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发展经济 稳中求进.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47055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 发展经济 稳中求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2讲 发展经济 稳中求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 发展经济 稳中求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 发展经济 稳中求进.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案授课时间2013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章节名称第2讲 发展经济稳中求进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掌握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政策,分析我国国民经济走势,明确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教学重点1.十八大报告经济“新理念”解读2.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概况3.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政策解读4.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走势分析教学难点1. 生态文明促成“五位一体”布局2. 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3.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综合拓展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教学内容一、十八大报告经济“新理念”解读十八大报告明确

2、指出了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并对相关的经济工作作了部署。(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众所周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决定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尤为重要。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理顺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大报告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市场经济极其重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必须是密切结合起来的,如果政府和市场关系理顺不好,经济体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就会阻碍重重,很难进

3、行下去。我党作为转型期国家的执政党,过去30多年来一直高扛改革大旗。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始终不断重新审视和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清晰地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角色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应尽早推进的改革之一,因为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越长,改革的难度也就越高。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二者各司其能,这对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有很大帮助。能否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使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向提供良好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上来,并有效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具有决定性影响。2.微观经济不宜过多干预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改

4、进。就政府方面而言,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中既存在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也存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权威性需要提高的问题。行政过度干预市场,将影响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大量资源由政府分配,比如利率管制、土地批租、基础设施建设垄断以及许多行政审批等,这种状况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问题。与政府这只手相比,市场这只手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30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是依靠改革开放、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不断扩大而获得的。现在我们的经济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又与市场不能充分地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密切相关。目前,实体经济困难

5、、收入分配不公、内需消费不足、官员腐败等问题逐渐暴露乃至影响民生、引发民怨。改革要求尽快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根本在于要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3.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这就要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二者有机结合。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削弱政府职能、强化市场功能,而是两者职能的重新界定,市场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性监管方面做到位。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要从过去重“管制”向重“服务”转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是管制。

6、凡是市场主体有能力做好的事情都要交给市场主体去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替代“扩大开放”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同时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7、。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一提法替代了过去长期沿用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提法,从而凸显了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将从过去一味追求速度逐步向更注重质量、深度和效益的方向转变。1.不应片面追求扩大开放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开放型经济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减少贸易摩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位列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片面追求扩大开放引发了透支式发展、污染性合作、贫困式增

8、长、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进出口不平衡等问题,同时对外投资不协调的问题也已经显现,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如果不提高经济开放水平,则有可能带来大麻烦。举个例子,中国的钢产量比美、日、德、法、英、意、加西方七国加起来还多,卖不出去只好降价,以至于出现了“卖一吨钢利润不如一盘小炒肉”的尴尬。再比如,中国每年出口10亿部手机,出口比重占全球市场接近八成,但巨额收益都归属国外巨头,众多中国企业还赚不到1%的利润,如果没了外国订单,企业就很难维持。因此,要提高经济开放水平,不仅反映了当前现实要求,也是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2.提升开放水平更要注重质量GDP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质量。欧美国家的金

9、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给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的增长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未来我们更多的要从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多元化的出口市场以及两轮驱动、外需和内需平行发展的角度来带动经济增长。GDP的增长如果能带来百姓收入的增长,同时收入的增长又让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休闲、选择自己的劳动、很好分配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物质世界丰富的过程中,精神也得到了享受,从而形成了互相发展的动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早已告别了发展资金短缺的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需要外部资本。顺应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局,就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招商选优,要重视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要增强外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

10、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对此,国家也已经有明确的政策,要严格限制耗能高、污染重、水平低、产能过剩的项目,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3.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审时度势,认真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首先,要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继续坚持引进来,充分发挥外资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最后,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此外,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企业走出去至关重要。(三)创新驱动

11、扩大内需绘出转型路线图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勾画了完整而明确的路线图。遵循该路线图,应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创新驱动”这一新引擎代替以往的要素驱动,逐步告别传统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的经济转型。1.转型是中国经济重生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连续34年经济平均增速达到9.8%以上的经济奇迹,并在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变化,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因此转型是中国经济

12、重生的关键。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由高速向中速转换的历史拐点。2011年以来的经济放缓,既是短期经济波动的表现,更是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反映。只有释放国内巨大的需求潜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应对国内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经济不景气使中国外贸条件恶化,进一步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考验的中国,需要摆脱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消费过低、技术创新不足、服务业落后、市场和政府边界模糊、城镇化步伐缓慢的发展方式,进入真正的现代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十八大报告对经济转型的部署具有划时代意义。2.依靠创新驱动与内需支撑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

13、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种提法是前所未有的,清晰地表明了和过去的投资驱动告别的勇气和决心。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靠创新引领的发展,只有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实现由大到强。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要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必须依靠创新。扩大内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有重要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目前,拉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未来10年我国仍处于上升通道,其关键在于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个突出优势。只要消

14、费需求能够有效释放出来,就有可能支撑未来10年经济7%8%的中速增长。那么,如何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与“扩大内需”这两大目标呢?实现这两大目标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主体的合作与努力,需要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道路同步结合起来。对于创新驱动,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制度创新。市场经济是创新的土壤,企业和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只有政府创造了平等竞争的环境,才有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因此,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是创造良好竞争环境的关键所在。二是体制创新。政府要通过体制创新把新技术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

15、主体地位,加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对于扩大内需,首先,应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平台支撑;其次,通过消除“过度消费”的疑虑和制定国家促进消费战略规划扩大消费;最后,提高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四)生态文明促成“五位一体”布局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将推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为推进现代化各项建设创造前提条件。1.基于中国环境问题

16、的严峻性中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存在现实的脱贫和现代化的赶超压力,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发展是以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的,环境受破坏的严重程度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集中表现在资源

17、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不仅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若想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儿,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

18、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那是竭泽而渔。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尽快改变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倾向,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到经济发展之中。3.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和从严控

19、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不放松对生态环保的要求。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具体要在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必须改变唯GDP的观念,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二、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概况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

20、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证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2011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21、58957万吨,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9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2011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2012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2011年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2012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2011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2011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2011年增长5.2%。2012年禽蛋产量2861万吨,比2011年增长1.8%;牛奶

22、3744万吨,增长2.3%。(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0.0%,增速比2011年回落3.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2011年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8.8%,中部地区增

23、长11.3%,西部地区增长12.6%。分产品看,2012年471种工业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比2011年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4.7%,粗钢增长3.1%,钢材增长7.7%,水泥增长7.4%,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3%,焦炭增长5.2%,硫酸(折100%)增长4.8%,烧碱(折100%)增长3.8%,化学纤维增长11.8%,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11.7%,集成电路增长9.3%,汽车增长6.3%(其中轿车增长8.3%),乙烯下降2.5%,平板玻璃下降3.2%。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比2011年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比2011年增长7.1%。

24、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0.87%。(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比2011年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2011年回落3.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亿元,增长14.7%;民间投资亿元,增长24.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2011年增长17.8%,中部地区增长25.8%,西部地区增长2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004亿元,比2011年增长32.2%;第二产业投资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投资亿元,增长20.6%。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亿

25、元,比2011年增长20.0%;其中,采矿业投资13129亿元,增长11.8%;制造业投资亿元,增长2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6536亿元,增长12.8%。2012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58391亿元,比2011年增长13.3%。从到位资金情况看,2012年到位资金亿元,比2011年增长18.6%。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29.7%,国内贷款增长8.4%,自筹资金增长21.7%,利用外资下降10.9%,其他资金增长13.7%。2012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比2011年增长28.6%;新开工项目个,比2011年增加28948个。从

26、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3%。(四)市场销售稳定增长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2011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2011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增长14.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49亿元,增长14.5%。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3283亿元,比2011年增长13.6%;商品零售亿元,增长14.4%。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93330亿元,增长14.8%。其中,汽车类增长7.3%,增速比20

27、11年回落7.3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27.0%,回落5.8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2%,回落14.4个百分点。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5%),环比增长1.53%。(五)进出口增速回落2012年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6.2%,增速比2011年回落16.3个百分点;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0098.3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4.4%;加工贸易进出口13439.5亿美元,增长3.0%。出口额

28、中,一般贸易出口9880.1亿美元,增长7.7%;加工贸易出口8627.8亿美元,增长3.3%。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10218.2亿美元,增长1.4%;加工贸易进口4811.7亿美元,增长2.4%。12月份,进出口总额366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出口1992.3亿美元,增长14.1%;进口1676.1亿美元,增长6.0%。(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11年上涨2.6%,涨幅比2011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比2011年上涨4.8%,烟酒及用品上涨2.9%,衣着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

29、务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5%,居住上涨2.1%。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4.0%,油脂价格上涨5.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2.1%,鲜菜价格上涨15.9%,鲜果价格下降1.2%。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8%。2012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2011年下降1.7%;12月份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0.1%。2012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2011年下降1.8%;12月份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0.1%。(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

30、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2011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2011年加快1.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2011年名义增长12.5%,经营净收入增长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5.0%。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4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56元。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

31、比2011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2011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比2011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名义增长13.3%。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316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48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入704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0142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9009元。2012年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2011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

32、工16336万人,增长3.0%。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290元,比2011年增长11.8%。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扎实工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政策解读2012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13年的经济工作定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

33、开好局。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型发展转为质量效益型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正是针对这两个转变做出的。“稳”就是要继续稳住经济增长和物价总水平;“进”就是坚决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一)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

34、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

35、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大兴农田水利,加强科技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强绿色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3.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

36、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4.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37、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中,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5.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强城

38、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6.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同时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改革新举措。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

39、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要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要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平衡。要加强外商投资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对外投资。要继续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二)十大关键词描述中国经济新路径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十大关键词, 可作为2013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新路径的观察点。1.改革“改革”在官方媒体发布的会议消息中15次被提及,一跃成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最受瞩目

40、的关键词。会议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在落实已经出台改革措施的同时,要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改革新举措。2.路线图本次会议设定的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中包括“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此会议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3.空谈误国在这次会议上,“空谈误国”这样的词汇颇为醒目。会议指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要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提

41、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4.钱用在刀刃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表述并不出人意料,但会议同时强调,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5.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央一号文件也连续多年落脚“三农”。中央工作会议指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决不

42、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中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6.质量和效益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稳增长制定了“质量”和“效益”指标。会上提及,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在过去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稳增长”始终被定位为各项宏观调控任务之首,而本次会议期间仅“露脸”两次。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用“健康发展”的要求宣示了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加关注“质量”和“效益”。7.全国一盘棋多年来,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

43、中国经济发展的“心结”。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会议指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8.民生“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毫无争议地位列2013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中。会议强调,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

44、长久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都偏向于生产者,弱化消费者。只有稳住了民生,加强医保社保,百姓面临的生活风险才会降低,消费倾向才会提高,内需才可能被拉动,市场才会出现购销两旺,与此同时,投资也将随之提高,经济增速也会上扬。9.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在拉动国民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中国的投资与出口总是“跑得太快”。随着国际经济危机进入深层次调整期,外需持续疲软,投资亟待消化,扩大内需成为经济未来新增长点。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人民币,同比名义增长17.1%,让内需成为增长

45、的引擎,已是中国全社会的共识。10.城镇化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正式进入城镇化的“拐点”。 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也是最大的改革红利。四、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走势分析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走势如何,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一)2013年增速可能超“8”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2013年我国经济(GDP)同比增速大约在7.5%左右。不过,近期更多的预测结果是2013年的情况将略好于2012

46、年,经济增速大约在8%8.2%左右。中金公司报告预计我国2013年经济增长会温和反弹,从2012年的7.7%上升至8.1%。复苏的动能主要来自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以及企业再次增加库存。瑞银集团认为,中国经济已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复苏,并且这一势头将延续到2013年,预计2013年GDP平均增速将从2012年的7.6%回升至8%。基建投资继续强劲增长、房地产建设活动温和复苏、出口企稳以及去库存结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因。2013年,宏观经济走势将大致呈现四个特点:经济增速小幅回升;边际上增长回升的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和存货投资;物价温和上升,工业生产价格从负增长转正;名义

47、GDP增速显著回升,有助于企业盈利改善。总之,多方机构大都认为2013年我国经济情况将略好于2012年,但不会出现超预期反弹。当前中国的就业市场状况持续偏紧,物价也相对稳定,表明经济活动没有明显低于其潜力。一些分析也表明,目前中国的增长潜力已经回落,未来一个阶段8%左右的增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预期的从经济奇迹到常规增长的转型。与之相伴的将是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相对较高的通胀压力、有所改善的收入分配、更为平衡的经济结构、加速的产业升级以及更为激烈的经济周期。(二)环境内外部风险犹存2013年,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中国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一系列不确定性。最

48、大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来自外部的风险。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增长低迷、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显著增强、中国贸易条件依然在恶化、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外部压力可能周期性增强。受到外需的影响,2013年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可能仍将是负贡献。相对于外部环境所面临的重大的不确定性,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内部最大风险还是政策风险,政策的风险最大体现在投资方面。正式换届以后中国往往出现很大一轮投资反弹,但是2013年会不会这样,目前还很难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首先,对制造业投资而言,去库存化、去产能化甚至去产业化的压力依然巨大,劳动力成本仍在上升,当前工业企业利润的大幅下滑可能影响企业家投资的信心与能力;其次,对房地产投资而言,宏观调控政策仍可能继续维持,且建筑用地供给相当有限,这会限制房价反弹后房地产投资增速反弹的空间;最后,对基础设施投资而言,作为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或地方融资平台目前债台高筑,随着土地市场的降温,地方政府的财力与融资能力均受到限制,难以进行新一轮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除了进出口和投资方面面临着风险外,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当中,近年来表现颇为给力的消费也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消费上,中国房、车潜力已经不如以前,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以及商品房销售均增长10倍,年初增速超过20%。而展望2020年,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