创新。全面采用高新技术采煤设备和信息化监控系统,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电力行业: (1)电源点建设加快完善城市集中供热配套热电联产机组。加快建设同煤大唐230万千瓦、大唐国际御东230万千瓦、大热公司“关小上大”230万千瓦以及中国

19、大唐浑源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确保集中供热与城市改造建设相配套。加快大容量、高参数、节能环保机组建设。积极做好国电四期2100万千瓦、山西国际电力浑源2100万千瓦、同煤塔山二期266万千瓦以及京能集团左云260万千瓦机组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上述大的电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大同电力基地。 (2)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完善电网结构,在满足市内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扩展外送能力新建大同东500千伏变电站。在大同县与阳高县交界处新建一座500千伏变电站,支撑大同东部电源。220千伏变电站建设规划。新建220千伏塔山变电站;220千伏阳高变电站增容;新建220千伏冯庄变电站;新建220千伏天镇变电站;新建2

20、20千伏左云马道头变电站;新建220千伏广灵变电站;新建220千伏堡子湾变电站;新建220千伏神泉堡变电站。110、35千伏高压配电网络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各县区110、35千伏高压配电网络以22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点,主要以满足新增用户需求进行规划建设。城区、御东新区将退出35千伏电网,各县区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建设110千伏变电站,以提高供电能力。拟建设110千伏大西街、拥军路、水泉湾、大庆路、古城、解庄、同泉路、同胜、宏锡、甘庄、小京庄、东周窑、元坪、党留庄、千佛岭、武灵、六和、东台、梁庄、广灵等变电站工程。35千伏拟建设古店、上窝寨、桃泊沟、新荣、破鲁、三屯、水窑、马道头、菅家堡、许

21、堡、周士庄、巨乐、大泉山、罗文皂、堡子湾、敖石、下深井、马家沟、下韩、郝家湾等工程。 3、冶金行业: (1)钢材: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加快推进产品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向特钢方向发展。加快灵丘冶金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大力并加快研发生产国内需求的特种钢材品种,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到2015年,力争把同煤钢铁公司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年产线材100万吨、管材150万吨的特种钢生产基地。同煤钢铁公司要尽快建成采用精料入炉、富氧喷吹、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的先进炼钢工艺生产线,确保质量和产品的如期实现。 (2)锰系合金深加工、铬镍系合金:适度壮大硅系、锰系合金产量规

22、模;重点开发研制生产附加值高的铬、镍系合金产品,尽快进入市场,调整合金产品结构,以适应不同品种钢材,特别是适应不锈钢钢材冶炼的合金产品,提升整体合金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阳高金光公司、灵丘锰业公司、晋能工业硅公司要在加强管理、深挖潜力加大硅铁合金、硅锰合金产能发挥的基础上,在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上做大文章,把产品单耗降到国家限额标准以内,并积极寻求其他适销对路产品,加大锰系产品深加工,大力开发铬系合金、低碳锰、中碳锰合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到2015年,全市硅锰合金产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 (四)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园区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工业园区,特别是循环经济园区做为工业强市

23、的重要抓手。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建设相结合,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遵循经济区划规律,全市统筹考虑。工业园区规划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产业布局规划相一致。园区布局为中心城区和各县(区)主要城镇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和重要城镇的支撑和辐射作用,将工业园区作为工业新城来建设。凡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都要入园管理,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基地集中。二是坚持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相结合。按照区域分工,发展特色经济,并依托特色产业构建特色工业园区,促进同业集聚,便于上下产业对接、相关产业配套。从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形成产品簇的企业群来

24、进行有针对性地招商,严禁选择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项目进入园区,给循环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坚持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相结合。积极鼓励和支持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项目进入园区。园区建设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废物利用,鼓励开发和建设生态环保型园区,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四是严把项目准入关,保证园区高档次建设、高质量运行。所有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城区工业项目要求,要污染少、耗能低、市场大、规模大。坚决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降耗评价,不符合环保、节能评价的项目决对不能安

25、排。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明令禁止和淘汰的项目,不得进入园区。 1、塔山循环经济园区该园区地处我市南郊区七峰山脚下冲积扇地带,紧临大运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园区内石灰岩、高岭土、煤炭等资源优势明显。园区自规划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已趋完善,韩杨铁路已建成运营,塔里线、鸦西煤炭专用线以及纵贯园区的各等级公路全部建成,电力、电信、邮政设施齐备,引黄水库正在园区建设。目前入园企业18户,已形成煤-电-化、煤-电-建产业链。同煤塔山1500万吨矿井及洗煤厂、同煤同忻1000万吨矿井及洗煤厂,国投240万吨矿井及洗煤厂、同煤大唐2*60万千瓦电厂、同煤4*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国投2*13.5万千

26、瓦煤矸石电厂、冀东500万吨水泥厂、兴旺集团云中公司200万吨水泥厂、同煤金宇5万吨高岭土厂、金源公司2万吨高岭土厂、同煤新友粉煤灰砖厂、粉煤砌块厂、世纪星镁合金厂、同煤5万吨甲醇厂已建成投产,同煤60万吨甲醇项目正在建设。煤矿废弃物煤矸石、高岭岩,通过煤矸石电厂、煤矸石砖厂、高岭土厂就地消化,电厂废弃物粉煤灰,通过水泥厂、粉煤灰砖厂就地消化,从而吃干榨尽。为实现循环利用,建设节能型园区,减少污水排放,余热综合利用,同煤集团还建成了40000立方米/日、4000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冀东水泥、兴旺水泥分别建设了余热、废气发电项目,并办理了自备电厂,自用电价不足0.2元/度。 2、装备制造园区该

27、园区位于大同市东侧环城高速以外2公里处,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近期已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园区规划有工业区、机械产品物流区和生活服务区。园区将围绕轨道交通产业化、汽车零部件、专用车和汽车整车及煤机产品生产等方向发展,建成有竞争力的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示范园区。目前园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市区通往园区“七通一平”工作已完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国重汽大齿公司异地搬迁改造项目厂房、基础设施建设等已完工,部分设备已到位,目前正在全面搬迁,预计7月份正式投产。另有仁和铸造、保盛机械、大同紫光、十堰同创、上海洋浦、特威尔、精工建筑、大威皇、长兴电子、舆博耐磨、陕西重汽、山

28、西鸿泰隆、同华矿机、非利普斯、华润啤酒、纳尔松酒业、云冈玻璃、同煤机电、华泰汽车、九龙重工、东华矿机、阿拉斯乐器22户企业入驻装备园区。22户企业中,除了华泰汽车、九龙重工、东华矿机、阿拉斯乐器4户企业外,另外18户企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这18户企业项目今年总投资21.2亿元,项目大部分在今、明两年能将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这些项目大部分实现了上下产业对接、相关产业配套,其中仁和铸造、保盛机械、大同紫光、十堰同创、上海洋浦、特威尔为大齿公司配套,云冈玻璃公司玻璃瓶项目为华润啤酒配套,等等。 3、医药工业园区一医药园区位于京大高速、湖东编组站之间,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目前,国药威奇达公司搬迁项目已

29、投产,二期正在建设;普德药业一期工程投产,二期正在建设;同达药业搬迁项目已开工,振东泰盛项目近期开工。二医药园区位于大同县杜庄乡,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国药生物搬迁项目、污水处理厂项目已开建设;仟源、光明、维敏药业今年开工。这些项目涵盖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化学制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等产品,形成了优势互补,上下游产品衔接,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4、其它工业园区 (1)阳高龙泉工业园区。该园区位于阳高县城南8公里处,已完成“七通一平”,园区围绕化工产业链和节能减排循环链,打造新型、节能、高效中国化工集团阳高煤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目前中亚合资年产3万吨氯丁橡胶项目,为其配套的天岳化工回收甲苯

30、项目及绿苑饮品、云华药业4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恒岳化工2万吨片碱、瑞鑫塑业500万条编织袋项目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山纳电石渣生产水泥项目以及TDI、ADI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2)左云煤化工工业园区。我们正全力推进中海油年产40亿立方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拿到国家路条。与此项目配套的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有年产1亿块粉煤灰蒸压砖、年产5万吨煅烧高岭土项目、年产3000平方米建筑陶瓷、年产2万吨莫来石、年产1亿块煤矸石砖、年产60万吨焦油加氢项目、年加工30万吨煤焦油项目等。 (3)浑源循环经济园区。重点要建设石材工业园、煤炭转化园、风电园、光伏发电园、农产品加工园等,构建建材、(

31、热、风、光)电、煤炭加工和利用、农副产品加工四大经济产业链。目前石材园初具规模。五、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特色园区集聚、科技创新引领和龙头企业培育四大工程,促进产业规模“双倍增”,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 1、项目带动,加快新兴产业上规模。实施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即每年实施新兴产业重大项目20项,以大投入和大项目拉动支撑新兴产业迅速做大做强。重点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一批规模大、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克关键技术,实施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鼓励现有企业扩大规模,推进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大唐、华能、华润、华电、国电等企业的风电项目,富士康、同煤的多

32、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华泰、陕汽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国药威奇达、同达药业的原料药、中药制剂等项目。 2、打造园区,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产品有特色、发展有空间、示范效果好的要求,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兴装备制造、煤化工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形成集聚示范效应,推动全市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扶持装备、医药、塔山、龙泉、左云煤化工、灵丘管线材、浑源循环经济等园区。 3、构建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依托骨干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校,通过政府资助,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建设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达15个以上,建设一批公共创新机构,形成结构合理、设施优良、运行高效的支撑

33、体系,确保每个新兴产业、每个产业基地都有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各县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同煤集团、同车公司等企业技术中心。 4、培育龙头,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突出重点、内引外联,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其带动力,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培育3户销售超100亿元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一方面加快现有优势企业发展。集聚资源和要素,鼓励现有重点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加速创新和改造步伐,壮大企业规模。另一方面加大专业招商力度。围绕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瞄准行业领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

34、专题招商,吸引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或与本地企业联合协作,并购重组,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确保每户园区都有一批龙头企业,提高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重点扶持中国北车集团同车公司、中国重汽大齿公司、国药威奇达药业、华泰大同公司、富士康大同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机制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由市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支持,负责新兴产业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政策落实、监测分析、督查考核等。 2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导向,抓好一批产业集群、产业链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引领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各县区要结合各自的产业发展基础和

35、优势,有针对性地找准新兴产业培育方向,明确定位,科学布局,走园区化、基地化发展道路。 3加强协调服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落实各项政策,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加强监测考核。建立健全新兴产业的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和评价制度,研究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准确地反映产业发展信息,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制订、分解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并将其纳入各地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新兴产业发展成绩突出和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调动全社会加快发展新

36、兴产业的积极性。 (二)强化政策保障1加大财政扶持。全市工业、科技方面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科研开发、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等。 2加大金融扶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强与省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合作,由市经济委牵头组建大同市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公司,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和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项目优先提供贷款担保。 3加大要素扶持。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前提下,市年度用地计划优先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争取省“点供”土地指标。在水、电、气等

37、方面优先保障新兴产业。加强市场培育,研究促进新兴产业产品开拓本地市场的扶持政策。 (三)强化人才保障 1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实施引进和培育计划。每年引进或柔性流动来同工作的高层创新人才达到50人。鼓励我市高等院校面向新兴产业领域优化专业设置,逐步形成“定制式”人才培养机制,每年培养新兴产业的各类人才达到500人。 2建立完善的留人用人机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档案和企业人才需求档案,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个性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服务。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人才津贴和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资助,提供子女入学、住房补贴等保障措施。每年组织一定数量的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家和高层次技术人才到知名高校和国外学习培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产业整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