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塑料产业三稿.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40892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塑料产业三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塑料产业三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塑料产业三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塑料产业三稿.doc(10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第34章 塑料制品业科技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研究(讨论稿)执笔人:参加编写:参加讨论:提供资料:摘 要5第一节 产业发展历史6一、产值变化6二、技术变化7(一)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7(二)合成树脂阶段8(三)大发展阶段9三、市场变化10(一)依赖进口阶段10(二) 自主开发阶段11(三)市场现状11四、贸易变化14(一)70年代以前塑料依赖进口阶段14(二)年实现基本自给14(三)中国已经成为塑料产品出口大国14五、政策变化15(一)改革开发前的政策15(二)改革开发近三十年的主要政策15(三)“十二五”以来政策的变化15(四)重点政策解读17第

2、二节 产业现状分析19一、要素贡献率19二、发展阶段20三、产业链21(一)产业链的构成21(二)上游行业对塑料制品行业的影响分析22(三)下游行业运行及其对塑料制品行业的影响分析31四、产品结构33(一)塑料制品行业的定义与范围33(二)塑料制品行业的主要产品与应用领域34(三)副产品36五、经济地位36六、国际地位38七、发展面临的问题39(一)装备水平偏低,产品结构尚需调整39(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39(三)出口产品附加值低39(四)区域发展不均衡40(五)废弃塑料加工水平低40第三节 产业竞争力分析40一、论文40(一)主要国家塑料论文比较40(二)不同塑料行业论文比较43(三)塑料行

3、业核心技术论文比较43(四)塑料相关基础领域论文比较43(五)中外塑料产业论文产出主要机构比较44二、专利44(一)主要国家塑料发明专利比较44(二)不同塑料行业专利比较45(三)45(四)45(五)45三、研发经费45四、研发机构46五、研发人员46六、重点企业46(一)经营绩效:营业收入总体小幅上升,利润水平同比小幅下滑47(二)盈利能力:总体盈利水平同比均有所下滑49(三)偿债能力:总体偿债能力同比小幅下滑50(四)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存货、流动资产周转率均有所下降52(五)现金流量:货币资金和筹资现金流入快速增长53(六)代表企业54七、重点产品57八、市场竞争力57(一)国际市场57

4、(二)中国市场59第三节 产能指数分析72一、产能现状72(一)产品供给情况分析72(二)产品需求情况分析74(三)产品价格分析74(四)财务效益分析77二、在建产能80三、规划产能80四、产能指数80五、发展趋势与潜力80(一)“十二五”面临的形势80(二)塑料产业发展趋势分析82(三)塑料产业热点研究87(四)塑料产业潜力研究90第四节 对策建议90一、市场策略90(一)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节能减排水平90(二)着重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高端化水平91二、技术对策91(一)加大高科技产业创新开发力度,奠定产业技术升级基础91(二)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92三、 贸易对策93

5、(一)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优化贸易结构93(二)大力推进塑料产业安全工程建设93四、 政策建议94(一)将塑料加工业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产业94(二)积极支持中小型企业健康发展94(三)积极支持科技型示范企业、示范区域发展94(四)支持节能型塑料建材的广泛应用95(五)加快塑料回收体系建设95(六)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增强为行业、企业服务职能96(七)加强区域经济研究,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集群建设水平96100 摘 要现状:我国塑料制品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2012年,塑料制品业总产值达16757.3亿元,在世界塑料制品业中排 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2012年塑料制品业的工业

6、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增长7.56%,利润总额增长 %,出口额将增长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给我国外贸带来新的动力和发展空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塑料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能力增强,制造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因此,我国塑料行业在外贸出口方面的有利条件不少。从整体上看,我国塑料产品的出口增长将会呈现稳中有进的局面。目光转向国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将给塑料行业提供发展动力。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2,国家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对小微

7、企业的所得税优惠等。同时,国家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作为正在做大做强的塑机产业;作为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联、出口产品较多的塑料行业,完全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政策支持,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塑料工业正逐步走上由塑料大国到塑料强国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塑料制品总产量的年增长率为10%。“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机原料的生产规模将扩大,新技术的应用将增加,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果;眼下供应缺口将取得较大突破;可以预见塑料产业未来的产值产量将持续增长,同时因为国内的市场需求巨大,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预计

8、到2015年我国塑料制品总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产值将达到 亿元,占工业总产值 %。因此,塑料产业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一节 产业发展历史一、产值变化建国60多年来,我国塑料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由艰难起步到逐渐走向辉煌的历程,实现了由基本靠进口到目前基础塑料制品能够自给自足的转变。据统计,2012年我国塑料产业产值已达到了16757.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实现利税润1431.35 亿元,占全国工业利税的 %。 塑料产业06-12年主要指标 单位:万吨,亿元,个,万人产量产值利润企业数就业人数进口出口20062602.606381.01271.31

9、12860201.413016.01771.720073184.548120.41402.3914530224.053446.32007.220083680.239897.17511.7616236255.423393.62070.220093629.9710969.42605.9419192259.813314.11726.720104432.5912205.03929.5020768283.304312.42348.720114992.3115579.541016.6813414254.194533.92933.7201216757.31431.3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技术变化从第一个

10、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其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1869年美国人J.W.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质,热压下可成型为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1872年在美国纽瓦克建厂生产。当时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还加工成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和电影胶片等,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相应地也发展了模压成型技术。1905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多种聚合物,如线型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为后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合

11、成树脂阶段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1909年美国人L.H.贝克兰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第一个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的专利权。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层压板、涂料和胶粘剂等。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种,约占塑料产量的2/3。主要用于电器、仪表、机械和汽车工业。1920年以后塑料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国化学家.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是由结构相同的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理论和不熔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交联网状结构理论,1929年美国化学家W.H.卡罗瑟斯提出了缩聚理论,均为

12、高分子化学和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当时化学工业总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塑料工业提供了多种聚合单体和其他原料。当时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迫切希望摆脱大量依赖天然产品的局面,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合成树脂制备技术和加工工业的发展。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在进行乙烯与苯甲醛高压下反应的试验时,发现聚合釜壁上有蜡质固体存在,从而发明了聚乙烯。1939年该公司用高压气相本体法生产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联邦德国K.齐格勒用烷基铝和四氯化钛作催化剂,使乙烯在低压下制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联邦德国赫斯特公司首先工业化。不久,意大利人G.纳塔发明了聚丙烯,1957年意大

13、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业生产。从40年代中期以来,还有聚酯、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陆续投入了工业生产。塑料的世界总产量从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达到3.4Mt。随着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发展,原料也从煤转向了以石油为主,这不仅保证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应,也促进了石油化工的发展,使原料得以多层次利用,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三)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19581973年

14、的16年中,塑料工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1970年产量为30Mt。除产量迅速猛增外,其特点是:由单一的大品种通过共聚或共混改性,发展成系列品种。如聚氯乙烯除生产多种牌号外,还发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冲击聚氯乙烯等。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种。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树酯、聚苯醚、聚酰亚胺等。广泛采用增强、复合与共混等新技术,赋予塑料以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1973年后的10年间,能源危机影响了塑料工业的发展速度。70年代末,各主要塑料品种的世界年总产量分别为:聚烯烃19Mt,聚氯乙烯超过100kt,聚苯乙烯接

15、近80kt,塑料总产量为63.6Mt。1982年开始复苏。1983年起塑料工业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产量达72Mt。目前,以塑料为主体的合成材料的世界体积产量早已超过全部金属的产量。三、市场变化(一)依赖进口阶段1921年上海胜德赛珍厂(现胜德塑料厂)开始生产赛璐珞制品,以后又陆续建立了健华、永和、国光和中兴等厂,1926年上海胜德赛珍厂开始生产酚醛树脂及模塑粉(电木粉)。1949年中国塑料产量约400t 左右。这段时期,虽然国内的塑料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产量远达不到自己自足的水平,因此主要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二) 自主开发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酚醛塑料等热固性塑料有所发展,1958年自行

16、研究设计的第一套聚氯乙烯年产3kt 的生产装置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这是中国塑料工业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1960年,上海建成年产500t 聚苯乙烯生产装置;1965年,上海高桥化工厂以千吨级规模生产高密度聚乙烯;1970年,年产3.5kt 高压法聚乙烯装置和年产5kt 聚丙烯装置开始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投入生产。1965年塑料总产量为97kt。1970年增至176kt。70年代以后,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和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等几个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合成树脂生产装置相继投产。1982年合成树脂的年产量突破百万吨。这段时期是中国塑料产业的大发展时期,尤其许多自主研发的合成树脂生产装置

17、使塑料产业的产值产量都大幅提升。(三)市场现状1、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2010年1-11月,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0768家,同比增长8.21%,增速较2009年同期(18.21%)放缓,占全部工业的4.57%,比重略有上升;资产总计8699.6亿元,同比增长20.05%,较2009年同期增速(11.17%)加快,占全部工业的1.53%,较2009年略有下降。 2004-2010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分析 单位:家、千元、%时间企业数量资产总计数量占全部工业比重同比增长资产总计占全部工业比重同比增长2004年94734.3215.013471029021.7821.612005年1

18、17264.4123.784302024711.7923.942006年128604.429.675105725981.7918.682007年1-11月145304.4913.585746414291.6813.852008年1-11月162364.5211.746518428401.6113.432009年1-11月191924.5418.217246705471.5411.172010年1-11月207684.578.218699597211.5320.0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行业经营效益分析受宏观经济回暖的良好带动,2010年1-11月,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

19、增速均较2009年同期实现加快。2010年1-11月,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05.03亿元,同比增长30.47%,较2009年同期上升17.8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620.07亿元,同比增长42.39%,较2009年同期上升15.27个百分点。 2004-2010年11月中国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10年11月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变动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贸易变化(一)70年代以前塑料依赖进口阶段(二)年实现基本自给(三)中国已经成为塑料产品出口大国1、产品进口情况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

20、13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749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3%,累计进口金额达14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4月当月,我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量为182万吨,进口金额为37.43亿美元。2、产品出口情况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汇总显示,2012年,中国累计出口塑料制品1382.16万吨,出口金额达491.8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79%和24.55%。顺差达307.10亿美元。下半年开始有回暖迹象。塑料制品的出口单价平均为3.56美元/千克,塑料制品的进口单价平均为10.27美元/千克。其进口单价是出口单价的2.88倍,说明我国出口的塑料制品仍然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出口产品

21、结构急需调整。2013年1-4月我国累计出口塑料制品269.5万吨2013年1-4月,我国累计出口塑料制品269.5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6%;累计出口金额达102.04亿美元,同比增长31.2%。4月,我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为76.78万吨,出口金额为29.54亿美元。五、政策变化(一)改革开发前的政策(二)改革开发近三十年的主要政策(三)“十二五”以来政策的变化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加工业发展将以产业、产品、企业和特色区域转型升级为重点,建立起较完善的行业创新支持体系、扩展应用领域,加快塑料加工业由制造大国向先进大国发展的进程。-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11-2015年规模以上企

22、业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长12%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8%左右;继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出口份额,继续保持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9%左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实施品牌、专利、标准战略,建立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的联合创新体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官紧密结合的塑料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平台。重点行业关键技术和装备自主化率力争达到30-40%;研究与实验投入占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1%;新产品产值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10%和40%;推进产学研成果转换,并实现产业化,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支持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

23、点支持和培育一批百亿集团、特大型骨干企业以引领行业发展,并支撑国际重点项目配套产品;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同时,做精做优中小企业,积极支持中小型企业走“精特专新”的发展道路。-提升产业集群建设水平,推动特色区域塑料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力争在未来五年培育和形成上千亿规模的新型产业基地。-发挥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新兴环渤海经济圈各自比较优势,加快塑料加工业发展。同时积极引导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建立和培育一批新兴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进行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区域平衡发展的新格局。-加快节约资源与绿色生态建设。在塑料加工业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以及清洁化生产技术应用,积极推进新能源利用,采用环保型新材料,

24、降低能耗,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耗达到国家减排指标。-加快塑料管材管件、塑料异型材门窗、塑料薄膜、塑料丝绳编织制品、中空制品、塑料包装箱容器、泡沫塑料、塑料合成革、日用塑料、农用塑料等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支持发展塑料回收再利用,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加快“两化”融合。-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开展企业信用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大型展览展示,加大技术市场交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培育国际知名技术专家和优秀企业家。-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开展企业信用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大型展览展示,加大技术市场交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2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培育国际知名技术专家和优秀企业家。(四)重点政策解读1、 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发布日期与单位2013.1.18, 环保部目标进一步完善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工作。重点进口废塑料的加工利用企业应当符合以下环境保护要求:1. 符合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 符合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以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影响有利于加强对进口废塑料的管理,避免高污染的废塑料进入国内市场。2、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日期与单位2013.1.

26、6,国务院目标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推动生物基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应用:大力推进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生物基材料的规模化发展与应用影响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生物塑料的产品有利于优化当前塑料制品产业结构,提高行业节能环保标准和高端产品的科技水平。3、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的通知 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的通知发布日期与单位2012.12.26,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全国成片棚户区(危旧房)力争基本完成改造,住房

27、使用功能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居住质量得到提高。重点全面推进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加快推进非成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快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房屋维修改造,完善使用功能和配套设施,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加快推进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积极推进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加快剩余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在2014年年底基本完成。影响政府将加大棚户区改造的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有利于扩大对塑料管材等产品的市场需求。4、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8、 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日期与单位2012.11.27,住建部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科学规划设计:增强绿地系统规划的强制性和可实施性,严格把好城市绿地设计方案审查、论证关;提升绿地建设品质: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均衡城市绿地分布,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完善居住区绿化;规范市场监管:加强从业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完善工程建设程序、严格招投标管理。影响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有利于拉动对塑料管材、塑料薄膜等产品的需求。第二节 产业现状分析一、要素贡献率2012年1-12月,我国共生产塑料制品5

29、781.86万吨,同比增长8.99%,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少13.36%。整体来看,2012年1-12月,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生产旺盛,为下游行业的需求提供较为充足的供给。2012年塑料制品产量及与上年同期比较表 塑料制品类别1-12月累计产量(万吨)累计比同期(%)增幅比上年同期(个百分点)塑料制品5781.868.99-13.36其中:塑料薄膜970.259.33-1.84其中:农用薄膜162.747.74-6.75泡沫塑料172.0623.13-2.25人造革、合成革314.2715.555.98日用塑料461.8414.439.17其他塑料3863.447.26-21.3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

30、局2012年塑料制品累计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及比上年同期增长比较表塑料制品类别累计工业总产值(亿元)累计比同期(%)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亿元)累计比同期(%)累计出口交货值(亿元)累计比同期(%)塑料制品16757.315.04 16450.214.95 2140.92.71 塑料薄膜制造2222.9314.23 2181.3413.99 258.103.28 塑料板、管、型材制造4133.5218.64 4048.5018.46 191.910.16 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制造2188.2319.13 2157.6519.39 93.515.36 泡沫塑料制造732.7515.56

31、 717.0514.38 47.295.72 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1085.7717.23 1058.9416.98 87.01-2.93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1497.1716.78 1472.7217.21 122.4818.70 日用塑料制品制造1410.5213.26 1384.1413.49 459.795.40 塑料零件制造1234.803.55 1215.603.15 348.07-2.33 其他塑料制品制造2251.5911.52 2214.2511.54 532.751.66 二、发展阶段从工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来看,近5年我国塑料产业一直保持很好的增长态势。从占全国工业总产

32、值的比重考察,塑料产业所占比重保持较稳定态势。 2004-2010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分析 单位:家、千元、%时间企业数量资产总计数量占全部工业比重同比增长资产总计占全部工业比重同比增长2004年94734.3215.013471029021.7821.612005年117264.4123.784302024711.7923.942006年128604.429.675105725981.7918.682007年1-11月145304.4913.585746414291.6813.852008年1-11月162364.5211.746518428401.6113.432009年1-11月191

33、924.5418.217246705471.5411.172010年1-11月207684.578.218699597211.5320.0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产业链(一)产业链的构成中国塑料工业是以塑料加工为核心,包括塑料合成树脂、助剂及添加剂、塑料加工机械与模具在内的一个整体。其中塑料加工机械位居世界第一,塑料合成树脂生产位居世界第二,塑料制品加工也位居世界第二。由于塑料制品的使用非常广泛,因此塑料制品行业下游产业也非常广泛。一方面日用塑料制品制造业等直接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另一方面,塑料制品中如工程塑料、塑料零件等又是下游产业重要的应用产品。塑料制品加工制造业产业链结构图(二)上游行业

34、对塑料制品行业的影响分析1、主要原材料供给指标分析(1)聚乙烯(PE)2009-2010年期间,国内PE产能处于集中扩能投产阶段,使得PE整体、乃至LLDPE的国内产能及产量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明显增长,产能增速超过了表观需求增速,而在与进口料的博弈中,使得国内PE市场整体供应压力偏大,全年基本延续高库存的状态。2010年11月国内PE产量为91.56万吨,同比增长16.1%;111月累计产量为954.36万吨,同比增长30.1%。主要装置方面,燕山石化年产能38万吨的老高压1线检修结束,继续生产1C7A,2线继续停车检修,3线EVA装置产HM1-I7.0,新高压线产LD400。上海石化年产能2

35、5万吨的HDPE高压装置12月21日起停车检修7天。2010年我国聚乙烯产量达到986万吨,同比增长28.6。2007-2010年中国国内PE产量统计 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2010年装置检修情况汇总企业名称装置名称PE产能检修计划扬子石化线性232010年8月,检修一个月低压27扬子巴斯夫高压202010 年4-5月份停车60天对乙烯装置扩能茂名石化老高压112010年10月份对1号裂解装置进行大修全密度22中海壳牌高压252010年3月初对其全部蒸汽裂解及石化联合装置进行8-10周的扩能工作,乙烯将从80万吨/年增至95万吨/年低压20大庆石化高压26.52010年7月8号全线

36、大修一个月,期间对乙烯裂解装置进行扩能,新增加60万吨乙烯裂解,扩能后乙烯产能将大达到120万吨,下游PE增加一套45万吨的全密度装置低压24线性6吉林石化线性27吉林石化将对其PE装置进行大修低压30总计PE产能261.5万吨从上图可以看出,2010年度国内装置检修总产能达261.5万吨,装置检修短期会造成市场供应短缺,对价格形成利好支撑。但另一方面,新增产能将弥补装置检修的缺口,尤其2010年度,新上市或者扩能企业较多,国内市场供应增加。中国2010年新增产能情况汇总企业名称PE产能投产项目说明天津石化72万吨百万吨乙烯项目,60万吨PE生产线盘锦乙烯45.5万吨新增46万吨乙烯裂解,建成

37、后乙烯总产能达62万吨,新建30万吨HDPE镇海炼厂45万吨新建100万吨乙烯,下游45万吨全密度装置大庆石化101.5万吨新增加60万吨乙烯裂解,扩能后乙烯产量将达到120万吨,下游PE增加一套武汉石化60万吨80万吨乙烯项目,包括30万吨LLDPE、30万吨HDPE、40万吨PP等八套生产装置杨巴*20万吨从60万吨扩能至74万吨,下游PE装置20万吨抚顺石化* 94万吨扩建80万吨/年乙烯工程,45万吨LLDPE、35万吨HDPE、30万吨PP等九套生产装置延安炼厂75万吨乙烯裂解和汽油加氧100万吨、聚乙烯75万吨、聚丙烯35万吨等9套配套装置中海壳牌45万吨乙烯产能从43扩至50万吨

38、/年;3月初对其联合装置进行8-10周扩能。成都乙烯60万吨80万吨乙烯项目,下属30万吨低压,30万吨线性装置广州石化52万吨原有22万吨线性装置,2010年新增30万吨低压装置神华煤制油30万吨采用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福建联合80万吨中石化,埃克森,SABIC三家合资,2:1:1生产比例总计780万吨PE(标*为2011年正式开工,计114万吨)(2)聚氯乙烯(PVC)综合部委和协会消息,我国PVC行业在2010年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速度,尽管同时有产能退出。截至2010年底,我国聚氯乙烯产能达到2042.7万吨/年(含糊树脂),退出产能67.9万吨/年。聚氯乙烯实际产量在2010年达到

39、1130万吨,同比增长11.3。进口聚氯乙烯下降了22.7,出口聚氯乙烯则下降3.4。(3)聚丙烯(PP)2010年11月国内PP产量为80.2.5万吨,同比增长9.8%; 111月累计产量为833.02万吨,同比增长14.5%。主要装置方面,年产能20万吨的青岛炼化12月底由F280Q转产T30S。燕山石化3条生产线年产能为42万吨,其中二聚线12月20日开始停车,计划检修8天左右。其他一些主要PP生产厂家也在12月增加了设备检修频率。2010年12月国内PP总产量为83.51万吨,环比11月(80.18)增长4.2%,同比去年(78.75)增长6.0%。2010年1-12月累计PP产量91

40、6.73万吨,同比去年(807.42)增长13.5%。(4)聚苯乙烯(PS)2010年12月,我国PS的实际产量为13.2万吨,同比(11.2)增长17.9%。2010年累计PS产量为155.3万吨,同比(110.9)增长40%。2、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1)PE市场分析2010年12月,国内PE市场受需求疲软影响,延续低迷行情,但国际原油价格维持高位,在成本价格的支撑下,市场价格以窄幅震荡为主。12月PE全国市场平均价格为10850元/吨。市场价格方面,N150/Q281为13000-13400元/吨,2426H为13300-13400元/,5000S为10850元/吨,8008为10100元

41、/吨。国际市场方面,主流贸易商采购量减少。12月月底,高压膜料为1580美元/吨,低压膜料为1230美元/吨,低压中空膜料为1230美元/吨,线性膜料为1350美元/吨。2009-2010年12月亚洲PE价格走势单位:美元/吨(2)PVC市场分析2010年PVC价格呈现非常强烈的波动性,主要是因为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日趋不稳,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情况不明,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相继席卷全球金融市场,而世界各国为了平息危机投入大量货币,而各国政府同时又不时出台的各类调控政策,使得货币市场的走势难以预料。总体来看,2010年PVC的行情可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

42、阶段:2010年1月,央行拉开了存款准备金持续上调的序幕,同时,伴随澳大利亚、以色列、挪威、越南等国加息,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担忧。在流动性收紧的预期打压下,PVC期货价格自高点快速回落,主力5月合约从最高的8315元/吨,一路下探至7320元/吨,一个月内累计跌幅达到12%。第二阶段:2010年2月-4月上旬,国家继续推出以调控房地产为主的流动性紧缩政策,但因国际主要股指及商品市场整体走高,PVC行情进入了长达3个月的多空博弈盘整期,期间主力合约由5月合约换至9月合约,但震荡的趋势得到了很好的延续。5月合约震荡区间在7300元/吨-7650元/吨,9月合约震荡区间在7650元/

43、吨-8000元/吨。第三阶段:2010年4月中旬-7月中旬,国内楼市调控进入密集调控期,同时,欧债危机全面爆发,这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直至6月底,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忧与日俱增,并且预计世界经济将会出现二次探底,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四年来的低点,而Nymex原油期货更是因此而由将近90美元狂跌至67美元附近。受此影响国内PVC价格一路走低,主力9月合约价格甚至一度跌破7000元大关,最低至6790元/吨。第四阶段:2010年7月下旬-11月上旬,希腊得到欧洲及IMF的援助,欧盟财长达成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市场恐慌气氛缓解,而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或为拉动经济增

44、长,或为干预外汇市场,纷纷加大货币供应量。受此影响,美元重回跌势;而国内为了完成十一五的节能减排任务,不惜对大量三高企业拉闸限电,此举使得国内电石价格实现快速上升,进而大幅抬高了PVC的生产成本,PVC价格就这样则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营造出的通胀牛市及成本拉升中开始迎来了新一轮的涨势,期间,主力5月合约一度于11月10日创出了9720元/吨的高价。第五阶段:2010年11月中旬-12月,由于商品价格持续的大幅上涨,使得国内CPI指数快速走高,11月我国CPI指数甚至达到了5.1%同比增幅,创28个月以来的新高。为此,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相应的物价调控措施,国务院更是以国16条来强力镇压物价,甚至不惜采用价格临时管制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