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梳理(通用型).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40658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梳理(通用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梳理(通用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梳理(通用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梳理(通用型).pdf(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梳理系统复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数与式数与式第第 1 1 讲讲实实 数数知识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知识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按定义分(2)按正、负性分正有理数1有理数0 0有限小数或正实数.负有理数无限循环小数实数0实实数数正无理数负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知识点二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实数的相关概念2(1)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2)特征: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数轴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数轴3(1)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2)代数意义:a、b 互为相反数 a+b=0(3)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相离相等

2、反数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1)0 既不属于正数,也不属于负数.(2)无理数的几种常见形式判断:含的式子;构造型:如 3.010010001(每两个 1 之间多个0)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开方开不尽的数:如,;三角函数型:如 sin60,tan25.(3)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开得尽方的含根号的数属于有理数,如=2,=-3,它们都属于有理数.例:例:数轴上-2.5 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2.5.a 的相反数为-a,特别的 0 的绝对值是 0.例:例:3 的相反数是-3,-1 的相反数是 1.4.绝对值(1)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2)运算性质:|a|=a(a0)

3、;|a-b|=a-b(ab)-a(a0).b-a(ab)(3)非负性:|a|0,若|a|+b2=0,则 a=b=0.(1)若|x|=a(a0),则 x=a.(2)对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例:例:5 的绝对值是 5;|-2|=2;绝对值等于 3的是3;|1-|=-1.(1)概念:乘积为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 的倒数为 1/a(a0)例:例:(2)代数意义:ab=1a,b 互为倒数-2 的倒数是-1/2;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5.倒数知识点三知识点三: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科学记数法、近似数(1)形式:a10n,其中 1|a|10,n 为整数(2)确定 n 的方法:对于数位较多的大数,n

4、 等于原6.科 学数的整数为减去 1 1;对于小数,写成 a10-n,1|a|记数法10,n 等于原数中左起至第一个非零数字前所有零的个数(含小数点前面的一个)例:例:21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1104;19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9105;0.000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710-4.例:例:3.14159精确到百分位是3.14;精确到0.001是 3.142.7.近 似数(1)定义:一个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2)精确度:由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知识点四知识点四: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的大小比较1(1)数轴比较法: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例:例:边的数

5、大.把 1,-2,0,-2.3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结8.实 数(2)性质比较法:正数0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果为_10-2-2.3_.绝对值大的反而 小.的 大 小(3)作差比较法:a-b0ab;a-b=0a=b;a-b比较0ab.(4)平方法:ab0a2b2.知识点五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乘 方几个相同因数的积;负数的偶(奇)次方为正例:例:9(负)(1)计算:1-2-6=_-7_;(-2)2=_4_;.0 0零次幂a=_1_(a0)-1=_1/3_;0=_1_;3常-ppa=1/a(a0,p 为整数)见负指数幂(2)64 的平方根是 _8_,算术平方根是运平方根、2 2若 x

6、=a(a0),则 x=a.其中a是算术平_8_,立方根是_4_.算算术平方根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类似“的算术平方根”计算错方根.误.例:相互对比填一填:16 的算术平方立方根33若 x=a,则 x=a.根是4_,的算术平方根是_2_.10.混合运算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向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一次进行.计算时,可以结合运算律,使问题简单化第第 2 2 讲讲整式与因式分解整式与因式分解知识点一:代数式及相关概念知识点一:代数式及相关概念(1)代数式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

7、,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1.代数式数式。(2)求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值: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求代数式的值。(1)单项式单项式:表示数字与字母积的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其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求代数式的值常运用整体代入法计算.例:ab3,则 3b3a9.例:(1)下列式子:-2a2;3a-5b;x/2;2/x;7a2;7x2+8x3y;2017。其中属于单项式的是;多项式是;同类项是和。(2)多项式 7m5n-11mn2+1 是六次三项式,常数项是 _1。2.整 式的指数和和叫做单项式的次

8、数。(2)多项式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叫做多项式的项,(单项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式、多(3)整式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项式)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4)同类项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知识点二:整式的运算知识点二:整式的运算(1)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3.整式的加减运算(2)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法则:若括号外是“”,则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外是“”,则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变号.(3)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失分警示:去括号时

9、,如果括号外面是符号,一定要变号,且与括号内每一项相乘,不要有漏项.例:2(3a2b1)6a4b2.2(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 n;(2)幂的乘方:(am)namn;(3)积的乘方:(ab)nanbn;(4)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 n(a0).4.幂运算法则其中m(1)计算时,注意观察,善于运用它们的逆运算,n解决问题.例:已知 2m+n=2,则 32m2n=6.都(2)在解决幂的运算时,有时需要先化成同底数.在例:2m4m=23m.整数失分警示:失分警示:计算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时,注意不能漏乘,不能丢项,不能出现变号错.例:(2a1)(b2)2ab4ab2。(1)单项式单项式:

10、系数和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只有一个字母的照抄(2)单项式多项式:m(a+b)=ma+mb。(3)多项式多项式:(m+n)(a+b)=ma+mb+na+nb.(4)单项式单项式:将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5.整式的乘除运算(5)多项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商相加(6)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变形公式:a2+b2=(ab)22ab,ab=【(a+b)2-(a2+b2)】/2注意乘法公式的逆向运用及其变形公式的运用6.混合运算注意计算顺序,应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若为化简求值,一般步骤为:化简、代入替换、计算。例:(a-1)2-(

11、a+3)(a-3)-10=_-2a_。知识点五:因式分解知识点五:因式分解(1)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7.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要分解到最后结果不能再分解为(2)常用方法:提公因式法:mambmcm(abc)。止,相同因式写成幂的形式;公式法:a2b2(ab)(ab);a22abb2(ab)2。(3)一般步骤:若有公因式,必先提公因式;提公因式后,看是(2)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互为逆运算。否能用公式法分解;检查各因式能否继续分解。第第 3 3 讲讲分分 式式知识点一:分式的相关概念知识点一:分式的相关概念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在判断某个式子是否为分式时,应注意

12、:(1)判断化简之间的式子;(2)是常数,不是字母.例:下列分式:;A(1)分式:形如(A,B 是整式,且 B 中含有字母,B0)B1.分式的概念的式子。(2)最简分式: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1)无意义的条件:当 B0 时,分式2x 2,其中是分x21式是;最简分式。A无意义;BA(2)有意义的条件:当 B0 时,分式有意义;2.分式的B意义(3)值为零的条件:当 A0,B0 时,分式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在解决分式的值为 0,求值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所求得的值满足分母不为 0.A0。B3x21例:当的值为 0 时,则 x-1。x1(1)基本性质:3.基本性质AACAC(C0)。BB

13、CBC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可将分式进行化简:(2)由基本性质可推理出变号法则为:AAAAAA;BBBBBB。x21x 1例:化简:2=x 2x 1x 1。知识点三知识点三:分式的运算:分式的运算(1)约分(可化简分式):把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分式通分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分式的最ama简公分母,然后根据分式的性质通分.;即bmb4.分式的11和的最简公分母(2)通分(可化为同分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的分例:分式2x x 1x x约 分 和通分式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即a cac bd,b dbc bc为x x21。5.分式的加减法6.分式的乘除法7.分式的混合运算1xa bab例:例

14、:1.1.(1)同分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 ;c ccx 11 xa cadbc112a(2)异分母: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即 。.b dbda1a1a21a cacacad(1)乘法:;(2)除法:;ab121b dbd例:例:2y;bcbdxxy2b a2nnaa3(3)乘方:n(n 为正整数).3 27.bb32x8x(1)仅含有乘除运算:首先观察分子、分母能否分解因式,若能,就要先分解后约分.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若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分式化简求值问题,要先将分式化简到最简分式或整式的形式,再代入求值.代入整体代入.(2)含有括号的运算:注意

15、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合理应用.一般先算乘方,数值时注意要使原分式有意义.有时也需运用到第第 4 4 讲讲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知识点一: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 a(a0)的式子.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当判断分式、二次根式组成的复合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时,注意确保各部分都有意义,即分母不1.有(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 0.关(3)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概整式(分母中不含根号);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念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为 0,被开方数大于等于 0 等.例:若代数式意义,则 x 的

16、取值范围是 x x1 1.利用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解题:1有x12.二次根式的性质(1)双重非负性: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a0;(1)值非负:当多个非负数的和为 0 时,可得各个非负数均为 0.如二次根式的值是非负数,即a0.注意:初中阶段学过的非负数有:绝对值、偶幂、算式平方根、二次根式.a1+b1=0,则 a=-1,b=1.(2)被开方数非负: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同时出现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下时,可得这一对相反数的数均为 0.如已知 b=a1+1a,则 a=1 1,b=0 0.4(2)两个重要性质:aa 0(a)2a a(a0);a2|a a|;aa 0(3)积的算术平方根:abab(a0,

17、b0);(4)商的算术平方根:知识点二知识点二:二次根式的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例:计算:3.1423.14;24=;=2;222;aba(a0,b0)b442993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4.二先将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例:例:计算:2 8 323 2.次(1)乘法:ab=ab(a0,b0);根式aa=(a0,b0)的(2)除法:bb乘除法注意: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例:例:计算:321;2332324.225.二次根式的 混 合 运算运算顺序与实数的运算顺序相同,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或先去括号)运算时,注意观察,有时运用乘法

18、公式会使运算简便.例:计算:(2+1)(2-1)=1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方程方程(组组)与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组)第第 5 5 讲讲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组)知识点一: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知识点一:方程及其相关概念(1)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若 ab,则 acbc.(2)性质 2:等式两边同乘(或除)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 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若 ab,则 acbc,1.等式的基本性质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2.关于方程的基本概念ab(c0)cc(3)性质 3:(对称性)若 a=b,则 b=a.(4)性质 4:(传递性)若 a=b,b=c,

19、则 a=c.(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整式方程(3)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常数项;(2)去括号:括号外若为负号,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均要变号;5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在等式的两边同除以一个数时,这个数必须不为 0.例:判断正误.(1)若 a=b,则 a/c=b/c.()(2)若 a/c=b/c,则 a=b.()在运用

20、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题时,注意一次项系数不等于 0.例:若(a-2)x|a1|a 0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a 的值为 0.知识点二知识点二: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方程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起来,然后再去括号,防止出现变号错误.(3)移项:移项要变号;(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5)系数化为 1:方程两边同除以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思路:消元,将二元一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方法:(1)代入消元法:从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

21、,进行求解;(2)加减消元法: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1)审题:审清题意,分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2)设未知数;(3)列方程(组):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组);(4)解方程(组);(5)检验:检验所解答案是否正确或是否满足符合题意;(6)作答:规范作答,注意单位名称已知方程组,求相关代数式的值时,需注意观察,有时不需解出方程组,利用整体思想解决解方程组.例:已知的值为 x-y=4 4.2x y 9则 x-yx2y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知识点三知识点三: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组)的实际应用的实际应用5.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设未知数时,一般求

22、什么设什么,但有时为了方便,也可间接设未知数.如题目中涉及到比值,可以设每一份为 x.(2)列方程(组)时,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共是、等于、大(多)多少、小(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等.6.常见题型及关系式(1)利润问题:售价=标价折扣,销售额=售价销量,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2)利息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3)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4)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相遇问题:全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追及问题:a.同地不同时出发: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b.同时不同地出发: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距离=追者走的路程.

23、第第 6 6 讲讲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例:方程axa1.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1)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的整式方程(2)一般形式:ax2bxc0(a0),其中 ax2、bx、c 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a、b、c 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2 0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方程的根为1.(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x+m)2=n(n0)的方程,可直接开平方求解.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注意观2.一元二 次方 程的 解法(2)因式分解法:可化为(ax+m)

24、(bx+n)=0 的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察,先特殊后一般,即先考(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b2-4ac0).(4)配方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 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时,也可以考虑用配方法ax2bxc0的求根公式为x=bb24ac2a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不能用这两种方法解时,再用公式法.例:把方程x2+6x+3=0 变形为(x+h)2=k 的形式后,h=-3-3,k=6 6.知识点二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1)当 b24ac 0 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例:方程3.根的判 别式x22x1 0的判别

25、式等(2)当 b24ac=0 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 b24ac bc;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b性质 2:若 ab,c0,则 acbc,;ccab性质 3:若 ab,c0,则 acbc,.cc牢记不等式性质 3,注意变号.如:在不等式2x4 中,若将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可得 x2.知识点二知识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3.义4.法定用不等号连接,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 的,左右两边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1)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例:若mxm23 0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 m 的值为-1.1.解(

26、2)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系数化为 1 时,注意系数的正负性,若系数是负数,则不等式改变方向.xaxaxaxa知识点三知识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及其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及其解法5.义6.法7.定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解集的类型(1)在表示解集时“”,“”表示含有,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表示不包含要先分别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各个解集的公共部分用空心圆点表示(2)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假设 ab解集数轴表示口诀情况,求字母系数时,一般先视字母系数为常数,再逆用不x axb大大取大等式(组)解集

27、的定义,反推x b出含字母的方程,最后求出字x axa小小取小母的值.x b如:已知不等式(a-1)x1-ax aaxb大小,小大中间找的解集是 x-1,则 a 的取值x b范围是 a a1.1.x ax b无解大大,小小取不了知识点四知识点四:列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列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8.列不等式解应用题(1)一般步骤:审题;设未知数;找出不等式关系;列不等式;解不等式;验检是否有意义.(2)应用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情况:a.关键词:含有“至少()”、“最多()”、“不低于()”、“不高于()”、“不大(小)于”、“超过()”、“不足()”等;b.隐含不等关系:如“更省钱”、“更划算

28、”等方案决策问题,一般还需根据整数解,得出最佳方案注意: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中,设未知数时,不应带“至少”、“最多”等字眼,与方程中设未知数一致.第第 9 9 讲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8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点的坐标先读横坐标(x 轴),再读纵坐标(y 轴).1.相关概念(1)定义:在平面内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2)几何意义: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 M 与有序实数对(x,y)的关系是一一对应(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如图所示):点 P(x,y)在第一象限x0,y0;点P(x,y)在

29、第二象限x0,y0;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在横轴上y0;在纵轴上x0;原点x0,y0.3第二象限(,)21y y第一象限(,)x x123第四象限(,)321 O O第三象限1(,)23(1)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变化情况相同.(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面积时,先观察所求图形是否为规则图形,若是,再进一步寻找求这个借助割补法,割补法的主要秘诀是过点向 x 轴、y 轴作垂线垂线,从而将其割补成可以直接计算面积的图形来解决.2.点的坐标特征(3)各象限角平分线上

30、点的坐标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4)点 P(a,b)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P3的坐标为(a,b)(5)点 M(x,y)平移的坐标特征:M(x,y)M1(x+ax+a,y y)M2(x+ax+a,y+by+b)(1)点 M(a,b)到 x 轴,y 轴的距离:到 x 轴的距离为|b b|;)到 y 轴的距离为|a a|(2)平行于 x 轴,y 轴直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点 M1(x1,0),M2(x2,0)之间的距离为|x1x2|,点 M1(x1,y),M2(x2,y)间的距离为|x1x2|;若

31、找不到,就要关于 x 轴对称的点 P1的坐标为(a,b);关于y 轴对称的点 P2的坐标为(a,图形面积的因素,3.坐标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等相等;平行于 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等相等.点的距离点 M1(0,y1),M2(0,y2)间的距离为|y1y2|,点 M1(x,y1),M2(x,y2)间的距离为|y1问题y2|知识点二:函知识点二:函数数(1)常量、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数值发生变化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函数解析式,同时有几个代数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的公共部分.例:函数 y=x3中自变量的取x54.函数的相关概念的

32、量叫做变量(2)函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 y,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称 x 是自变量,y 是 x 的函数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原则为:整式为全体实数;分式的分母不为零;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非负数;使实际问题有意义(1)分析实际问题判断函数图象的方法:值范围是 x x-3-3 且且 x x5 5.读取函数图象增减性的技巧:当5.函数的图象“上升”(“下找起点:结合题干中所给自变量及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应到图象中找对应点;函数图象从左到右呈降”)状态时,函数 y 随 x 的增大找特殊点:即交点

33、或转折点,说明图象在此点处将发生变化;而增大增大(减小);函数值变化越判断图象趋势: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图象的倾斜方向.大大,图象越陡峭;当函数 y 值始(2)以几何图形(动点)为背景判断函数图象的方法:终是同一个常数,那么在这个区间设时间为 t(或线段长为 x),找因变量与 t(或 x)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用含 t(或上的函数图象是一条平行平行于 x 轴x)的式子表示,再找相应的函数图象.要注意是否需要分类讨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线段.第第 1010 讲讲一次函数一次函数9知识点一知识点一: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性质: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性质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1.一次

34、函数的相关(1)概念:一般来说,形如 ykxb(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地,当 b 0 时,称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 ykx 的图象是一条恒经过点(0 0,0 0)的直线.例:当 k1 时,函数 ykxk(2)图象形状:一次函数 ykxb 是一条经过点(0,b b)和(-b/k-b/k,0)的直线.特别地,1 是正比例函数,概念k,b符号K0,b0K0,b0K0,b=0k0k0,b0k0图象经过 第每个象限内,函数 y 的值随 x 的增大而减小.一、三象限(x、y 同号)图象经过 第每个象限内,函数 y 的值随 x 的增大而增大.二、四象限(x、y 异号)k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减y=

35、x2+2x+7 的最小值为 7 7.b2a当 x时,y随 x的增大而增大增大;2ab时,y 随 x 的增大当 xb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减小.小小;当x2a2a而增大增大.4acb2bx=y最小.4a2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4acb2bx=y最大.4a2a,某些特殊形式代数式的符号:ab+c 即为 x=1 1 时,y的值;4a2b+c 即为 x=2 2时,y 的值.2a+b 的符号,需判断对称轴-b/2a与1 1的大小.若对称轴在直线 x=1 的左边,则-b/2a1,再根据 a 的符号即可得出结果.2a-b 的符号,需判断对称轴与-1-1 的大小.当 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36、;当 a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当 a,b 同号,-b/2a0,对称轴在 y 轴左边;3.系 数a、b、cca、b决定对称轴(x=-b/2a)当 b0 时,-b/2a=0,对称轴为 y 轴;的位置当 a,b 异号,-b/2a0,对称轴在 y 轴右边决定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的位置决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当 c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正半轴上;当 c0 时,抛物线经过原点;当 c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上.b24ac0 时,抛物线与 x 轴有 2 个交点;b24ac0 时,抛物线与 x 轴有 1 个交点;b24ac0 时,抛物线与 x 轴没有交点b24ac知识点三知识点三:二

37、次函数的平移:二次函数的平移4.平 移与解析式的关系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y=ax2的图象向左(h0)或向右(h0)平移|h|个单位y=a(xh)2的图象向上(k0)或向下(k0)平移|k|个单位y=a(xh)2k的图象抛物线平移规律是“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左右平移易弄反.注意注意:二次函数的平移实质是顶点坐标的平移,因此只要找出原函数顶点的平移方式即可确定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例:将抛物线y=x2沿 x 轴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y=(x2)2知识点四知识点四: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不等式: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不等式二次函数 y=ax2bxc(a0)的图象与 x

38、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一元二次方程5.二 次ax2+bx+c=0 的根.函 数 与当 b24ac0,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一 元 二当 b 4ac0,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次方程当 b 4ac0,无实根6.二 次抛物线 y=ax2bxc0 在 x 轴上方的部分点的纵坐标都为正,所对应的x 的所有值就是不等式 ax2bxc0 的解集;在 x 轴下方的部分点的纵坐函 数 与标均为负,所对应的 x 的值就是不等式 ax2bxc0 的解集.不等式例:已经二次函数y=x2-3x+m(m 为常数)的图象与 x 轴的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3x+m=0 的两个实数根为 2,12,1

39、.第第 1313 讲讲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应用一般步骤 据题意,结合函数图象求出函数解析式;实物抛物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根据图象,结合所求解析式解决问题.线1 3关键点拨关键点拨若题目中未给出坐标系,则需要建立坐标系求解,建立的原则:所建立的坐标系要使求出的二次函数表达式比较简单;使已知点所在的位置适当(如在 x 轴,y 轴、原点、抛物线上等),方便求二次函数丶表达式和之后的计算求解.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实际问题 研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中 确定所得的函数;求最值 检验 x 的值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并求相关的值;解决提

40、出的实际问题.结合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探求图形中的关系式;根据几何图形的关系式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配方法等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值,解决问题解决最值应用题要注意两点:设未知数,在“当某某为何值时,什么最大(最小)”的设问中,“某某”要设为自变量,“什么”要设为函数;求解最值时,一定要考虑顶点(横、纵坐标)的取值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由于面积等于两条边的乘积,所以几何问题的面积的最值问题通常会通过二次函数来解决.同样需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第第 1414 讲讲平面图形与相交线、平行线平面图形与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一:直线、线

41、段、射线知识点一:直线、线段、射线1.基本事实(1)直线的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一条直线(2)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线段最短关键点拨关键点拨例:在墙壁上固定一根横放的木条,则至少需要 2 枚钉子,依据的是两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确定一条直线.例:(1)152515.515.5;372445324849707013341334.知识点二知识点二:角、角平分线:角、角平分线(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2.概念(2)角平分线:在角的内部,以角的顶点为端点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3.角的度量16060,16060,136003600(2)32的余角是 5858,32的补角是

42、 148148.(1)余角:12901 与2 互为余角;4.余角(2)补角:121801 与2 互为补角.和补角(3)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相等知识点三知识点三:相交线、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5.三线八角6.对 顶角、邻补角(1)同位角:形如”F”;(2)内错角:形如“Z”;(3)同旁内角:形如“U”.(1)概念: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而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2)性质:对顶角相等相等,邻补角之和为 180180.(1)概念: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2)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

43、(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1)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互补两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一个角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可能不止一个,要注意多方位观察例:在平面中,三条直线相交于 1 点,则图中有 6 6 组对顶角.例:如图所示,点A到 BC 的距离为 ABAB,点 B 到 AC 的距离为BDBD,点 C 到 AB 的距离为 BCBC.AD7.垂线BC(1)如果出现两条平行线被其中一条折线所截,那么一般要通过折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

44、在平行线的查考时,通常会结合对顶角、角平分线、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题时注意这些性质的综合运用.8.平 行线知识点四知识点四:命题与证明:命题与证明1 49.命 题与 证明(1)概念: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2)命题的结构: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常写成如果 p,那么 q的形式,其中 p 是题设,q 是结论.(3)证明:从一个命题的题设出发,通过推理来判断命题是否成立的过程.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只要举出一个反例署名命题不成立就可以了.例: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有()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同角的补

45、角相等;如果某命题是真命题,那么它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若某个命题是定理,则该命题一定是真命题.第第 1515 讲讲一般三角形及其性质一般三角形及其性质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分类及性质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分类及性质(1)按角的关系分类(2)按边的关系分类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1.三 角形的分类直角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在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计算等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腰三角形周长时,必须考虑三斜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角形三边关系.例: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三 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 和 6,则

46、该三角形的周长为15.利用三角形的内、外角的性质求角度时,若所给条件含比例,倍分关系等,列方程求解会更简便.有时也会结合平行、折叠、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1)角平分线、高结合求角度时,注意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这一隐含条件.(2)当同一个三角形中出现3.角 的关系(1)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180;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2)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大于任何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四线性 质4.三 角形 中的 重要 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1)(2)(1)(2)角平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相交

47、于一点(内心)将三角形的面积等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两条高,求长度时,注意运用相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的外部面积这个中间量来列方才能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够求解.5.三角形 中内、外 角与 角平 分线 的规 律总结如图,AD 平分BAC,AEBC,则=C)-(90-C)=11BAC-CAE=(180-B-221(C-B);2对于解答选择、填空题,可以直接通过结论解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A+90;211如图,BO、CO 分别为ABC、ACD、OCD 的平分线,则O=A,O=22如图,BO、

48、CO 分别是ABC、ACB 的平分线,则有O=O;如图,BO、CO 分别为CBD、BCE 的平分线,则O=90-1A.21 5知识点二知识点二: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6.全 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对应高相等三角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等、面积等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边与对应角.7.三 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SSS(三边对应相等)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AAS(两角 和其中一个角的对 边 对 应 相等)失分点警示失分点警示

49、如图,SSA 和 AA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直角三角形全等(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2)证 明 两 个 直 角 三 角 形 全 等 同 样 可 以 用SAS,ASA 和 AAS.例:例:8.全 等三角形的运用(1)利用全等证明角、边相等或求线段长、求角度:将特征的边或角放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通过证明全等得到结论.在寻求全等的条件时,注意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银行条件.(2)全等三角形中的辅助线的作法:直接连接法:如图,连接公共边,构造全等.倍长中线法:用于证明线段的不等关系,如图,由 SAS 可得ACDEBD,则 AC=BE.在ABE 中,AB+BEAE,即 AB+AC

50、2AD.截长补短法:适合证明线段的和差关系,如图、.如图,在ABC 中,已知1=2,BE=CD,AB=5,AE=2,则 CE=3 3.第第 1616 讲讲等腰、等边及直角三角形等腰、等边及直角三角形知识点一:等腰和等边三角形知识点一:等腰和等边三角形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1 6(1 1)性质)性质等边对等角:两腰相等,底角相等,即ABACBC;(1)三角形中“垂线、角平分线、中线、等腰”四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两个,其余均成立.如:如左图,已知ADBC,D 为BC 的中点,则三角形的形状是等等腰腰三角形.1.等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对称性:等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