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序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053869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条辨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温病条辨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病条辨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条辨序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温病条辨序第1页,此课件共64页哦 【汪廷珍】(1757-1827)清协办大学士。字玉粲,号瑟庵。淮安人。两岁丧父,由母亲程氏抚养成人。孤苦力学,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中举,4年后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予编修,任侍读,又任祭酒。嘉庆年间历任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太仆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对道光皇帝尽心启迪,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升礼部尚书,一一 汪廷珍生平及著作汪廷珍生平及著作第2页,此课件共64页哦道光五年(1825)升协办大学士。精于教育,任祭酒时,选成均课士录,教学生“立言以义法,力戒摹拟剽窃之习”。做学政时,制定学约“辨途、端本、敬业、

2、裁伪、自立”五则以训示学生。与学生讲话,谆谆如父兄之于子弟,士风为之一变。为人风裁严峻,立朝无所亲附。出入内廷,百官见之莫不肃然。其著作后人辑为实事求是斋集。立朝30年,以文章品谊闻于天下,被誉为“正人”。卒谥文端。第3页,此课件共64页哦 吴瑭,字鞠通,清代著名医学家,江苏淮阴人。(公元17581836年)。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以致不起,后四年,侄儿巧官又因喉痹不治,目击伤心,于是发愤学医。吴氏生平经历了多次温病流行,因而专心致力于外感热病的研究。在学术上,他“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二二 吴瑭与吴瑭与温病条辨温病条辨第4页,此课件共64页哦v 吴瑭上溯内经、伤寒论,下受河间、又可、

3、叶天士的影响,再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著成温病条辨一书。该书系统阐述了温病的三焦辨证的理论,辨析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提出了清热养阴之法,制定了许多著名的方剂,极大的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第5页,此课件共64页哦三 吴瑭的学术成就1 创立温病三焦辨证治疗大法v上焦: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经病变v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v中焦:阳明胃、大肠与太阴脾经病变。v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v下焦: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经病变v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第6页,此课件共64页哦2、伤寒与温病的辨析v病因不同:v 水与火v感邪途径与传变规律不同:v 六经与三焦 v病机与症候表现不同:v 阴

4、与阳v治疗方法不同:v 辛温与甘寒第7页,此课件共64页哦3 清热养阴法的确立v注意保护津液v阴虚不甚者以清解为主兼养阴v阴亏液竭以育阴养精为主第8页,此课件共64页哦四课文串讲v第一段v指出温病和伤寒应分而治之,不能泥古不化。第9页,此课件共64页哦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方少担心何人所云?借说温病第10页,此课件共64页哦风寒暑湿燥火六 气为阳邪兼温与温相反,但可化热相火郁久可化热兼有温邪君火皆可化热成温病病多第11页,此课件共64页哦仲景之书方书之祖专论伤寒未及温病 方 少第12页,此课件共64页哦其余五气,概未之及。前置的宾语,如“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伤寒论序今译:其它五气一概没有

5、谈论到。第13页,此课件共64页哦礼记乐记“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 术。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作者谓圣,述者谓明。创作的人阐述的人今译:创作的人称为圣人,阐述的人称为贤明的人。第14页,此课件共64页哦知十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第15页,此课件共64页哦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阙如“举一反三举一反三”论语论语述而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复也。”第16页,此课件共64页哦按图索骥按照图样寻找良马,比喻拘泥不知变通。第17页,此课件共64页哦重点内容字:亡无。词:已、亡如

6、、知十、阙如、按图索骥。句:人之所病,病病多;医所病,病方少。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今译:人们担心的是担心疾病多,医生担心的是担心治疗方法少。今译:无奈社会上缺少善于类推有才能的人,把缺而不言当作可耻的事,不能举一反三,只是致力于像按照图纸找骏马一样不知变通。第18页,此课件共64页哦王叔和撰写脉经整理伤寒论以为伤寒法可治一切外感病,故而影响后世。第二段第二段 针砭庸医墨守成规,极力推崇河涧之创新。针砭庸医墨守成规,极力推崇河涧之创新。第19页,此课件共64页哦“御风以絺御风以絺”语出语出国语国语越语越语:“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

7、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絺可作夏絺可作夏服以御暑,如冬天以夏布抵御风寒,则违事理。服以御暑,如冬天以夏布抵御风寒,则违事理。“指鹿为马指鹿为马”语本语本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马也。二世笑曰:二世笑曰:丞相误耶丞相误耶?谓鹿为马。谓鹿为马。问左右,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持鹿者,高因阴中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持鹿者,高因阴中语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语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第20页,此课件共64页哦亟j(1)副词。

8、表示时间,相当于“急”、“赶快”。(2)急躁。(3)紧迫;紧急。q副词。屡次;一再。第21页,此课件共64页哦吴又可与 温疫论 吳有性,字又可,約生活于16世紀80年代至17世紀60年代,江蘇吳縣人,明末清初著名醫學家,為溫病學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溫疫論是吳有性唯一一部傳世之作。共二卷。主要闡發溫疫之病因、病机、証候、治療,敘述溫疫的各种兼挾証治。17世紀中葉細菌學出現前,溫疫論提出了:“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气間別有一种异气所感”,這种异气即“戾气”。這种學說是十分先進的。第22页,此课件共64页哦方中行明末医家,名有执,字中行。著有伤寒论条辨、本草钞等。喻嘉言明末清初伤寒学

9、医家。名昌,字嘉言。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第23页,此课件共64页哦 金代医学家。名完素,字守真。河北河间县人,号河间居士,故人称刘河间。金元四大家之首,寒凉派的创始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刘河间第24页,此课件共64页哦v“墨守”v 战战国国时时鲁鲁人人墨墨翟翟(敌敌)为为阻阻止止楚楚国国攻攻打打宋宋国国,跑跑到到楚楚国国与与公公输输般进行攻守斗智。般进行攻守斗智。v “子子墨墨子子解解带带为为城城,以以碟碟为为械械。公公输输般般九九设设攻攻城城之之机机变变,子子墨墨子子九九距距之之。公公输输般般之之攻攻械械尽尽,子子墨墨子子之之守守有有余余。”因因此此称称善善守守者者为为“墨墨翟翟

10、之之守守”,称,称“墨守墨守”。v 后后汉汉书书郑郑玄玄传传:“时时任任城城何何休休好好公公羊羊学学,遂遂著著公公羊墨守羊墨守。”v 李李贤贤注注:“言言公公羊羊义义理理深深远远,不不可可驳驳难难,如如墨墨翟翟之之守守城城也。也。”后多用以比喻死守成规,不知变通者。后多用以比喻死守成规,不知变通者。第25页,此课件共64页哦中流一柱黄河三门峡出口有三座石岛顶住黄河的激流,从北而南称为梳妆台、炼丹炉和砥柱石。砥柱石是成语中流砥柱的出处。中流一柱即中流砥柱。喻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第26页,此课件共64页哦下士闻道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1、高明的理论总不为下愚之人所理解,故而笑之。第27页,此课件共64页哦刘河间的不足朴而少文论简未畅方杂不精承后乏人下士怪訾其学不明其说不行第28页,此课件共64页哦温病的认识演变史晋王叔和伤寒法治一切外感明陶华杜撰伤寒法治六气明吴又可温疫论治时疫明清方中行明清喻嘉言列温病于伤寒之外治法未离伤寒之中金元刘河间独知热病,学说未行第29页,此课件共64页哦重点内容字:词:疴、御风以絺、迨、困、亟、中流一柱。句:盖自叔和而下,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御风以絺,指鹿为马,迨试而辄困。今译:从王叔和以后,大致都是用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外感病,这种治法就像用细葛布挡风一样,混淆了伤寒病与温病,等到临床

12、运用就感到行不通了。第30页,此课件共64页哦重点内容 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肺腑无语,冤鬼夜嗥,二千余年,略同一辙,可胜慨哉!今译:社会上的人喜欢它内容浅显,就一起遵从它,那么百姓的灾祸就频繁了。今译:肺腑不能说话,含冤而死的鬼魂在夜间号哭,二千多年以来,情况都大致相同,怎能不令人感慨不已呢!第31页,此课件共64页哦溯:说文“逆流而上曰溯洄”溯:多音字:s,shu s (1)逆流而上。(2)往上推求;回想。Shu 水名。逆流而上往上推求推究探求第三段第三段 赞扬吴鞠通对温病学的贡献。赞扬吴鞠通对温病学的贡献。第32页,此课件共64页哦叶天士 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

13、苏 吴县人,清代康乾时的著名医家。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第33页,此课件共64页哦“当名辨物当名辨物”意为确定事物的名称,辨别事物的实质。意为确定事物的名称,辨别事物的实质。此指确定温病的名称,辨清温病的实际此指确定温病的名称,辨清温病的实际内容。内容。易易系辞下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夫易彰往而察来,而显微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来,而显微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断辞则备矣。”第34页,此课件共64页哦犹且各是师说认为正确意动用法叶天士温病论好学之士粗 工贪

14、常习故者咸知向方罕得十全各是师说第35页,此课件共64页哦哲:说文“知也”,知通智,即智慧。异体:喆zh (1)明智。(2)贤明的人。(3)通“折”。折狱。(4)哲学的简称。(5)姓。哲第36页,此课件共64页哦多音字:y,yn,yn,yn,y繁体:【厭】(一)y (1)压;倾复。(2)镇压;抑制。(3)迷信,又称“厌胜”。(二)yn(1)饱;满足。后作“餍”。(2)憎恶;嫌弃。(3)通“嬮”。美好。(三)yn(1)闭藏。(2)梦惊;做恶梦。后作“魇”。(3)沉溺。(四)yn 安闲,安稳。后作“懕”。(五)y (1)厌浥潮湿。(2)通“撎”。长揖。厌第37页,此课件共64页哦况乎心理无异,大道

15、不孤人们的内心是相通的,没有不同高深的理论第38页,此课件共64页哦“子云子云”系西汉著名学者杨雄。少好学,博览群书,为人简易佚荡;口吃系西汉著名学者杨雄。少好学,博览群书,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顺好邃之思,尤爱司马相如、屈原之赋。不能剧谈,默顺好邃之思,尤爱司马相如、屈原之赋。晚年颇感辞赋无益于世道,转而研究哲学,仿晚年颇感辞赋无益于世道,转而研究哲学,仿论语论语作作法言法言,仿,仿易经易经作作太玄经太玄经。另有。另有训纂编训纂编、方言方言,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资料。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学的重要资料。韩昌黎全集韩昌黎全集与冯宿论文书与冯宿论文书云:云:“昔扬子云著昔扬子云著太玄太

16、玄,人,人皆笑之。子云之言曰:皆笑之。子云之言曰:世不我知,无害也。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世不我知,无害也。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矣。之矣。”汪氏序言、盖从韩文语意而来,意为真正的一部好书,即汪氏序言、盖从韩文语意而来,意为真正的一部好书,即便当时不被人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被人理解。便当时不被人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被人理解。第39页,此课件共64页哦遭疫病而早死。诸如:横夭,夭横等。夭札第40页,此课件共64页哦折杨皇华庄子“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 ,则嗑然而笑。”第41页,此课件共64页哦v“阳春白雪阳春白雪”v 昭明文选。宋玉昭明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对楚王问)云:云:“其为其为

17、阳春阳春、白雪白雪,国中属而和,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者不过数十人。”v知我罪我知我罪我v 谓了解我,怪罪我。语出谓了解我,怪罪我。语出孟子孟子滕文滕文公下公下:“知我者其以惟知我者其以惟春秋春秋乎乎!罪罪我者其惟我者其惟春秋春秋乎乎!”第42页,此课件共64页哦繁体:【騭】zh(1)公马。(2)安定。(3)阴骘,阴德。(4)评定;评论。(5)升。骘第43页,此课件共64页哦重点内容字:溯、秉禀、华。词:当名辨物、向方、是、秉、哲、厌、抗志、希、贸贸、摅、笥、亟、夭札、听然、评骘、梓、壮月。句:我朝治洽学明,名贤辈出,咸知溯原灵、素,问道长沙。今译:我们清朝政治和谐,学术昌明,名医一批批出现

18、,都知道从灵柩、素问中探求医学的本源,向张仲景的书籍求教。第44页,此课件共64页哦 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若夫折杨皇华,听然而笑,阳春白雪,和仅数人,自古如斯,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今译:我的朋友吴鞠通吴先生,怀有拯救社会的心愿,具有超过一般人悟性的智慧,喜欢学习而不满足,研究理论务必精要,坚持高尚的志向而仰慕古人,虚心地向各位医家学习。今译:折杨、皇荂这两种通俗的歌曲,人们听了后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而阳春、白雪这两种高雅的歌曲,跟着和唱的只有几人,自古如此,了解我怪罪我,完全听任社会,难道不好吗?第45页,此课件共64

19、页哦整篇翻译从前,淳于公说过:“一般人担心的问题,是担心病多;医生担心的问题,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病多而治病方法少的疾病,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什么原因呢?六气之中,君火、相火不用说了,风、湿与燥没有不同时夹杂有温的,只有寒同温相反,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一定患热证。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呢?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是从张仲景开始的。张仲景的书专门论述伤寒,但这只是六气之中的一种啊!其中有同时论说到风的,也有同时论说到温的,可是所讲的风,是寒中的风,所讲的温,是寒中的温,因为他的书本来就是论述伤寒的呀!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因此后代也没有传下来。即使这样,然而创作的人称作圣人,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

20、学习的人果真能彻底究明他们的文章,通晓他们的文义,变化和推行有关的理论和治法,用它们来治六气所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们来治疗内伤也是可以的。无奈社会上很少有善于第46页,此课件共64页哦触类旁通的、以缺少治疗六气致病方法为可耻的、有才识的医生,而大都不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去类推,只是拘泥不变地像按照图样去寻求好马一样地就伤寒而论伤寒。自从王叔和以后,医生们大约都用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这样做,好比用细葛布挡风,指鹿为马地混淆了伤寒、温病的界限,到治疗时立即失败,也就知道他们的医术粗疏了。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就仍旧袭用原来的方剂,稍微改变药味,冲和、解肌等方剂就纷纷地出现于记载。到陶

21、华的伤寒六书出现,于是竟然用臆造的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所有疾病了。不仅仅对张仲景没有讲到的内容未能阐发新的义理,就连张仲景已写定的书也都遭到了篡改。一般人喜欢伤寒六书内容浅近,共同宗法它,而人民的祸害就频繁了。又有一个叫吴又可的,编著瘟疫论,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特定时期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的,但是一般的人错误地用它治疗平常时候发生的温热病。最后像方中行、喻嘉言诸医家,虽然把温病列在伤寒之外,但是治疗方法则最终第47页,此课件共64页哦没有离开伤寒。只有金代刘完素先生能通晓热病,超出各家,编著的河间六书分上、中、下三焦论述治疗,而不墨守六经,近似暗室中的一盏明灯,激流中的砥柱。可惜那个人敦厚朴

22、实而缺乏文采,他的论述简略而没有发挥尽致,他的方剂有时也驳杂而不纯粹。继承他的人又不能阐明其中的含义,弥补其中的疏漏,像张景岳这一类学习医道的人,尚且在责怪诋毁他。于是,他的学术不被阐明,他的主张不被施行。社会上的平庸医生遇到温热病,没有不首先发汗解表,掺杂用消导之法,接着就猛用攻下之法,或者乱用温补,轻病因为这个缘故而加重,重病因为这个缘故而致死。对侥幸不死的就吹嘘是自己的功劳,造成死亡便闭口不说是自己的过失。即使病人也只知道重病难以挽救,却不了解是误用了药物而杀人。父亲把这一套方法传给儿子,老师把这一套方法授与学生,整个社会同一风气,牢不可破。肺腑不能说话,含冤而死了的鬼魂深夜号哭,两千多

23、年以来,大略相同,怎能不令人感慨不已呢?第48页,此课件共64页哦我朝政治安定,学术昌明,著明的医家一批批地出现,都知道从灵枢、素问探求医学的本源,向张仲景的著作求教医道。自从吴人叶天士先生温病论、温病续论出现,然后依照温病的名称求取温病的实质。热爱医学的人都知趋向正道,但是墨守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自己老师的学说正确,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并在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因而很少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的朋友吴鞠通先生怀有救世的抱负,具有悟性超人的智慧,酷爱学习,从不满足,研究医理力求精深。他志向高尚,仰慕古代名医,虚怀若谷,以百家为师。

24、他痛感社会上的医生对温病蒙昧不清,于是传述前代医家的可为法式的医学理论,抒发平生的临证心得,穷尽温病的源流,写成这部书。但是仍旧不敢自信,同时顾虑社会上的人也不相信这部书,因此在书箱里收藏了好长时间。我认为学习的人本来没有自信的时候,可是以天下最多见的温病,却竟然没有对付温病的方法,幸运地得到了这种方法,就应当赶快拿出来公开。比如拯救被水淹、被火烧的人,难道还等整好第49页,此课件共64页哦帽子束结头发吗?况且人们的心理没有不同的,高明的医学理论不会与世隔绝,这部书一旦出世,必定会很快遇到扬子云那样的人,并且将有阐明其中的主旨,弥补其中的疏漏,使遭受瘟疫的人都能登上长寿境域的人出现。这是天下后

25、世的希望,也是吴先生的希望啊。折扬、皇荂这两种通俗的歌曲,人们听的时候都能领会,张嘴而笑;阳春、白雪这两首高雅的歌曲,能跟着唱和的却只有几个人,古来如此。了解我或者责备我,完全听凭当代的社会舆论,难道不好吗?吴先生认为我的话正确,于是共同评议审定后就交付刊印了。嘉庆十七年八月十六日,同乡愚弟汪廷珍谨序。第50页,此课件共64页哦重点提示字:亡无、溯、秉禀、华。词:已、亡如、知十、阙如、按图索骥、疴、御风以絺、迨、困、亟、中流一柱、当名辨物、向方、是、秉、哲、厌、抗志、希、贸贸、摅、笥、亟、夭札、听然、评骘、梓、壮月。句:人之所病,病病多;医所病,病方少。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

26、反三,惟务按图索骥。盖自叔和而下,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御风以絺,指鹿为马,迨试而辄困。第51页,此课件共64页哦 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肺腑无语,冤鬼夜嗥,二千余年,略同一辙,可胜慨哉!我朝治洽学明,名贤辈出,咸知溯原灵、素,问道长沙。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若夫折杨皇华,听然而笑,阳春白雪,和仅数人,自古如斯,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第52页,此课件共64页哦自测练习一、选择题1“抗志以希古人”中“希”意思是()羡慕 B仰慕C仿效 D胜过 E学习2“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如”意思是()到去 B像

27、C词尾D奈 E如何第53页,此课件共64页哦3“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意思是()完 B过 C通“以”D通“矣”E停止4句中“以”与“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中“以”义相同的是()所谓温者,寒中之温,以其书本论伤寒也B父以授子,师以传弟 C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 D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 E抗志以希古人5句中“于”与“未有甚于温病者矣”中“于”用法相同的是()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 B天下之病孰有多于温病者乎 C方书始于仲景 第54页,此课件共64页哦D虽列温病于伤寒之外 E将见择于圣人矣6“且惧世之未信之也,藏诸笥者久之”中“诸”意思是()之 B各 C之于D众多 E于 7“咸知溯

28、原灵素,问道长沙”中“问道长沙”谓()询问到长沙的路 B向张长沙(仲景)问路 C向张仲景请教 D向张仲景的著作求教 E向长沙问路8“子云其人必当旦暮遇之”中“旦暮”意思是()早上 第55页,此课件共64页哦B晚上 C早晚 D很快 E一会儿9“穷源竟委,作为是书”中“穷源竟委”意思是()探究流派B探究源流 C探究根源 D不分源委 E分清本末10“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中“亟”意思是()频繁 B急躁 C迫切 D赶快 E加重第56页,此课件共64页哦二、填空题1“虽然,作者谓圣,述者谓明”中“作者”谓_,此指_;“述者”谓 _,此指_。2“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中“亡如”

29、意思是_,其中“亡”通_,“阙如”意思是_,其中“阙”通_。3“若夫折杨皇,听然而笑”中“听”应读_;“听然”意思是_。4“嘉庆十有七年壮月既望”中“有”通_;“壮月”指阴历_;“既望”指_。三、词义解释题1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秉:哲:2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抗志:希:第57页,此课件共64页哦3述先贤之格言,摅生平之心得。摅:4使夭札之民咸登仁寿者。夭札:仁寿:5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评骘:梓:6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宗:亟:四、语译题1、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病斯世之贸贸也,述先贤之格言

30、,摅生平之心得,穷源竟委,作为是书。第58页,此课件共64页哦2、虽然,作者谓圣,述者谓明,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3、不独仲景之书所未言者不能发明,并仲景已定之书尽遭窜易。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4、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5、若夫折杨皇,听然而笑,阳春自雪,和仅数人,自古如斯。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吴子以为然,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第59页,此课件共64页哦五、阅读题夫立德立功

31、立言圣贤事也瑭何人斯敢以自任缘瑭十九岁时父病年余至于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至张长沙外逐荣势内忘身命之论因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越四载犹子巧官病温初起喉痹外科吹以冰硼散喉遂闭又偏延诸时医治之大抵不越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外其于温病治法茫乎未之闻也后至发黄而死瑭以初学未敢妄赞一词然于是证亦未得其要领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沦亡于兵火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又越三载来游京师检校四库全书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遂专心学步焉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又徧考晋唐以

32、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其何以传信于来兹瑭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然未敢轻治一人癸丑岁都下温役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因有志采第60页,此课件共64页哦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曰温病除条辨然未敢轻易落笔又历六年至于戊午吾乡汪瑟庵先生促瑭曰来岁己未湿土正化二气中温厉大行子盍速成是书或者有益于民生乎瑭愧不敏未敢自信恐以救人之心获欺人之罪转相仿效至于无穷罪何自赎哉然是书不出其得失终未可见固不揣固陋黾勉成章就正海内名贤指其疵谬历为驳正将万世赖

33、之无穷期也淮阴吴瑭自序(清吴瑭温病条辨自序)要求:1给上文标点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文意理解吴瑭为何立志学医?吴瑭为何撰写温病条辩?“未敢轻易落笔”反映吴瑭何种心情?其中“落笔”的具体意义是什么?第61页,此课件共64页哦l.夫立德、立功、立言,圣贤事也。瑭何人斯,敢以自任?缘瑭十九岁时,父病年余,至于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至张长沙外逐荣势,内忘身命之论,因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越四载,犹子巧官病温,初起喉痹,外科吹以冰硼散,喉遂闭。又徧延诸时医治之,大抵不越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外,其于温病治法,

34、茫乎未之闻也。后至发黄而死。瑭以初学,未敢妄赞一词,然于是证亦未得其要领。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又越三载,来游京师,检校四库全书,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遂专心学步焉。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又徧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其何以传信于来兹?瑭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然后有得,然未敢轻治一人。癸丑岁,都下温役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第62页,此课件共64页哦其死于世俗之手者

35、,不可胜数。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因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曰温病条辨。然未敢轻易落笔。又历六年,至于戊午,吾乡汪瑟庵先生促瑭曰:来岁己未,湿土正化,二气中温厉大行,子盍速成是书,或者有益于民生乎?瑭愧不敏,未敢自信,恐以救人之心,获欺人之罪,转相仿效,至于无穷,罪何自赎哉!然是书不出,其得失终未可见。因不揣固陋,黾勉成章,就正海内名贤,指其疵谬,历为驳正,将万世赖之无穷期也。淮阴吴瑭自序。2犹子:侄子。延:请。未之闻:即“未闻之”,宾语前置。意谓未听说过温病治法。奈:无奈。季:末年。阅:经历。轻:轻易。间:间或。考验:查考验证。盍:何不。兼词。3建立功德,著书立说,这是圣贤的事业。我算什么人呢,竟敢以此为己任?只因为我十九岁时,父亲患病年余,一直未能治愈,直至去世。我感到惭愧悔恨,难以言表,悲痛欲绝。认为父患第63页,此课件共64页哦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64页,此课件共64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