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养护方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40678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乔木养护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乔木养护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乔木养护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乔木养护方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乔木养护方案一、乔木养护标准乔木的养护标准是生长旺盛,枝叶健壮,树形美观。生长健壮。新建绿地各种植物两年内达到正常形态。园林树木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无枯枝死杈;主侧枝分布匀称、数量适宜、修剪科学合理;内膛不乱,通风透光。花灌木开花及时,株形丰满,花后修剪及时合理。绿篱、色块等修剪及时,枝叶茂密,整齐一致,整型树木造型雅观。行道树无缺株,绿地内无死树。落叶树新梢生长健壮,叶片大小、颜色正常。在一般条件下,无黄叶、焦叶、卷叶。行道树下缘线整齐,至少要高于地面 2.8 米,以不阻碍行人和车辆为准则,修剪适度,干直冠美,无死树缺枝,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优良。1、生长势要求乔木生长旺盛,

2、枝叶健壮,枝条粗壮,叶色浓绿,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优良。2、修剪要求考虑树种的生长特点如萌芽期、花期等,除棕榈科植物外,其它乔木一般在叶芽和花芽分化前进行修剪,避免把叶芽和花芽剪掉,使花乔木花繁叶茂;乔木整形效果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增加园林美化效果,行道树修剪要保持树冠完整美观,主侧枝分布匀称和数量适宜,内膛不空又通风透光,根据不同路段车辆等情况确定下缘线高度和树冠体量,树高一般控制在不影响高压线、路灯和交通指示牌;其他绿地内种植的树木枝叶伸向公共场地或他人物业范围内的,要及时修剪;修剪时按操作规程进行,尽量减小伤口,修剪截口要平滑不得劈裂,留桩长度不得超过 2 厘米;荫枝、下垂枝、下缘线下的

3、萌蘖枝及干枯枝叶要及时剪除并配合好主管部门安排的其它修剪。3、灌溉、施肥要求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淋水。施肥量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产情况而定,种植三年以内的乔木和树穴有植被的乔木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次数。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开沟。施肥后切忌肥料裸露。4、除杂草、松土要及时清除植穴内杂草和砖石等垃圾,树上的枯枝败叶及各种悬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5、补植、改植要求及时清理死树,并在两周内补植回原来的树种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树木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要按照树木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并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如需要改植其它品种的树木,改植品种要事先征得绿化主管部

4、门的批准。补植、改植的新苗木不能采用带有病虫的植株。6、病虫害防治要求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护,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尽量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乔木生长,最好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必要用化学方法防治时,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要求病虫害控制及时,园林树木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叶片上无虫粪、虫网。对常见白蚁防治的树种要定时检查,防患与未然。每年要对乔木粉刷灰水两次。7、防台风及意外要求做好防台风工作。台风前加强防御措施,合理修剪,加固护树设施,以增强抵御台风的能力。台风吹袭期间在确保

5、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清理倒树断枝,疏通道路。台风后及时进行扶树、护树,补好残缺,清理断枝、落叶和垃圾,使绿化景观尽快恢复。同时要求随着树木的长大,及时将护树带或铁箍放松,以免嵌入树皮内。遇雷电风雨、人畜危害而使树木歪斜或倒枝断枝,要立即处理、疏通道路。二、乔木养护管理措施1、乔木的整形与修剪乔木修剪标准是修剪适度,去除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伤残枝,行道树上缘线与下缘线整齐。1)修剪方式:整形修剪要根据各种树木的生长习性以及预期达到的观赏要求来确定具体的修剪方式。乔木的修剪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然式修剪:由于乔木都有一定的树型,通常整型修剪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生长状态,充

6、分体现其自然美,这种叫自然式修剪。乔木的修剪要保持其树冠的完整,仅对病虫枝、伤残枝、重叠枝、内杈过密枝和根部蘖生枝以及由砧木上萌发出的枝条进行修剪。修剪时根据冠型随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灵活掌握。主干明显、有中央领导枝的单轴分枝树木,修剪时保护顶芽,防止偏顶而破坏冠型。自然和人工混合修:这种方式是在自然树型的基础上加以修剪。可修剪成各种形状:A.开心型:常用于法桐和榉树。在主干 4-4.5m 处,上留 3个主枝,每个主枝上留 2-4 个侧枝。留 4 个侧枝时,第一、第三侧枝在同一方向,各侧枝之间距离约 30-40 厘米,任其生长,形成半网型树冠。B.头状型:将耐修剪树木,如杜英、桂花、枸骨等,修

7、剪成圆型树冠用以组景。2)不同用途树木的整形修剪 针叶树的整形修剪:对于针叶树种,采取自然式整型修剪方式,每年将病枯枝剪除。针叶树种具有主导枝,生长较慢,让修剪人员保护主导枝,勿使其受伤害。庭荫树与行道树的整形修剪:庭荫树的主干高度与周围环境的要求相适应。行道树的高度以不防碍交通为主,普通保持在 3.5-4.5m 为宜。行道树、庭荫树树冠视树种及绿化要求而定。庭荫树树冠以大些为宜,充分发挥其观赏和遮荫效果。行道树修剪采取自然型,为了达到观赏效果及架空线的需要,将悬铃木修剪成开心型;香樟修剪成伞型,适当扩大树冠。由专门的班组定期将行道树、庭荫树的病枯枝、下垂枝及扰乱树型的枝条剪除。对于基部的发生

8、的萌蘖芽,及主干由不定芽发生的冗枝,均剪除。整形修剪的时期与次数:乔木的修剪可常年进行,结合抹芽、摘心、除蘖、剪枝等,大规模修剪在休眠期进行,以免伤流过多,影响树势。乔木(二级养护),冬修 1 次,从 4月份开始,生长季节剥芽 3-4 次,纯剥芽,剥至二侧枝,确保生长势旺盛,树冠完整,主侧分枝均匀,数量适宜,内膛通风透光,及时清除树干及根部萌蘖枝。在冬季修剪 1 次,从 4 月份开始,生长季节剥芽 2-3 次,确保乔木生长正常,树冠基本完整,主侧分枝均匀,数量适宜,内膛通风透光。及时清除树干及根部萌蘖枝。2、乔木的灌溉1)灌水方式:根据不同的植物对水分要求,根据植物的特性,结合节约用水的原则,

9、采取适当的灌水方式。乔木的灌溉方式有以下几种:盘灌:即向定植盘内灌水,此法省水、经济。先做树围,然后灌水,再用干土覆盖,减少水份蒸腾。对于大部分乔木都用此法。喷灌:在炎炎夏日,对树干与树冠进行喷灌,减少蒸腾作用,防止夏日高温灼伤。滴灌:将一定粗度的水管安放在土壤中或植物根部,将水一滴一滴注入根系分布范围内。此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法,但一次性投资较大,比较适用于古树名木。2)灌溉时期:乔木带有较多的地上部分,蒸腾量大,为了保证成活率,需经常灌溉,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 710 月份气温升高、天气干旱时,还需向树冠和枝干喷水保湿,此项工作于清晨和傍晚进行。灌水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保活水:对于新植

10、乔木,为了养根保活,必须滋足大量水分,加速根系与土壤的结合,促进根系的生长,保证成活。生长水:夏季是植物生长旺盛时期,此时气温高,蒸腾量大,雨水不充沛时需勤灌水,以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冬水:冬季防寒,于入冬前应灌一次水。冬水的作用:一是水的比热大,热容量高,可适当提高地温,保护树木免受冻害;二是较高地温可推迟根系休眠,使根系能吸收充足水份,供蒸腾消耗需要,可免于枯梢;三是灌足冬水,使土壤有充足的储备水,翌年春干旱时,植物也不至受伤害。除上述三大时期外,在施肥期间,也应立即灌水,使肥料中的养分溶解于水,更利于根系的吸收。3)灌水次数和灌水量 灌水次数:对于新植乔木,隔 1-2 天需浇水一遍,保证

11、成活。干旱时期,增加乔木灌水次数,作好抗旱工作。乔木除干旱时期外,正常情况下一年灌水 3 次。乔木,乔木一年里需灌水 4 次。干旱时期,次数增加,每次灌水要进行做水圈及覆土。灌水量:灌水时做到灌透,灌到栽植层,切忌仅灌湿表层,要保证根系能吸到水。根据园林工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大致总结除乔木灌水量指数如下:乔木胸径(cm)树堰直径(cm)35577103、乔木的施肥1)施肥方法:环水沟施肥法、放射状开沟施肥法、穴施法。环水沟施肥法:秋冬季树木休眠期,依树冠投影地面的外缘,挖 30-40 厘米的环状沟,深度 20-50 厘米(可根据树木大小而定),将肥料均匀撒入沟内,然后填土平沟。放射状开沟施肥法

12、:以根际为中心,向外缘顺水平根系生长方向开沟,由浅至深,每株树开 5-6 条分布均匀的放射沟,施入肥料后填平。穴施法:以根际为中心,挖圆形树盘,施入肥料后填平。或在整个圆盘内隔一定距离挖小穴,一个大树盘挖 5-6 个小穴,施入肥料后填平。除此之外,可用根外施肥法,将事先配置好的营养元素喷洒在枝叶上。2)乔木的施肥时期与次数早春和深秋土壤冻结前给大树施基肥,即刨开树盘,将基肥施入,再复土填平;春夏之际追肥,用复合肥随灌水及降雨8090110浇水量(kg)100200250撒施,使肥分逐渐渗入植株根部为其吸收利用。乔木施肥次数根据树木生长特性而定:(二级养护)一年内施肥为 12次,保持观花乔木盛花

13、期开花密度 50%以上。4、乔木的松土除草1)乔木松土:松土是采用人工方法促使土壤表层松动,从而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促进肥料的分解,有利于根系生长。松土深度依栽植植物及树龄而定,浅根性的松土宜浅,深根性的松土宜深,一般为 5 厘米以上。如结合施肥可适当加深深度。2)松土时期与次数:松土宜在晴天,或雨后 2-3 天进行。松土结合除草进行,一年可多次。夏季松土宜浅些,秋后松土宜深些,可结合施肥进行。3)清除杂草:清除杂草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初春杂草开始生长时就要及时清除,生长季节,每月进行 2-3 次,切勿让杂草生籽,否则翌年又会大量滋生。在杂草较多的情况下,可结合化学防治方法

14、,在晴天喷撒除草剂。5、乔木的病虫害治理1)乔木病虫害的预报及时巡查预报,做到以防为主,综合治理。一旦发现病虫害,事先根据症状,确定病虫害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对症下药。2)乔木的病虫害防治 乔木病害防治采取化学防治法和消除染病枝叶法。对于传染性病害,要对症下药,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对病害部位喷洒(可根据具体树种进行扩充)。并且多次作业,直至病虫害症状消失。及时清除染病枝叶,并销毁,减少病源。乔木虫害治理采取化学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危害乔木虫害主要有蛀干害虫、食叶害虫、枝梢害虫。根据害虫危害程度,采取相应措施。例如,人工捕杀天牛,人工捕杀茧蛹,灯光诱杀蛾类,人工清除蚧虫等。同时,喷洒杀虫剂进行消杀

15、。3)乔木病虫害的治理次数病虫害治理需要多次作业,彻底清除,直至症状消失。一般年内病虫害治理次数按实际发生情况而定,保证树干无明显病虫害迹象。6、乔木的防护乔木的防护主要包括防台风、防冻害、防人为破坏。1)防台风:较大的乔木定植后,应支撑,防止台风刮倒。支撑方法主要有:单支柱法:一般胸径在 9-12 厘米的乔木,适用此方法。所有材料为杉皮、棕毛、棕绳、支柱。将支柱固定,用棕绳将树干与支柱平行绑扎。双支柱法:一般用于胸径在 10-30 厘米的乔木。三点拉线法:一般用于胸径 100 厘米以上的乔木。从树干离地面 2/3 处,用空心管固定一点,再用铅丝拉出三条线,固定在地面上,起到支撑作用。2)防冻

16、害:冬季气温下降,有些树种容易遭受伤害而死亡,采取以下措施防寒: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木抗寒能力。在生长季节适时适量施肥、灌水,促进树木健壮生长,使树体内累积较多的营养 物 质 和 糖分,可以增强树体的抗寒能力,但秋季必须尽早停止施肥,以免徒长而受冻害。灌冻水与春灌。在土壤封冻前灌一次透水,使土壤中有较多水分,土温波动较小,冬季土温不致下降过低;早春土壤解冻及时灌水(灌春水),能降低土温,推迟根系的活动期,延迟花芽萌动和开花;免受冻害。保护根颈和根系。冬季在根颈与根系处堆土 4050 厘米高并堆实,起到防寒效果。保护树干:包裹和涂白。(包裹:入冬前用草绳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包裹高度 1.5

17、 米或包至分枝处。涂白:用石灰水加盐或石硫合剂对主干涂白,可反射阳光,减少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还可杀死树皮内越冬的害虫。涂白高度一致,整齐,美观。)搭风障。对新引进树种或矮小的花灌木,在主侧可搭塑料防寒棚,或用秫秸设防风障防寒。3)防人为破坏:由保安人员做好巡查工作,禁止游人攀摘树枝、在树上钉挂物品,如遇人为破坏,及时制止,情节严重者,由绿化监察人员给以处罚。7、乔木养护月历月份具体事项仍可进行整形修剪;施足冬肥,剪去枯残病叶枝,清1-2 月除越冬的皮囊,刺蛾茧及潜伏的越冬害虫;检查防寒设备,做好补植工作。3 月注意观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准备工作。做好树木的剥芽、修剪,随时除去多余

18、的嫩芽和生长45 月部位不当的枝条;增施追肥,勤施薄肥;病虫害大量危害时,注意虫情的预测预报,做好防虫防病工作;及时松土除草。69 月对行道树进行适当修剪、解决枝条与交通、电线的矛盾,及时剥除萌蘖芽;着重防治蛾类与蚧类害虫和叶斑病、炭疽病、煤污病;抗旱防涝、防台风,对险树进行修剪,及时扶正风倒木,保证成活率;追施肥料,做好松土除草工作。10 月继续做好病虫害防治,消灭各种成虫和虫卵;检察苗木成活率。进行冬季树木修剪,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剪去11-12月病枯枝、虫卵枝、及竞争枝、过密枝;做好防寒工作,对部分树木进行涂白、包扎、设风障;进行冬翻,改良土壤,雪天做好打雪及堆雪工作;进行补植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