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一特四化”发展现代农业.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47008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一特四化”发展现代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推进“一特四化”发展现代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一特四化”发展现代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一特四化”发展现代农业.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市“一特四化”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一特四化”是市委立足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着眼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布署,对大力推进我市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我市按照XX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精神,紧密结合本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发展高效节水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在主攻农村产业“四化”,增加农民收入上做文章,目前在全市已逐步形成了优质棉花、特色林果、高效瓜菜、良种肉羊四大农村支柱产业。2009年,全市以设施温室大棚为主的高效瓜菜面积发展到5亩,以葡萄为主的特色高效林果产业发展到4.38万亩,以设施圈养为主的良种肉羊

2、养殖达到56万只,优质高效棉花种植面积5.8万亩。农业总产值.22万元,比2007年增加37943.02万元,增长29%。农业增加值88931.47万元,比2007年增加19271.8万元,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75元,比2007年增加1469元,增长22%。一、“一特四化”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优质棉花产业:XX是我国优质棉产区之一。所生产的中短纤维棉花色白、糖低、强度大、马克隆值高,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为了提高棉花种植单位效益,近年来,我市相继推广了宽膜点播栽培技术、宽窄行种植技术、棉田全程化控技术、冬水安根植棉技术、棉花“矮、密、早”栽培技术

3、、棉田套种技术和棉花膜下滴灌节水等栽培技术。实现了棉花覆膜、施肥、播种的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应用率达100%,这些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XX棉花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全市棉花种植面积2009年达19.28万亩,虽然由于农业结构调整,面积较2007年减少1.31万亩,但随着各种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2009年全市棉花亩产126.55公斤,较2007年增加13.37公斤。2009年棉花总产达到2440.09万公斤,棉花总产值达到41064.7万元,人均棉花纯收入达到136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18%。目前,全国棉花收购价格看好,我市棉花产业将成为促农增收的又一亮点。高效瓜菜产业:在高

4、效瓜菜产业建设上,我们按照“常规技术抓普及,高新技术建园区”的发展思路,以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各项科技措施组装配套为突破口,整体推动全市瓜菜产业再上新台阶。一是示范推广高产高效特色优良品种。指导农户选择特色瓜菜、精细蔬菜和观光瓜菜等名优特品种,合理安排茬口,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填补市场空白,提高蔬菜市场占有率,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力争做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渐向规模化种植发展。二是推广瓜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普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对示范区蔬菜定期进行农药残留抽样检测,使农产品例行检测平均合格率达98%以上,以增加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三是全面普及日光温

5、室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在推广无滴棚膜、高垄栽培、防虫网、屋顶扒缝放风等项技术的同时,重点推广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穴盘基质育苗、自动卷帘、滴灌节水、反光幕、黄板诱杀、配方施肥等项技术,合理调控温室环境,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将各项技术组装配套,总结出适宜我市温室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四是示范推广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利用我市易得的棉杆、炉渣、锯末等材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优良的蔬菜栽培有机基质,通过追施有机肥、温湿度调控、病虫害物理防治等措施落实,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减轻病害发生,使生产的蔬菜产品无污染,符合无公害食品的要求。2009年全市种植瓜菜54237.9亩,比2007年增加

6、17028.8亩,其中:蔬菜45530.4亩,增加11272.3亩;瓜类8707.5亩,增加5756.5亩。全市日光温室11919座、9469亩,平均亩收入达12200元,比2007年增加1580元,其中日光温室特菜平均亩收入达1.25万元以上,大田蔬菜亩均收入达3500元以上,大田特菜平均亩收入达4500元以上;全市瓜菜产值达30050.56万元。2010年全市种植瓜菜面积达62890.3亩,比2007年增加25681.2亩,瓜菜产业的大发展以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良种肉羊产业:草畜产业特别是良种肉羊养殖是XX的一个传统养殖产业;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增强畜产品的产量和

7、市场竞争力,我们突出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繁结合,加快肉牛羊良种繁育步伐。2009年,全市共组织调引良种肉羊和多胎基础母羊3441只。其中:引进纯种肉羊135只,高代杂交肉羊1544只,多胎基础母羊1762只;同时,新建肉羊温精授配点5个,使全市肉羊温精授配点达到33个,全年共完成温精授配母羊12450只;杂交改良肉羊31365只;使全市的肉羊良种化率达到84%。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2009年,全市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农户自主管理的原则,全年新建设施养殖小区8个,使全市各类养殖小区达到32个,入驻农户661户;其中养羊小区23个。养殖小区的畜禽出栏量达到19.1万头只,占社

8、会总量的30.3%。同时,我们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突出规模养殖户的培育发展,2009年,全市新增万元规模养殖户521户;使全市的规模养殖户达到1558户。四是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2009年,我们按照“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16字防控方针,进一步加大了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使其疫苗注射密度均达到100%;全市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同时,进一步完善动物重大疫情应急预案,健全了市乡村三级疫情测报网络,加大了对动物重大疫病的监测力度,落实动物疫情零报告制度,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控

9、制、早扑灭。2009年,全市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23万头只,其中肉羊饲养量达到56.2万只,比上年同比增加6万只;全市草食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1673.5万元,比上年增加1375.43万元,增长20.41%。特色林果产业:自2000年以来,XX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葡萄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狠抓落实,以“唱响阳关葡萄沟,打造鸣山葡萄带,发展党河葡萄区,建设XX葡萄市”为目标,每年筹措资金700余万元,乡镇村组农户筹资3000余万元,用于葡萄产业的发展,倾力打造以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一是抓科技培训,提高葡萄生产者科技素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提高葡萄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全市

10、每年举办的葡萄技术培训班均在500场次以上,培训果农40000余人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1200余人,同时投资2.6万元刻录了XX红地球葡萄栽培管理技术VCD光盘2050盘,用于指导生产实践。二是抓技术落实。在葡萄栽培技术的推广中,我们不断总结完善了葡萄“宽、深、平、直”苗木定植技术、“一平三线”设架技术、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花果管理技术、土肥水综合管理技术等适用技术20余项,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三是抓流通销售,葡萄协会在每年葡萄销售前都组织会员代表、种植示范户赴葡萄销售市场进行考查,在详细了解掌握终端销售市场价格后,协会在销售中按照协会章程,严格审查经纪人申请资格,查验收购货款

11、,查阅供货农户花名册,审核收购价格,审核付款凭证,开具通行证,查验通行证等程序,从而形成了诚信经营、合法购销的理念,稳定了葡萄销售价格,范了销售市场秩序,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农户、客商和经纪人的利益,使葡萄销售价格逐年稳中有升。截至2009年底,全市葡萄总面积7.05万亩,比2007年增加4.1万亩,葡萄总产量6600万公斤,收入1.4385亿元,大枣1.28万亩,产量65万公斤,收入195万元;仅葡萄和大枣两项农民人均收入1487.5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854元的22%。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努力培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品牌产品,建立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

12、升企业竞争实力,在全市建立起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业产业化加工、服务型企业。一是对于原有的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改革、整顿规范,以达到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要求,以制度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二是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节能型、环保型、产品新潮的新建企业,努力搞好协助、协调、服务工作,从抓项目设计,建设企业基础管理,基层班组,研发机构建设,规章制度制定等方面做起,使企业从建设开始就以高起点、严格管理全新面貌发展。三是抓好质量管理,针对企业生产实际,我们积极要求、推动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产品质量达标计划,除执行国标外,还制定更严格的内控指标,从而保证了各个企业农产品

13、加工产品质量。截止2009年,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加工企业76家,其中棉花收购加工企业32家,食品加工业11家(植物油3家,白酒2家,葡萄酒2家,葡萄汁1家,面粉1家,果品1家,乳制品1家),木材加工业1家,家俱制造业1家,恒温库31家(其中100吨以上鲜贮能力24家),从业人员2577人,实现增加值15292万元,总产值60736万元,营业收入37693万元,利润总额3362万元,上交税金725万元。其中被命名为省、市明星企业和文明乡镇企业有24家、荣获XX省名牌产品的企业有2家、荣获XX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的企业5家、获著名商标产品5家。 (二)整合农业生产资源,大力发展产业经营积极发展农

14、民专业合作组织。近年来,我市从提高农业产业经营水平,促进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的发展方向出发,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扶持,科学指导”的原则,有效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其“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产业带动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7个,其中: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农民专业协会26个,资产总额累计达1836.58万元,发展社(会)员12710人,带动农户19759户。其中阳关镇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被XX市列为样板合作社,兰飞无公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李广杏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郭发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08年

15、被XX省农牧厅评为“全省百强合作社”。雅丹红提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盛大红地球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田园南方特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省农牧厅授牌为“XX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形式有支部引领型、能人带动型和技术部门领办型;范围涵盖葡萄、棉花、畜牧、瓜菜等主导产业;经营服务内容主要以“产+销”一体化服务为主,现已注册阳关牌葡萄、飞将军李广杏、鸣山大枣等商标3个;墩湾高科红枣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一体化认证,大泉肉羊、转渠口鸡蛋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盛大红地球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确定了“规模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2009年新定植红地球葡萄71

16、8亩。目前,全村共定植葡萄面积2400多亩,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87%,使农业产业化与区域发展自然结合,促进了优势产业的聚集,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月牙泉李广杏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统一收购社员产品、统一联系客户,累计外销李广杏达5万多公斤,缓解了农民销售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经营。土地流转有利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我市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我市现有耕地面积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面积亩,机动地13824亩,集体统一经营面积2080

17、7亩。截止目前,我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为23237亩,占耕地面积的9.55%,参与流转农户3403户,占农户总数的12.93%。如莫高镇窦家墩村惠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租赁农户土地200多亩种植葡萄;种植大户梁虎租赁郭家堡乡土塔村一、二组农户土地近1000亩种植红枣;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市农村土地的一般流转价格为200300元/亩;现在,经土地流转后用于高效、节水、特色农业,流转价格达1000元/亩,最高的达到了2600元/亩,流转土地已成为土地流转农户的主要财产性收入之一。加快特色产业加工体系建设。我市依托本市优势农产品资源,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批产、供、销、深、精的加工的龙头

18、企业,为XX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以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居首,共有32家。其中双银、莫高、联友公司等9家棉花加工企业拥有400型打包机。鑫棉、津皇、昌荣油脂厂等3家属棉花深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科技含量高、设备先进、技术领先,是引领XX棉花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其次是食品、林果产业化深加工企业,有XX酒业、银河酒业、阳关葡萄业、沙州果酒、阳关果品、莫高面业等10多家深加工企业。其中XX酒业产品以“XX玉液”、“XX春”为主,又新近研发出了精品“XX情酒”、“XX力酒”、“XX宴宾酒”、“开门红酒”等10多个品种。企业也通过了ISO9000-2000版质量标准体系认证。这些农产品加工业

19、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对向外界介绍XX、宣传XX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三) 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按照“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围绕大宗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抓住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环节三个重点。努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牌销售的状况,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为尽快提高农

20、民按标准开展农业生产的技能。每年我们都选派技术骨干,深入乡村、农户,采取田间指导、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去冬今春以来,共举办培训班82余次,培训农民7200多人次,编写印发“农业标准化技术资料”0.5万份。其次,我们把农业标准化知识纳入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的范围,工程实施以来,已培训各种农业技术人员200余名。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每年我们都举办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2009年共办2班期,培训市乡技术人员86人。二是围绕主导特色产业,选择一批基础好的棉花、瓜菜、葡萄生产基地,率先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我市现有标准化农作物生产基地

21、52个,面积5.07万亩,其中棉花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面积3万亩;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面积7860余亩;日光温室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面积0.086万亩;大田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个,面积1.2万亩;养殖业标准化示范小区32个,饲养各类畜禽37万头只,年出栏达19.1万头只。三是强化硬件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2009年,我市积极争取了XX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17万元,配套各种检测仪器设备、信息网络设备及其它相关设备60台套,目前已到位资金65万元,已完成了大部分设备的购置。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技中心和市场建设中心两个监测点开展生产基地和上市蔬菜的

22、农药残留量检测工作,2009年,全市共抽检23个蔬菜品种、3045个样品,合格 3014个,合格率98.98%。共检疫各类鲜活农产品5773批次、 80619吨,其中葡萄4023批次,46647.6吨;哈密瓜1075批次,33971.5吨,检疫合格率达100%。检疫各类活畜禽38.36万头(只),检疫各类肉品216.4万公斤,皮张7.26万张,毛216吨。对检出的病畜及肉品按照有关规定,作了无害化处理,保证了上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四是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我们在组织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协会、重点乡(镇)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地和产品的认证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已

23、完成了阳关葡萄、阳关小枣的绿色食品认证,完成了月牙泉李广杏、郭家堡乡高科红枣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一体化认证;完成了XX蔬菜、郭发肉羊、转渠口鸡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完成了XX李广杏、XX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申报工作。七里镇红地球葡萄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已完成前期材料申报、专家现场调查、抽样、化验等工作。二、主要措施和做法(一)扎实推进节水工程。近年来,XX市严格实施禁止开荒、打井、移民的“三禁”措施,在确保不新打一眼机井、不新增一亩耕地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了以滴灌节水为主的高效农田节水工程。目前,全市累计压减荒地4.5万亩,关闭机井303眼,每年可节水1200万方;示范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温

24、室滴灌、瓜果蔬菜节水灌溉等面积5.8万亩,每年可节水1600万方。今年,还将继续压减荒地1万亩,关闭机井18眼,计划利用3年时间,再增加节水灌溉面积7.33万亩。(二)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坚持以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导向,积极制定市乡引导、资金扶持和部门帮扶的优惠政策,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强以鲜食葡萄为主的林果产业,做精以温室大棚为主的瓜菜产业,做大以设施育养为主的畜禽产业,为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发展葡萄近7万亩,种植瓜菜6万亩,建成日光温室11972个,收入万元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1558户,畜禽饲养总量达123万头只。(三)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5、按照“建好一个项目,带动一片基地,富裕一方农民”的产业化发展目标,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累计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5家,从业人数2461人,带动农户2.48万户。同时,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累计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21个、农民专业协会26个),总资产1836.58万元,发展社(会)员12710人,带动农户19759户。(四)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建设标准一流、种植技术一流、经济效益一流”的要求,整合市、乡政府及农牧、林业、水务等相关部门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围绕节水、高效、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了以莫高镇高效节水

26、园区、杨家桥乡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的种植业示范园区,以鸿发设施养殖园区、大泉设施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养殖示范园区,以七里镇秦家湾村、南台堡村、转渠口村六组等村组为重点葡萄生产示范片林果业示范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100万元,带动农户和社会资金9660万元。目前,莫高镇高效节水园区被全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命名为“农业高效节水新技术示范园”,被省水利厅命名为“XX高效节水示范点”。(五)大力发展劳务输转产业。我市积极整合劳动、旅游、城建、农牧等部门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活动,积极与外地用工单位主动对接,组织召开企业招聘洽谈会,认真开展农民工进城务工就

27、业和服务,切实提高了劳务输转效率。2009年,全市输转劳动力2.43万人,劳务创收2.08亿元。三、存在问题一是对发展“一特四化”现代农业的宣传发动还不是十分到位,部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不足,怕担风险,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三是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少,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四是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比较缺乏,没有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五是农业加工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强。六是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由于受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方法的影响,农业的市场经济意识

28、弱,对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作用等概念模糊,认识和理解不透,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四、对策及建议(一)优化结构抓调整,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按照“一特四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压缩棉花等低效作物面积,积极发展优质林果、无公害瓜菜、设施养殖等特色产业。同时,积极抓住省上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的机遇,在杨家桥乡、莫高镇、七里镇各建设一个蔬菜标准园,在七里镇建设一个优质葡萄生产标准园,在郭家堡乡、转渠口镇各建设一个肉羊养殖标准园。力争2010年,全市以优质葡萄为主的万元田新增0.3万亩,以拱棚瓜菜、枣、立体种植为主的5000元田新增0.5万亩,以大田蔬菜为主的2000元田新增

29、1.8万亩,新增高效田面积达到2.6万亩,累计达到15.2万亩。(二)突出示范抓引导,在科技推广上求突破。在巩固提升万亩高效节水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蔬菜示范园、设施葡萄示范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万亩葡萄长廊、高效节水示范园点、哈密瓜种植示范点、拱棚蔬菜示范点等4个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新型农机具,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积极申报注册红枣、瓜菜、肉羊、肉牛等农产品品牌,开展特色林果、无公害瓜菜、肉羊、肉牛等农产品的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三)健全组织抓规范,在流通销售上求突破。坚持

30、用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谋划发展农业,紧紧围绕棉花、林果、瓜菜、养殖等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扶持做大做强以棉花精纺、果品恒温保鲜、棉花籽种繁育、蔬菜和畜禽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采取直销、代销、网上销售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布农产品产销信息,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拓宽销售市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有序流通和加工增值。(四)强化素质抓培训,在管理服务上求突破。积极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阳光培训工程”,有重点地办好林果职业中专班,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持证上岗的新型农民。继续办好为农服务栏

31、目和农技110服务热线,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和通讯设备的作用,搭建一个与农户相互沟通的平台,及时有效地为农民提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政策法律和市场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将农民需要的科技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大力推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考核机制,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送科技到农家,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农民致富水平。(五)兑现政策抓落实,在促农致富上求突破。认真落实国家、省、XX市出台的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各项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户。同时,积极筹措资金,重点对设施林果、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建设、设施养殖等方面给予扶持补助,促进节水高效特色的发展与壮大。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综合运用信贷担保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领域,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同时,把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多渠道进行招商引资,不断加大与国内外农科院所的合作,力争在节水示范园区、生态环境治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方面策划储备申报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